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提取工艺,提高桦褐孔菌多糖得率。方法首先对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溶剂倍量、酶解时间、pH值进行单因素条件筛选。然后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50℃、加酶量0.15 g、酶解pH=5.0。结论纤维素酶对桦褐孔菌多糖进行辅助提取,相比传统的热水浸提,能够显著提高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比水浸提高29.07%,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提高多糖得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生物酶解技术优化北苍术多糖的酶辅助超声提取方法,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北苍术药材,酶解后采用超声法提取北苍术药材中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个因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H值、酶解温度)3个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选,并选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采用MTS、台盼蓝法对北苍术粗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探。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为药材1.2%、在60℃、pH 5条件下酶解50 min,再以超声提取40 min,北苍术多糖的得率为32.29%,所提粗多糖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64.42%。结论酶解辅助超声提取北苍术中多糖简便易行,可以提高多糖得率,多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平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的提取方法,考察纤维素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和超声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 9.1软件模拟得到二次响应回归方程,并通过典型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57min,酶用量0.016 5g,超声时间5min,该条件下提取率为26.09%。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提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软紫草多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波复合酶法提取软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以软紫草提取物中多糖得率和多糖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考察超声波复合酶法中主要因素对软紫草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40 min,料液比1∶12,功率160 W;在超声波优化结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超声波复合酶法处理,酶解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55℃,pH 5.5,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添加量均为2%。结论超声波复合酶法双重处理可显著提高软紫草多糖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酶法提取首乌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酶解法提取首乌藤多糖,筛选出最佳适用酶,然后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和多糖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首乌藤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首乌藤多糖的最佳适用酶为纤维素酶,由单因素试验确定的酶法提取首乌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5.0,纤维素酶用量3%,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5℃。结论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首乌藤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6.
党参酶解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显文 《黑龙江医药》2011,24(5):743-744
目的:党参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以党参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党参多糖的酶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90min,纤维素酶用量为2.4%,酶解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7.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纤维素酶酶解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盾叶薯蓣与水的料液比为1∶10;酶解pH值为5.75;酶解温度为54℃;酶解作用时间为2.5h;纤维素酶用量为10.8U/g的工艺条件,使得薯蓣皂苷元的提取率达到1.5%以上。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是提高薯蓣皂苷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丽华  刘裕  赵鹏  张婷婷  杜永鹏 《安徽医药》2019,23(9):1711-1714
目的 应用木瓜蛋白酶法脱除化香树果序多糖中蛋白,探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对酶用量、酶作用时间、酶作用温度及pH值四个单因素考察,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试验分析。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木瓜蛋白酶用量1.508%,温度65 ℃,酶解时间92.3 min,pH=7.0,多糖蛋白脱除率为90.90%,多糖保留率为84.06%。结论 木瓜蛋白酶法是一种较优的多糖脱除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9.
复合酶法提取龙眼核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复合酶法提取龙眼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面法的Box-Behnke试验设计原理,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酶解时间、pH和酶用量对龙眼核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总黄酮含量与各因素的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次序为酶用量>酶解时间>pH值。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2)用量1.12%,pH=6.0,酶解时间2.18 h。实际测得龙眼核总黄酮含量为30.40 mg/g,与预测值相符度为95%。结论:酶法提取条件温和、污染小、效率高,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青蒿素反应中各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素含量,研究酶反应过程中时间、加酶量、温度和p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使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青蒿素的最优工艺条件分别是:酶反应时间2h,纤维素酶用量0.30 g,酶反应温度45℃,酶反应pH值4.5.结论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提取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纤维素酶提高青蒿素提取率的反应条件。方法应用响应面实验方法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研究酶反应过程中时间、加酶量、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青蒿素的最优工艺条件:酶反应时间2.9h,酶添加量0.20g,反应温度42.6℃。结论响应面试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青蒿素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2.
邓梦茹  刘韶  朱周觐 《中南药学》2011,9(9):669-672
目的研究酶法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的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均匀设计和优化算法选出优化的因素组合。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5℃,酶解pH值3.0,酶解时间8.13 h,植物水解酶的用量为29.7%(w/w),与传统不加酶的提取工艺相比,酶处理后提取率提高了近5倍。结论酶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得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酶法提取海狗肾多肽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多肽含量为指标,考察了4种蛋白酶对海狗肾蛋白的酶解能力,选取A.S1398中性蛋白酶为试验用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对海狗肾多肽提取工艺中加水量、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9倍,加酶量为1.5%,温度50℃,时间4 h,pH 7.0。结论在此条件下,海狗肾多肽得率为48.75%,工艺重复性好,适合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加酶法提取玉米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玉米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加酶量、超声时间、酶解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4因素3水平设计,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加酶量、超声时间、pH值、酶解温度。超声加酶法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0.030g、超声时间60min、酶解温度30℃、pH值为3,所得最佳黄酮提取率为1.26%。结论 3次平行验证实验得到实际平均提取率为1.26%,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酶法提取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加权评分法以广金钱草提取物中多糖得率和多糖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构建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的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用量3个主要因素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回归模型拟合性良好,置信度较高。酶法提取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pH5.5,酶解温度49.94℃,酶解时间1.53h,酶添加量为2.00%。主要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酶法处理可提高广金钱草多糖的提取效率。本实验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相关生产加工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海洋小球藻多糖的制备工艺及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 比较多种提取方法提取多糖,确定最适提取工艺,经乙醇沉淀,并结合DEAE- Cellulose 52 柱色谱分离纯化;采用创伤愈合法测定小球藻多糖对肿瘤细胞培养液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选择闪式萃取结合酶法最适宜提取小球藻多糖,其最佳提取条件为胰蛋白酶酶用量为1.5%、酶解pH值为6.5、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1.5h,经柱色谱分离得到的小球藻多糖在浓度50、100ug/mL时可抑制肿瘤细胞培养液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结论 采用闪式萃取-酶解结合柱色谱可获得小球藻多糖,其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