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绒毛细胞培养及其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及自然流产病因的应用。方法采用绒毛细胞培养分别对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150例孕妇由B超介导下经腹壁穿刺术留取绒毛及早期胚胎停育的620例患者留取绒毛,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核型分析及结果比较。结果 (1)产前绒毛培养成功率(95.3%)高于流产胚胎绒毛细胞培养成功率(89.4%),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8.3%,产前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0.6%,(2)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为56.3%(312/554),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分别占异常核型的96.5%,3.5%,数目异常主要为三体(51.9%),以16-三体为高发、其次为单体(17.9%)和多倍体(15.1%)。(3)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中,年龄≥35岁者的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有明显差异(P0.01);(4)自然流产病例中,女性胚胎占61.6%(341/554),男性胚胎占38.4%(213/554),两组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5.7%和63.6%,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绒毛细胞培养检测染色体的方法,同时适用产前诊断绒毛和流产胚胎绒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SA)胚胎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57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进行染色体数目的检测,并分析早期自然流产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孕妇年龄,妊娠周数及流产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检测流产胚胎组织样本中有184例胚胎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异常发生率为51.54%(184/357)。多数是常染色体三体数目异常,其中常染色体三体中以16号染色体的三体最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流产次数以及流产胎儿的孕周(大于或小于10w)与染色体数目异常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胚胎早期自然流产最主要的原因,非整倍体尤其是常染色体三体是最常见的异常核型,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SA)胚胎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357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进行染色体数目的检测,并分析早期自然流产中染色体数目异常与孕妇年龄,妊娠周数及流产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检测流产胚胎样本中有184例胚胎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异常发生率为51.54%(184/357)。多数是常染色体三体数目异常,其中常染色体三体中以16号染色体的三体最为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流产次数以及阶段的流产(大于或小于10周)与染色体数目异常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胚胎早期自然流产最主要的原因,非整倍体尤其是常染色体三体是最常见的异常核型,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加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检测流产胚胎或绒毛组织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深入探讨复发性流产遗传学病因及NGS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整群抽样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甘肃及青海两所省级医院的99例初次自然流产患者及16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胚胎或绒毛组织进行NGS技术检测,分析胚胎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结果,探讨复发性流产与自然流产组织因病情、流产次数、年龄、孕周等因素造成的染色体异常差异。结果与初次自然流产患者相比,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率(36.4%versus 44.4%)及结构异常率(6.8%versus 10.2%)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自然流产与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组织三倍体发生均以22、16号染色体多见,单倍体以X染色体单体多见,但两者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顺位有差异。两种流产方式在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方面,均以染色体结构缺失为主,染色体结构重复次之。孕妇年龄越大,流产次数越少,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GS技术对遗传因素造成的高龄流产及复发性流产查因均适用,可作为流产组织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补充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自然流产组织中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并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年龄、孕周、次数、胚胎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了299例自然流产的绒毛或胚胎组织。结果我们检测出了119例染色体异常病例,其中16-三体最为常见,占所有异常总数的27.73%,X单体次之,占18.49%。我们还发现自然流产与流产时的妊娠孕周和胚胎性别有关。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尽早地遗传咨询能够有效的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偶发与复发自然流产孕妇的流产物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经我院收治的186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其流产发生次数将孕妇分成偶发自然流产组以及复发自然流产组,其中偶发组97例,复发组89例。针对孕妇行清宫手术时采集其流产物绒毛组织,通过原位培养的方法进行绒毛细胞培养并制备染色体、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偶发自然流产组中共培养成功93例,包含异常核型42例(45.16%),异常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比例为92.86%(39/42);复发自然流产组中共培养成功86例,包含异常核型49例(56.98%),异常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比例为91.84%(45/49)。偶发组与复发组孕妇的流产物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以及异常类型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孕妇早期流产与其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存在一定关联,但孕妇流产次数与流产物细胞遗传学异常情况的发生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复发性流产夫妇受孕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探讨复发性流产夫妇自然流产和胚胎发育不良的病因。方法对复发性流产夫妇孕早期(孕8~12周)流产的绒毛进行绒毛染色体制备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62例复发性流产夫妇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测成功57例,失败5例。成功的57例中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3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63.2%。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复发性流产夫妇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病因及FISH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9例自然流产绒毛,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选用13、16、18、21、22和X、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进行检测,同时对这609例绒毛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FISH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609例中,异常267例,异常率为43.84%,其中非整倍体异常243例,占91.01%。结论 1.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FISH技术能快速准确的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的异常。2.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与孕妇年龄相关,高龄孕妇较非高龄孕妇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3月已经确诊的早期胚胎停育的孕妇105名,采用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检测胚胎绒毛染色体,对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分析孕妇年龄、流产次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分析105例胚胎绒毛染色体,发现异常染色体共60例(57.10%,60/10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共55例(91.60%,55/60),主要以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三体、单体)为主,染色体结构异常共5例(8.3%,5/60);按年龄分层分析后可见,随着年龄增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随之增加,且组间有有显著性差异(χ2=18.26,P0.001);按流产次数分层分析后,可见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降低,但各组间异常染色体例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341、0.792、1.886,P均0.05)。结论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胚胎停育的重要原因。高龄是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重要原因;流产次数不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异常染色体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以及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41例孕妇早期流产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并对流产儿染色体结构异常与双亲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另外,对48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6~22w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细胞进行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异常核型者经济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结果有风险孕妇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6.6%.常见异常核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11例,占异常核型的73.7%,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占异常核型的40.0%.性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占异常核型的33.3%.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6.3%常见核型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异常核型的66.7%.结论研究证明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染色体检查对找出自然流产的原因,诊断与再孕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在妊娠中期有高危风险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具有安全,可靠,诊断准确,是目前遗传病尤其是染色体病产前诊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检测自然流产绒毛常见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方法本文对66例自然流产绒毛,用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选用13,18,16,21,22,X和Y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分析流产绒毛这七种染色体非整倍状况。结果 66例中,异常共28例,占42.4%。其中3例为多倍体异常,2例性染色体多倍体异常,23例为非整倍体异常。结论 1.FISH技术能快速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的异常,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2.高龄孕妇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率高于非高龄孕妇,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539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数目异常检查及其与患者的年龄、流产次数之间的联系。结果539例流产绒毛标本中,共检测出133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中常染色体三体最多,共计81例(60.9%);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2例(16.5%);多倍体30例(22.5%);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正常年龄组和高龄组之间的比较,高龄组异常发生率高;而流产次数3次及3次以上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29.5%)高于流产次数为2次及2次以下者(20.3%)。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胚胎停育流产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常染色体三体为主;胚胎停育与孕妇年龄有关;对于流产次数3次及3次以上的流产患者,建议检查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对75例早孕绒毛细胞染色体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自然流产孕妇与正常孕妇的染色体异常差异明显,核型异常儿与核型正常儿的母亲年龄差异明显,提示临床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时对有流产史孕妇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的发生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取64例胚胎停育流产孕妇(孕8~12周)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染色体制备和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64例胚胎停育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62例,失败2例。核型异常10例,异常率为16.13%。其中数目异常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胚胎停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胚胎停育胎儿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可为病因诊断以及优生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流产孕妇的胚胎进行染色体检查,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培养技术对186例自然流产孕妇的流产绒毛进行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86例流产胚胎绒毛组织,培养成功172例,成功率为92.47%。样本共检出异常核型83例,异常率为48.26%(83/172),其中数目异常65例,结构异常12例,嵌合体6例。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孕妇自然流产的最主要原因,为流产孕妇提供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明确其流产原因,为再次妊娠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然妊娠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后自然流产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84例自然妊娠和ART妊娠自然流产患者(孕8~12周)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染色体制备和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84例胚胎停育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78例,失败6例。核型异常17例,异常率为21.79%。其中数目异常17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1例。结论孕早期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对胚胎停育胎儿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可为病因诊断以及优生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PAPP-A、β-hCG和超声等联合筛查法在孕早期筛查Down's综合征及其他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及诊断方案。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对孕7-13w的30例超声发现胚胎异常或自然流产孕妇(病例组)血清中的β-hCG、PAPP-A 2种血清标记物进行检测,同步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术取绒毛组织,对绒毛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以证实孕早期筛查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同时对病例组30例超声检查显示胚胎异常儿与对照组(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孕妇)35例超声未发现胚胎异常儿染色体异常率的比较。比较分析病例组有不同孕产史的30例孕妇胚胎异常儿染色体异常率。结果β-hCG、PAPP-A两项指标及超声联合筛查,以1/250作为风险截断值,病例组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阳性检出率为60%,假阳性率为8%;染色体核型分析病例组胚胎确诊染色体异常共5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三倍体3例,对照组胚胎未发现染色体异常。病例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胚胎染色体异常率比无既往史的孕妇胚胎染色体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PP-A、β-hCG和超声等联合筛查法在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同时,也可查出其它染色体异常,这对孕早期胚胎异常的病因、诊断和及优生指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ART助孕后稽留流产胚胎/胎儿组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测定染色体,明确ART助孕后稽留流产遗传方面的原因,为指导下一次妊娠提供遗传方面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患者,自愿留取胚胎/胎儿组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测定染色体,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正常和异常的比例,统计染色体异常与夫妻年龄、妊娠方式、民族、文化程度、既往妊娠情况、夫妻染色体之间的相关性。首次分析青海地区缺氧对自然流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20例稽留流产患者,样本检出率100%,检出染色体异常62例(异常率51.67%,数目异常62例,结构异常4例)。(1)女方年龄35岁组与≥35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方高龄是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2)妊娠方式、文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族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既往妊娠情况分组,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自然流产两次组异常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1)染色体异常作为引发自然流产的一个主要原因(51.67%),ART助孕不会增加胚胎/胎儿染色体异常,导致稽留流产,非整倍体为染色体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55/62,88.71%),而且异常类型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非整倍性高发核型。(2)对于有2次及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建议行胚胎/胎儿绒毛染色体检查,复发性流产患者可以考虑行PGS助孕。(3)女方高龄是导致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性染色体单体则多见于较年轻孕妇,16-三体不存在母亲年龄效应。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97例自然流产绒毛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在诊断自然流产病因和妊娠指导中的作用。方法对97例自然流产患者取无菌绒毛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97例流产绒毛中培养成功94例(96.9%)。62例染色体异常(66.0%),异常核型以数目异常为主,并以三体征最常见。自然流产1次、2次和3次或以上病例的核型异常比例分别为76%、53.1%和60%。结论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利于查明本次流产的原因,并对下次妊娠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369例自然流产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自然流产夫妇中异常核型的比例及不同异常核型可能生育机率。方法对369例自然流产夫妇的外周血进行了核型分析,用常规法制片,核型分析软件分析染色体分裂相5-10个,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检出罗伯逊易位异常9例;相互易位异常7例;其它异常6例;共计22例异常核型。统计学处理(P=0.005)结论自发流产女性异常核型发生率68%;男性发生率32%;不同异常核型生育率差异很大,需做孕前咨询并做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