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Ms)患者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Ms患者47例在位内膜、47例异位内膜及5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TRAF6的蛋白定位和定量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GF-β、TRAF6在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异位内膜组TGF-β、TRAF6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位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Ms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GF-β、TRAF6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TGF-β、TRAF6在EMs中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任旭  何援利  彭冬先 《广东医学》2007,28(2):229-231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68例EMs的异位内膜、20例在位内膜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IF-1α在EMs组异位内膜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1),各组中分泌期与增生期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Ms组异位内膜中的MV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VD与HIF-1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8,P<0.01).结论 HIF-1α在EMs的异位内膜过度表达,且与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推测HIF-1α可能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2/B1,hnRNP A2/B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患者异位内膜间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3例增生中晚期正常子宫内膜、3例增生中晚期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hnRNP A2/B1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hnRNP A2/B1主要表达于间质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且EMs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内膜中的表达(P<0.05);而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nRNP A2/B1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β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上游激活酶MEK-2和下游激活酶pERK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4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ER-13、MEK-2和p-ERK的蛋白表达.结果:ER-β、MEK-2和p-ERK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表达高于正常内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异位内膜表达高于在位内膜,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ER-β和MEK-2、p-ERK在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表达呈正相关( r=0.628,P<0.01;r=0.559,P<0.01).MEK-2和p-ERK在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表达呈正相关(r=0.699,P<0.01).结论:ER-β、MEK-2和p-ERK在EMs组织中高表达并呈正相关,MAPK信号通路可能与ER-β相互作用,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elinD1)、P16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观察组)在位内膜(25例)及异位子宫内膜(28例)和其它良性病变妇女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35例)中cyclinD1、P16及PC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NA蛋白在异位内膜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P<0.05);CycfinD1蛋白在异位内膜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P.<0.05);P16蛋白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P<0.05).CyclinD1和P21蛋白在异位内膜中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kappa系数为-0.521,P<0.01).三者在异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表达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cyclinD1、P21及PCNA蛋白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内皮素-1(ET-1)及其受体(ETAR、ETB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以及对照组妇女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EMs患者(EMs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以及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对照组)在位内膜中ET-1、ETAR、ETBR的表达.结果 ET-1、ETAR在EMs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ET-1、ETAR在EMs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异位内膜(P均<0.01);ET-1和ETAR在EMs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968,P均<0.05).ETBR在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以及对照组内膜三者间的表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子宫内膜的不同的组织学周期,ET-1、ETAR、ETBR表达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在EMs组不同临床期别(r-AFS分期)内膜,ET-1、ETAR、ETBR表达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ET-1和ETAR在EMs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RAF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20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中BRAF的表达.结果 在位内膜中BRAFmRNA相对表达量(0.000 067 897 0±0.000 114 528 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0.000 009 543 1±0.000 006 454 3)(P<0.05),而异位内膜(0.000 029 395 7±0.000 038 046 9)与在位内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BRA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5),而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之间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位内膜BRAF基因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TGF-β1、MCP-1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中的表达.结果(1)VEGF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正常内膜组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间VE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GF-β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间TGF-β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CP-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异位内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VEGF和TGF-β1、MCP-1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TGF-β1、MCP-1可能在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VEGF是参与调控血管生成最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提示血管生成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R、PR及A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阐述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的关系,探究治疗EMs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0例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20例正常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及AR的表达情况。结果:ER在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异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对照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患者异位内膜PR及AR表达的相对增高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25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正常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2%(P<0.01),并且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月经周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高表达.并且可能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25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正常在位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2%(P<0.01),并且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月经周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高表达;并且可能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章君华  徐键 《浙江医学》2011,33(12):1760-1762,1765
目的 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4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EMs患者的卵巢异位内膜45例(EMs异位内膜组)和相对应的在位子宫内膜32例(EMs在位内膜组),32例非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各组内膜组织中TLR4的表达情况,以及TLR4在EMs不同临床分期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作半定量分析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中,TLR4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腔上皮.TLR4蛋白在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在异位内膜中表达要高于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蛋白在Ⅰ~Ⅱ期EMs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与Ⅲ~Ⅳ期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TLR4表达下降,但在异位内膜表达高于在位内膜,TLR4可能参与了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中的表达 ,明确二者的相关性 ,探讨它们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MMP 1及TIMP 1在EMs的异位内膜组织 (6 4例 )及在位内膜组织 (4 0例 )中的表达 ,并与同期 32例子宫正常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结果 :MMP 1在在位及异位内膜中均高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TIMP 1在异位及在位内膜中均呈低表达 ,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异位内膜较在位内膜TIMP 1表达降低 (P <0 0 1)。结论 :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MP 1过表达 ,而TIMP 1表达下降 ,两者间的比例失调使异位内膜组织更具侵袭性 ,这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步军  郑飞云  杨孝军  张乾 《浙江医学》2011,33(12):1777-1780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调节,从血管形成和基因调控方面进一步探究它们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取EMs异位内膜58例,EMs在位内膜25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HIF-1α和PTEN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合病例的治疗、复发及受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在EMs患者的异位内膜中表达高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N在EMs患者的异位、在位内膜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均P<0.05);HIF-1α在EMs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增生期和分泌期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PTEN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增生期和分泌期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HIF-1α和PTEN 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痛经情况、囊肿大小及术后受孕与否均无相关性,但与临床分期和术后复发情况有相关性;HIF-1α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直接参与EMs的血管生成,HIF-1α可能是血管生成的核心调控因子.PTEN蛋白能够诱导EMs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它在EMs中表达存在缺失或减弱.它们相互作用对EMs细胞的异位种植和存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岳蕾  洛若愚 《医学争鸣》2007,28(13):1221-1223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LA-G分子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9例在位子宫内膜和30例异位内膜中HLA-G分子的表达水平,以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HLA-G的阳性表达率(42%,53%)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但在内异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之间HLA-G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常表达的HLA-G分子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bcl-2、bax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25例进行对照.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5%,明显高于正常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4.2%(P<0.05),并且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月经周期无相关性(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与bax蛋白呈负相关(P<0.05). 结论 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bcl-2、bax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68例EMs的异位内膜、20例在位内膜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组织学评分对其结果进行半定量统计,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HIF-1α主要定位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EMs患者中异位内膜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1),各组中分泌期与增生期表达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F-1α在EMs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推测HIF-1α与EM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 T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腹腔镜活检或开腹手术,取得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及在位内膜40例,另取同期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组织中的TF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T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VEGF在EMs中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结论 TF和VEGF在EMs中诱导血管生成,促进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血管因子 VEGF和 TGF-β1 在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以探讨血管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在无异位症妇女的正常子宫内膜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结果 :VEGF和 TGF-β1 在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较无异位者增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维汉族妇女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 VEGF与 TGF-β1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VEGF的表达与 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VEGF与 TGF- β1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异位症者 ,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内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表达的影响。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米非司酮组及温经汤低、中、高剂量组,另取一组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米非司酮和温经汤灌胃,连续给药21 d后处死大鼠,取子宫和异位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在位和异位内膜中VEGF和SPARC的定位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二者在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蛋白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VEGF和SPARC阳性表达强烈,各治疗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二者的阳性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温经汤中、高剂量组在位和异位内膜VEGF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除温经汤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在位内膜SPARC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温经汤中、高剂量组异位内膜SPARC蛋白含量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可以降低EMs大鼠在位和异位内膜中VEGF和SPARC表达,影响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