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缺血事件的效果。方法急诊行PCI术的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PCI术前给予口服氯吡格雷300 mg,试验组PCI术前给予口服氯吡格雷600 mg,两组其他常规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术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30 d,试验组死亡1例,无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发心肌梗死发生,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死亡1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2例,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67%,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给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显著减少术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并且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金霞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2034-203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为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20mg辛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40mg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24周,24周后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A组患者的TC、LDL-C、HDL-D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4.50&#177;0.45)mmol/L、(2.72&#177;0.65)mmol/L、(1.19&#177;0.63)mmol/L和(34.2&#177;3.1)mmol/L,B组患者的TC、LDL-C、HDL-D及hs-CRP水平分别为(4.01&#177;0.89)mmol/L、(2.15&#177;0.47)mmol/L、(1.22&#177;0.36)mmol/L和(28.3&#177;2.1)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LDL-C达标率A组为46.7%,B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达标率A组为43.3%,B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40mg/d,能更有效地降低TC、TG、LDL-C、hs-CRP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应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拟行PCI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600mg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进行预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300mg常规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进行预治疗。对两组患者服药后16、36h的血小板最大凝集率降低度(△MPAR)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术后30天和6个月发生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情况进行随访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服药后16小时的△MPA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天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活动后胸闷和再入院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天和6个月,两组患者发生各项出血事件比例及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术前应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更加显著的近期疗效,且副反应与常规负荷量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OPCAB)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成功接受OPCAB的患者130名,术后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组 (A组)和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AC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A组59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d;AC组71例,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术后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血及血制品使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AC组胸腔引流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76&#177;382.88ml vs 1057.96&#177;475.32ml,P=0458)。A组和AC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后的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3.13&#177;261.48ml vs 469.12&#177;249.45ml,P=0.914)。两组患者中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二次开胸止血或严重的胸外出血情况。结论OPCAB术后早期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导致术后出血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于2011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按照用药种类的不同上述患者均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PCI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变化。并在PCI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情况进行分级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出血风险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聚集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1 h、24 h、48 h,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术后1年,替格瑞洛组的TIMI血流分级优于氯吡格雷组,同时替格瑞洛组的LVEF及LVEDD水平与氯吡格雷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替格瑞洛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48%,氯吡格雷组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出血风险发生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上,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其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陈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75-76,7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诊或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盐酸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维宁(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分级(TIMI 0~3级)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减少、其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盐酸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盐酸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周燕  何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7):923-925,9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PCI术前均给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口服,高剂量组予术后氯吡格雷150mg/d维持(7d后改75mg/d维持),标准剂量组予75mg/d维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清hs-cRP水平及临床终点事件。结果:两组术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但上述指标在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标准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联合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采用高氯吡格雷维持剂量较标准维持量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中使用替格瑞洛对于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6月在我院收治ACS并成功完成PCI手术的患者59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治疗组(n=29),氯吡格雷治疗组(n=30).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其他常规治疗,替格瑞洛治疗组术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mg、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标准剂量(90mg/次,2 次/d,口服)治疗,氯吡格雷治疗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标准剂量(75mg/次,1 次/d,口服)治疗. 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PCI术前、术后24h的肝肾功能(ALT、Cr)、心肌酶谱(CK-MB、cTnI)等资料. 对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随访. 结果 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资料、临床用药及PCI 数据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术后24h两组患者间血浆ALT及Cr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 05),但替格瑞洛组患者血浆CK-MB、cTnI值低于氯吡格雷组(P<0. 05),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6个月MACE 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 042). 结论 在我国人群中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更好地抑制ACS 患者PCI 术后的血小板聚集,减少近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血小板聚集率(PA )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 ACS 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常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给予低负荷量氯吡格雷配合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配合治疗,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6、24和48 h 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评估氯吡格雷抵抗(CR)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CR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后 PA 均显著低于服药前,而观察组患者服药后2、6、24 h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服药6 h 后 hs‐CRP 水平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而观察组在服药后6 h 和24 h 时 hs‐CR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氯吡格雷对 ACS 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 CR 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阮家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66-67,70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疗效对比。方法将132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西洛他唑三联组,双联组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12个月),三联组患者在双联用药基础上再加用西洛他唑100 mg/d(6个月),随访对比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双联组对比,三联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明显降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双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联组最小腔内径(MLD)和晚期管腔丢失与双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可进一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晚期管腔丢失减少,再狭窄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600 mg负荷量后予150 mg维持量治疗对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a,DE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12月到2005年12月前瞻性入选608名成功行DES植入术的ACS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顿服600 mg负荷量氯吡格雷,术后在服用阿司匹林基础上随机接受每日75 mg(n=307)或150 mg(n=301)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治疗30 d,30 d后所有患者接受每日75 mg的氯吡格雷治疗直至术后1年.主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致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eularization,TVR).次级终点包括严重及轻微出血事件.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50 mg组MI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75 mg组(P<0.05).包括死亡、MI及TVR的主要终点发生率三联组亦显著低于两联组(13%比20.2%,绝对风险降低7.2%,P=0.017).两组全因病死率无明显差异(2.7%比4.2%,P=0.375).两组间严重出血(2.3%比1.6%,P=0.574)、轻微出血(9.0%比6.8%,P=0.368)和输血(2.0%比1.3%,P=0.542)的风险无差异.结论 在600 mg负荷量治疗后再给予150 mg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可降低ACS行DES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长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并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 low-responsive-ness,CLR)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90例入住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有27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及维持量75 mg/d,于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用氯吡格雷后7 d测定5μmol/L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根据△A分为氯吡格雷低反应组和氯吡格雷正常反应组。结果:氯吡格雷低反应的发生率为24.4%。低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比较发现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糖尿病及置入支架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LR现象可能与TC、BMI、是否有糖尿病、是否置入支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早期抗凝治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有135名患者于手术前1年内曾行PCI,且PCI术后坚持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波立维)。择期手术前予肝素替代治疗,术后分为未抗凝组(63例)、低分子肝素抗凝组(34例)及普通肝素抗凝组(38例),观察术后3日内ACS的发生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3组患者中未抗凝组有9人(14.3%)于术后3日内出现ACS,低分子肝素抗凝组及普通肝素抗凝组均无ACS患者出现(P<0.01)。3组患者的术后输入库存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期行PCI术的高危患者在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给予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围术期ACS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Recurrent ischemic events occurred even during routine use of 75 mg clopidogrel in addition to aspirin, that indicated a potentially insufficient maintenance dosage of clopidogrel.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150 mg maintenance dose of clopidogrel following a 600 mg loading dose in patients with a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undergoing drug eluting stent (DES) implantation.
Methods Between November 2005 and November 2006, a total of 813 consecutive ACS patients undergoing DES implantation were enrolled. A 600 mg loading dose was administered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nd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clopidogrel 75 mg or 150 mg for 30 days in addition to 300 mg aspirin daily. Primary end points were the composite of cardiac death,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nd urgent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UTVR). Secondary end points included stent thrombosis (ST), major and minor bleeding events at 30 days. Results At a follow-up period of 30 days, 4 (1.0%) patients in the 150 mg group and 9 (2.2%) patients in the 75 mg group (P 〉0.05) reached the primary end poi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s of MI (0.5% vs 1.2%, P〉0.05), UTVR (0.7% vs 2.0%, P 〉0.05), and cardiac death (0.2% vs 0.2%, P 〉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ST (0 vs 1.5%, P 〈0.0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150 mg group than that in the 75 mg 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groups regarding the risk of major (0.2% vs 0, P 〉0.05) or minor (0.5% vs 0.2%, P 〉0.05) bleedings.
Conclusion A high clopidogrel maintenance dose of 150 mg daily following a 600 mg loading dose for the first month after PCI procedure reduces the risk of ST and appears to be safe in patients with ACS undergoing DES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硫酸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情况.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氯吡格雷抵抗对PCI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68名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服药后24小时和服药后5天取血,利用电阻法分别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聚集率降低程度判断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资料,对各项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进行相关分析.测定PCI术前和术后的心肌酶(CK-MB、TnI)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升高比例.结果:给予氯吡格雷负荷量后24小时氯吡格雷抵抗者为9例(13.2%);连续服药(75mg/d)5天后抵抗者为6例(8.8%).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412).研究中观察的临床指标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CK-MB升高在抵抗组发生率(77.8%)明显高于有效组(27.1%)(P=0.009).TnI升高在抵抗组发生率(66.7%)同样明显高于有效组(20.3%)(P=0.011).结论:PCI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存在部分氯吡格雷抵抗者.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心肌酶升高比例增加,提示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高于氯吡格雷敏感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替格瑞洛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CS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心内科介入医生对患者的个体情况、病变复杂程度、残余SYNTAX评分和CRUSADE出血评分等因素进行评估,权衡缺血与出血风险,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n=35)和替格瑞洛组(n=25)。两组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mg,1次/d;替格瑞洛组患者首次用药负荷量180mg,次日开始90mg,2次/d。随访6个月进行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再次入院和再发支架内狭窄或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对血糖波动影响较小。结论 在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可弥补氯吡格雷起效慢、个体疗效差异大等不足,使患者有更大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72=424)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187)。两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最短1个月,31.8%超过12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比较两组联合应用抗血小板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及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发生76例心血管事件(死亡15例,心肌梗死10例、靶血管再通治疗45例,卒中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发生25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8例,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通治疗14例,卒中2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负荷量差异有显著性,联合应用超过12个月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抗血小板药物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第三代抗血小板新药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12拮抗剂---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拟行冠脉内支架植入(PCI)术的ACS患者66例,PCI术前均服用氯吡格雷(300~600 mg负荷量),服药后24 h内,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分为两组:(1)血小板抑制率<31%,明显减低,为氯吡格雷抵抗组6例;(2)血小板抑制率>50%,正常,为正常组60例。两组血小板抑制率有明显差异(P<0.001)。氯吡格雷抵抗组予替格瑞洛口服,首服180 mg,继90 mg 2次/d持续1年,替换氯吡格雷;正常组予氯吡格雷口服75 mg 1次/d持续1年。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组用替格瑞洛治疗,血小板抑制率恢复正常,且略高于正常组,两组血小板抑制率无明显差异( P>0.05)。 PCI术后无急性及亚急性冠脉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无出血率增加。结论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者抑制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有效,可显著降低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增加大出血。  相似文献   

19.
杨丽霞  郭海霞  董丽   《四川医学》2017,38(11):1323-1326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ACS并且拟行PCI治疗的患者12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2例。A组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B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两组均观察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术后2h、24h、7d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B组[(52.24±7.56)vs.(56.82±7.49)、(48.65±7.90)vs.(55.31±7.11)、(42.47±6.30)vs.(53.86±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小板聚集率达标率高于B组(82.26%vs.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A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90%vs.3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优于氯吡格雷,且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运  袁义强  于力  王瑞敏  孙俊华  黄琼  陈丰毅 《医学综述》2009,15(14):2220-222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后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评价欣维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且急诊或择期行PCI。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或术中给予欣维宁。观察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心肌灌注分级(TIMI0~3级),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4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vs23%,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在PCI围术期应用欣维宁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