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处方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处方中主要存在的如书写错误、输液中药物配伍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存在药物滥用现象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结果:通过处方分析可以规范医师处方书写。杜绝或减少配伍禁忌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杜绝药品回扣、药物滥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结论:通过多中心、多时段地处方分析,使处方更趋规范、合理、合法。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控制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唯有科学管理,正确使用,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才能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充分发挥抗菌活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了解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笔者选择本院1997年上半年门诊处方进行分析。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本院1997年1-6月份的门诊处方,抽样均为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一全部处方,总处方数为3454张,其中抗感染药物处方1518张。2基本情况抗感染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43.94%,其中男性658人,女性860人,分别占用药人数的43.35%和5665…  相似文献   

3.
医院门诊处方监测、提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监测提示系统,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利用本院最新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等药学专业工具将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最佳用药时间、严重不良反应及用药禁忌等用药信息汇总后,利用VisualC++开发成处方提示系统,嵌入His处方系统,进行处方监测和提示。结果试运行监测系统半年后,对监测系统运行前的953张处方与运行后的931张处方作对比。违规记录发生率平均下降6.63%,违规处方发生率平均下降7.48%。结论利用处方提示系统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行之有效,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王宗敏  吴晓明 《中国药房》2005,16(24):1891-1892
目的:促进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考察英国处方事件监测的方法和进展。结果:对初级保障的上市新药进行处方不良事件监测,可从中寻找信号,起到预警作用。结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目前采用自愿呈报方式,而英国的处方事件监测制度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000份处方书写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方是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意义的医疗文书之一。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事件研究中发现,那些可以防止的差错事件中的49%是发生于处方书写阶段^[1]。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处方书写质量问题,以期减少医疗差错,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院门诊药房1817例退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优化调剂服务,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利用HIS系统对门诊退药记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患缺少沟通”、“医师错误操作电脑”、“不合理用药”,共占退药总数57%,可见医师处方行为不规范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原因;药物不良反应(ADR)占10%,以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为多见。结论:建立落实退药制度,优化软硬件设施,重视沟通和培训,减少处方出错,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院门诊处方用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来温 《中国药业》2001,10(11):50-50
目的:了解临床用药情况,以保证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本院1999-2000年20000张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有4.81%的问题处方(962/20000),主要是伍用药物不当引起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输液中药物配伍不当,抗生素使用比例偏高且应用不当的情况突出。结论:临床治疗中应改变多药联合应用的状况,加强临床药学的学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门诊处方266张。并对266张处方中联合应用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的处方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其中不良反应情况加以统计,准确记录。结果联合用药中,含有同种化学成分的处方共97张,其中存在用药风险的处方22张,占22.68%。结论相关医护人员、药剂师以及患者应加强对药物配伍知识的学习,并对含化学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好其配伍禁忌,防止含有化学成分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晏远智  李雪松  邹顺 《中国药师》2011,14(8):1169-1170
目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我院心血管病老年患者口服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并分析其相互作用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10年我院门诊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60岁)处方(包含慢性病处方)5000张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基本情况及口服药应用种类,分析处方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结果:超过30%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同时口服5种或以上药物,775张处方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结论:该院门诊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具的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处方多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其口服药种类过多可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机率大大增加,部份处方存在可导致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联合应用,应加强对处方的审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范葓 《西北药学杂志》2006,21(3):135-136
青霉素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因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除过敏反应外其他不良反应轻微,颇受医患双方青睐。尽管青霉素应用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仍是目前许多G 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在化疗中保持相当重要地位。笔者对我院2004年4个月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青霉素类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市范围内检测到的医院用药处方806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相关办法和规定,对处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随机抽取的806份处方中,出现多种药品联合应用不良反应152例(18.8%),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为:多种药品联合应用、用法剂量、药物拮抗、重复用药等。结论:临床医生在联合用药治疗时,要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及不良反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凌华 《海峡药学》2014,(7):153-154
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636张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全年总处方数159869张,退药方占0.3978%。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生变化,医生不合理处方等。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减少退药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碳酸(氢)盐透析液较醋酸盐透析液的优越性,介绍了碳酸盐透析液的处方、制法、注解、将该处方与常规醋酸盐透析液处方作了比较,主要差异是透析液中的缓冲对由醋酸盐改为碳酸盐,从而可避免由于醋酸盐在体内积蓄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临床应用后表明碳酸盐透析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药品不良反应系列问答42——催眠镇静药是否能引起依赖性?催眠镇静药如巴比妥、苯二氮类药物都能引起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巴比妥类药物1903年问世,次年即有首例依赖性报道;苯二氮类药物,是目前全世界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其成瘾病人不少。催眠镇静药用于...  相似文献   

15.
门诊处方是病人用药的重要记录文件,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康复。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力求对症下药,配伍合理,剂量恰当,以便增进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目前,卫生院门诊处方在诊疗用药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合理情况。1997~1998年随机抽查某卫生院门诊处方300张,存在不合理处方59张,占19.7%。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中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开具的西药处方3200张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处方信息,对于多种西药联用患者的数量情况进行统计,对多种西药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185例。其中,多种西药联用治疗中,药物重复性、药品的剂量以及服用方法不合理等,是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多种西药联用时,应注意合理使用药物,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虽有抬头趋势,但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仍是抗感染治疗的重点。抗感染药物是目前处方量最大的一类临床常用药物,其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50%左右,因此,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机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恒 《淮海医药》2014,(1):74-75
目的探讨我院门急诊退药原因,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3门急诊西药房退药处方,对总体退药处方原因构成比、不合理用药处理退药科室构成比及数量变化趋势、不良反应处方变化趋势及各类药品所占比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中不良反应比重最大;各科室合理处方中儿科与皮肤科最高;不合理处方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不良反应处方数随时间变化平稳;不良反应药品分类中以抗生素和抗菌药数目最多。结论退药现象虽然难以避免,但只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减少和降低退药发生率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研究解决对策来促进中西结合用药的良好发展。方法对1500个处方进行查阅,对处方进行分析,并将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病历进行统计、总结并分析。结果出现中西药物不合理联用的200个处方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中西药物合理联用的1300个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8%,处方合理与否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6,P<0.01)。中西医联合应用的不合理处方中,药物发生重复性使用的处方发生率为40.0%。理化禁忌性用药的处方发生率为25.0%。配伍禁忌性用药的处方发生率为20.0%。未辨证施治的处方发生率为15.0%。结论中西药处方不合理,易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合理处方易导致重复用药、理化禁忌性用药、配伍禁忌性用药以及不能辨证施治的发生。对中药进一步深入研究、增加医生药物知识储备、提高医生职业素质,将有望减少中西药物不合理联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多种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药剂科与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开具的1500张西药处方,对上述西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西药联合应用处方所占数量和比例,并归纳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寻找相应对策。结果 1500张西药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7%;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31.88%)、头晕(20.96%)等,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不良配伍(34.93%)、重复用药(27.51%)等。结论不良配伍、重复用药等可导致接受多种西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完善用药监管制度、提升医师专业水平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