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科病人在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0年5~10月份外科出院病历200份,对抗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0例病人中抗菌药使用率为83.00%,共应用抗菌药7类29种,应用较多的为甲硝唑及头孢菌素类,甲硝唑与头孢菌素类的联用亦最为广泛,占总联用例数的54.62%.结论外科病人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有一定特点,甲硝唑与头孢菌素类的联用是预防和治疗外科病人感染的有效途径.基于外科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抗厌氧菌药物与繁殖期杀菌剂合用比较合理,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诊断结果,掌握疗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要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外科病人在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0年5-10月份外科出院病历200份,对抗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00例病人中抗菌药使用率为83.00%,共应用抗菌药7类29种,应用较多的为甲硝唑及头孢菌素类,甲硝唑与头孢菌素类的联用亦最为广泛,占总联用例数的54.62%。结论 外科病人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有一定特点,甲硝唑与头孢菌素类的联用是预防和治疗外科病人感染的有效途径。基于外科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抗厌氧菌药物与繁殖期杀菌剂合用比较合理,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药敏试验对病原菌的诊断结果,掌握疗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3.
外科病人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外科病人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方法 对 2 10例外科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排序 ,计算抗菌药物联用的比率。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 ,为 75 .2 4 % ,联用率为 6 9.6 2 % ,其中二联用药 5 1.82 %。在抗菌药物联用中 ,配伍不合理占 9.4 9%。对使用抗菌药物中排序表明 :头孢菌素类居首 (5 4.4 3% ) ,青霉素类居第二 (44 .30 % )。结论 外科病人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诸多不合理处 ,须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4.
198份小儿烧伤病历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某市立医院小儿烧伤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并作出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 2 0 0 1~ 2 0 0 2年间在该院烧伤科住院 ,年龄 <5岁的烧伤患儿的病历共 198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选用的抗菌药以氨基苷类及第三代头孢菌素为多。②住院期间使用过的抗菌药物分别有 1~ 8种不等 ,不超过两种的占 76 .8%。③联合用药率为 38.4 % ,两种联用占 37.4 % ,3种联用占 1.0 % ,最多是头孢菌素与氨基苷类联用 ,其次是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联用。④给药方案存在超量、给药间隔不合理等情况。结论 :所调查病历的抗菌药使用基本符合病原学要求 ,但应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120例确诊为CAP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CAP患儿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治疗,共使用了10种抗菌药物,大部分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及植物类抗菌药,联合用药率为17.15%,均为二联用药,其中头孢菌素类与植物类抗菌药联用的例数最多。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82.01%)多于口服抗菌药使用频率(17.99%)。结论我院小儿CAP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用药基本合理,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比例偏低,应当积极推广口服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和分析医院抗菌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临床科室的789份出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9例患者中共使用抗菌药10大类52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68.1%,其中临时用药比例8.2%,长期用药比例91.6%,长期用药中联合用药比例57.7%;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8.6%。结论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仍以经验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5个乡镇卫生院2007年的部分门诊处方共11177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比例为71.7%;平均每张处方抗菌药种数为1.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1%;抗菌药的使用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0.9%;抗菌药联用处方百分比为37.8%,三联及以上占15.5%,联用情况较严重且存在不合理联用现象;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使用率排第一位,高达22.9%。结论云南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强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规范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某院外科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手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为依据,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95份。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595份病例中,预防用抗菌药病例277份(46.55%),合理使用抗菌药病例140份(50.54%)。常见Ⅰ类切口手术仅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术完全未预防使用抗菌药;头孢菌素类在抗菌药应用频次居首位,且以头孢一代、二代为主,占63.64%;抗菌药联用病例共8例,占2.89%;国家基本药物占抗菌药使用频次的61.1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仍需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抗菌药合理应用的相关规定,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06年8月21个临床科室的1410份住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使用抗菌药9大类44种,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率61.70%,其中预防用药比例35.06%;联合用药比例43.10%;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31.86%,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以经验用药为主。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 2 0 0 4上半年我院急诊中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消耗与配伍联用进行分析 ,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和医院对抗生素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药房计算机管理系统分析 2 0 0 4上半年度抗菌药出库情况 ,做出分类统计 ,并做出抗菌药物的口服与注射剂用药频数DDDs分析 ;同时随机抽查急诊中心药房 6个月中 5 5 2 7张处方 ,考察其中抗菌药的使用现状及主要配伍联用的合理性。结果 急诊药房抗菌药物共 8大类 4 5个品种 ,品种数不足药品总数 (36 0余种 )的 1/8,但消耗金额却占到 6 2 . 3%。DDDs统计分析使用最多的两种剂型 ,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 10种抗菌药物。结论 近年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耐药菌增长势头较大 ,所以临床更多转向广谱青霉素和二、三代及复方头孢菌素类。急诊初诊患者较多 ,少见复杂混合感染 ,单用抗菌药占 80 . 8% ,基本符合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因病人发病突然 ,诊断救治的时间也相当紧迫 ,医师接诊仅据简单生化检测和诊治经验用药 ,加之抗生素类新药频现而各具药理学特点 ,部分医师选择用药欠缺合理性 ;联合用药抗菌谱求大求全 ,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和联用效力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1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宁乡县人民医院1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合理性研究,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和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宁乡县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112例CAP患者的抗菌药给药途径、抗菌药使用情况、抗菌药费用及相关费用、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AP抗菌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是应用最广的抗菌药种类;112例CAP患者抗菌药物总费用为121453.5元;治疗以两种抗菌药联用居多,占55.4%;治疗总有效率为9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结论宁乡县人民医院CAP住院病例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615例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应用频度及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军  车薇  吴芳 《中国药师》2008,11(1):119-120
目的:分析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调查我院2006年12月份外科住院患者病历615份,统计抗菌药的应用率、用药品种、用药频度、用药天数以及药物利用指数等。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应用率为79.67%,共用药7类29种,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有97人,用药品种多为头孢菌素类及硝基咪唑类,二药联合使用是预防和治疗外科病人感染的有效方法。结论:抗菌药应用率偏高,有些药物用药剂量偏大,经验用药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蕾  宋启洪  何小敏  朱易凡 《中国药房》2007,18(32):2499-2500
目的:了解我院结直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胃肠外科2006年结直肠手术病例213例,按手术时间及手术区污染情况分为Ⅰ类手术及Ⅱ类手术2组,分别对术前、术中、术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及应用时间进行调查,并对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前预防用药均在1~3d内,用药方案较统一,多为口服氨基糖苷类及甲硝唑;术中均为单次用药,多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与甲硝唑联用;术后用药较复杂,Ⅰ类手术多为2药联用,用药时间多在3~7d,Ⅱ类手术多为3药联用,用药时间多在6~7d以上。术后感染Ⅰ型手术组为3.4%,Ⅱ类手术组为11.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院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以第3代头孢菌素类+甲硝唑为主,应用较规范,但术后用药还存在一定误区。  相似文献   

14.
抗菌药在神经外科的临床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抗菌药在神经外科的使用规律。方法:对某教学医院1998年3-5月神经外科的出院患者中52例在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最多的前3类抗菌药依次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神经外科用于预防和治疗颅内感染时,抗菌药物的用药剂量较大;二联用药多为青霉素与头孢曲松纳联用;术前2h内应用抗菌药较多。结论:(1)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部位的特殊性,导致抗菌药在神经外科的使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需同时考虑抗菌药的抗菌谱和在脑脊液、脑组织中要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2)预防术后伤口感染,抗菌药的给药时间的选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爱阁  余云辉 《中国药师》2012,(10):1473-1474
目的:对医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围手术期住院病历19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3例(100%)预防性应用抗茵药;41例(21.24%)联用抗菌药,以二联为主;10例(5.18%)联用抗菌药不符合标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其它β-内酰胺类等。不合理使用的表现形式为抗菌药使用率高、选药档次偏高、时机不当、疗程过长、联用不合理等。结论:应加大抗菌药临床应用监控力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腹腔感染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腹腔感染。方法:抽查我院2014年1~7月份腹腔感染出院患者病历共220份,对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份病历均使用了抗菌药,共涉及10类24种:单一用药92例(占41.8%),二联用药126例(占57.3%),三联用药2例(占0.91%)。应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含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使用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类(含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排在第三位的是硝基咪唑类。以两联用药为主,联用类别主要为β-内酰胺类联合硝基咪唑类及β-内酰胺类联合喹诺酮类。平均用药时间5.57 d。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病例有47例,检出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结论:我院腹腔感染患者抗菌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超长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刘晶  金桂兰  唐雯 《中国药师》2005,8(1):43-44
目的:了解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呼吸科住院患者病历261份,调查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83%.应用最多的是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常用的联用方式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头孢菌素类.结论: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遵循安全、有效原则,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本院2009年度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1~12月本院住院病历557份,分析用药频率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本院使用抗菌药物6大类20多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7%,联合用药率为12%。细菌培养送检率为71.3%;药敏实验率为23.7%。用药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青霉素类。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需加强抗菌药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郑雪梅  温悦  孟德胜 《医药导报》2011,30(10):1377-1380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抗菌药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急诊科处方2 637张,对抗菌药使用情况及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果 该院急诊科抗菌药品种涉及较广,含抗菌药的处方1 527张,使用比例57.91%,抗菌药物金额占所有处方50.36%;患者年龄2~92岁,抗菌药物共涉及11个大类58个品种,总共使用1 938例次,主要集中在头孢菌素类(39.75%)、氟喹诺酮类(33.80%),两类药物占总用量73.55%,其中头孢菌素类又以第3和第4代为主,占头孢菌素类总用量的93%以上;在使用的58个药品中,口服制剂25个,592例次,注射剂33个,1 346例次;一线抗菌药物使用占20.69%;二线36.21%;三线43.11%;单独用药1 138张(74.53%),二联用药339张(22.20%),三联用药50张(3.28%). 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符合急诊特点,但仍有不合理情况存在,建议医师在药物的选用、剂量、频次、联合用药等方面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外科手术病历384份,对抗菌药的应用种类、给药时间和应用疗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物的占75.3%;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占16.4%;术前〉2h应用抗菌药物的占7.8%,手术时间〉3h的均未追加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结论: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品种选择基本合理,但在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方面还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