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体积比5∶5、6∶4、7∶3和8∶2分别将泥炭与珍珠岩、谷壳、树皮粉和香菇废料混合制成16种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组成和配比对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C.B.Shang)和闽楠[P.bournei (Hemsl.) Yang]容器苗生长状况(包括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冠比4个指标)以及根系发育状况(包括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3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各项指标间均有差异,其中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从基质组成看,使用泥炭-珍珠岩、泥炭-谷壳和泥炭-树皮粉3类基质,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使用泥炭-香菇废料基质,表明前3种基质组成更有利于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从基质配比看,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70%时,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最大;而当基质中泥炭体积分数达到50%时,其根总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大;但基质中泥炭比例对容器苗总干质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除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外,基质组成与基质配比的交互作用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选用泥炭-谷壳或泥炭-树皮粉基质,按体积比7∶3配制,适用于浙江楠容器苗的培育;按体积比8∶2配制,适用于闽楠容器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欧洲云杉的扦插基质选择和穗条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洲云杉6年生母树为采穗母株,系统研究了不同插穗条件对生根和幼苗生长的响应,同时观测了网袋容器基质配比对扦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后20 d愈伤组织开始形成,37 d时根尖开始出现,50~65 d是生根的高峰期和根系发育期,65 d时扦插苗根系基本形成.不同基质对欧洲云杉插穗生根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1份泥炭...  相似文献   

3.
二色补血草试管苗生根及移栽基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二色补血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试管苗生根量及根长的影响,以及生根苗在不同移栽基质中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试管苗在MS+NAA 1.0mg/L培养基中的平均根量最多,在MS+IBA 1.0mg/L培养基中平均根长最长;生根苗在泥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中生长最好。同时进行降低成本的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桔梗容器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桔梗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设置T1(100%营养土)、T2(营养土∶泥炭=1∶1)、T3(营养土∶珍珠岩∶泥炭=1∶1∶1)、T4(泥炭∶蛭石∶珍珠岩=2∶1∶1)4种不同配比的组合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处理下桔梗容器苗生长指标及生理参数的变化,并借助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下桔梗幼苗的培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栽培基质不同对桔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T3和T4处理下桔梗幼苗的生长量显著高于T1、T2处理,表现为幼苗生长健壮、根系生物量较大;不同处理之间叶长的差异不显著,但叶片宽及叶面积差异显著;基质不同对桔梗的花朵数、花直径、裂片长、裂片宽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T2处理下花朵数、花直径显著高于T1、T3(P<0.05);T4处理下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樟树组培苗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的育苗效率,以其新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配置6种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轻基质组合,开展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空气切根和施缓释肥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苗高、地径、高径比、SPAD值与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泥炭中添加蛭石、木糠或珍珠岩均能显著改善育苗效果,同时添加木糠和珍珠岩时效果最佳;而泥炭中添加椰糠的效果与对照100%黄心土近似,明显劣于其他基质。大穴盘组培苗的苗高、地径、SPAD值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小穴盘,但高径比不受容器规格影响;空气切根能明显促进地径生长,抑制主根生长,加快侧根和须根生长,使根系更发达;缓释肥处理能显著提升苗木高生长、高径比和SPAD值,但对存活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即泥炭和珍珠岩体积比分别为1:0、2:1和3:1)、不同促侧根措施(包括主根截短和200 mg·L-1 IBA溶液灌根单一措施以及上述2种单一措施的复合措施)和不同栽培容器(包括穴盘、营养钵和无纺布育苗袋)对凤丹(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容器苗进行培育,分析了容器苗的形态指标、单株质量、根冠比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宜凤丹容器苗培育的栽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泥炭-珍珠岩(体积比3:1)混合基质中,凤丹容器苗的单株侧根数、单株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以及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采取主根截短单一措施或复合措施后,容器苗的单株叶面积、单株侧根数、单株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及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和采取200 mg·L-1 IBA溶液灌根单一措施的容器苗,其中,采取复合措施的容器苗大部分指标最高。在无纺布育苗袋和营养钵中栽培的容器苗的株高、根颈直径、单株侧根数以及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显著高于在穴盘中栽培的容器苗;其中,在无纺布育苗袋中栽培的容器苗的单株侧根数以及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和含水量均最高,且这3个指标显著高于在营养钵中栽培的容器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措施对凤丹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均有一定影响,总体上看,对根系的单株侧根数、主根长、地下部质量和根冠比以及叶片的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含水量的影响均较大。根据实验结果,初步筛选出适宜凤丹容器苗培育的栽培措施,即用无纺布育苗袋,以泥炭-珍珠岩(体积比3:1)混合基质为栽培基质,实施主根截短和200 mg·L-1 IBA溶液灌根复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米老排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方,研究了黄心土和轻基质不同配比对容器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老排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随轻基质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以T5处理(黄心土∶轻基质=5∶5)达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的3.60、1.97和13.5倍。除主根长外,各处理的根系指标均大于对照。随轻基质比例的增加,米老排幼苗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等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T5处理达到峰值;而根系平均直径则随轻基质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T5处理的初始荧光Fo最小、最大荧光Fm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其光化学能力最强。因此,米老排容器苗在黄心土∶轻基质=5∶5中生长最优,建议推广轻基质比例为50%~60%的混合基质作为米老排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8.
浙江楠容器育苗基质的比较和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泥炭、珍珠岩、蛭石、稻壳和阔叶树木片按不同体积比配成18种基质,以园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基质对1年生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 C.B.Shang)实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的浙江楠容器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以体积比5:3:2的泥炭、蛭石和阔叶树木片为基质培育的浙江楠幼苗的株高、地径、径根比、地上部干质量和鲜质量、根系干质量和鲜质量、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该基质的持水性和保水性较好,持水量达608.64g·L^-1,可作为浙江楠容器育苗的适宜基质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3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FB4、FB4+和FB01)作为研究对象,选用3种容器规格(4.5 cm×8.0 cm,6.0 cm×9.0 cm,8.0 cm×12.0 cm,直径×高)和6种基质配方(黄心土、沤制树皮、锯末、炭化树皮和竹炭不同比例)开展育苗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等指标,结合育苗效果综合评价,确定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容器规格、无性系均显著影响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且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所有无性系在相同基质种类下不同基质比例之间的生长表现后发现:6个基质配方中,基质4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地径、苗高、生物量、分枝数、叶面积、叶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分别是其他基质配方的1.01~1.36、1.11~1. 62、1. 13~2. 94、1. 05~3. 94、1. 05~2. 86、1. 03~2. 44、1. 29~2.17、1. 29~2.20、1.32~2.44和1.00~1.60倍。所有无性系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均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容器规格越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对西南桦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叶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存活率作为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一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发现,无性系FB4+、容器规格3(8.0 cm×12.0 cm)和基质4(74.625%黄心土+24.875%沤制树皮+0.5%竹炭)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大(1.566),其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容器栽培牡丹株型优化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贮藏的补偿效应,为牡丹容器苗株型管理奠定理论基础。以2年生‘洛阳红’嫁接苗为试验材料,以修根、生根剂、绿僵菌作为处理因素,设置L9(34)正交试验,分析‘洛阳红’株型发育和NSC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容器栽培后牡丹株高降低,根系发生明显的须根化。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株高降低、分枝数增加、株型更加紧凑。轻度修根促进植株的补偿生长,而过度修根抑制作用明显。生根剂显著提高‘洛阳红’根系、叶片的生物量和全株NSC的积累量,能双向提高库源促进植株的补偿生长。绿僵菌对全株NSC积累量影响最小。单株叶面积、老根和木质化新根鲜样质量对植株NSC积累量贡献较大,因此促进根系和叶片发育是容器栽培牡丹的重要环节。T1、T2、T3、T4、T6组合的生物量增量均超过了对照,补偿效果显著,其中T3为较优组合(25%修根、750 mg·L-1生根剂和1000 万单位·mL-1绿僵菌灌根)。故轻度修根结合浇灌适度生根剂和绿僵菌液,可生产出株高适度矮化、分枝增多、根系发达、NSC积累多、株型紧凑协调的容器栽培苗。  相似文献   

11.
轻型屋顶绿化中景天属植物栽培基质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泥炭、椰糠、珍珠岩、陶粒等为原料,进行不同配比的轻型屋顶绿化栽培基质配方研究,依据其理化性质,筛选出2种较适配方。以金叶佛甲草Sedum lineare ‘Aurea’等5种景天属植物为试材,对2种配比基质中扦插植株的生长效果进行比较,以筛选适于景天属植物屋顶绿化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除松塔景天S. nicaeense在2种栽培基质上生长差异不显著外,其余4种景天属植物均在配比为国产泥炭∶椰糠∶珍珠岩= 2∶3∶1的基质(F3)中生长旺盛,覆盖迅速,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较大。因此,初步确定基质F3为适宜景天属植物生长的轻型屋顶绿化基质。  相似文献   

12.
以鳄嘴花[Clinacanthus nutans(Burm.f.)Lindau]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鳄嘴花茎段腋芽诱导、丛生芽分化、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在培养基MS+1.0 mg·L~(-1) BAP+0.1mg·L~(-1) NAA上诱导产生腋芽,将腋芽转入培养基MS+1.0 mg·L~(-1) BAP+0.1 mg·L~(-1) NAA诱导分化丛生芽,分化率高达93.3%;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30 g·L~(-1)椰汁、30 g·L~(-1)香蕉、0.5 g·L~(-1)蛋白胨,都有壮苗的效果;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2.0 mg·L~(-1) IBA,生根率达90%,且根系发达,芽苗生长健壮。移栽至混合基质(泥炭:椰糠:珍珠岩:河沙=3:2:2:1)中,鳄嘴花的成活率达97%。  相似文献   

13.
对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2组培生根苗的培养时间及炼苗时间、移栽驯化时间、移栽基质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前生根培养15 d、炼苗4 d成活率最高,达90.67%;移栽驯化最佳时间为10月份;移栽驯化基质以水藓泥炭+珍珠岩(4∶1)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规格控根育苗容器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进行悬空和近地培养,观测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悬空培养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苗的纵向伸长(株高、主根长度)影响较为显著。育苗容器的高度一致时,体积越大的育苗容器,根系伸展空间越多,苗木地上部分长势越好;体积一致时,高度越高的育苗容器,苗木主根长度越长,但对籽苗地上部分及主根粗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质材料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油茶容器苗的影响,寻找可以部分替代泥炭土的本土基质材料。在不同处理育苗条件下,测定1年生油茶容器苗的成活率、生长量、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基质与地上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发现:成活率、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主根/侧根鲜重、地上/地下生物量、茎根比/FW、茎根比/DW、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以处理Ⅰ(50%泥炭土+50%其余相同成分)与处理Ⅴ(5%食用菌下脚料+5%鸡粪+5%牛粪+35%泥炭土+50%其余相同成分)表现最优,且两者均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间氮、磷、钾、钙、硫、铁、锰、铜、锌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但镁、硼元素含量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镁元素与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他元素为负相关。综上所得,处理Ⅴ在用本土基质来替代部分泥炭土的结果最好。本研究为降低油茶基质育苗成本和维持基质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研究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朝天罐的栽培技术,为发挥其园林价值,丰富我国的花卉种类,提高花卉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温室栽培和露地坪栽试验进行研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盆栽情况下,最合适的基质为泥炭土+蛭石(2:1)和腐殖土+蛭石(2:1),地栽时,N:P:K=1.4:1.2:1的肥料配比较为理想,腐殖土对朝天罐试管苗的生长最为适合.年生长期内,朝天罐盆栽根系活力明显低于地栽.春季,盆栽与地栽朝天罐根系中淀粉含量下降,但盆栽根系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均高于地栽朝天罐.秋季,盆栽朝天罐根系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均低于地栽朝天罐.年生长期内,盆栽朝天罐根系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始终高于地栽朝天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始终低于地栽朝天罐.结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泥炭土+蛭石(2:1)和腐殖土+蛭石(2:1)),盆栽朝天罐的成苗率达96%,露地坪栽也取的了较好的结果,完全可实现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提高目的作物幼苗素质的机理,本试验在塑料温棚20-30℃、自然光照条件下,采用532mm×280mm具有200方形孔的塑料育苗盘,用土壤作基质,分别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目的作物棉花、油菜、番茄、花生、牡丹、烟草同穴播种,研究了互作育苗对育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以及对目的作物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互作苗的加入,育苗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增加52.80%-102.76%、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34.11%-76.48%、真菌数量显著降低44.33%-56.14%;所测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30.57%-66.37%、中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38.17%-54.37%、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23.74%-35.04%、脲酶酶活性显著提高60.25%-85.47%;所测根系分泌物积累量显著减少,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显著减少32.80%-51.65%、2,6-二叔丁基苯酚显著减少36.60%-56.5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显著减少10.42%-49.99%、9-16碳烯酸甲酯显著减少25.62%-55.59%;目的作物则表现为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ATP含量显著提高,增加了目的作物幼苗根重、苗重和侧根数,离床存活期延长,栽后缓苗期缩短,表现互作促进.在所有互作处理中,以棉花+小麦、棉花+谷子、油菜+谷子、番茄+小麦、番茄+谷子、花生+小麦、花生+谷子、牡丹+谷子、烟草+谷子处理中目的作物幼苗素质表现较好.不同作物两苗同穴互作育苗改善了育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这可能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降低土壤有害根系分泌物积累的主要原因,进而提高了目的作物幼苗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喀斯特地区分布不均、厚薄不一土壤小生境对禾本科草本植物生长的影响,用3种不同深度的容器(对照深度CK,深土D和浅土S)两两组合为6种复合容器(CK-CK、CK-S、CK-D、D-D、S-D和S-S)以实现容器分区,研究了黑麦草的根系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在水分充足(W_0)条件下,组合了浅土容器和深土容器的处理中,黑麦草的根系生长(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生物量)均低于对照容器(CK-CK),且有浅土容器的组合处理(S-S,S-D,CK-S)受抑制程度大于有深土容器的组合处理(CK-D,D-D);当水分含量降低后,即中水(W_1)和低水(W_2)条件下,有深土容器的组合[D-D和(或)CK-D]根系生长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而有浅土容器的组合[S-S和(或)CK-S]根系生长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2)对比同一处理不同容器分区中黑麦草生长指标发现,在水分充足情况下,深土容器和浅土容器均会抑制植物生长,而当水分减少,S区根系生长被严重抑制,但D区根系增长优势明显。3)水分充足条件下,根冠比未受到显著影响;当水分降低时,组合了深土容器的处理根冠比均有升高的趋势,组合了浅土容器的处理根冠比有降低趋势。由此可见,不同土壤生境带来的物理空间限制会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但水分的减少会改变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对不同土壤生境的响应:在水分充足时,土壤物理空间是影响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主要因子,黑麦草主要发展浅层根系。而当水分减少时,黑麦草根系在浅层土壤中无法获取供给生长代谢活动的足量水分,更倾向于将有限的有机物分配给根,通过根系伸长、表面积和体积增大、直径增粗等策略加强水分吸收,从而增强对干旱的抗逆性,提高对土壤和水分异质性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段凝  闫明 《广西植物》2019,39(5):650-660
该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将煤矸石(CG)、粉煤灰(FA)和沙土(SS)按不同质量配比设置T1(CG∶FA∶SS=75%∶25%∶0%)、T2(CG∶FA∶SS=60%∶25%∶15%)、T3(CG∶FA∶SS=45%∶25%∶30%)、T4(CG∶FA∶SS=30%∶25%∶45%)四组混合基质以模拟,并以T5(CG∶FA∶SS=0%∶0%∶100%)为对照,AM真菌选用摩西斗管囊霉(F.m)和幼套近明球囊霉(C.e),通过单接菌和混合接菌,探索其对紫花苜蓿根系的侵染率、幼苗生长、抗氧化物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五组基质上,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和菌根依赖性,且基质T4接种F.m+C.e[F.m∶C.e=1∶1(W/W)]的值最大(64.31%和86.24%)。(2)接种AM真菌不同程度提高了紫花苜蓿株高、基径、叶面积和生物量,且混合接菌的效果优于单接菌。(3)基质中填加过量煤矿废弃物抑制了植株根系的生长,接种AM真菌后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降低了根平均直径。(4)不同接菌处理的紫花苜蓿叶片POD、S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表现为F.m+C.eC.eF.mnon-AMF,且接种F.m+C.e的增长幅度最大。研究表明煤矿废弃物复合逆境抑制紫花苜蓿的生长,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幼苗生长、抗氧化物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了植物抗逆性能,且以基质T4接种F.m+C.e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滕飞  刘勇  娄军山  孙巧玉  万芳芳  杨晨  张劲 《生态学杂志》2016,27(12):3889-3894
为缓解草炭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过程中添加蘑菇渣堆肥以替代草炭,添加蘑菇渣堆肥体积比例分别为0%(T0)、15%(T1)、18.75%(T2)、25%(T3)、37.50%(T4)、50%(T5)、56.25%(T6)、60%(T7),研究不同配比下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对华北落叶松1年生移植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的比例≤50%时,苗木苗高、地径和生物量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且处理T2、T4、T5苗木体内养分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基质pH值处于微酸性或中性范围,适宜苗木生长;当蘑菇渣添加比例>50%时,基质pH值偏碱性,苗木生长受到不利影响,苗木质量下降.当蘑菇渣添加比例为15%时,苗木质量最好,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因此,蘑菇渣替代草炭培育华北落叶松移植容器苗是完全可行的,替代比例最高可达到50%,当添加比例为15%时,可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