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拟内孢霉对3种偶氮染料酸性黑NG、酸性黑10B及活性红脱色的情况.考察了起始pH值、染料的起始浓度、装液量及重金属离子对拟内孢霉脱色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pH为5时为最佳pH值;染料质量浓度在80 mg/L以上对其脱色率有抑制作用,而对菌体的生物量无明显抑制;在质量浓度达到160 mg/L时对脱色率及菌体生物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其脱色率、菌体干重都有所降低,尤以Ag+,Hg2+明显,说明重金属离子不仅降低了染料的脱色率还明显抑制菌体生长.在装液量的实验中,染料酸性黑10B、活性红在装液量为50 mL时脱色率达到100%,酸性黑NG染料在装液量为70 mL时脱色率达到了最大,为99.8%.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从采集的海泥中筛选得到20株具有一定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过复筛得到5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其中菌株SDL9产碱性蛋白酶能力强、pH耐受范围广。考察了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装液量、接种量等单因素对菌株SDL9产酶能力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该菌的较佳发酵条件为pH值9.0、发酵时间18 h、20 mL培养液/50 mL三角瓶和接种量3%。影响产酶的强弱顺序为: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菌株SDL9在较佳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的最大酶活力达197.58 U/mL。本研究表明从秦皇岛海域可以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丰富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28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3,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基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此条件下菌株对Poly(3HB-co-4HB)的降解酶活力可达(26.2±0.7)U.mL-1。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几丁质酶的细菌LL-C.该菌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及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为Luteibacter rhizovicinus,属于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以不同发酵时间、碳源、氮源、起始pH值、培养基装液量和培养温度为因素,考察LL-C菌株产几丁质酶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该菌产几丁质酶的条件:碳源为胶体几丁质、氮源为(NH4)2SO4,培养基起始pH值为4.5,培养基装液量为30 mL,培养温度为32 ℃,振荡培养时间为7 d,此优化条件下,摇瓶产酶活力为115.02 μkat·L-1.  相似文献   

5.
一株绿脓假单胞菌对碱性孔雀绿脱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石狮某废水处理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碱性孔雀绿具有较强脱色能力的细菌,经鉴定为绿脓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aeruginosa).脱色反应条件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株最适脱色温度为30℃,最适脱色pH值为6.0,有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较缺氧条件下好.在最佳脱色条件下该菌对碱性孔雀绿处理28h后,脱色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6.
从印染厂污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五株有脱色能力的菌株(T1、T2、T3、T4、T5),其中T4菌株降解能力最强.实验表明,当培养温度为34℃,pH值为7.0,投菌量10%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可达84.5%.另外,混合菌的脱色效果要优于T4单菌株,脱色率可提高至87.6%.  相似文献   

7.
研究经驯化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工业印染废水的脱色效果.将12个经驯化后菌种,直接进行脱色实验,培养150 h,确定脱色率最高的菌株为实验菌,以此考察脱色工艺条件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温度35℃、转速150 r·min-1、活性深兰H14B染料质量浓度5 mg·L-1、接种量为7 mL、培养基自然pH的实验条件下,脱色培养84 h的脱色率最高,可达到89.01%.  相似文献   

8.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碱性紫染料废水,考察pH值、H2O2和Fe2 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碱性紫的初始浓度为50 mg.L-1,反应温度为25℃,pH值为3.0,H2O2投加量为0.5Qth,n(H2O2)∶n(Fe2 )为10∶1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8%以上.在相同条件下,Fenton试剂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均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染料脱色菌群的分离及对红色偶氮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印染厂废水池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组染料脱色菌群。研究了该脱色菌群在不同温度、pH 值、培养时间、需氧与否和是否含有机物的条件下对红色偶氮染料的脱色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脱色菌群对外界条件无严格要求,适应范围广。但在pH 为9.0 ,温度为30 ℃,培养时间为72h,厌氧和含有机物的条件下对染料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曲霉WZ—1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富集培养方法,从印染厂废水池污泥中得到一株对染料有较强脱色能力的曲霉WZ-1,该菌能以染料为惟-碳源和惟一氮源生长,通过条件试验,确定WZ-1对染料脱色的最佳条件为pH 4.0,温度33℃,培养时间为33 h,在最佳条件下,WZ-1对活性桃红(KD-8B)的脱色率达98.18%,直接耐晒翠蓝(GL)的脱色率达99.65%,在pH 4.0~8.0,温度30~40 ℃范围内对染料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烟曲霉JX-5对草浆造纸黑液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黑液废水浓度、温度、pH值、搅拌速度对黑液脱色、COD及木质素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us)可有效处理黑液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下,COD和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87.13%和82.59%,脱色率为93.15%.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铁碳微电解耦合苦草原位处理河道黑臭污水技术,开展模拟实验,考察了铁碳组、苦草组及铁碳耦合苦草组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讨论了水质净化机理.结果表明,处理20 d,耦合组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2%、85.7%、82.9%和96.1%,水质指标分别稳定在13.68±1.81、1.41±0.75、5.02±0.86、0.21±0.05 mg/L; 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快速提升,分别由0.68 mg/L、-126.37 mV升高并稳定至(6.35±0.22) mg/L和(235.42±3.41) mV.耦合组对黑臭水的净化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苦草、铁碳填料组.耦合组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也有了明显改善,与降解有机物、脱氮除磷等过程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优势菌门有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Sediminibacterium、Candidatus Nitrotoga、Pseudomonas.耦合组处理过程以铁碳微电解氧化还原降解COD、产生质子[H]和Fe2+ 为自养反硝化提供电子、Fe2+氧化后的Fe3+生成FePO4沉淀等作用以及根际微生物和陶粒生物膜降解有机物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为主,辅以苦草吸收氮磷,苦草光合产氧、根际泌氧作用及分泌物促进微生物硝化反硝化,通过协同作用净化水质.该研究为采用铁碳微电解耦合沉水植物快速净化河道黑臭水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溴氨酸降解菌对磺酸化偶氮染料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溴氨酸降解菌——鞘氨醇单胞菌QYY菌株对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脱色特性及溴氨酸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对其脱色的影响.研究表明,磺酸化偶氮染料酸性大红3R厌氧脱色的适宜条件是:pH 8.0,温度30℃,外加碳源葡萄糖和乙酸钠各为4 g.L-1.当外加溴氨酸浓度为19.1~152.8 mg.L-1时,QYY菌株对酸性大红3R的脱色速率可提高0.3~1.9倍.并且溴氨酸能够促进其他磺酸化偶氮染料的脱色.连续5次向培养基中补加120 mg.L-1酸性大红3R,溴氨酸都能够促使菌株QYY快速有效地将其脱色,并且每次酸性大红3R脱色后,菌株QYY都能将溴氨酸在24 h内好氧降解.  相似文献   

14.
试验了无花果曲霉的菌丝球在 5种不同培养基上的成球速度、大小及对染料直接耐晒黑GF的脱色情况 ,并采用了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培养基中各因子对染料直接耐晒黑GF的脱色影响 .结果表明 :该菌的菌丝球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具有最佳脱色效果 ;有利于无花果曲霉脱色的合适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 :葡萄糖 10 .0g ,蛋白胨 3.0g ,KH2 PO4 1.0g ,MgSO4 ·7H2 O0 .5g ,pH为 4 .0 ,培养温度为 33℃ .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对染料废水有更好的脱色作用,将其固定于海藻酸钙的凝胶中,测定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及操作稳定性,并对RBBR、靛红(IC)、活性黑(RB5)、结晶紫(CV)等4种单染料进行脱色; 通过加入漆酶介体,研究固定化漆酶-介体系统对单染料及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漆酶最适温度65 ℃,最适pH为6.2,重复利用10次酶活还在80%以上; 固定化小球对染料CV脱色作用尤为明显,脱色1 h后脱色率就达到80%以上,对其他3种染料也有一定的脱色作用; 漆酶介体对染料的脱色均有促进作用,对染料IC、RBBR和RB5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且随着介体浓度的升高脱色率增大; 固定化小球提高了漆酶的重复利用率,增加了漆酶的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中性条件下,对单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都有很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浮游球衣菌的分离及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改进后的菌种分离方法,从某污水中分离得到一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曲线、菌种保藏方法及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经研究确定该菌株为第十四群鞘细菌类(sheathedbacteria)球衣菌属(Sphaerotilus)浮游球衣菌(Sphaerotilusnatans)·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浮游球衣菌对Pb2+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1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pH值约为5 5,菌的质量浓度为0 6g/L,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不大于20mg/L时,Pb2+去除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常见浮水植物槐叶萍(Salvinia natans L.)为研究对象,在Hoagland培养液的基础上模拟生活污水中NH4^+-N和NO3^--N的浓度以及pH,研究了培养条件对槐叶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硝态氮培养液和混合培养液中,槐叶萍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生长良好;在完全硝态氮培养液和混合培养液中比在完全氨态氮培养液中生长良好;pH=10的完全硝态氮培养液中槐叶萍的绝对生长率(AGR)和相对生长率(RGR)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Ca/Cb值最大;在完全氨态氮培养液中,无论酸性还是碱性环境均不利于槐叶萍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多羟基亚铁络合物还原转化活性黑5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制备了高活性的亚铁羟基络合物(FHC),以活性黑5(RB5)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FHC还原转化偶氮染料的反应性能.探讨了FHC对RB5还原脱色的影响因素,包括亚铁结构形态、FHC的投加量、初始pH值、溶解氧等,结果表明结构态亚铁具有很强还原反应活性,亚铁投加量89.6 mg·L-1,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  相似文献   

19.
改性粉煤灰对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H2SO4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活化处理,用活化后的粉煤灰对酸性黑10B水溶性模拟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对活化机理和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粉煤灰经质量分数为50%的H2SO4活化后,在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灰水质量浓度为12.5 g/L,pH=1~5,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4%以上.说明粉煤灰经改性后,对染料废水有很好的脱色效果,在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