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 2 0 0 1年 6月以来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8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可靠 ,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用正确方法使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安全、可靠、快捷。  相似文献   

2.
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结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1年6月以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8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可靠,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用正确方法使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安全,可靠,快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方法 胆囊切除手术是常规治疗该疾病的途径,"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日益完善,与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同样效果确切,但损伤小,"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金术式.结果 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结论 本文结合昆山市锦溪医院的情况对乡镇医院外科开展该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技术作为适宜技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学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13-3113
胆囊术后“小胆囊”指胆囊切除后残留胆囊或遗留胆囊管过长进而扩张、并产生类似胆囊炎的病理综合征.2004年12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10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胆囊肉瘤     
患者王××女性58岁1981年1月11日入院。右上腹部绞痛间歇性发作已4年余,近3月来绞痛发作频繁且有持续性胀痛,痛剧时放射至右肩及腰部,伴有恶心呕吐。入院前10天疼痛加剧用解痉止痛剂不见缓解,发热,不思饮食,日渐消瘦。体格检查:体温40.5℃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4/84mmHg 急性重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脂肪较丰满,肝脏肋缘下未满意扪及,肝区叩击痛(+),在右肋缘下腹直肌外侧可扪及鸭蛋大小包块,不能推动,压痛明显,局部有肌卫,膊未扪及。腹水征(-)。  相似文献   

6.
胆囊血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生  杨士琨 《天津医药》1991,19(7):422-423
  相似文献   

7.
8.
姚红 《云南医药》2001,22(3):186-187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处理是手术的关键 ,也是难点。统计我院近 10年胆囊切除术 12 0 0例 ,因胆囊管处理不当所致各种并发症达 1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2 0 0例患者中 ,男 4 70例 ,女 730例 ,年龄 9~ 81岁。原发病 :单纯胆囊结石 90 0例 ,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 12 0例 ,胆囊息肉 9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90例。术后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12 0 0例中 15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胆囊管残留过长 73例( 6 0 % ) ,其中胆囊管变异 58例 ( 58/73)。胆管损伤2 1例 ( 1 8% ) ,其中胆囊管变异 15例 ( 15/2 1)。胆囊管结扎线滑脱或胆囊管被结…  相似文献   

9.
胆囊扭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扭转较罕见,本文报告1例并复习文献共15例,着重讨论本病的诊断,促成扭转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病历摘要丁××,男,41岁,住院号10740,1975年8月30日中午入院。诉29日中午进食窝头、鱼及酒、饭后2小时上腹持续性痛,阵发加剧,呕吐一次。发病后曾就诊3次,均诊断为“胃炎”,经药物针刺等治疗仍不缓解,并渐加重。以往胃病史半年,无肝炎史,有烟酒嗜好。查体:血压150/100,脉搏86,急病容,消瘦,淡漠,思睡,皮肤、巩膜不黄,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头颈、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上腹肌痉、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囊三角的处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LC4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三孔或四孔法,先处理胆囊三角,用电凝钩薄层解剖Calot三角前、后浆膜,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使Calot三角充分显露后分别上可吸收生物夹后切断,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结果 410例中,1例因胆囊动脉出血中转开腹,术后并发胆瘘1例,开腹探查为迷走胆管胆瘘,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LC术中仔细辨清解剖Calot三角的结构,可以减少LC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胆囊管漏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这与术中操作方法及术后早期闭合失败等因素有关。闭合胆囊管的方法包括金属夹、可吸收夹夹闭和结扎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17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9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采用超声、CT、ERCP和MRCP等影像学方法可在术前明确诊断残余胆囊。17例均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术中解剖清楚胆囊三角,在距胆总管0.3-0.5cm处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的关键;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0年起我们应用国产胆囊收缩素(cck-pz)肌肉注射代替油脂餐作口服胆囊造影术18例今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本组病例男女各9例,年龄18~61岁,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史5月—8年,临床均拟诊慢性胆囊炎和/或胆石症。制剂:cck-pz系江苏泰州生物化学制药厂试制,每支2ml含相当20μg组胺量。检查方法:常规口服胆囊造影准备,检查前日晚口服碘番酸3g,14小时后摄胆区片,如胆囊显影,  相似文献   

14.
王守军  韩雨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56-1656
1病例介绍患儿,男,14岁。因“突发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入院。查体:T36.8℃,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可扪及8.0cm×5.0cm大小的肿块,触痛,Murphy征阳性。外周血WBC18.8×109/L,分类中性粒0.92,B超显示:胆囊张力大,大小8.6cm×4.7cm,壁厚0.9cm,呈双层征,胆总管内径0.5cm,胆囊窝见液性暗区0.7cm。上腹部CT胆囊颈部见一环形高密度影,直径2.0cm,胆囊增大,长径9.0cm,密度均匀,考虑胆囊颈部结石致胆囊颈部梗阻,使胆囊高度扩张。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经非手术保守治疗24小时症状无缓解,仍有持续性右上腹痛而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因右上腹疼痛3d,加重伴恶心、呕吐半天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给予保守治疗3d效果不佳.既往无胆囊炎、胆囊结石、胃病史.体查:体温38.1℃,脉搏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5mmHg,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上腹轻度肌紧张,可扪及一约鸡蛋大小包块,Murphy征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6.
赵广锋 《淮海医药》2012,30(1):93-94,F00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的关键是胆囊三角的处理。现结合国内相关文献对LC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情况做一综述。1胆囊三角的解剖  相似文献   

17.
1992年4月至1994年12月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有364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并随机抽取同期35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LC较OC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一、一般资料 LC组364例,男96例,女268例;年龄12~sl岁,平均年龄47岁;体重40~90Kg,超标准体重81例(22.3%)。随机抽取同期OC组350例,男68例,女282例;年龄16~79岁,平均46岁;体重41~95Kg,超标准体重87例(24.9%)。二、结果见表l~3…  相似文献   

18.
胆囊不显影或显影不良,已成为当前胆囊造影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对慢性胆囊疾患诊断的一个难题。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在推广优选法的基础上,根据几年来胃壁双重造影的经验,应用了人工气腹胆囊周围充气造影。此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安全、显影率高,不仅能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功能,而且还可以观察胆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胆囊疾患的诊断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胆囊颈部结石行LC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胆囊颈部结石成功施行LC66例,成功率97%,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胆囊颈部结石施行LC时只要选择处理恰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困难性胆囊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中处理要点、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96例困难胆囊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例结肠损伤、术中给予修补,术后1例出现胆漏、2例出现主操作孔感染,无胆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困难胆囊手术中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