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参麦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参麦注射液对 86例心绞痛患者静脉滴注治疗 10天 ,观察对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明显改善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等均显著降低 ,而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心率、血压无变化。结论 :参麦注射液疗效确切 ,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 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能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粘度,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脉、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人H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两组均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疗程均14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痰细菌培养检出菌株治疗后转阴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痰细菌培养检出菌株治疗后转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能增强老年人HA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其血液流变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法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丹红注射液能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的全血粘度,降低大鼠的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电泳指数,即能显著降低红细胞的聚集程度,明显改善血液粘度。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凝血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脑梗塞患者凝血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注射液组(治疗组)90例和维脑路通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凝血酶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酶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抗凝、降粘、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 红花注射液合用对糖尿病肾病血流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炜  庞敏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94-994
研究了黄芪、红花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 5 0例予黄芪、红花注射液静滴 ,治疗 3周后 ,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5 0例病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 (P <0 0 1) ,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黄芪、红花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恒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550-55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非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之70.00%;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对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胃活血颗粒对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给予益胃活血颗粒(黄芪、虎杖、八月札、甘草组成)治疗,对治疗前后与血瘀证有关的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瘀证有关体征较用药前明显减轻(P<0.001);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高切相对粘度、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益胃活血颗粒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瘀证及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对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64%较对照组70.45%高(P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浆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较对照组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取脑心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刺五加注射治疗24例脑梗死(且多数伴有高粘滞血症)的患者,治疗2周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I均有降低。结论:刺五加注射液对脑梗死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测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拟组、生脉注射液组(低、高剂量)。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生脉组自手术前1d开始给药,连续3d,1次/d,低剂量组生药15g/kg,高剂量组生药25g/kg,其它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给药3d后禁食20h,不禁水,水合氯醛麻醉,用真空抗凝管及干燥洁净试管,各取腹主动脉血3mL。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球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指数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生脉低剂量组、生脉高剂量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组均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为中医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内关穴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配合生脉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所致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脉注射液(新工艺)致食蟹猴类过敏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旧2种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致食蟹猴类过敏反应的致敏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食蟹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5%葡萄糖注射液组、旧工艺生脉注射液组、新工艺生脉注射液组及阳性对照药组。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 h各猴的变化;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检测血清组胺含量;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测定血压及心率,综合判定药物的致敏性。结果:旧工艺生脉注射液导致食蟹猴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但是血清组胺未升高1倍以上;新工艺生脉注射液可诱发食蟹猴出现不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血清组胺未升高。结论:旧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可诱发食蟹猴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其致敏性强;改进工艺后的新生脉注射液引发食蟹猴类过敏反应症状出现时间晚,程度轻,对食蟹猴的致敏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生脉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感染性休克新的治疗措施,我室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现在稳定及回升血压、促进病情好转、改善全身机能状态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4例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8岁。原发病有:大肠杆菌败血症6例;金葡败血症1例;变形杆菌败血症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旧两种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的致敏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用类过敏反应的敏感动物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分别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旧工艺生脉注射液、新工艺生脉注射液.观察给药前至给药后24 h各犬的变化,根据反应症状轻重判定级别.给药前及停药后1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清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级别,综合判定药物的致敏性.结果:旧工艺生脉注射液导致Beagle犬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且血清组胺升高1倍以上,综合判定旧工艺生脉注射液致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阳性;新工艺生脉注射液可诱发Beagle犬出现不典型的类过敏反应症状,血清组胺升高1倍以上,综合判定新工艺生脉注射液诱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为可疑.结论:旧工艺生产的生脉注射液可诱发Beagle犬出现典型的类过敏反应,其致敏性强.与旧工艺生脉注射液相比,改进工艺后的生脉注射液引发Beagle犬类过敏反应症状出现时间晚,程度轻,对Beagle犬的致敏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 6 3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3例采用静脉滴注川芎嗪和生脉注射液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对照组 30例则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 ,对照组为 90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和生脉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预防反复发生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对25例透析患者每日静推生脉注射液75 mL,1个月为1个疗程。透析处方不变,观察透析中血压变化和IDH发生情况。结果25例血液透析患者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透析中脱水速度、透析液钠浓度和温度、透析前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总脱水量、Kt/V、透析结束血压均高于治疗前(P<0.05),透析过程最低血压与透析前血压的差值低于治疗前(P<0.01),IDH发生例次、症状性IDH发生例次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显效11例(44%),有效10例(40%),无效4例(16%)。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有效预防IDH的发生,明显改善透析中低血压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932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72例,对照组4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7,1.32),P0.000 01];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46,95%CI(-6.79,-2.12),P=0.000 2];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11,95%CI(-0.18,-0.03),P=0.006]。结论:生脉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定量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按Meta分析要求对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评价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篇,总样本量960例,其中生脉组493例,有效444例,对照组467例,有效351例,合并RR=1.20,95%可信区间为(1.13,1.27).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优于未使用生脉注射液组.  相似文献   

20.
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陈震  黄雯霞  刘鲁明 《中成药》2006,28(4):533-536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后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 Oxalip latin组,每组10只。造模次日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 Oxalip latin组分别予ip等容量5%葡萄糖注射液、Oxalip latin 6 mg/kg、生脉注射液(大14 mL/kg、中7 mL/kg、小3.5 mL/kg剂量) Oxalip latin 6 mg/kg,用药14 d。停药次日处死,观察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1)生脉注射液联合Ox-alip latin各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Oxalip latin组和对照组(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Oxalip latin组CD3、CD4、CD4/CD8、IgG、ISM值明显降低(P<0.05),而各生脉联合组CD3、CD4、CD4/CD8、IgG、IgM、IgA值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Oxalip latin组ALT升高、WBC降低,而各生脉联合组相对于Oxalip latin组ALT降低、WBC升高(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抑瘤效果加强、免疫功能提高,毒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