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宁乡县人民医院1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合理性研究,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和增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宁乡县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112例CAP患者的抗菌药给药途径、抗菌药使用情况、抗菌药费用及相关费用、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AP抗菌药物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是应用最广的抗菌药种类;112例CAP患者抗菌药物总费用为121453.5元;治疗以两种抗菌药联用居多,占55.4%;治疗总有效率为9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结论宁乡县人民医院CAP住院病例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菌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临床科室自发呈报的268例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8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人比例最大,占59.7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36%;以头孢菌素类ADR比例最高,占53.7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7.76%。结论:应高度重视抗菌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近三年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9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有61例,占62.88%;中成药注射剂的ADR16例,占16.4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59例,占60.82%,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分院门诊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上6月8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不良反应中涉及药物1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占5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4%;静脉注射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47.67%。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分院门诊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征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 对2009年3月-2011年上6月8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86例不良反应中涉及药物1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占5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4%;静脉注射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47.67%.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07-2013年度收集上报的138例抗菌药物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8例ADR中,41~59岁患者占比最高(28.26%),其次≤6岁儿童(23.91%),ADR为一般反应的占92.03%,静脉滴注给药ADR的发生率最高(94.20%),首次给药过程出现ADR的占42.03%;头孢菌素类的ADR发生率居于首位(39.87%)。结论抗菌药物致ADR与多种因素有关,医院应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重视ADR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抗菌药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孔令申 《北方药学》2015,(10):106-107
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67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所有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 结果: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人数最多,为23例,使用头孢米诺20例,使用头孢曲松13例,使用头孢他啶11例. 有1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占19.4%;有45例出现过敏反应,占67.1%;有8例出现血液系统反应,占11.9%;有1例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占1.6%. 在所有药物中,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速度最快,通常发生在药物输注后5~10min内,其中有1例患者是在药物使用后3d出现不良反应. 均为过敏反应,无休克表现. 结论:在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要结合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症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积极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间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1 5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药物主要有头孢他啶、头孢噻啶、头孢呋辛钠以及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发生率,并探讨积极的应对措施。结果:1 54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患者中,其中48例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ADRs)症状,其ADRs的发生率为3.11%;ADRs以变态反应为主占45.83%,其余依次是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肾毒性反应以及肝毒性反应,分别占33.33%,14.58%,4.17%以及2.08%。结论:临床采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病情或药敏结果给药,最大程度降低其ADRs的发生率;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积极采取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患儿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查2006年我院外科5种常见手术出院病历100份,分别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基本情况和预防用药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抗菌药使用是否合理。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频度最高(72例次),占预防用药总例次的40%;Ⅰ类切口平均用药4.1 d,Ⅱ类切口平均用药8.0 d;72%的Ⅰ类切口手术使用了抗菌药,其中56%缺乏用药指征。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档次偏高,用药持续时间过长,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掌握不严等问题,应按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原则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某院外科围手术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手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为依据,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95份。对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595份病例中,预防用抗菌药病例277份(46.55%),合理使用抗菌药病例140份(50.54%)。常见Ⅰ类切口手术仅白内障手术、冠脉造影术完全未预防使用抗菌药;头孢菌素类在抗菌药应用频次居首位,且以头孢一代、二代为主,占63.64%;抗菌药联用病例共8例,占2.89%;国家基本药物占抗菌药使用频次的61.1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仍需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抗菌药合理应用的相关规定,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菌类西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分析。方法:对某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抗菌药引发不良反应患者92例进行分析,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2例患者中,女性59例,男性33例,女性显著多于男性,40~60年龄段构成比较高。共涉及抗菌药25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引发不良反应45例(48.91%),为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抗菌药;经静脉给药为主,占87例(94.57%)。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系统损害与皮肤反应。结论: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提高用药安全性,充分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抗菌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嘉兴市部分医院上报的534例抗菌药ADR病例报告。结果:534例报告共涉及抗菌药12大类51个品种;病例中幼儿的所占比例最大(26.97%);涉及药品以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高(48.31%);ADR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受损(63.42%)为主;β-内酰胺类是引起严重ADR的主要抗菌药。结论:应重视抗菌药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与分析本院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1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32例,占25.0%,其次为中成药和心血管系统药物。静脉滴注是所有给药方式中ADR发生率最高的,占75.0%。不良反应表现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ADR高发于中老年年龄段,〉50岁的患者占到了57.8%。结论本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慎重。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每月定期抽查门诊西药房处方,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2010年抗菌药物销售品种、数量、使用金额、用药频率。统计分析2010年门诊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计抽查抗菌药处方7 451张,其中2联用药处方1 161张,3联用药处方30张,不合理用药处方138张。抗菌药使用率为39.49%。抗菌药品种总计有74种,其中口服制剂30种,注射剂22种,其他制剂22种。门诊各种抗菌药用药金额列前4位的分别是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门诊病人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47例。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少数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陈慧 《中国药房》2015,(5):634-635
目的: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1-6月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50份,采用Excel软件对其中发生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份病历中,共有89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导致ADR。其中,7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例数最多,有31例(34.83%)。涉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最多,其中头孢替安引起ADR例数最多,占33.71%;其次是头孢唑肟钠和头孢曲松钠,分别占21.35%、16.85%。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7例,占29.03%。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以及一定的滥用情况,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院235例抗菌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并上报的抗菌药致ADR报告2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35例ADR报告共涉及28种抗菌药,其中头孢菌素类引起ADR最多(占34.47%),其次为喹诺酮类(占22.13%);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引起ADR最常见(占86.3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50.64%);严重ADR报告共4例。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菌药ADR的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病患者抗茵药应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患者抗茼药使用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42例老年患者中,应用抗菌药人数为104人。占患者总人数的73%;抗菌药处方为595张,占总处方的7.39%;用药总天数为4 694.6 d,平均每人44.29 d,常用生素类药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结论:我院老年病房患者抗菌药选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患者1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喹诺酮类抗菌药中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的形式主要有皮肤和其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皮肤过敏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于给药方式、患者年龄以及时间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控应该继续进行,以保障临床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抗茵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了解我院抗菌药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集到的324例抗菌药ADR/ADE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抗茵药的种类及因果关系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24例抗菌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50~87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头孢菌素类居首位(47.53%);其次为喹诺酮类(29.01%);给药途径以静滴所占比例最高(90.12%);累及的系统及器官前三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结论:加强抗茵药分级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致病因素和预防方案。方法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简称CHPS)的主动监测与统计分析功能,收集并整理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期间在东莞某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查找诱发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策略。结果联合用药、饮食不规律、情绪异常、过敏史、患者年龄高更容易引起头孢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占比1.37%、泌尿系统占比4.11%、皮肤及其附件占比30.14%、消化系统占比49.32%、双硫仑反应占比10.96%。结论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前,临床医生需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和症状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治疗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