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研究铝银浆的种类、研磨树脂的对应颜基比及分散剂配比对水性银墨基墨粒径的影响。方法以铝银浆为油墨颜料,与研磨树脂、分散剂、去离子水及助剂均匀混合搅拌,制备成水性银墨基墨,通过激光粒度仪测试基墨粒径。结果使用DZR05号铝银浆,AZR研磨树脂,颜基比(质量比)为2∶3,760与3200分散剂的质量比为2∶3,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5%时,制备的水性银墨基墨粒径最小。结论性能良好的铝银浆,合适的研磨树脂及对应颜基比,适宜的分散剂配比及质量分数,有利于降低水性银墨基墨的粒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冷凝法制备纳米银粉,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纳米银粉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纳米激光粒度仪研究不同超声分散工艺与不同离子类型的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纳米银粉在水溶液中分散性能的影响,获得纳米银粉的最佳分散工艺与激光粒径分布,对比研究纳米银粉的激光粒径与透射电镜统计的粒径的差异。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为立方晶系多晶体,颗粒的结晶性良好;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为分散剂的效果最理想,最佳超声波功率为600 W;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的质量浓度为0.5 g/L时,纳米银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较好;激光粒径反映的纳米颗粒的动态二次粒径略大于从透射电镜图像统计得到的粒径。  相似文献   

3.
纳米级水性炭黑分散液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在分散剂添加量5%(炭黑分散液质量分数)、分散液添加量100g、锆珠型号0.2mm、锆珠体积填充率50%、砂磨时间40min、砂磨机转速3500r/min,可以得到细化炭黑分散液.通过粒度测试、Zeta电位测试、TEM,表明炭黑颗粒粒度为20~40nm,颗粒表面Zeta电位为-45~-50mY,所制备色浆静置3个月,所拍TEM照片表明该分散液具有优良的储藏稳定性,并且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炭黑颗粒表面包覆了超分散剂聚合物分子链.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良好稳定地分散,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平均粒径为106 nm的纳米锡粉,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六偏磷酸钠、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研究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分析分散时间、分散剂类型及含量对锡粉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散剂的加入对锡粉颗粒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都有所提高,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和分散剂浓度的增大,粉体的分散效果先增强后减弱;纳米锡粉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最佳分散工艺是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5.
采用机械湿法研磨,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研磨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钛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研磨分散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研磨速度3 000 r/min,时间80 min,锆球直径0.2 mm,p H值9.5,球料比(锆球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20:1,优化工艺条件下的二氧化钛颗粒在48 h内仍保持了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对研磨分散后的二氧化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进行粒径统计得其颗粒平均粒径为136.7 nm,与激光粒度仪测得的平均粒径139.2 nm以及BET比表面积测试法测得的等效直径134.2 nm基本一致,说明研磨后的二氧化钛呈单颗粒分散。  相似文献   

6.
正交设计法在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正交设计的数学方法进行了实验设计,用传统的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PLA)微球,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的影响。寻找制备不同粒径微球的最佳条件,所考察的因素分别为分散剂聚乙烯醇(PVA)浓度、取乳酸浓度、搅拌速度、分散相与上体系比;并考虑了因素间可能有的交互作用,即分散剂浓度与聚乳酸浓度之间、与油/水相体系比之间、聚乳酸浓度与油/水相体系比之间的交互人艇。结果表明4因素对平均粒径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室温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以及其他实验助剂在化学还原纳米银过程中对其颗粒粒径、尺寸分布和形貌的影响。方法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柠檬酸钠为保护剂和第2还原剂,选择葡萄糖和硼氢化钠作对照,在室温下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来制备纳米银颗粒。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制备纳米银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时,通过调控抗坏血酸体积(0.2 mL),固定柠檬酸钠和PVP体积分别为0.5、0.6 mL,制备出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56 nm)且尺寸分布较均一的球形纳米银;采用葡萄糖和硼氢化钠作还原剂时纳米银颗粒尺寸过大(平均粒径分别为216nm和189nm)。结论 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调控柠檬酸钠、PVP等实验参数在最佳范围,更容易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小的均匀纳米银溶液。  相似文献   

8.
在对直流电弧蒸发法制备的纳米镍粉Zate电位的测量基础上,选用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两类分散剂,研究了聚乙二醇(PEG200、PEG4000、PEG6000)、油酸及柠檬酸在不同超声时间下对纳米镍粉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镍粉表面带正电荷,固定超声功率,加入2wt%分散剂,PEG6000和油酸对纳米镍粉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最佳超声时间分别为6min和8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纳米TiO2粉体的光催化特性,采用物理分散与化学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以蒸馏水为介质,对纳米TiO2粉体进行均匀分散;用体积沉降率评价法优选最佳分散剂,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纳米TiO2粉体的最佳分散工艺条件;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衍射粒度仪对分散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粉体的最佳分散工艺条件如下:纳米TiO2粉体的质量分数为1%,以质量分数分别为0.5%、1%的聚丙烯酸铵、聚乙二醇为复合分散剂,分散液pH为7.0,高速剪切乳化机作用时间为30 min,转速为5 000 r/min,超声波作用时间为10 min;分散液中纳米TiO2粉体的粒径主要集中在30~50 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
王旭红  夏文杰  张彦粉 《包装工程》2016,37(19):201-205
目的通过不同的预分散转速、预分散时间、氧化锆珠与油墨的配比和研磨时间来研究对水性柔印油墨分散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粒度仪来检测油墨中95%的颗粒粒径及其分布,以此来判断最佳的预分散工艺条件,以及工艺参数对油墨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当预分散转速为2000r/min,预分散时间为40 min,氧化锆珠与油墨的质量比为2︰1,研磨时间为2 h时,油墨中95%的颗粒粒径最小且其分布范围最窄,具有最佳的分散性。结论预分散转速、预分散时间、氧化锆珠与油墨的配比及研磨时间对水性油墨的分散性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水基纳米碳化钛流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子勇  吴张永  王娴  龙威  王娟 《材料导报》2014,28(14):28-30
通过两步法制备出分散稳定性能好的水基碳化钛流体,采用分散稳定性分析、纳米颗粒表征来分析其状态。分散稳定性分析探讨了分散剂质量分数及pH值对水基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纳米颗粒表征探讨了制备后流体中碳化钛晶相成分变化、颗粒表面分散剂吸附情况及颗粒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2.
对介质球磨法制取超细碳化钨粉末进行了研究。实验探讨了不同线速度、磨球尺寸、分散剂的添加对初始粒径约1μm的碳化钨粉末的介质球磨工艺的影响。根据W=P·t,在保持能耗不变的情况下得到了粒度与线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粒度范围内选择最有效的线速度。同时,采取分阶段球磨的球磨效率要高于单一线速度球磨,可实现用更少的成本达到相同粒度。此外,球磨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分散剂,粉末粒度越小时分散效果越明显,实验中在输出功率不变时,与不添加分散剂对比,其时间效率提高了13%,最终的粉末也呈现很好的分散性。最后,磨球尺寸的大小可决定最终粒度的大小。因此,根据目标粒度采用合适的磨球尺寸和球磨工艺才能达到最高的球磨效率。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kind of wall fabric’s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modified with nonionic surfactant was reported. This surface treatment agent was prepared by using nano tourmaline powder dispersion in water with surfactant as dispersants by sand mill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ersants, the negative ions releasing amount of functional wall fabrics, the milling process and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nano tourmaline powder dispersion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 tourmaline powder dispersion achieved the smallest average diameter of 44 nm and had best storage stability that the average diameter maintained below 200 nm in 17 days when the addition amount of dispersant was 20 percent of the tourmaline powders’ weight. What is more, the quantity of negative ion releasing achieved 6500 ion/cm3 when addition amount of dispersant was 30 percent. This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to strengthen productivity of nano tourmaline powder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分散作用效果,选用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及二者组成的复配分散剂,利用机械球磨与添加分散剂相结合的分散方法制备了钡铁氧体浆料,通过考察分散剂的用量、浆料的pH值、zeta电位对分散性的影响,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分散剂的分散效果及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分散前后磁场成型各向异性钡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可以改善钡铁氧体的分散效果,且SDS和PEG-20000的用量为钡铁氧体质量的1%和2%时,分散效果最好。SDS和PEG-20000均为静电和空间位阻稳定作用。分散后磁场成型各向异性钡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N粉体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球磨等分散方法,分别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1500及硅烷偶联剂A-1230为分散剂对纳米TiN粉末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分散剂类型、分散剂用量、体系pH值、超声时间、球磨时间、球磨转速等因素对粉体分散效果的影响。采用分散相的沉降高度和沉降速率表征分散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A-1230是纳米TiN粉体在无水乙醇中较为理想的分散剂,pH值和分散剂的用量存在一个最佳值,超声分散与球磨分散相结合是合适的分散工艺。当pH值为4、A-1230添加量为粉体质量的23%时,经10min超声处理、4h球磨后所得纳米浆料的分散效果最好,稳定时间可达6个月。对分散后的纳米TiN颗粒进行了TEM、SEM观察,纳米TiN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颗粒平均粒径在20nm以下,纳米TiN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遵循空间位阻稳定机制和静电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的分散性能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汽车闪光面漆的随角异色效果及耐磨性,对纳米TiO2粒子的分散性能及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超声分散预处理纳米TiO2和选择专用分散剂及用量,采用循环搅拌球磨机湿磨法制备TiO2浆体,然后加入汽车涂料中.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浆体的粒径分布,0.8%的分散剂用量时浆体稳定性最好;该浆体平均粒径为110~120 nm,在可见光区透光率在90%以上,UV区透光率小于5%,具透明和抗紫外线辐射性能;浆体按一定比例和铝粉配合,可得到随角异色效应显著的金属闪光面漆;纳米TiO2的加入除了提高涂膜的保光性和涂层的耐磨性外,还能一定程度提高柔韧性,但对抗冲击性能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锡掺杂的氧化铟纳米粉体在有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的分散效果,采用球磨、辅助超声等方法,选用PEG4000、KH570、油酸和十八醇等作为分散剂,对纳米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及球磨时间对纳米粉体分散稳定性的影响.找出了在MMA单体中分散最好的纳米粉体改性工艺条件:以乙二醇为分散介质、锡掺杂氧化铟纳米粉体摩尔分数为0.1%的KH570和0.016%的一缩二乙二醇为分散剂,球磨10 h,辅助超声30 min,红外干燥.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结构和包裹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粉体粒径约为50 nm,表面被无定形分散剂所包裹,颗粒之间无明显团聚现象,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水基钻井液用碳酸钙微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分散状况,使用扫描电镜对碳酸钙微米颗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而后在不同搅拌速度、不同p H、不同超声时间等物理分散因素下研究了碳酸钙微米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变化,又利用不同的分散剂对碳酸钙微米颗粒进行了化学分散.结果表明:长期放置的碳酸钙微米颗粒会发生团聚,中径达6~7μm;采用物理方法分散时,搅拌速度越高,分散效果越好,在10 000 r/min时可使中径达3~4μm;超声作用则使碳酸钙微米颗粒粒径先减小后增大,中径最小可达2.6μm,p H小于10时,粒径随p H的增大而增大,大于10时则随p H的增大而减小;化学分散剂对提高碳酸钙微米颗粒的分散具有显著的作用,其中,无机类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可使碳酸钙微米粒子中径达到1.5μm,并且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氟化石墨样品的粒度及粒度分布进行测试研究,获得测试样品最佳分散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5%的乳化剂OP-10的水溶液作为氟化石墨的分散剂,超声振荡分散时间为3 min,悬浮液质量浓度为46.67~53.33 mg/L,可使样品粒度分布重现性好,由此表明悬浮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