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日趋增高,但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近年我们应用凯西莱(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16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 0例,平均年龄4 4 .2岁;对照组5 6例,平均年龄4 2 .6岁,两组均为男性患者。诊断符合:2 0 0 0年10月南京会议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1 ] ,并除外由于肥胖、糖尿病、营养缺乏等造成的脂肪肝及合并病毒感染者。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治疗前均戒酒、低脂饮食,常规均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门冬钾镁治疗,治疗组另加凯西莱(河南新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指导,均禁酒、适当运动、并补充维生素,对照组采用护肝片,治疗组采用飞蓟宾胶囊,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表现、肝功、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率20%、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超声影像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经超声影像诊断的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8.6±12.5)岁,并对其按照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指数分组,和相同指数的健康人群设置为对照组,让两组进行同指数配对,然后进行血脂检测(包括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和高、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以及低密度的脂蛋白含量,相对对照组数据而言,高出很多,但前者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却比后者要低出不少。结论:从中可以得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对60例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以中药化脂复肝汤治疗,对照组以血脂康+护肝片+维生E进行治疗,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选择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生活习惯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故中断治疗及失访者,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脂肪肝诊断标准[1]:①体形肥胖,嗜酒或喜食肥甘厚味。②胃脘不适或右季肋部隐痛。③肝…  相似文献   

5.
隋彩珍  刘仲华 《中原医刊》2000,27(11):47-48
我院1998年以来应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70例,疗效满意,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饮酒史在5年以上,每日平均饮酒折合酒精80克以上且经化验检查,B超检查而确诊,部分病人行肝穿刺活检,除外糖尿病、营养缺乏造成脂肪肝及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部分病人合并病毒性肝炎。共选择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人135例,设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0例,其中男61例,女9例,平均年龄46岁。对照组65例,其中男60例,女5例,平均年龄44岁。1.2观察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开始即戒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1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均采用饮食干预、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增敏剂和维生素E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4.5%,对照组显效率为29.1%,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3例患者出现恶心、腹胀、腹泻,对照组9例出现恶心、腹胀、腹泻。治疗前两组血清丙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TC、TG、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TG、HOMA-I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C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增敏剂联合抗氧化剂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比单用胰岛素增敏剂具有更好的、更稳定的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磷酯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肝太乐、肌苷、维生素C等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酯酰胆碱,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能检验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各项指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加用多烯磷酯酰胆碱可明显增强脂肪肝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脂、血糖联合肝功能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120例正常人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均进行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检测。观察其结果。结果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血糖指标以及血脂指标中的TG、TC、LDL-C、FBG显著高于观察组,血脂指标中的HDL-C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血脂血糖以及肝功能等方面与健康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为患者进行该项检查,可为其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维生素c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 Ma-ir、alt、ast、ldl-c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功能,提高肝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硫普罗宁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井底丹参、静推维生素 C 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血脂等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总胆固醇含量及三酰甘油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两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影响因素,为脂肪肝预防及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308例脂肪肝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血脂水平、肝功能、合并症等,另取10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结果脂肪肝患者性别比无差异,主要分布于40~60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液中TG、TC、LDL-c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LT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明显(P<0.01),AST/ALT<1,AST升高在酒精性脂肪肝组中较为显著(P<0.01)。结论在脂肪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最为多见;脂肪肝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2004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大黄(庶虫)虫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NASH患者,男64例,女31例,年龄16~65岁,平均4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符合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饮食调节及运动疗法对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用维生素C、维生素E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行为纠正、饮食调节、运动疗法;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为4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患者体重指数、ALT、TG、TC及肝脏彩超显著改善。结论:行为纠正、饮食调节、运动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HDL-C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G、FBG、TC、LDL-C、GGT、ALT及AST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的水平均较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了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小娟 《当代医学》2013,(24):89-90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0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55例给予硫普罗林治疗为对照组,另外55例给予硫普罗宁联合其他常规方法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治疗效果,并提出临床预防措施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要进行综合性分析、考虑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胺酰转肽酶(γ-GT)、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等情况.两组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保肝降酶和降血脂类药物.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肝功能、血尿酸、血脂各项指标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维生素E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比单用二甲双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易善复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单用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予以易善复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与疗效。结果观察组TBIL、TBA、ALT、AST、GGT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治疗后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易善复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阿拓莫兰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学红 《华夏医学》2008,21(1):77-78
目的:观察阿拓莫兰(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9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使用阿拓莫兰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45例,使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血脂、肝功能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拓莫兰联合复方丹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2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诺贝特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