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夹层材料对“三明治”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中的Lagrange算法对圆柱形杆状弹丸侵彻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板进行三维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夹层材料可大大降低同体积装甲板的质量,同时大幅度提高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在设计的9组靶板组合中,钛合金材料夹层复合装甲显示出优越的抗弹性能。  相似文献   

2.
张林  陈斌  谭清华  张炜  高颂 《兵工学报》2022,43(4):758-767
大口径反装甲杀伤武器在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装甲材料和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探究陶瓷复合装甲在14.5 mm穿燃弹侵彻作用下的抗弹机理与抗弹性能,设计一种铺层顺序为陶瓷/纤维/金属/柔性芯材/金属的复合装甲结构,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分析厚度匹配、底板材料和柔性芯材3个因素对其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面板...  相似文献   

3.
以等轴、双态、魏氏组织的Ti-6321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力学性能试验及抗弹性能试验,获得了钛合金的静动态力学性能、抗弹性能及其靶板的宏微观损伤特征。分析组织结构对钛合金靶板抗弹性能、失效机理的影响,以及力学性能与靶板抗弹性能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等轴组织Ti-6321钛合金具有较好的静态与动态强度,表现出最佳的抗弹性能,魏氏组织抗弹性能较差,双态组织介于其中;Ti-6321钛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包括动态流变应力和冲击吸收功,均与其抗弹性能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微观损伤显示,不同组织的钛合金靶板均出现了绝热剪切现象,等轴组织靶板中出现的绝热剪切带数量少、长度短、分叉汇合最少,魏氏组织靶板中绝热剪切的数量多、长度长、分叉汇合多。  相似文献   

4.
在动能弹打击下,研究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比对抗弹性能的影响。首先针对复合装甲的各分层采用不同的弹性模量,在相同结构形式、相同弹速的情况下,研究对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其次针对相同材料的复合装甲分层采取不同厚度比,在总质量、弹速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对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采用MSC有限单元法软件PATRAN和LS-DYNA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速度降指标,量化不同弹性模量和厚度比的穿甲效应。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对抗弹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复合装甲的厚度比存在较优的方案,从而,可以有效地评估复合装甲的抗弹效果,并为今后新型装甲的设计,提供一条高效、经济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复合装甲在穿甲弹侵彻下的抗弹性能,根据某型坦克的首上装甲结构特点和其材料的抗弹特性,采用LS-DYNA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着角下复合装甲的侵彻深度变化以及不同纤维层厚度下弹丸的速度变化、能量损失情况,发现玻璃纤维层厚度为16 mm时,该复合装甲抗弹效果最佳,着角大于20°则无法击穿复合靶板。拟合出侵彻深度随着角的变化曲线; 采用水平等效密度的方法计算出了该装甲的抗弹能力,得出了该装甲的抗弹性能相当于150均质装甲钢,可以为其他装甲结构的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叠层装甲材料的声阻抗匹配与抗弹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对叠层装甲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声阻抗匹配与结构抗弹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弹考核。结果表明 ,叠层材料相邻两层声阻抗差越大 ,其抗弹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7.
对叠层装甲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声阻抗匹配与结构抗弹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弹考核,结果表明,叠层材料相邻两层声阻抗差越大,其抗弹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轻型装甲车辆所受主要威胁,综述了抗小型穿甲弹(APP)和高速破片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的结构、抗弹机理和抗弹性能。详细讨论了双层陶瓷复合装甲的材料与厚度匹配、粘结层的厚度与强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介绍了轻型陶瓷复合装甲的新结构和新材料,建议加强陶瓷复合靶板的边界效应、抗多次打击能力和功能梯度材料(FGM)以及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倾角陶瓷复合装甲抗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装甲车辆的防护和机动能力,减轻其自重,采用25mm弹道炮和底推式105mm穿甲模拟弹进行试验,研究大倾角陶瓷复合装甲结构单元中陶瓷的厚度、倾角、约束条件等因素对抗穿甲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DOP法评估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倾角情况下,陶瓷复合装甲的防护系数同样随着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陶瓷复合装甲外置时的抗弹性能比内置时高,内置使用时选择合适的厚度也能获得很好的抗弹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穿甲试验,研究装甲钢硬度与抗弹性能之间的关系;由弹坑解剖分析了装甲钢板穿甲破坏形貌以及弹坑表面的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硬度装甲钢抗弹性能好;装甲钢板为混合穿甲形式破坏;弹坑表面的变形带和相变带是由非常细小马氏体板条组成,其硬度非常高,远远高于装甲钢板的基体和淬火硬度。  相似文献   

11.
用高能球磨粉末制备的高比重钨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将普通钨重合金混合粉制成球磨粉 ,经冷等静压和 1480℃液相烧结制得高比重钨合金。研究了其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高能球磨粉烧结钨合金较普通粉烧结钨合金在保持高延性和韧性的同时 ,拉伸强度明显提高 ;此外 ,孔隙和夹杂含量对球磨钨合金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钨丝增强非晶复合材料和93钨合金进行模拟靶试对比试验,通过对弹坑头部附近靶板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高速侵彻后不同弹芯材料对靶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弹芯材料高速侵彻后的钢靶板,弹坑附近的靶板硬度都较侵彻前的原始靶板有很大提高,且非晶复合材料弹芯侵彻形成的弹坑附近高硬度层更宽,其宽度是93钨合金弹芯侵彻形成的高硬度层的2.5倍左右;弹坑附近组织存在很大差异,钨合金弹芯的弹坑附近是形变织构组织,而复合材料弹芯靠近弹坑处的靶板发生了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13.
W-Ni-Fe-Co系重合金中锰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Mn的加入量的变化对93W-Ni-Fe-Co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合金中钨颗粒和粘结相的组成与含量,合金的显微及断口形貌,Mn及O、S的分布状态及它们间所形成夹杂物的类型、结构、尺寸、形态和分布等的系统研究,探讨了Mn在W-Ni-Fe-Co系重合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烧结时间对W-Ni-Fe重合金的组织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W -Ni-Fe重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与烧结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不同烧结时间的合金组织有很大差别 ,从而直接影响合金的性能。合适的烧结时间可以使合金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Ni-Fe预合金粉末作粘结相对90W-7Ni-3Fe高比重合金性能的影响。发现用Ni-Fe预合金粉的高比重合金延伸率和冲击韧性有所提高,而强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羰基法制取预合金粉中存在C、O、N等杂质并分布在钨晶粒和粘结相的界面上从而降低强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添加微量La、Cr的G01压铸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及SEM断口形貌观察,分析G01合金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与金相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La、Cr的加入使得失效模式由脆性断裂为主转变为以塑性断裂为主;合金在525℃×4 h固溶处理后经过180℃×6 h时效处理,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弹性模量等优点 ,但其韧性较差 ,研究了加载速率对 Al- L i- Cu- Mg- Zr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通过准静态与动态三点弯曲实验分别测定了材料的断裂韧性 ,实验发现动态下的断裂韧性较之准静态有了提高 ,断口观察表明动态断口出现了大量长而深的分层 ,透射、扫描电镜进一步分析认为分层开裂形式是导致断裂韧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注射成形钨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注射成形的方法制备钨合金材料(95W),对其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硬度和密度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断口形貌,用电子探针对材料的元素组成进行电子能谱分析,并与压制烧结方法制备的钨合金材料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脂不完全造成的残碳使MIM钨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略低于压制烧结法制备的材料,脱脂时微粒的相对移动导致MIM材料的密度略高于压制烧结工艺制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Zn-16Al合金采用铸造,挤压和热处理等研究方法,结合金相、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ZA16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发现由于退火导致的变形ZA16合金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揭示ZA16合金的组织结构演化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