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下管道防护层缺陷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地钢制管道腐蚀检测及防护是相关行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管道防腐层缺陷检测的几种检测方法,包括标准管地电位法、近间距电位法、电流梯度法、直流电位梯度法等,分析了各种管道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重点说明了直流电位梯度法在确定防腐层缺陷位置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埋地管道检测技术与方法众多,技术支撑也较为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埋地管道非开挖腐蚀检测技术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主要分析了皮尔逊(Pearson)检测技术、管中电流法、直流电压梯度测试法(DCVG)、密间隔电位检测法(CIPS)埋地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埋地管体内检测及超声导波外检测技术。结合电厂实际情况,引入了C-SCAN2010、Wavemaker G3-10检测设备进行试验。开挖验证结果表明,C-SCAN2010、Wavemaker G3-10适用于厂区环境的埋地管道检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管道外防腐蚀层缺陷分级尚无量化标准的现状,提出利用修正后的交流电压梯度(AC voltagegradient,ACVG)缺陷检测数据进行防腐蚀层准确分级评价的方法。在深入分析交流电压梯度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管道外防腐蚀层检测模型,进而推导出交流电压梯度检测所用A字架两极间电压差计算公式。利用理论计算公式对试验管道测量的交流电压梯度值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检测数据可消除管道埋深及施加电流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交流电压梯度法修正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埋地管道外防腐蚀层状态。  相似文献   

4.
埋地管道的腐蚀问题是管道运输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根据埋地管道所处环境、输送介质的不同,常见的腐蚀类型可以分为土壤腐蚀、气体腐蚀、杂散电流腐蚀等。通过对埋地管道腐蚀类型的分析,从内腐蚀和外腐蚀两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非开挖埋地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和腐蚀防护措施,为将埋地管道的腐蚀防护与安全评价技术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现有防腐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安全评估判断,进一步提高了埋地管道的剩余寿命和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涉及燃气的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增加,在用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也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如何采用不开挖的方式对在用埋地燃气管道腐蚀层质量进行检测,以实现全管道检测来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同时降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成为燃气管道检测中的重点。通过介绍交流电流衰减法(ACAS)和交流电位梯度法(ACVG)在埋地钢质燃气管道外腐蚀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并对疑似破损点进行开挖,验证了PCMX技术对埋地燃气钢管防腐层不开挖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对PCMX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为今后开展埋地钢质燃气管道防腐层状况的不开挖检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给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和定期检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将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应用于对二甲苯(PX)输送埋地管道的外腐蚀检测。分别对其进行敷设环境调查、土壤腐蚀性检测、阴极保护检测和防腐层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级。防腐层检测中,应用C扫描检测防腐层绝缘电阻率,综合运用Pearson法和密间隔电位法(CIPS)确定防腐层破损点位置。通过开挖,验证了该组合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为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漏提供高效、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真实工业管道建立了区域阴极保护条件下的站场埋地管试验场,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单管与多管并行、不同阴极保护电流、不同防腐层缺陷数量等条件下地表电位梯度的分布规律,研究了相关因素对直流电位梯度法识别站场埋地管防腐层缺陷的影响,为实施并提高站场埋地管防腐层缺陷的非开挖检检测识别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埋地金属管道检测领域中,常规检测手段多采取接触式的,检测前需要先对管道进行开挖或是停运,难以满足工业检测要求。而被动式弱磁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埋地管道的非开挖检测。本研究在介绍被动式弱磁检测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测磁传感器与管道垂直方向之间的距离来模拟管道的实际埋深,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磁场强度、管道埋深和腐蚀深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磁场梯度变化和概率统计的原理可以得出缺陷判断的依据,即当磁场梯度在(μ-2σ,μ+2σ)区间外变化时可判定为缺陷。与常规检测手段相比,被动式弱磁检测技术无需人为对管道进行磁化。在管道非开挖条件下,可以对埋地金属管道腐蚀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实现二维成像。  相似文献   

9.
巢栗苹 《腐蚀与防护》2008,29(5):257-260
介绍了埋地管道防护层缺陷电位梯度检测技术。用盐溶液、蒸馏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液模拟土壤介质,通过改变管道防护层缺陷大小,改变环境电阻率和保护电流,试验证明了电位梯度检测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检测出管道防腐层缺陷的位置,并得到了管道埋深和地表电位梯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石化行业中现有的腐蚀监测技术,本文对当前普遍使用的4种技术进行了综述:挂片失重法、电阻探针法、电感探针法、超声波在线测厚技术。重点是前四种腐蚀监测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引入近几年发展很快,且综合技术优良的场指纹法(FSM),着重说明工作原理、目前的现场应用情况以及它的特点和局限性。通过对这几种腐蚀监测技术的阐述,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某电厂输送灰水的埋地钢管腐蚀穿孔导致泄漏频繁发生。对管道外防腐蚀层进行了质量评估和破损点的查找;对土壤的腐蚀性、外部干扰电流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较差的外防腐蚀层、较多的防腐蚀层破损点、强腐蚀性土壤、严重的干扰腐蚀和电偶腐蚀的共同作用等。提出了管道的维修措施:对部分腐蚀严重的钢管进行更换,对部分...  相似文献   

12.
油气开采行业由于井下管柱以及地面集输管线受高矿化度产液、CO2或H2S等的影响而遭受严重腐蚀,导致停工停产,甚至出现重大环境事故和经济损失。缓蚀剂是油气开采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防腐蚀技术,当前缓蚀剂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失重法、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电化学噪声、恒电量法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等。虽然室内评价技术比较成熟,但现场应用中由于流体复杂性和腐蚀产物包覆和FeS的导电性影响,导致现场效率与室内评价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且缺乏可靠缓蚀剂现场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一些广泛使用的缓蚀剂快速评价方法,此外,结合现场腐蚀监测技术发展,介绍了电化学阻抗、电阻探针、磁阻探针、氢通量探头、场指纹电流法以及缓蚀剂残余浓度在线分析等用于监测缓蚀剂的现场效果,分析了各种缓蚀剂在线监测方案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最后还探讨了油田在线腐蚀监测与缓蚀剂智能加注管理方案。该方案不仅可有效降低设备腐蚀,还可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PID)控制器,实现缓蚀剂的自适应加入,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缓蚀剂使用的经济性。尽管当前油气田腐蚀在线监测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制于油田腐蚀系统的复杂性,其检测精度与可靠性仍与实际要求有较大差距,大多数腐蚀监测技术对于局部腐蚀监测仍然十分粗略,难以对局部腐蚀速率和发生位置进行可靠预测,需要腐蚀科学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原油品质的下降,在炼油过程中造成的腐蚀问题,受到广泛重视,腐蚀监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炼油装置中的均匀腐蚀情况可以通过电阻探针监控法和电感探针监控法来进行监控,点腐蚀情况可以通过线性极化探针监测法和电化学噪声监控技术来进行监控,应力腐蚀情况可以通过氢通量测量技术和线性极化探针监控法来进行监控。基于这些腐蚀监控技术,建立腐蚀监控系统,用于全面监控炼油装置的腐蚀情况,基本实现了对炼油装置腐蚀情况的连续监测,以便及时给出应对措施,可有效预防腐蚀的发生,减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城市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原理、对埋地输油金属管道的危害,并结合上海航油管道的案例介绍了杂散电流干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参照埋地管道服役环境,搭建钢质管道交流干扰腐蚀实验平台。采用腐蚀试片失重法,测试钢质管道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研究交流杂散电流干扰环境下杂散电流大小、土壤电导率以及土壤酸碱度对钢质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杂散电流对钢质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最大,土壤酸碱度和土壤电导率对钢质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规律复杂。  相似文献   

16.
流体输运钢管外部加一层保护性钢套管,会使从外部检测内管腐蚀更加困难。本研究基于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设计一种扁平U型结构传感器,可在双层钢管间隙中检测内管腐蚀情况而不受套管影响,且该检测方法一次扫查可同时获得内管的内壁和外壁减薄信息。使用圆柱型探头和U型探头检测试件3处缺陷,同时将钢管间隙减小到25、35 mm,与不加套管时的检测缺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和传统同轴式圆柱形探头相比,U型传感器对外部保护钢管有着较强的抗干扰的能力,对衰减曲线影响较小,在间隙间检测内管腐蚀缺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工业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文辉  骆正山  张新生 《表面技术》2019,48(10):267-275
目的 构建埋地管道腐蚀深度预测模型,预测腐蚀管道的剩余使用寿命。方法 依据ASME B31G剩余强度评价标准,给出管道的最大允许腐蚀深度计算方法,引入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构建埋地管道腐蚀深度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GRNN的网络参数,结合管道腐蚀发展趋势预测方法,对埋地薄弱管道进行腐蚀剩余寿命预测。以陕西省某埋地输油管道为例,选取8个主要外腐蚀因素,构建外腐蚀指标体系,借助Pycharm编程仿真,结合埋片试验,对该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并预测各腐蚀管段剩余使用寿命。结果 与BP模型相比,PSO-GRNN模型的管道腐蚀深度预测结果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13.77%以内,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63%。寿命预测结果显示,部分管段的剩余使用寿命未能达到其预期服役寿命。结论 所建模型预测性能要明显优于BP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能够较好地预测埋地管道的最大腐蚀深度和未来的腐蚀发展规律,剩余寿命预测结果贴近实际,为管道的维修和更换提供了指导依据,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Measures for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buried pipelines and their control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buried pipelines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proper coating and electrochemical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cathodic protection is based on the potential dependence of corrosion rates of steel in water. The theory is easy to understand. But problems in service arise with respect to questions on current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control by pipe-to-soil potential measurements. Proper coating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an adequate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large holidays disturbances of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can occur which can go undetected by normal potential control in steps of 1 to 2 km depending on the soil conditions. For a better control the intensive measur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By this method pipe-to-soil potentials and potential gradients for both “on” and “off” conditions of the polarisation current are measured in steps of 5 m. The values are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uter assisted programme. Pipe sections with large holidays and with insufficient polarisation can thus be detected. In special cases that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cell currents caused by contact with foreign structures or by stray currents from foreign dc sources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IR-free potentials. In this case external measuring probes are installed which simulate holidays of the object to be protected. The potential of these probes can be measured without IR-drops with the aid of capillaries. The probes inform on proper cathodic protection, provided the holidays of the object to be protected are smaller than the testing area of the probe. With the aid of the intensive measuring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ing probes it is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total object to be protected. But in the case of very high ac densities difficulties cannot be excluded. Diversion of these current is a protective measure. Questions occur as to possible corrosion danger beneath disbonded coatings and the occurrence of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not restricted provided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service conditions of the pipeline comply with the standards.  相似文献   

19.
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及各类地下管道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基于国内外杂散电流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总结了杂散电流产生的主要原因,简单介绍了杂散电流的特点及其腐蚀危害性,并通过事例分析了目前杂散电流常用的工程测试方法及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