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Hinchey等[1]在1996年命名的.该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后部,以可逆性的双侧枕顶叶病变为特征,可在围产期发病.RPLS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国内产科领域相关文献报道罕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例RPLS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围产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三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Hinchey等[1]在1996年命名的.该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后部,以可逆性的双侧枕顶叶病变为特征,可在围产期发病.RPLS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国内产科领域相关文献报道罕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例RPLS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可逆性后部白质性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组最近被提出的一种临床-放射学综合征,其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病.在产科,有时可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及子痫的患者[1].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以及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2].临床诊断闲难,常亏其他腑血管意外,脑卒中等相混淆,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现将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符合RPLS诊断的5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HELLP综合征及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缺少临床指南的统一指导。报告1例产前HELLP综合征并发RPLS患者,产前以头痛、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压升高,辅助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血小板下降,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发生寒战、抽搐,时有烦躁不安等谵妄症状,予镇痛、镇静、降压、利尿、抗感染和保肝等对症治疗,10 d后病情稳定,视力恢复正常,血压控制平稳。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出现神经、视觉障碍症状者需考虑合并RPLS的可能性,尽早诊断及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10例妊娠期及产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均有意识障碍,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头痛,7例患者出现抽搐及视物模糊。10例患者的血乳酸脱氢酶(LDH)及尿酸(U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例病情最严重患者LDH高达1361U/L及2058U/L。10例患者头颅CT或MRI提示脑后部(双顶枕叶)低密度灶,8例患者提示脑沟回饱满,脑室系统缩小,1例重症患者大部分脑组织受累,并以脑白质密度减低为主。结论妊娠期和产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对于妊娠期及产后出现头痛意识障碍者应尽早做CT或MRI检查,可以早诊断,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6.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产科较为罕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其发生与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为特点的HEPPL综合征及子痫存在一定关联。报告1例子痫前期入院病例,因血压控制欠佳,孕妇出现上腹痛行剖宫产后出现头晕、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辅助检查提示血小板减少、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脑部多发梗死灶,经过及时治疗好转后出院。通过回顾该病例的诊治经过,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产后HELLP综合征及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HELLP综合征以溶血、肝酶水平升高及血小板计数降低为特点,在妊娠期发生率为0.5%~0.9%,约70%发生在产前,大部分发生在妊娠晚期,但有30%的病例发生在产后,通常是在产后48 h内确诊。本文报道1例产前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表现,因产后HELLP综合征、子痫及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入院的患者,该患者顺产后出现血压升高及抽搐,辅助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LDH)及转氨酶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经过及时确诊及治疗10 d后好转出院的患者,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产科医师对产后出现的血压升高、HELLP综合征及PRES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近4年发生的6例PRES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PRES常见于子痫前期/子痫,主要以头痛,视力模糊,抽搐和意识障碍为临床表现,常伴有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提示乳酸脱氢酶和尿酸升高,头颅CT或者MRI提示大脑皮质下白质部位出现异常病灶,累及枕叶,额叶,颞叶,基底节和小脑等部位,可以伴有肺部渗出和胸腔积液。结论 PRES是以大脑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诊断,积极终止妊娠和对症治疗可使病情迅速缓解。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及双侧卵巢巨大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少有的文献报道也多见于青春期前的女性原发性甲减并发双侧卵巢囊肿及性早熟[1-3],而发生于妊娠期的原发性甲减合并巨大双侧卵巢囊肿罕见报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7年收治2例妊娠合并甲减及双侧卵巢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治疗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贝伐单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及万方等数据库,并查阅相关领域的杂志。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1月。由两名独立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 Handbook5.0的质量评价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5篇研究,4218例患者。结果显示,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组能明显地增加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但中位生存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结果显示,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组的高血压[OR=3.73,95%CI(2.04,6.82),P0.0001]、蛋白尿[OR=2.96,95%CI(1.13,7.75),P=0.03]、出血症状[OR=4.57,95%CI(3.58,5.84),P0.00001]及伤口愈合并发症[OR=1.59,95%CI(1.11,2.28),P=0.01]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两组的肠穿孔、肠脓肿及瘘、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性粒细胞减少、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及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标准化疗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受研究质量及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