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设计出发,根据影响余热锅炉性能的各种因素,简要分析说明了保证余热锅炉性能的一系列措施;余热锅炉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运行,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高参数、大型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SGT5-4000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热平衡方程为理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推导了余热锅炉效率及排烟温度的解析式,并对联合循环蒸汽侧的主要参数对余热锅炉效率及排烟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压蒸汽的压力及温度升高会使余热锅炉效率降低,排烟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中压蒸汽压力的影响则与之相反。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发电技术之一,正在被迅速推广和应用。余热锅炉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本文概述了联合循环发电的市场前景和余热锅炉技术的开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是利用燃气侧高温吸热和蒸汽侧低温放热来扩大循环平均吸放热温差,促进能源的梯级利用,以提高循环效率。简述了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采用能量平衡分析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火用分析方法和具体算例分析联合循环机组各部位火用损失及大小。通过分析计算,寻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并为联合循环的节能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本原理、余热锅炉结构及其汽水系统,分别讨论了余热锅炉节点和接近点温差的选择、余热锅炉设计参数的选择以及余热锅炉变工况运行技术.文章可以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余热锅炉的设计、运行和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技术特点,简要介绍某电厂匹配GE 9FB型燃气轮机的余热锅炉方案,并分析说明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快速启动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提出了回收余热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对天然气进行加热的方案,提高 了系统效率,同时大量回收了水资源,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某容量 为200 MW的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对应用该方案下的系统流程、参数进行设计,对热经济性 及水回收效益进行了计算,并与已有电加热和抽汽加热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烟气余热回收加热天 然气方案可有效回收烟气余热1.3 MW,水回收1.9 t/h,水回收率100%,余热锅炉效率提升0. 57%,与电加 热方案相比全年可节省453. 6万元,与抽汽加热方案相比可节省273. 6万元  相似文献   

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发展迅速,余热锅炉处于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之间,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的三大主要设备之一。论述了国内外关于余热锅炉在受热面布置、烟气流动特性、热力参数优化、快速启停和变工况运行等方面的研宛现状,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研宛开发和优化谩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热力性能、热能的质量和能质率,余热锅炉内的温度分布诸方面进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力学分析及讨论。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能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的既有发展前途又有实用价值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以及解决设计中尚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为今后发展联合循环电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0概述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TCC)发电是指燃料在燃气轮机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急速膨胀,推动燃气轮机高速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利用排出烟气的余热(500-650℃),在余热锅炉(HRSG)中产生高压蒸汽,再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相似文献   

1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而循环系统中的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三者的效率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燃气轮机效率对其影响最大。这里仅就燃气轮机热力特性及其热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改造余热锅炉的挡板实现快速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VEGA 206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设备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索,从缩短余热锅炉汽轮机的启动时间,提高联合循环的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并实施余热锅炉挡板及其控制系统的改造,实现余热锅炉的快速启动,并对余热锅炉频繁快速启动对寿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IGCC介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煤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设备有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包括硫的回收装置),第二部分的主要设备有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IGCC的工艺过程如下:煤经气化成为中低热值煤气,经过净化,除去煤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粉尘等污染物,变为清洁的气体燃料,然后送入燃气轮机的燃烧室燃烧,加热气体工质以驱动燃气透平作功,燃气轮机排气进入余热锅炉加热给水,产生过热蒸汽驱动蒸汽轮机作功。IGCC技术把高效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与洁净的煤气化技术结合起来,既有高发电效率,又有极好的环保性能,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在目前技术水平下,IGCC发电的净效率可达43%~45%,今后可望达到更高。而污染物的排放量仅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10,脱硫效率可达99%,二氧化硫排放在25 mg/Nm3左右。(目前国家二氧化硫为1 200 mg/Nm3),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规电站的15...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实际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推导出燃气轮机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以三压有再热余热锅炉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例,推导出非补式余热锅炉型蒸汽轮机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为研究燃气-蒸汽关于耦合参数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的参数优化,是余热锅炉设计和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首批开发的配9E燃机的联合循环系统中余热锅炉蒸汽循环系统优化、蒸汽参数优化和除氧热源优化的设计过程和结果。概述了该等级燃机余热锅炉的设计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超临界余热锅炉双层烟道卧式结构,并根据高压直流蒸发管束的传热系数、烟气阻力和钢材消耗量选取了余热锅炉烟道高度,同时以397 MW燃气轮机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顶循环进行了热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超临界余热锅炉烟道宽度选取11.5m,上层烟道高度和下层烟道高度分别选取23m和21m;燃气轮机排气参数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相等时,超临界蒸汽参数比亚临界蒸汽参数的联合循环出力增加了2.46%,联合循环净效率提高了1.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分析与优化,构建了能够考虑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等主设备出力调节速率限制因素,并且可以兼顾机组运行状态分析的通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分析模型。对不同发电负荷下联合循环机组一次调频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机组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补偿、实际转速不等率补偿两种方法来实现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就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余热锅炉的特点,阐述余热锅炉设计原则,并对两种余热锅炉作了比较,着重说明了立式余热锅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叶剑飞 《东方锅炉》1999,(2):15-16,20
本文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余热锅炉的积灰问题,提出了几种解决办法,并重点介绍了蒸汽吹灰器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除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环保特性,是发电领域的热点之一。联合循环的能耗特性会随环境条件和负荷条件变化而变化。考虑环境条件变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机组变工况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分析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要设备特性,采用差分进化法,结合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6F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和设计数据对联合循环进行建模,挖掘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耗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规律,这对优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