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许万幸  邓频喜 《今日电子》1996,(11):16-19,26
八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逐步成为信息产业界的热门话题。大部分话题偏重在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存取,即在多媒体信息的咨询、娱乐方面,还没有与较远距离传输挂勾。 多媒体通信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传送和存取。有如下一些特点:有多个分布在各处的用户;用户间可以进行交互联系;可以同时同步地传送多种媒体的信息;信息的显示可以共享。其中多个、分布、交互、同步、共享是关键特征,不同于一般通信,也不同于电视。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系统中的同步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它反映了各媒体之间的时间关系。更一般地说,是反映了各媒体之间的空间、时间关系。本文着重讨论多媒体通信中时间上的同步技术。1 分布环境中的同步技术1.1同步信息传送方式 在接收端,一个媒体被显示的时刻必须要有同步的标志。下面对三种同步信息到达接收端的方式加以说明。 *在多媒体信息开始显示之前,先传送完整的同步信息 这种方法的实现较简单,它也允许在若干个信源节点情况下对多媒体信息的简单处理,其缺点是在显示前同步信息的传送有一定时延,特别是它被存储在另一节点时。 *…  相似文献   

3.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通过运用先进理念和创新技术构建跨平台多媒体信息聚合发布系统,实现全台的信息资源整合,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移动通信网上跨平台同步发布多媒体信息,开创立体化的传播业务。本文从分析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跨平台多媒体信息聚合发布系统项目建设的背景开始,在整体架构、关键技术等方面描述了该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键之一:同步同步是OFDM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在下行链路中,基站同步地向各个移动终端发送信号,这与广播的情形是一样的。所有来自于基站的数据可以被移动终端的同步利用。在上行链路中,来自不同移动终端的信号必须以一定的同步性到达基站,才能保证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这里,只有分配给某一移动终端的子载波携带的信息才可以用于估计该移动终端的时域和频域偏移。这些偏移是由基站生成的,再由基站发回移动终端,以便进行同步。同步又分为时域同步和频域同步。同步算法:时域同步算法有两种,分别是基于导频和基于CP的同步算法。基于…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会议电视系统中多媒体信息在变换为数字基带信号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恢复同步的技术。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获取同步时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同步数字体系(SDH)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体制,它具有强大的自愈功能和路由自动选择能力,上下电路方便,维护、控制、管理功能强,传输距离长,标准统一,不同厂家的设备互通性好,便于传输高速率的业务,能高效地传输电视、图像、语音、数据等多媒体信息.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演进和宽带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上多媒体信息与日俱增。网络正向能够承载话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信息进行演进。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尝试着基于IP技术开展视讯业务,形成统一的IP视讯网络,融合多媒体信息,用以解决普遍存在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承载网络相互隔离的"网络孤岛"。此外,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业务有着不同的QoS要求,其用户的行为特征也会有所区别。本文从不同业务类型的具体特征出发,按照业务网络的整体思路构建融合业务运营平台。为便于工程应用,本文对统一视讯所要求的承载网改造原则及相关工程设计进行了阐述,并详细给出了现网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长期演进技术(LTE)系统下行链路中的 PSS定时同步。针对传统 PSS定时同步算法将接收信号与本地 PSS 信号在时域进行匹配滤波,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段频域相关算法。该算法将接收时域数据分段做 FFT,转换到频域进行相关检测。多径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分段间隔为512时,所提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在保证同步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可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约94%)。  相似文献   

9.
张峰  田园 《电视技术》2012,36(7):1-3,15
传统CMMB粗同步算法采用硬件电路实现,环境适应性差且无法实现多标准兼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分段搜索的CMMB粗同步算法,该算法在不损失同步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分段搜索时域同步信号的方法,大幅压缩了所需的数据存储器容量,适用于DSP实现。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基于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传统CMMB粗同步算法采用硬件电路实现,环境适应性差且无法实现多标准兼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分段搜索的CMMB粗同步算法,该算法在不损失同步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分段搜索时域同步信号的方法,大幅压缩了所需的数据存储器容量,适用于DSP实现.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基于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