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常造成猝死.如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处理,可使患者度过急性期,为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1].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系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或(和)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主动脉夹层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vsm),现多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g 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1].该病急性期病死率很高,未经治疗的患者24 h内病死率高达21%,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心肌梗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 ,血流冲击撕裂处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 ,在分离腔中积血、膨出 ,也可与动脉腔构成双腔结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倘若仅表现为胸部剧烈疼痛、大汗、急性心功能不全等 ,极易和心肌梗死混淆而误诊。因为两病的治疗原则不同 ,所以详细鉴别、明确诊断至关重要。我们曾将两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心肌梗死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患者女性 ,6 4岁 ,因前胸痛、头晕 2天 ,加重半小时于 1999年 4月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 5年。入院时查体 :体温 36 .8℃ ,血压 16 5/ 10 5mm Hg(1mm Hg=0 .133k Pa) …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危重症。现将我院收治的24例AD患者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多由主动脉内膜突然撕裂,血液冲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所致,过去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并发主动脉关闭不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告3例并就其外科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分离(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未经治疗的病人约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65~73%于2周内死亡,90%于3个月内死亡[1]。基本病变为主动脉壁中层变性坏死,内膜撕裂、管壁剥离及血肿在壁层中蔓延,并将中层撕开,向内外两侧膨出而形成局灶性夹层血肿,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持续性撕裂样或搏动性疼痛。主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氏综合征、外伤和手术等。现将我科对近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层出现退化、变性、坏死等结构异常病变基础上,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假腔,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后导致壁内血肿形成假腔,假腔逐渐扩张发展为夹层。任何致病因素最终都需要通过改变主动脉的自身组织结构发挥作用。细胞外基质异常改变在主动夹层形成和演变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试就细胞外基质与主动脉夹层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报告。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分离 (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是各种原因引起动脉内膜与中层的损伤 ,血液沿撕裂的内膜 ,在中层形成血肿 ,并将主动脉壁剥离成两层 ,在血流的冲击下 ,剥离部分逐渐向主动脉近端及远端延伸扩张 ,形成不同范围的中层分离。在夹层的顺行或逆行发展过程中 ,通常出现一个或几个夹层内壁破口。夹层常在继发破口处终止 ,从而形成具有原发和继发破口、假腔和假腔血流的典型临床动脉夹层。但也有可能不出现继发破口或出现继发破口后夹层仍向远处发展而形成盲袋样终止 ,盲袋内多有血栓形成。根据动脉夹层发生的时间分为三类 :1夹层发生 <14…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要由于主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流自裂口处进入主动脉中层,使动脉中层与外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一假腔。主动脉夹层的年自然发病率约1/100000。作为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预后很差。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急性主动脉疾病。AD始发于主动脉内膜和中层撕裂形成内膜撕裂口,使中层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动脉腔内血液在脉压的驱动下,经内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变中层,将中层分离并形成夹层[1]。内膜撕裂口的存在是诊断AD的先决条件,漂浮内膜片是AD的主要特征。近年来,超声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AD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中越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危重症。根据病变范围主动脉夹层分为Debake三型,其中Debake Ⅲ型为夹层累及胸段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由于胸腹主动脉夹层病变范围广,病情凶险,围手术期死亡率高。我院于2009年8月对1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改良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轴扩展的一种严重心血管急症。由于本病受累部位与范围不同,临床表现多变,易导致误诊。我院2003年8月~2007年8月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5例,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中层发生与主动脉腔平行的撕裂,血液经内膜破口进入撕裂的腔隙。原有的主动脉腔称为真腔,而主动脉中层裂开的腔为假腔.真假腔之间有一个或数个内膜破口交通。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灾难性病变。主动脉夹层的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瘤破裂位置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体破裂为其主要危险.按结构主动脉瘤可分为:(1)真性主动脉瘤:动脉瘤的囊由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构成.(2)假性主动脉瘤: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血液从动脉内溢出至动脉周围的组织内,血块及其机化物、纤维组织与动脉壁一起构成动脉瘤的壁.(3)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或巾层撕裂后,血流冲击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在分离腔中积血、膨出,也可与动脉腔构成双腔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正>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撕裂口流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使动脉壁两层分离,形成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主动脉夹层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可为突发、急起、剧烈而持续且不能耐受的疼痛,疼痛部位可为胸前区、肩背部、颈部、下颌、脸部或腹部及下肢等。但也有极少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本例患者看似毫无征兆,但其实存在某些发病危险因素。报道本案例旨在深入了解主动脉夹层存在的发病危险因素,从而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进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夹层动脉瘤的手术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夹层动脉瘤多为动脉壁中层囊性坏死或动脉内膜粥样硬化。常并发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手术有较大难度。夹层从内膜分离开始 ,进入中层 ,表现为壁内出血 ,顺主动脉向近端或远端延伸 ,造成广泛的血肿 ,主动脉腔变窄 ,累及分支开口时 ,使分支闭塞 ,造成脏器缺血或坏死。血肿也可重新穿入腔内而缓解。大多夹层起始部位在左或右冠状动脉开口上方 2~3 cm处 ,另一常见部位在降主动脉峡部。夹层也可起于主动脉弓部 ,延及降主动脉 ,但很少起于腹主动脉 ,因此 ,腹主动脉瘤穿孔或破裂不应误诊为腹部的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内膜分离时有…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其自然病程1周病死率为50%,1年病死率为90%,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1]。Debakey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主动脉中层发生撕裂后,使血液在撕裂的假腔层中流动,原有的主动脉腔称为真腔,真假腔之间由内膜与部分中层分隔,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主动脉夹层有别于主动脉壁的自发破裂以及内膜撕裂,且很少累及主动脉全周。根据其病理分型,可分为三型(DeBakey分型),其中DeBakey工型是指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大部或全部。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且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采用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此类患者3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使内膜或中层撕裂,被高压血流冲击,造成中层逐渐分离形成积血、扩张,呈双腔状,有时其远端仍可以与血管腔相沟通。主要发生在胸主动脉,并可延至腹主动脉。既往诊断主要依靠X线、超声或DSA等检查方法,随着螺旋CT和MRI技术的发展,螺旋CT血管造影、电子束CT的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已用于临床并显示了优越性,对其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年来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3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aortic dissecting hematoma),或主动脉夹层分离,简称主动脉夹层。急起剧烈胸痛、血压高、突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侧脉搏不等或触及搏动性肿块应考虑此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