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铁氧体Cu x Zn1-x Fe2O4。利用XRD,SEM对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尖晶石型铁氧体,形貌呈规则颗粒,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可使样品粒径减小。通过对甲基橙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Cu2+掺杂可加快甲基橙降解速率,少量掺杂的Cu x Zn1-x Fe2O4样品,光催化活性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铁氧体AgxZn1-xFe2O4.利用XRD,SEM对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尖晶石型铁氧体,形貌呈块状,粒径不均匀.通过对甲基橙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Ag+少量掺杂的AgZn1-xFe2O4样品,光催化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氧体CoFe2-xNixO(4x=0.1~0.5)系列样品。利用XRD,SEM对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尖晶石型,呈圆球状,粒径均匀,直径约为50nm。通过甲基橙的降解情况对其脱色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B位Ni2+掺杂的CoFe2-xNixO(4x=0.1~0.5)系列样品,其脱色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纳米晶CO1-xNixFe2O4铁氧体的制备及Ni2+对其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银  丘泰  沈春英  杨建 《硅酸盐学报》2007,35(2):160-163
采用喷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Co1-xNixFe2O4(0≤x≤1)铁氧体粉料.通过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测试手段分析了铁氧体粉体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磁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Co1-xNixFe2O4铁氧体纳米粉料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纳米晶Co1-xNixFe2O4铁氧体为尖晶石型固溶体.600℃下煅烧1.5 h,样品晶粒尺寸约为40 nm左右,平均颗粒尺寸小于100 nm.室温下,样品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着Ni 2离子含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尖晶石型铁氧体Cu Fe2O4系列样品。利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在800℃以上时,所合成的样品均为单相尖晶石型铁氧体CuFe2O4,样品的形貌呈现球状。在尖晶石型铁氧体CuFe2O4体系中加入H2O2,利用Fenton反应,能够有效地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7Sr0.3Mn1-xCoxO3。利用XRD,SEM对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钙钛矿型,呈立方颗粒状,粒径均匀,边长约为1μm。根据甲基橙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B位Co3+离子掺杂的La0.7Sr0.3Mn1-xCoxO3样品,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卢忠利  张慧  段雪 《工业催化》2005,12(Z1):453-456
用层状前体法制备了尖晶石铁氧体CoFeO4.在其表面依次包覆SiO2和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制备出磁性纳米光催化剂TiO2/SiO2/CoFe2O4.用XRD、FT-IR和VSM等表征技术研究了磁核CoFe2O4和磁性光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利用催化剂光降解甲基橙评价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Co(NO3)2.6H2O和Fe(NO3)3.9H2O为原料,采用直接溶液合成法制备CoFe2O4纳米粉体。分析了纳米粉体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合成机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粉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CoFe2O4粉体为立方尖晶石铁氧体,颗粒细小、分散均匀,平均粒径约为5nm。500℃以下热处理的粉体表现出良好的超顺磁性;500℃以后,随热处理温度上升,颗粒尺寸变大,粉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比剩余磁化强度Mr和矫顽力Hc均增大。室温下CoFe2O4粉体的Ms为3.4A.m2/kg。当热处理温度为900℃时,Ms增大到59.5A.m2/kg,Hc增大到97.0kA/m。  相似文献   

9.
掺杂金属离子对Ca3Co4O9的热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常压空气中,经850℃烧结4h制备了Ca3Co4O9掺杂不同金属离子M(Na ,Ag ,La2 )的(Ca1-xMx)3Co4O9热电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材料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掺杂不同金属离子对Ca3Co4O9中温热电性能参数Seebeck系数、电导率和功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掺杂的(Ca1-xMx)3Co4O9热电材料具有致密的内部结构,并能够明显改善Ca3Co4O9的热电性能,尤其是掺杂Na 样品的热电性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并且掺杂离子浓度对改善热电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组成为(Ca0.90Na0.10)3Co4O9时的功率因子提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尖晶石型高效红外辐射陶瓷的制备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设计了六个尖晶石型铁氧体的配方,1100℃-1280℃于空气中烧成,经XRD测试分析证明,生成了CoFe2O4,NiFe2O4等反尖晶石型结构铁氧体和MnFe2O4,CuFe2O4,CuMn2O4等混合尖晶石型结构铁氧体。经测定,六个配方铁氧体陶瓷的全波段辐射分率分别为0.83、0.87、0.81,0.86,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优良的高效红外辐射陶瓷。  相似文献   

11.
许川  马爱琼  刘民生  高云琴 《硅酸盐通报》2012,31(2):455-458,463
以ZnO、Al(OH)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锌铝尖晶石粉体,研究了固相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对粉体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运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制备的锌铝尖晶石粉体进行了表征。热分析显示,Al(OH)3的分解是分两步完成的;当固相反应温度为800℃时,开始有锌铝尖晶石生成;适当延长保温时间有助于锌铝尖晶石生成。固相反应法合成锌铝尖晶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400℃×3 h。合成的锌铝尖晶石粉体晶形发育完整,平均粒径为15μm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硝酸钴、硝酸铝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法通过一系列正交对比实验制备了较纯净、结晶完整,直径为100nm左右且分散性良好的CoAl2O4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测定了粉体的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CoAl2O4纳米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热温度T=200℃、水热时间t=16h、前驱液摩尔浓度C=0.25mol·L-1、pH值=11、Al3+:Co2+=4:1(摩尔比)。球形的CoAl2O4粉体是单晶且沿[311]方向取向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合成了负载量为35%(以CuO与ZnO总质量计)的CuZn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金属助剂(Co、Ni,、Mg、Fe、Mn、Ba和Ce)对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RD、BET和H2-TPR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CuZn氧化物催化剂均具有CuxZn1-xAl2O4的类Co3O4尖晶石结构;加入金属助剂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活性不仅与Cu3+还原为Cu2+的温度有关,还与晶粒尺度大小和催化剂比表面积等有关;其中,含金属助剂Ni的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活性,其N2O完全转化温度为567 ℃。除含金属助剂Ba催化剂以外,加入其他金属助剂有利于N2O催化分解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4.
胶体前驱物的预处理工艺将影响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化学合成所得Ca3Co4O9+δ粉末的性能。以金属硝酸盐为起始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柠檬酸为络合剂,溶胶-凝胶化学法合成了Ca3Co4O9+δ溶胶。通过煅烧干凝胶前驱体制得了Ca3Co4O9+δ多晶体粉末,通过控制煅烧时间制备了不同粉末颗粒度的Ca3Co4O9+δ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分析了所得粉末。结果表明:所得Ca3Co4O9+δ粉末物相纯净、结晶良好,颗粒呈层片状结构,晶粒度约300 nm,粉末粒径约300 nm~1.5μm。粉末颗粒度均随煅烧时间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王伟文  郑晓丹  李平  徐红彬  张懿 《化工进展》2013,32(8):1876-1880,1892
以Cr2O3与CuO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制备颜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度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前体混料方式、球磨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对铜铬黑颜料晶型、粒度的影响;探讨了掺杂对铜铬黑颜料着色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有效地控制颗粒大小及均匀性,NiO与CoO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其着色力。高能球磨10 min,煅烧温度900 ℃,保温时间3 h下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着色力较好的铜铬黑颜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3O4颗粒,并对其进行了Ostwald熟化处理。研究了油酸和氢氧化钠含量对纳米Fe3O4粒径大小以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XRD、TEM等方式对所制备颗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属于反尖晶石结构,通过微波加热未经熟化的纳米Fe3O4粒子结晶度较低,平均粒径为6nm。经过在180℃下熟化8h后,转化为结晶度较高,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7nm的纳米Fe3O4颗粒。  相似文献   

17.
采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CoAl_2O_4、MgFe_2O_4和CoFe_2O_4三种可见光响应型尖晶石纳米粉体,分别用UV-Vis、XRD和SEM对其光电活性、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均属尖晶石结构,颗粒呈近球形和不规则形状,粒子尺寸约(3~20)nm,光吸收极限波长800 nm,计算得到禁带宽度E_g1.55 eV。在模拟日光灯照射下,进行光催化还原CO_2制取甲酸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均有较好的活性,CoFe_2O_4的催化能力较强,光照5 h,甲酸收率达4 943.11 μmol·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