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晓红 《求医问药》2014,(19):246-247
目的 :探讨分析高校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其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09年7月间在院内接受治疗的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症状变化。同时又对某高校270例在校师生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研究组),和同期未接种的30例在校学生和员工(对照组)的流感样症状,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上呼吸道发生感染情况作比较。结果 :3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出现咽部出血现象,患者出现较多的为发热现象,少量患者出现鼻塞,头痛,乏力,流鼻涕,及肌肉酸痛。比较发现接种疫苗的研究组甲型H1N1流感发生率显著小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78.92%;研究组流感样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77.63%,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63.21%;患者接种疫苗副作用发生率为0.65%。结论 :了解甲型HINl流感疫情特征,通过甲型HINl流感疫苗接种可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后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2 116名接种和2 762名未接种甲流疫苗的师生随访1年,观察其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病例发病率3.2%,未接种组发病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9,P=0.027),疫苗保护率为28.9%。OR值随接种率升高而降低。季节性流感疫苗并不是保护因素。结论甲流疫苗对包括甲流在内的流感样病例有较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吴碧娇  蔡文安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978-979,981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接种反应及其免疫效果。方法对不同组别的健康人群43 648人进行免疫接种,观察接种反应及完成接种后6个月内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结果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发生即时反应和严重异常反应,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一般反应为主,未有出现异常和全身强副反应;完成免疫接种后6个月内随机抽查出现发热伴咳嗽、咽痛等症状86人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结论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孕妇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及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荔湾区、黄埔区、增城区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门诊及住院部抽取孕产妇25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有62.55%的孕妇表示如果免费接种本人愿意接种甲流疫苗,不同年龄段、不同户籍性质、不同文化程度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愿意接种的原因,有60.58%的孕妇是因为害怕影响胎儿健康,有46.22%的孕妇希望家人接种疫苗从而保护自身及胎儿不受感染。结论为防止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导致重症病例的出现,应加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从而在疫苗接种阶段提高其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500名深圳市某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加入研究,根据病例的入选排除标准,选定病例,通过自愿填写问卷的方式,愿意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行疫苗接种,并跟随观察接种的免疫效果。结果:通过问卷填写,有80名医务工作人员不愿接受甲型H1N1流感疫苗注射,未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最常见原因是不确定疫苗质量(26.7%),其次为认为病毒存在变异(25.1%),还有一定数量人担心疫苗不良反应(17.4%)、以及人为身体素质良好不需接种(15.3%),而有10.8%的人认为疫苗作用有限而未接种。在420名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中,特异性抗体的阳转率为100%,未接种疫苗的医务人员阳转率为31.25%,其中男性为28.21%,女性为34.15%,未接种组低于接种组阳转率(P〈0.05);未接种组男性低于接种组男性阳转率(P〈0.05);未接种组女性低于接种组男性阳转率(P〈0.05)。结论: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良好免疫效果,但还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并及时发布疫苗相关信息,提高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认识水平,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18岁以下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为甲流防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对国家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血清学横断面调查”的2020人(≤18岁)进行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河南省18岁以下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60%,13~18岁、7~12岁、0~6岁阳性率分别为45.70%、25.67%、23.71%,各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7,P<0.01)。城乡有差异(郑州市35.47%、其他市36.00%、农村23.67%)。接种疫苗人群抗体水平(63.89%)显著高于未接种人群(25.91%),χ2=117.18,P<0.01;有无流感样症状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 P>0.01)。结论 18岁以下人群具有一定的甲型H1N1流感抗体,但抗体水平较低,人群普遍易感,建议提高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接种者对甲型H1N1流感及疫苗的态度与认知情况,为医务人员加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随机选取2009年11月10—12日北京市某大学及某机关单位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者400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有88.0%的接种者为自愿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流感感到恐慌者占66.0%,接种者甲型H1N1流感的恐慌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接种者对新研制的疫苗持肯定态度者占38.0%;对接种疫苗后仍需采取其他措施预防甲型H1N1流感所持的态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公众对甲型H1N1流感关注度高;有66.0%的接种者对甲型H1N1流感认知有缺陷,有45.2%的接种者对甲型H1Nl流感疫苗认知有缺陷,仍应加强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宣传,尤其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及疾病预防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清远市中小学生、孕妇等部分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小学生、孕妇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67.71%的学生家长认为普通市民有可能患甲流,82.47%的孕妇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甲流;22.90%的被调查学生和2.06%的被调查孕妇在过去1年里接种过普通流感疫苗;付费情况下,85.45%的学生家长和65.98%的孕妇愿意接种;免费情况下,93.23%的家长和77.32%的孕妇愿意接种.结论 被调查居民对甲流关注程度较高,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总体上较强;解决费用问题和消除居民的误解是提高甲流疫苗接种覆盖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效果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随机采样的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17~68岁693名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调查分析,并收集血液标本,应用人H1N1抗体(IgG)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半定量测定人血清中H1N1IgG含量。结果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693人中特异性抗体阳转率为88.74%。接种该疫苗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到采样的间隔时间有关,21~70天与71~93天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取得了良好免疫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疫苗70天后人体对甲型H1N1流感免疫水平有显著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区中小学中随机抽取14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探讨多变量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宝安区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30.4%,甲流疫苗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39.5%;未接种甲流疫苗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出现疫苗不良副反应,占38.7%;男性学生、年龄增加、近3年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的学生更倾向于接种疫苗。结论宝安区中小学生甲流疫苗的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学生甲流和甲流疫苗的相关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季节性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疾控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对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认识、接种率和信息获得途径,为医疗机构防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8.52%的医务人员了解甲流疫苗的接种时间,75.70%的医务人员明确知道甲流疫苗的接种对象,61.74%的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回答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否预防甲流;医务人员甲流疫苗接种率仅为55.57%,"怕出现不良反应"是导致医务人员甲流疫苗接种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是医务人员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结论辖区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等途径及时发布疫苗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的安全性。方法从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按照孕早期和孕中后期分层,每一层随机抽取60名孕妇,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及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孕中后期和孕早期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1.21,P>0.05);发生的AEFI全部为一般反应;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16),发生不良结局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甲流疫苗对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且于怀孕各期均可接种,为保护母亲及其婴儿免受甲流病毒侵袭,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流疫苗)和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普流疫苗)同期接种的不良反应,分析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种疫苗接种记录,对其中记录的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甲流疫苗接种156 738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8人,发生率11.48/10万;普流疫苗接种116994人,发生不良反应7人,发生率5.98/10万。分析发现,甲流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全国水平、普流疫苗相当;此外2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在职业、年龄及性别分布上相同;2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6~25岁年龄段、学生中较高,且有随着年龄段的升高,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rs=-0.999,P<0.001)。此外,2种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除肌肉痛外,其余症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综上所述,甲流疫苗临床观察时间短、接种后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但总体来看,接种甲流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保护甲流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4.
薛宏亮 《中外医疗》2011,30(11):8-8,10
目的观察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安全性。方法对3~65岁的人群接种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进行接种副反应观察。结果 78972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者,有91人次局部轻微红肿,另有6人出现发热,1人出现过敏,接种反应率为0.124%。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24899人次,局部轻微红肿26人次,发热2人次,接种反应率为0.112%,结论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副反应少,免疫安全性可靠,群众可放心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2009年11月10日~20日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人员进行调查,包括被接种人员的一般情况、ADR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ADR发生的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46例接种者中ADR发生率为31.56%(425/1 346),其中局部反应占58.35%(248/425),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d;全身反应41.65%(177/1 346),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d;男女性接种者ADR发生率分别为28.02%(195/696)和35.38%(230/650)(χ2=8.44,P〈0.05)。甲型H1N1病毒裂解流感疫苗所致ADR多为轻度和中度(轻度占56.94%)。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后ADR发生率虽高,但多为轻度和中度反应,接种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疫苗的意愿,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孕妇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在邯郸市选取两所出生医院,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孕妇22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拒绝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76.2%的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82%的孕妇知道有关甲流疫苗的信息,其对甲流疫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62.4%),通过医生介绍的仅为3%。结论孕妇拒绝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为提高孕妇的接种意愿和甲流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应加大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并加强医生在医疗保健过程中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为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2年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惠州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水平. 结果 2009 ~ 2012年惠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7.88%,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279例.采集鼻咽拭子2 23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219份,阳性率为9.82%,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5~岁组(24.45%),最低的年龄组为0~岁组(3.43%).三次横断面调查共抽取调查对象480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人数121人,阳性率为25.21%.三次调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0%,36.25%和9.38%,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在年龄、性别及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6,P<0.05). 结论 惠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得到有效防控,今后应定期在人群中开展流感病毒抗体监测,以便了解人群对流感流行株的免疫保护和病毒抗原变化,为防控流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邯郸市2009年10月29日~2010年5月4日接种甲流疫苗个案信息和接种后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邯郸市共接种甲流疫苗717 288人,发生AEFI 105例,发生率14.64/10万,其中不良反应102例(含一般反应93例、异常反应9例),偶合症2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发生。一般反应中主要为发热61例(65.59%),且以38.5℃以下的低热为主(44例,70.97%)。报告AEFI有地区差异,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报告AEFI主要在接种后24h内发生。3个生产企业生产的甲流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单侧<0.0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后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较安全。接种后AEF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系。不同生产企业报告AE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对流感病毒H7N9的免疫保护效力。方法 用我国2012~2013年度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以腹腔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免疫模型组,末次免疫14 d后以5 LD50 A/Anhui/1(H7N9)进行攻试验。感染后观察记录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并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肺组织和鼻甲骨测病毒滴度和载量。结果 感染后疫苗与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疫苗组存活率为10%,模型组全部死亡。感染后第4天疫苗组鼻甲骨滴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实验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无中和H7N9病毒抗体。结论 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小鼠中对于H7N9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