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祝章琛 《棉纺织技术》1989,17(10):29-33
本文介绍了ZA型喷气织机电子送经的原理,比较了电子送经系统和机械送经系统的性能与作用,分析了电子送经的动态张力控制和再启动控制系统,并从动态张力曲线验证了电子送经系统的张力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PAT型喷气织机电子送经机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徐浩贻 《棉纺织技术》2001,29(6):375-377
传统的送经机构都是机械式的。 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电子式积极送经机构 ,它的机构简单、作用灵敏 ,适应高速 ,是织造技术进步的一个方向 ,电子式积极送经机构是由经纱张力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织轴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本文拟对PAT型喷气织机电子送经机构进行分析。1 送经机构的工作分析PAT型喷气织机的送经机构是由接近开关感测经纱张力 ,微机控制 0 .4kW送经电机通过齿轮减速箱和送经变换齿轮带动织轴构成非连续式送经系统。活动后梁、张力弹簧、液压缓冲器使经纱张力得以调节、均衡 ,如图 1所示…  相似文献   

3.
PICANOL剑杆织机送经机构罗一非(苏州必佳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为了不断提高织机的车速和织物的质量,必佳乐公司于近期研制了连续式送经机构。主要用于DEI.TA和GTX等高速织机。与()N/OFF间歇式和TSF连续式送经机构相比,该送经机构在织轴传动...  相似文献   

4.
林枫 《棉纺织技术》1995,23(1):23-25
本文介绍津田驹ZA205i型喷气织机的电控送经装置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该装置能积极、准确地送经和恒定经纱张力,织轴直径由大到小,经纱张力差异可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津田驹ZA205i型喷气织机的电控送经装置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该装置能积极、准确地送经和恒定经纱张力,织轴直径由大到小,经纱张力差异可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6.
《河北纺织》2005,(3):50-51
SGA211型喷气织机着眼于领先水平,博采众长,经过技术攻关研制而成。本机采用了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强韧的两侧箱型墙板和横粱组成了低震动高刚性的机架结构。超力矩电机的使用、灵巧有力的打纬机构、适应高速运转的开口机构、稳定的引纬系统,保证经纱张力均匀的ELO电子送经装置以及双探头式光电探纬器,保证了织机高速运转和高品质织物的织造。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送经是织造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五大运动之一。然而,历来国内外织机所用的送经装置均为纯机械式的。在织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存在因织轴纱层多少,送经张力不一而导致种种织庇之弊端,各织厂无不为此感到烦恼。通常经纱送经张力因织轴纱层的多少而异,织轴直径越大,其经纱  相似文献   

8.
朱百熙 《纺织学报》1990,11(1):33-35
作者针对1511型织机送经装置存在的缺陷,应用异型辊(楔块)超越离合器无级间歇送经,使经纱张力基本保持恒定;同时按装了一套车前倒织轴装置,使上轴或中途关车后开车前可方便地校正经纱张力。试运转表明,织物上云织和稀密路疵点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OMNI型喷气织机的送经机构的经纱退绕、经纱张力自动调节、张力补偿和防止开车痕可编程序四个部分进行了分析,以阐明其送经机构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比利时毕佳诺PAT-A型喷气织机电子式送经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一剖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基于闭环控制的经编电子送经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文章主要研究了闭环送经控制系统在经编机启停过程中主轴转速的变化对经轴送经的影响,并对送经系统在启停过程中的经轴滞后于主轴运动和经纱张力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根据测得的经编机启停过程中经轴电机响应性能和送经张力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经编机启停过程中的送经补偿方法,可显著提高经编机启停过程中送经张力的平稳性,进而改善经编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2.
王道兴 《纺织学报》2007,28(12):110-112
通过观察分析,对无测量反馈装置的电子送经系统的经轴线速度计算公式提出疑义。针对目前研究电子送经计算公式的相关文献及Karl Mayer公司的最新资料都将经纱视作刚体来计算瞬时送经速度,以此作为控制瞬时送经量的指令,指出这种计算公式存在计算误差,其误差属送经系统中固有的微量误差,无法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给予消除。并进一步对该误差作了定性分析,认为其定量分析十分繁复,建议立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纱卷绕过程中半径变化导致张力和速度时变和非线性扰动等特性,以及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精度和动态性能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一种经纱张力速度分散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送经辊精确数学模型。然后,将张力调节解耦为张力速度协调控制,再给出送经辊参考速度算法,并且与前馈补偿算法、PID控制算法有机结合,构成了送经辊张力控制系统。以经纱张力为控制对象,对传统分散PI控制方法和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卷绕直径变化对张力的影响,且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和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织机的高速化和织造品种的多样化,对送经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准确控制送经机构的运动。而送经机构是一个典型的复杂、联动、时变、非线性、强干扰送经系统,传统的PID调节器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传统的PID控制算法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并应用该算法面向SAURER400织机送经系统在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Fuzzy-PID复合控制仿真曲线在响应时间和超调方面优于PID控制曲线。该控制方法在电子送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由开、停机过程中经纱张力波动引起的经编停车横条织疵,通过实验测试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在开、停机过程中主轴与经轴电动机的运动曲线。分析认为:开、停机过程中送经系统经轴电机滞后于主轴运动,开机时滞后时间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而减小,滞后角度逐步增大;停机时滞后时间随着主轴转速的降低而变化不大,滞后角减小,引起经纱张力呈现“正常→偏松状态下的松、紧变化→较紧状态下的松、紧变化→正常”的波动。同时,还对主控制器性能、系统控制程序、伺服控制模式、送经伺服性能、伺服参数设置和主轴编码器等影响经编送经系统滞后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先进经编机用电子送经系统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全闭环控制的电子送经系统,它主要由控制单元、送经驱动装置、测速反馈装置和主轴信号装置4个部分组成。阐述了该全闭环送经系统的控制过程,并对其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设计了修正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即当经编机正常运转时,则采用PID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而当开停车时,采用PD(比例-微分)控制以减少超调量,增强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经编机编织过程中首先要实现控制经纱在1个横列内不同角度区域张力值的变化,才能达成纱线的动态张力补偿控制。为解决当前系统控制经轴送经量出现的纱线张力波动大,且无法精确到控制1个横列内不同角度纱线张力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经编送经动态张力补偿系统。通过结合经编机成圈机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设计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优化张力传感器选型,设计了电子凸轮规划曲线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纱线动态张力补偿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从反馈的纱线动态张力值曲线分析验证了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能够使纱线张力峰值降低至少56%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分析了SAURER-400剑杆织机送经机构的传动、织轴直径检测、经纱张力检测部分的特点,应用解析法给出了送经机构的传动方式、调节原理,并推导出相应设计公式,可为老机改造和新型织机的设计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真实反映织物织造时经纱张力的波动情况,正确评价织机性能,为织机设计制造提供定量化数据,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研发了经纱张力动态测试系统;探讨了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波动曲线的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对通过该系统两种织机、两种织物的经纱动态张力曲线进行对比测试分析,指出:不同织物、不同织机,其经纱张力的波动规律并不一致,在建立电子送经等控制系统时,采样点的选取位置和系统参数设置等应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使织机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AVR90S44 33单片机的平绒织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