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疤痕灵药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医用硅胶致肉芽增生模型,抗炎作用试验(琼脂法)、小鼠耳廓微循环试验以及临床症状观察。结果:疤痕灵膏有使肉芽组织消散,胶原纤维减少,减轻琼脂肉芽肿重量,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作用;对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有效率37.00%。结论:疤痕灵对疤痕有一定疗效,使用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平阳霉素、玻璃酸酶和得宝松等治疗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50例,联合交替使用平阳霉素、玻璃酸酶及得宝松等疤痕内注射;对照纽41例,单独应用曲安奈德疤痕内注射,疗程约为2个月。比较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6%、17%;有效率分别为98%、63.4%;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平阳霉素、玻璃酸酶及得宝松等治疗增生性疤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增生性疤痕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0例增生性疤痕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同时观察组在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增生性疤痕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使用中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疤痕灵治疗增生性瘢痕96例。结果 全部病历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治愈65例,治愈率67.71%,好转27例,好转率28.12%,无效4例,无效率4.17%。结论 疤痕灵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定,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简便,不失为是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压力疗法在防治烧伤疤痕增生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压力疗法对防治深度烧伤增生性疤痕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深度烧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压力治疗组,空白对照组),观察疤痕的色泽、硬度、厚度、增生和瘙瘁不适感的变化。结果:压力组对改善疤痕硬度、颜色、厚度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别,分别为P〈0.05或P〈0.01。结论:压力疗法明显改善深度烧伤疤痕增生,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归甲疏通胶囊对小鼠急性渗出性炎症和大鼠慢性增生性炎症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40只Wistar雌性大鼠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归甲疏通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测定各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以及琼脂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结果归甲疏通胶囊高、低剂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归甲疏通胶囊高、低剂量,对琼脂所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归甲疏通胶囊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胶体^32磷酸铬防治烧伤后疤痕增生的剂量,用法及效果。方法对13例烧伤有疤痕增生或未增生患者,用胶体^32各进行皮内或疤痕内注射,观察对疤痕的防治效果。结果应用胶体^32磷酸铬局部注射有良好的防治疤痕增生的效果。结论局部注射胶体^32磷酸铬是一种防治疤痕增生的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效果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VSD修复慢性褥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慢性褥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例,予传统的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聚维酮碘药膏换药治疗,创面未愈者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24例,早期应用VSD处理创面,待其肉芽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65.8±14.2天,其中植皮或皮瓣修复术修复3例,创面换药愈合者9例,创面愈合后疤痕增生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41.6±11.8天,创面治愈后外观满意,疤痕增生轻或不明显。结论:VSD可以有效的促进慢性褥疮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烧伤康复期病人预防和减轻疤痕增生的护理。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烧伤后疤痕增生的80例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3个月后疤痕增生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疤痕增生10%,对照组疤痕增生40%(P<0.01),两者明显差异。结论对烧伤病人使用疤痕舒、弹力绷带及加强功能锻炼护理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疤痕增生状况,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疤痕软膏联合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腹部手术瘢痕增生的作用。方法:将腹部手术瘢痕增生、疼痛及瘙痒明显患者84例分为,疤痕软膏治疗组、电脑中频电疗仪对照组、疤痕软膏联合电脑中频电疗仪改进组,进行增生性瘢痕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患者的主观症状,瘢痕的形态并测量高度。结果:改进组患者的主观症状治疗明显减轻,增生性瘢痕平整柔软,宽度缩小,治疗效果明显,经统计学分析,3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疤痕软膏联合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腹部手术瘢痕增生,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人体增生性疤痕移植于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增生性疤痕组织块以不同的方法移植于裸鼠,建立一稳定的疤痕动物模型,为研究增生性疤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 mm ×3 mm 增生性疤痕组织块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体表创面,定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量测定。结果: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后,移植物可成活80~90 d,无排斥反应,并保留原增生性疤痕特性;移植物体积随着移植时间而逐渐增加。结论:增生性疤痕组织块移植于裸鼠皮下建立的增生性疤痕动物模型是一成功、稳定的动物模型,为疤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应用该动物模型时,作者建议把移植后3~10 周的动物作为增生性疤痕的标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剂量的妇异通冲剂对因琼脂所致大鼠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肠不同药物,每日一次,连续5天,于第5天灌药后30分钟给大鼠右后肢足趾皮下注射1%琼脂溶液0.05ml,致炎后1、3、5、24小时测量足在节的周长变化,以左侧足对照。左右周长之差为肿胀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3.
山羊蹄角碱水解提取物对由琼脂、白陶土混合致炎剂和组织胺、蛋清、甲醛所致大白鼠足跖炎性肿胀有抑制作用,并能减少大白鼠纸片法肉芽组织增生。羚羊角对琼脂、白陶土所致大的白鼠炎症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利用二次植皮手术治疗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二次植皮手术进行治疗,总结分析患者术后的自体中厚皮片成活率。结果:经过手术后,患者的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成活率在85%以上,同传统切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片手术患者疗效相近,并且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一次大张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或者肉芽创面点移植皮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一年,植皮部位的外形以及功能的满意率为100%。结论:二次植皮手术能够有效提高移植皮片的成功率,减少传统手术中造成患者功能部位疤痕增生或者挛缩畸形的发生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羊蹄角碱提取物500mg/kg,1000mg/kg对小白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疼痛有镇痛作用,对大白鼠琼脂、白陶土混合致炎剂和组织胺、蛋清、甲醛所致足跖炎性肿胀有抑制作用,并能减少大白鼠纸片法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瑞宝联合超音波导入对治疗烧伤后增生期瘢痕的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及住院180例增生性瘢痕的患者,采用自体对照法随机抽取的方式应用康瑞保联合超音波导入治疗增生期瘢痕,观察瘢痕软化、瘁痛、色素沉着情况。结果:采用康瑞保联合超音波导入治疗瘢痕期增生效果满意,疗效甚好。讨论:康瑞保联合超音波导入能止痒止痛,抑制增生期疤痕,使瘢痕软化,分化色素去除色素沉着,及早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炎消膜剂的抗炎、抗菌作用。方法:抗炎用小鼠耳肿胀法,棉球腋下埋藏法;抑菌用琼脂法;抗感染治疗用小鼠皮肤划痕及家兔生殖道感染模型,中药宫炎消膜剂治疗14d。结果: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抑制作用较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皮肤细菌感染和家兔生殖道真菌感染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论:宫炎消膜剂对妇女宫颈糜烂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抑菌、抗感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总结使用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应用国产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狭窄38例,术后6、12、24个月随访,重新评定疗效.结果术后6、12、24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5.7%、69.0%、35.7%.结论食管狭窄患者的本身因素(疤痕体质、肿瘤复发)、放置支架的准确性等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网状支架有刺激组织增生的可能.吻合口狭窄者,其肉芽组织(非肿瘤组织)呈向上性生长;未手术的食管癌复发,其生长向上下两个方向漫延,没有明显的偏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狭窄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一般,故网状支架是治疗食管狭窄近期疗效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对疤痕动物模型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裸鼠疤痕动物模型进行鉴定。方法:选取15只4~6周龄裸鼠,建立疤痕动物模型;疤痕移植后4~6周处死动物,取移植物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观察组织特点结果:移植物与临床取材特性一致,符合增生性疤痕特点结论: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瘢痕组织胶原是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测定的简便、有效手段;运用裸鼠建立疤痕动物模型是行之有效的、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板蓝根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板蓝根70%乙醇提取液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用二甲苯致增加均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方法。观察板蓝根的抗炎作用。结果:板蓝根对二甲苯致增加均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抑制作。结论:板蓝根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