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归注射液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当归注射液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Balb/c小鼠 ,随机分为 5组。①正常对照组 ,未经特殊处理。②模型对照组 ,经60 Co 6 .0Gyγ 射线亚致死量全身照射 ,4d内由尾静脉输入取自DBA/ 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 ,制成AA模型 ,于制模当天给予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10ml·kg-1·d-1,连续 12d。③当归注射液小剂量组 ,于制模当天即给予当归注射液腹腔注射 2ml·kg-1·d-1,连续 12d。④当归注射液大剂量组 ,予当归注射液 10ml·kg-1·d-1,腹腔注射。⑤丙酸睾丸酮组 ,给予腹腔注射丙酸睾丸酮 10ml·kg-1·d-1。于第 12d每只小鼠称重后 ,采集尾静脉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后断颈处死小鼠 ,取出双侧尺骨及股骨 ,冲出骨髓单个核细胞 ,计数。并行CD34+ 细胞检测及骨髓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模型对照组造血细胞明显减少 ,骨髓微环境受损。当归注射液大剂量组能明显改善骨髓增生程度 ,修复骨髓微环境。结论 :当归注射液能通过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生 ,改善骨髓微环境对AA小鼠进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模型。造模当日开始胃饲生血胶囊水提液,0.1mL/10g体重,2次/d,连续9d,以生血丸为对照。第10天处死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MNC)G0/G1期细胞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超敏S-AP法检测股骨中段骨髓Cyclin D3表达水平。结果 生血胶囊组与再障模型组比较,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而Cyclin D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生血丸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生血胶囊能提高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骨髓Cyclin D3的表达水平,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G0/G1期进入增殖期,其作用强度与生血丸相当。  相似文献   

3.
张伶  黄宗干  涂植光  冯文莉 《医学争鸣》2003,24(12):1075-1077
目的 :探讨不同造血生长因子组合对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效应 .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祖细胞集落测定 ,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经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不同组合作用 2wk后其有核细胞、CD34+ 细胞和祖细胞数量的变化 ,并用脾结节形成实验和骨髓祖细胞培养等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短期造血能力 .结果 :脐血MNC分别与A(SCF /IL 3/IL 6 /G CSF/GM CSF) ,B(SCF/IL 3/IL 6 /FL/EPO) ,C(SCF/IL 3/IL 6 /EPO ) ,3种造血生长因子组合悬浮培养 2wk ,有核细胞、CD34+ 细胞和祖细胞数量增加 .有核细胞总数在B组因子作用下增加最显著 [(2 6± 5 )倍 ],而CD34+ 细胞数量在A组因子作用下增加最明显 [(8± 2 )倍 ].3种因子组合对不同种类祖细胞的增殖效应不同 ,其中A组因子主要刺激早期混合系祖细胞CFU Mix扩增 [(11± 2 )倍 ],B组因子主要刺激粒单系祖细胞CFU GM扩增 [(2 2± 3)倍 ],C组因子主要刺激早期红系祖细胞BFU E扩增 [(13± 4 )倍 ].此外 ,给受照小鼠输注A组因子作用后的人脐血细胞 ,13d在小鼠脾脏形成脾结节 (CFU S) ,30d从小鼠骨髓检出造血祖细胞(CFU GM和CFU E) ,造血细胞数量与从输注新鲜脐血细胞的小鼠体内检出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具有体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 CSF)进行干细胞动员时干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变化 ,从黏附分子角度说明G CSF的动员机制。方法 将重组人G CSF(惠尔血 )或生理盐水注射于小鼠皮下 ,每日两次 ,连续 7d ,收集G CSF使用前后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计数外周血Sca 1 干细胞数目和骨髓有核细胞数 ,同时分别检测细胞表面CD49d、CD44的表达和干细胞与骨髓基质蛋白黏附能力的变化。结果 重组人G CSF对小鼠有和人类相似的动员作用 ,使用G CSF 7d后外周血Sca 1 细胞数增高近 2倍 ,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下降 ,同时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9d表达以及细胞黏附能力都有所下降 ,而对照组无类似现象。结论 G CSF可能通过降低某些黏附分子的表达 ,削弱造血细胞与骨髓基质的黏附而产生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5.
何晓莉  张雁  吴宏  姜蓉 《重庆医学》2012,41(35):3734-3736,3802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一次性4.0Gy剂量全身均匀照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取外周血并进行常规检测,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并计数;骨髓切片染色观察骨髓造血细胞数量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NS)组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及BMNC计数均明显减少,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显著减少,BMNC G0/G1期比例、凋亡率、p53表达均升高;2mg/kg APS组和8mg/kg APS组均能提高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增加骨髓腔内造血细胞数量,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凋亡率。结论 APS可以促进骨髓造血系统恢复,对辐射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证实颌下腺是否合成影响造血的细胞因子 ,并探讨其对粒 -单系和巨核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有何影响 ,为重新认识颌下腺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CD13膜抗原及细胞周期 ,研究小鼠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 (SGCM)对小鼠粒 -单系和巨核系造血发生的影响。结果  SGCM对粒 -单系祖细胞 (CFU- GM)集落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能明显促进巨核系造血祖细胞 (CFU- Meg)集落生成 ,而且雄性 SGCM刺激活性高于雌性 SGCM,IL- 3与雌性 SGCM有叠加作用 ,贫血雄性 SGCM对 CFU-GM和 CFU- Meg的刺激活性高于正常小鼠 ,SGCM能促进小鼠骨髓细胞进入增殖活跃期 (S/G2 )。结论 颌下腺能合成与粒 -单系、巨核系造血相关的造血因子。提示颌下腺与造血调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脐血造血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从新鲜的脐血标本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脐血血清和造血生长因子的IMDM培养液中悬浮培养 5周 ,采用有核细胞计数、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和祖细胞集落测定对有核细胞总数、CD3 4+ 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因子、白介素 3和白介素 6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 3周 ,可以显著扩增有核细胞总数和CFU GM ,扩增倍数分别为培养前的 5 8 3倍和 12 2倍 ,且培养后的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CD3 4+ 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则从 0 97%下降到 0 0 5 %。按照此培养条件 ,可以使单份新鲜脐血样本中有核细胞总数增加 ( 5 1± 2 3 )倍 ,CFU GM增加 ( 2 2± 0 95 )倍。结论 本培养体系在体外可以诱导脐血造血细胞向粒系定向诱导分化 ,从而增加单份脐血中粒单系祖细胞和粒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8.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5-氟尿嘧啶(5-FU)225 mg/kg腹腔注射复制骨髓抑制动物模型,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5 ml/kg,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治疗1周后,做血细胞计数、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CFU-E、CFU-MK)培养和骨髓病理检查.结果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升高外周血细胞计数: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治疗组小鼠的CFU-GM、CFU-E、CFU-MK集落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改善骨髓抑制:骨髓病理检查对照组出现大片空白区,造血细胞稀少,而治疗组造血组织结构较完整,造血细胞量丰富.结论 化疗后小鼠在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低下时,参芪扶正注射液能通过促进骨髓各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改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从而促进血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强度氦氖激光及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扩增造血干细胞提供新的方法和实验依据。方法:黄芪注射液与4.20 J/cm2氦氖激光刺激小鼠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造血干细胞Sca-1阳性率的表达情况及骨髓造血细胞的周期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Sca-1阳性率的表达及骨髓造血细胞周期中S期、G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且激光照射与黄芪注射液联合组结果最显著。结论:低强度氦氖激光能够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产生刺激增殖作用,且黄芪注射液与其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肿瘤细胞Hep G2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MTT法测定华蟾素注射液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Hep 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24h和48h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为明显;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48h抑制率明显高于24h抑制率(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G0/G1期百分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S期细胞百分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的减少,Bcl-2蛋白表达不断增加,而Bax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明显抑制人肝癌肿瘤细胞Hep G2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1)、低剂量多糖组(200mg·kg-1)、高剂量多糖组(400mg·kg-1)、环磷酰胺(CTX,40mg·kg-1)组、CTX(40mg·kg-1)+低剂量多糖组、CTX(40mg·kg-1)+高剂量多糖组,每日1次,连续14d,14d后检测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CTX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黄芪多糖不经仅能有效对抗免疫抑制(P<0.05),对正常小鼠也有免疫增强作用。结论黄芪多糖对小鼠特别是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蜂胶黄酮类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类提取物对去卵巢引起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对照组实施假手术,模型组和蜂胶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模型组灌胃均给蒸馏水5ml·kg-1·d-1,蜂胶组灌胃给蜂胶提取物100mg·kg-1·d-1。10周后,称量体重、测定骨密度(BMD)、骨矿物含量(BMC)、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尿钙及尿羟脯氨酸(HO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骨BMD和BMC下降(P<0.05),血清ALP增加(P<0.01),尿钙、尿HOP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蜂胶组BMD和BMC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ALP、尿钙减少(P<0.05),尿HOP减少(P<0.01);蜂胶组与对照组相比,以上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蜂胶黄酮类提取物可增加骨密度,减少去卵巢大鼠骨钙丢失,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2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脂多糖(LPS)组、全氟化碳组(PFC组)、正常对照组(NC组)。PFC组于实验前48 h腹腔注射C8F18 15 ml.kg-1,实验日LPS组、PFC组静脉注射内毒素7 mg.kg-1,分别于2、46、h后处死,比较各组肺脏病理、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结果PFC组注射LPS后6 h肺泡灌洗液中TNF-α为9.60±0.61 pg.ml-1,明显低于LPS组(10.750±1.095 pg.ml-1)(P<0.05),其余时间点及血清中TNF-α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FC组与LPS组病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注射C8F18原液可以部分降低肺内的TNF-α水平,这可能可以减轻肺部的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环磷酰胺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于第7天断颈处死小鼠,取出尺骨和股骨,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行尺骨组织学切片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明显减少(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骨髓单个核细胞明显增多(P<0.01)。骨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模型组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且明显受损,血窦减少、窦壁断裂。治疗组线粒体、内质网和血窦数量增加,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当归注射液能通过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改善骨髓微环境而对受环磷酰胺损伤的小鼠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Ithasbeenfoundthatthroughrenova-tionofmicrangiumandimprovementofoxygensupplyligustrazinecouldenhancethegrowthandadhesionfunct...  相似文献   

16.
氧化苦参碱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70、140和210 mg·kg-1组,应用二甲苯制备小鼠耳肿胀模型,以鼠耳肿胀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50、100和150 mg·kg-1组,以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OMT 100 mg·kg-1组,应用右旋糖苷制备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以大鼠足跖容积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腹腔注射OMT 140及21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P<0.05或P<0.01),OMT 100和150 mg·kg-1可显著减轻右旋糖苷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程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给予L-NAME能增强OMT的抗炎作用。结论: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右旋糖苷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其抗炎作用可能不是完全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C对醋酸铅所致小鼠血中金属元素变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铅中毒小鼠血中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观察组各12只,对照组每日给予蒸馏水(10 ml.kg-1)灌胃;模型组每日1次给予醋酸铅溶液(浓度为6 g.L-1)60 mg.kg-1灌胃;观察组先给予醋酸铅溶液(用法同模型组),1 h后给予维生素C溶液(浓度为8 g.L-1)80 mg.kg-1,连续灌胃8 d后采血,用BS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全血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全血铅、铜、锌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铅、锌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全血铜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观察组相比全血铅、铜、锌的含量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全血铁和血浆钙的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醋酸铅中毒可引起血锌下降和血铜升高,维生素C可使醋酸铅中毒时血锌下降程度及血铜升高程度减轻,维生素C可能具有拮抗铅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河南蜂胶对环磷酰胺(CP)诱发基因突变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小鼠骨髓微核实验检测河南蜂胶对环磷酰胺诱发突变的抑制作用。结果蜂胶对诱变剂所诱发的突变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500mg·kg-1、2000mg·kg-1剂量蜂胶组对CP诱变具有中等抑制,8000mg·kg-1剂量组对CP诱变具有强度抑制。蜂胶本身无诱变活性。结论蜂胶对CP诱发的基因突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山芪颗粒剂抗炎、镇痛及抗腹泻的药理作用。方法:复方山芪颗粒剂分别连续给健康Wistar大鼠及昆明种小鼠灌胃,于末次灌胃1 h后于大鼠右后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 mL)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炎症模型、腹腔注射0.7%冰醋酸(10 mL•kg-1)致小鼠扭体的疼痛模型及灌服潘泻叶煎剂(每只小鼠0.5 mL)引起小鼠腹泻的模型,同时设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1)、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0.5 g•kg-1•d-1)。分别观察致炎前和致炎后大鼠足跖肿胀程度、腹腔注射0.7%冰醋酸10 mL•kg-1后30 min内每只小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及灌服潘泻叶后1~6 h内小鼠排异常便次数。 结果:复方山芪颗粒剂中、大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小鼠扭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复方山芪颗粒剂小、中及大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腹泻次数,具有抗腹泻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山芪颗粒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抗腹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