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碘乙酸钠诱导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近年碘乙酸钠多用于诱导骨关节炎的发生,病理结果观察到软骨区域凋亡的发生,但有关碘乙酸钠诱导软骨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碘乙酸钠诱导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建立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培养体系;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评估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活性氧水平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调控蛋白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碘乙酸钠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软骨细胞凋亡,使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降低(P〈0.05),凋亡调控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碘乙酸钠诱导的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凋亡主要与活性氧的产生及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刺参酸性黏多糖(SJAM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SJAMP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JAMP作用HeLa细胞后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JAMP对HeLa细胞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比,各SJAMP浓度组均能降低HeLa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随着SJAMP作用浓度的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而Bax基因的表达增加.结论:SJAMP在体外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其凋亡分子机制可能是因为对Bax、Bcl-2表达调控,改变线粒体跨膜电位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NA-326对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RNA-326慢病毒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获得重组慢病毒,经感染NP细胞得到稳定过表达细胞系GV369-miRNA-326-NP,同时设置空载体GV369-NP组与空白组。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载体的标签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miRNA-326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miRNA-326与FasL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FADD,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使用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的变化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示,经慢病毒感染的过表达细胞系和空载体细胞系均出现绿色荧光,而空白组未见绿色荧光。与空白组相比,GV369-miRNA-326-NP组中miRNA-326的表达水平、Bcl-2表达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FADD,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V369-NP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实miRNA-326与FasL存在靶向关系。结论:MiRNA-326可抑制IDD NP细胞发生凋亡,既可通过靶向性调控外源性FasL/Fas通路参与caspase-3和FADD介导的细胞凋亡,也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对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透骨消痛胶囊治疗早、中期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小GTP酶Rho能够抑制软骨细胞肥大分化,促进软骨细胞的凋亡。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对体外培养凋亡大鼠关节软骨细胞Rac1和Cdc4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4周龄SD大鼠膝关节软骨建立稳定的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第3代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用2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凋亡,诱导成功后,给予透骨消痛胶囊(500,100,20 mg/L)孵育24 h后,分别用MTT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存活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软骨细胞Rac1,Cdc42,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透骨消痛胶囊能够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所致的软骨细胞凋亡,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同时能够下调Rac1,Cdc42,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透骨消痛胶囊可能通过下调Rac1,Cdc42和 Bax蛋白表达,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芩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CCK-8法检测黄芩苷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普通光学显微镜和Hoechst 33342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cl-2、Bax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Bcl-2、Bax、caspase-8及caspase-3剪切片段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黄芩苷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均呈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Ⅴ/PI法检测到细胞早期凋亡;caspase-3、caspase-9、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Bcl-2 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Bax、caspase-8及capsase-3剪切片段蛋白表达上调,同时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降低。结论:黄芩苷显著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Bax比值,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及死亡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CML急变期BMMSC不能抑制原代CML急变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对K562仅有轻度的抑制作用;CML急变期BMMSC提高阿霉素处理后的K562细胞的存活率,并保护K562及原代CML-Bp骨髓单个核细胞,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与CML慢性期及正常组BMMSC相比较,CML急变期BMMSC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其细胞共培养组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少(P<0.05);检测CML急变期BMMSC共培养组的K562显示,活性Caspase-3表达均较单独K562+ ADM组明显下调,caspase-9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CML急变期BMMSC下调阿霉素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稳定caspase-9蛋白非活性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蛋白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水溶性含氮双氢青蒿素二聚体SM 1044对全反式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R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SM 1044对细胞凋亡、线粒体跨膜电位以及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M 1044对MAPK(ERK、JNK)信号通路以及PML/RARα融合蛋白的影响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SM 1044能够显著诱导NB4-R1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丢失,同时能活化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以及抗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SM 1044可诱导NB4-R1细胞产生ROS;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M 1044能够激活MAPK(ERK、JN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同时下调PML/RARα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SM 1044能够诱导全反式维甲酸耐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R1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可能与ROS/ERK以及ROS/JNK信号通路有关,此外,SM 1044也可通过下调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背景:Brg1是依赖ATP的染色质改变复合物的核心催化亚基,该亚基在基因的转录调控、复制、重组,骨骼肌的分化、抑制肿瘤的发生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探索Brg1基因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小鼠颅骨成骨细胞的原代培养;分别用0,50,200 μg/L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分化,摸索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最佳作用剂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Brg1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钙钴染色法检测敲除Brg1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成骨分化的影响;构建Dlx5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钙钴染色法检测Brg1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对Dlx5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结论:用自行合成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原代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分化,200 μg/L剂量有着较好的诱导分化效果;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Brg1基因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水平上调;敲除Brg1可抑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成骨分化;Brg1能够调控Dlx5的表达水平.说明Brg1通过调控Dlx5的表达水平调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9.
Fenretinide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enretinide(4-HPR)是人工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但是其机理尚不很清楚.本研究考察4-HPR对几种白血病细胞的影响,并用U937为对象研究其作用机制.在研究中进行了细胞生长和增殖实验,以膜联蛋白检测细胞凋亡,测定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跨膜电位(△ψm)及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4-HPR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进一步发现4-HPR能够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并且此凋亡可以被维生素C所抑制.此凋亡过程伴有活性氧的升高,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以及酶原型胱冬酶-8(caspase-8),-3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结论:4-HPR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的水平,造成线粒体膜损伤,引发由caspase家族成员介导的凋亡,提示4-HPR可能是一种线粒体靶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何首乌苷保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免于奥沙利铂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并利用流式检测所培养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10μmol/L奥沙利铂处理胶质细胞24 h建立凋亡模型,加入浓度梯度的何首乌苷预处理胶质细胞24 h后与奥沙利铂共同作用24 h,台盼蓝染色法观察细胞存活。随后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检测各组凋亡率和检测Caspase-3的活性水平。进而利用JC-1染色法流式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利用实时定量RT-PCR与免疫印迹检测BAX与BCL2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果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率达95%以上。奥沙利铂处理诱导凋亡24 h后,对照组胶质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上升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加何首乌苷处理后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下降而线粒体膜电位上升。相对于对照组,加入何首乌苷处理后BAX基因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基因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何首乌苷能恢复凋亡相关基因BAX与BCL2的平衡,保护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并使胶质细胞免于奥沙利铂诱导的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