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树侠 《家庭护士》2007,5(2):80-81
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门诊输液这一特定时间里,由门诊护士对病人及陪护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获得一些医疗知识,促使病人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起到一定的作用,我院门诊利用病人等候及接受输液的时间,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以护理干预手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在门诊输液的过程中,门诊护士利用一定的时间对病人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能够使病人获得一些医疗知识,促使病人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我院利用病人等候及接受输液的时间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加病人、陪人的疾病预防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尝试,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以护理干预手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善和促进个体的健康。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门诊输液这一特定时间里,由门诊护士对患者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获得一些医疗知识,促使患者改变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我院利用患者等候及接受输液的时间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增加患者、陪护的疾病预防知识,通过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主动服务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门诊输液者提供主动服务,提高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方法:输液前对病人做好护理评估,输液中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实施人性化主动服务,输液后及时给予病人健康教育,为病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咨询服务。结果:门诊输液者对护士门诊输液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为门诊输液病人提供输液过程中的主动服务,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林小玲  冯桂莹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410-1411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3月1日-6月30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常规组(500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我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作为全程组(500例),实施病人选护士并运用护理程序在输液前、输液中和输液后进行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程护理组病人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技术操作、耐心宣教及综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一般健康宣教的常规组。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能促进健康教育的落实,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输液室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门诊输液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满意度的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及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不到位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病人对排队等候满意度由改进前85.4%提高到改进后的96.0%,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满意度由89.2%提高到95.3%.[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并且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意识,满足病人对用药知识的需求,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病人健康教育问题及护士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对门诊492例及住院病人400例输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门诊组和病房组输液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和调查输液病人认为护士在健康教育不足的方面共有6项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的都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这次调查使我们了解到对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的,但是门诊也有它的特点.我们吸收了住院病人好的健康教育的方法,结合病人的情况(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理解力),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对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6月同科室的120例病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护士到位时间、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日均输液呼叫铃声少于对照组,护士到位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推行责任制护理和开展床边工作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王爱萍 《护理研究》2005,19(1):114-114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护士人力不足、疲于应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因此,了解病人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是做好护理工作、赢得病人满意的服务新理念。我院门诊输液量平均每天有490例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良好的输液服务已成为病人门诊冶疗的主要需求。为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对35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燕玲 《全科护理》2012,(4):317-3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 20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输液病人调查问卷,输液结束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护士的技术操作、病情观察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覆盖和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门诊输液病人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爱萍 《护理研究》2005,19(2):114-114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 ,也是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静脉输液多、工作量大、护士人力不足、疲于应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因此 ,了解病人的需求 ,主动提供服务是做好护理工作、赢得病人满意的服务新理念。我院门诊输液量平均每天有 490例病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良好的输液服务已成为病人门诊治疗的主要需求。为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对 3 5 0例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门诊输液病人 3 5 0例 ,年龄 18岁~ 65岁 ,文化程度不等。 40 …  相似文献   

12.
护理路径应用于门诊输液患儿健康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秀梅  綦丹 《现代护理》2007,13(8):742-744
目的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陪护人对护士综合满意率。方法将88名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以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路径于门诊输液患儿的健康教育,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输液室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门诊输液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满意度的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及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不到位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病人对排队等候满意度由改进前85.4%提高到改进后的96.0%,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满意度由89.2%提高到95.3%。[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并且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意识,满足病人对用药知识的需求,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陪护人对护士综合满意率.方法 将88名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健康教育,以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护理路径于门诊输液患儿的健康教育,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门诊输液病人对医疗环境和健康知识的需求,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健康需求内容,对门诊输液病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98.3%的病人输液前希望了解输液的程序和方法;94%的病人希望护士有扎实的基本功,力求一针见血,避免重复穿刺.87.3%的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输液疗效;86%的病人希望能与护士多进行语言交流及给予个别指导.96.3%的病人输液后想知道拔针后按压的方法和时间,90.7%的病人关注输液后的有关注意事项、随诊指征.[结论]病人对静脉输液知识的缺乏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不仅要加强对病人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宣传,还要加强采取对病人健康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护患关系,提高老年患者及陪同人员对护士的综合满意率。方法将102名门诊输液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门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门诊输液老人进行健康教育,以陪护人员对护士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陪护人对护士健康教育的综合满意率,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理路径于门诊输液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其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儿童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儿童输液室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7月~12月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6月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责任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门诊儿童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责任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儿童输液室输液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患儿在医院输液治疗期间可得到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小玲  黄秋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68-1869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通过病人选护士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500例门诊输液的患者为实验组.将门诊输液室的护士根据年龄、工作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及职称分成两组,每天让病人从当班护士公示牌中选1名自己认为能信任的护士作为责任护士.并由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需求,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2006年3月1日~6月30日500例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技术操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林小玲  韩芳  冯喜 《护理研究》2007,21(11):966-967
门诊输液室是反映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门诊输液病人的增多,尤其在输液的高峰期,病人因排队等候时间长,个别护士说话语气重、解释不到位等引起的纠纷接踵而来。虽然医院对门诊输液室进行了扩建装修,使病人在宽敞明亮、舒适的环境中输液,但病人的满意度并没有明  相似文献   

20.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本院门诊输液的392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内容包括提供良好的输液环境、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制订护患沟通流程和严格的输液管理制度、做好健康教育等。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患者对护士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护士形象和语言,健康教育和护理管理的评价均为95.7%以上。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前提,输液护患沟通流程、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