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输液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热反应不但可以加重病情,还可以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的损害。本文对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作如下分析。1导致静脉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58例发生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减少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本院近2年来发生的58例静脉输液反应从致热源、细菌、药物因素、输液器具、季节、患者年龄、环境、消毒剂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对静脉输液发生反应的药液进行热源检测,共有5例阳性;血培养7例阳性;药液细菌培养2例阳性;同一批号未开封药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输液器及头皮针细菌培养和热源检测全部阴性;引起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药物以中药制剂、大分子物质、血液制品及含钾离子的药物为主;夏季为高发季节;发生率高的为老年人。结论发生静脉输液反应的因素是复杂的,它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输液反应也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加强了对输液反应的观察,现将输液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报道如下. 1发热反应的发生和预防 1.1因素分析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人致热物质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本科7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观察,了解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方法 观察2013年5月15日~6月15日住院输液的患者,了解为确保用药安全,如何加强输液安全措施。结果 67例患者安全输液,无不良反应,其余2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1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均恢复正常。结论 加强医院的安全输液管理,能有效的避免输液反应的发生,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上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发生静脉输液反应的患者及时处理、精心对症护理,根据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总结出预防静脉输液反应的发生的对策。结果通过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及时给于输液反应患者以护理,减轻了患者痛苦。结论实施有效的输液反应预防措施,减少了输液反应发生率,提高了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治疗手段,但它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其中以发热反应为常见。1 输液反应的原因与分期。输液中的发热反应多见于夏季,常因致热原甚至微生物污染了液体、输液管及容器,操作环境不洁等众多原因所致。典型的临床发热反应分3期:①寒战期:一般在输液15例分钟发生,患者突然畏寒、面色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生输液不良反应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室发生的输液不良反应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等进行分析,并探讨静脉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研究输液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反应(6.7%)、静脉炎(5.8%)、空气栓塞(0.8%)、过敏反应(55.0%)、疼痛(20.8%)以及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10.8%)等,其中中药注射剂77例,占64.2%,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共34例,约占28.3%,消化系统类药物共5例,占4.2%,血液系统类药物4例,占3.4%。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预见性的观察和针对输液反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引入药学服务,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输液反应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发热型输液反应与输液内毒素限值的关系,为临床输液致发热型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提供输液内毒素限值的参考依据。方法依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XI 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了残留输液、留样输液、外购输液和加药输液的内毒素检查方法,并通过供试品阳性对照、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等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我院两年来发生的发热型输液反应,剩余输液内毒素含量检查符合规定。结论检查分析认为,所发生的发热型输液反应应排除输液内毒素含量超标因素。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对内毒素的敏感性,输液中的微粒数,输液速度等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乔莉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41-1243
目的:对输液发热反应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我院门诊2006-2012年95例次门诊输液发热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门诊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结论:输液发热反应呈下降趋势,由微粒污染和药物配伍不当引起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静脉输液的反应进行分析,找到预防的措施,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32例出现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常见的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季节、患者自身、药物、输液器具以及护士的操作等因素。结论:加强护士的无菌操作,对年龄大的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治疗室安装空调,输液器具的检查及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本院门诊注射定预防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措施。方法 配药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包装及液体澄清度,割锯安瓿后用酒精棉枝消毒并拭净砂屑,加药穿刺橡皮塞时要75°斜角进针;加药后注意液体有无变色、混浊、沉淀;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每日清洁消毒注射室。结果 静脉输液95000人次,未发生严重输液发热反应。结论 只要有严格的科学管理,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技能,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就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静脉输液反应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输液反应的原因和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80例输液反应与联合用药、患者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输液反应是I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临床输液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30例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反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生与药物、溶剂、输液用物、操作过程和环境各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1],常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病人依从性下降等后果,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本文通过对130例静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本院门诊注射室预防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措施.方法配药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包装及液体澄清度,割锯安瓿后用酒精棉枝消毒并拭净砂屑,加药穿刺橡皮塞时要75°斜角进针;加药后注意液体有无变色、混浊、沉淀;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每日清洁消毒注射室.结果静脉输液95000人次,未发生严重输液发热反应.结论只要有严格的科学管理,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技能,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就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生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旨在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方法对16例发生静脉输液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引起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输液器具因素、患者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输液温度、药物配伍及护士操作因素等。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和护理,16例发生输液反应的患者症状、体征均逐渐缓解,患者很快好转。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严格按照各项护理技术规范操作,规范药物配伍,合理安排输液,改善操作环境是预防输液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药液直接滴入静脉,故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的质量。两年来,笔者共行8000例静脉输液,无1例发生输液发应,现将经验浅谈如下。1液体反应的常见原因1.1 输入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所致发热反应。1.2 输液速度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所致心力衰竭、肺水肿。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内科或是外科都是治疗疾病、抢救急重症的有效措施。因此,输液反应也较为常见。其中,多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等,心脏负担过重反应、空气栓塞比较少见,脑水肿、脑疝形成则更为鲜见。某院在为一术后患者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发生了这一严重反应,教训颇为深刻。1 临床资料 患者何某,女,22岁。因持续腹痛4小时入某院求治。该院以急性阑尾炎收入外科住院治疗,急行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了静脉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静脉输液反应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进行静脉输液9360人次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进行静脉输液的19222人次中未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与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输液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静脉输液9360人次,发生输液反应3人次,输液反应发生率为0.03%;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未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静脉输液9862人次,发生输液反应11人次,输液反应发生率为0.11%。结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加强对临床输液反应的认识,掌握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输液反应发生。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10~2013年临床科室送检的45例输液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从患者的个人情况、药物及液体情况、输液反应涉及科室及发生时间、输液环境因素等方面调查并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结论采取预防措施,合理用药,规范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改善临床输液调配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输液反应为临床输液时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输液反应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楚,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方法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它不单纯是药品质量问题,而是许多因素综合表现。结果探讨、分析输液反应的原因将有助于输液反应的预防、控制及处理。结论通过对静脉输液反应原因的论述分析和预防是静脉输液在当今的护理工作中十分必要,也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