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本院门诊注射定预防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措施。方法 配药前仔细检查输液器包装及液体澄清度,割锯安瓿后用酒精棉枝消毒并拭净砂屑,加药穿刺橡皮塞时要75°斜角进针;加药后注意液体有无变色、混浊、沉淀;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输液速度不可过快;每日清洁消毒注射室。结果 静脉输液95000人次,未发生严重输液发热反应。结论 只要有严格的科学管理,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技能,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就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药液直接滴入静脉,故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的质量。两年来,笔者共行8000例静脉输液,无1例发生输液发应,现将经验浅谈如下。1液体反应的常见原因1.1 输入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消毒保存不良等)所致发热反应。1.2 输液速度过快,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液体所致心力衰竭、肺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药液质量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监测空气消毒后配置中心配药室与普通治疗室护理操作前及操作后2h空气菌落数,并在相应环境下进行输液加药,检测已配药液不溶性微粒数和微生物污染情况;统计不同配药环境配置药液临床输液后.发生输液反应的数量。结果普通治疗室操作后空气菌落数高于操作前(P〈0.01);配置中心配药室配置的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敷和微生物污染低于普通治疗室(P〈0.01);配置中,心配药室配置药液临床输液后发生输液反应率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使用,可大大减少不溶性微粒的产生和药液污染.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值得各个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及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现就静脉输液操作中常引起的发热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谈一点体会。   1 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1 1 输入不合格的药液 ,如 :药液污染、药物贮存不当发霉长菌、放置时间过久发生分解或聚合而产生杂质。1 2 输液器具污染和使用超过使用期的输液器1 2 1 配药加药中的污染1 2 2 打开瓶盖与药物稀释及安瓿切割消毒不当造成的污染。1 2 3 配药时针头插入瓶塞后橡皮塞表面进针空隙增大进灰尘杂质的污染。1 2 4 加药注射器放置的时间长或用大注射器稀释药液污染率高。1 2 5 静脉穿…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如果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原、细菌或微生物污染 ,可导致病人发热 ,轻者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重者初起寒战 ,继之高热 (可达 4 0℃以上 ) ,伴随呼吸困难、紫绀 ,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为有效地预防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 ,现就工作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1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1 1 环境空气的消毒 治疗室每日晨常规紫外线照射消毒 1h ,每日用 1%的 84消毒液进行室内、门窗、台面、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 2次 ,每月空气细菌监测 1次。1 2 配药及输液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22例住院患者发生的静脉输液发热反应进行回顾性归纳和总结。结果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环境因素、输液器材和药品质量、无菌技术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只有把好物品采购关,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患者营养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合理药物配伍、密切临床巡视,才能减少或杜绝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调配环境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汤薇薇  周孝山 《安徽医药》2005,9(7):533-534
目的讨论上市合格药品在医院使用过程出现发生不良反应(ADR)的重要因素.方法通过对静脉输液场所进行调查、了解和走访,掌握有关输液调配加药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结果合肥地区部分医疗单位,静脉输液调配和输液室环境条件差,输液药品调配操作不规范,造成药品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引发ADR增高.结论要认真贯彻执行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配制操作规程,提高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维护患者用药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患儿306例,按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输液采取程序化管理,比较两组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比较实施程序化管理前后,输液室护士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时的依从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液体渗漏、拔针出血、淤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液室护士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9项因子评分均在良好水平,除恐怖与实施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管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室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均明显提高,液体渗漏等发生率显著降低,得到了患者家属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治疗手段,但它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其中以发热反应为常见。1 输液反应的原因与分期。输液中的发热反应多见于夏季,常因致热原甚至微生物污染了液体、输液管及容器,操作环境不洁等众多原因所致。典型的临床发热反应分3期:①寒战期:一般在输液15例分钟发生,患者突然畏寒、面色苍  相似文献   

10.
张雪云 《华夏医药》2005,9(1):51-51
目的提高对输液反应的认识。方法对30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资料,从性别、时间、季节、体质所用药物等进行分析。结果输液反应与患的体质,发病的季节,输入的液体的质量、速度等有关。结论静脉输液前应取格无菌操作,检查药品质和量,避免输液时间过长,反复加药,加强监护,发生异常,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岁以下婴幼儿静脉输液的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分两个年龄段进行不同注射部位的比较.结果 2岁以下婴幼儿宜首先采用头皮静脉穿刺,其次是足背静脉,手背静脉尽量少选;2~3岁幼儿宜采用四肢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结论 婴幼儿输液时选择正确的部位,有利于护士在输液前有明确的选择目标,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减少惠儿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观察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方面的优劣,比较有关指标有无差异,并总结有效的适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至8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68例中随机抽取89例患儿,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210例中随机抽取的89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种输液方式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两者在血管穿刺总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组与普通输液组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且明显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及液体渗漏少的优点,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适合临床使用而又更能预防微粒引起输液反应的方法.方法实验组应用核孔膜输液器4 09 0例,对照组应用纤维膜输液器4490例,观察临床输液过程,统计输液反应发生情况,将资料进行X 2检验.结果使用输液器终端过滤器为核孔膜4090例,发生输液反应2例,占0.049%,使用输液器终端过滤器为纤维膜的4490例,发生输液反应14例,占0.31 2%,两组比较X2=7.94,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使用核孔过滤膜精密过滤器输液器优于纤维膜过滤器输液器;建议输液用的液体最好选用由统一大型工业化生产厂家提供的专业静脉输液用液体,减少液体的院前污染;建议输液液体中加药的程序最好在环境洁净的中心药房,由药师负责,充分发挥药师对药物配伍禁忌、合理用药的权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蒋侠 《哈尔滨医药》2010,30(6):66-67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缓解静脉穿刺时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复方卡因乳膏进行局部外涂,用3M贴膜覆盖10分钟后,去除3M贴膜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对两组患者输液疼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输液时选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穿刺点,可缓解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离心静脉输液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离心穿刺静脉输液法。对照组按常规采用向心方向穿刺静脉输液法.观察静脉输液1分钟内患者手指的活动情况、液体渗漏发生率及最大流速或最小液体流速时两组患者输入液体的滴数。结果 离心穿刺法对手的活动无影响,而顺向穿刺法对手的活动均有影响,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逆向穿刺法液体渗漏发生率为8.0%,顺向穿刺法液体渗漏发生率为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穿刺方法的液体流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离心穿刺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静脉药物加药口消毒和使用医用输液瓶口贴的必要性.方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洁净操作环境下,向60份静脉输液中加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模拟配制加药过程,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ⅪJ中细菌计数方法,对消毒组和未消毒组、医用输液瓶口贴组和未使用组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毒组和未消毒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使用密封消毒袋后,贴医用输液瓶口贴组和未贴组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配制静脉药物时,加药口需要进行消毒,以减少加药时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使用密封消毒袋后,30 min内静脉输液不需要贴医用输液瓶口贴.  相似文献   

17.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实际操作时,由于技术、心理等因素,会导致穿刺尤其是小儿一次成功率降低,甚至造成输液反应的发生。为此,笔者就手部静脉穿刺方法、心理因素在静脉穿刺中的作用和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患者体位的改变,或者患者不小心什么的都会使输液速度改变,出现过快、过慢或者滴速暂停等现象,并且会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的情况,为了确保输液顺利完成,我科在给患者输液时采用细节护理方法加强针柄固定,用加强针柄固定方法,效果比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5月在我医院住院的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360例,其中男190例,女170例,年龄22~68岁。穿刺静脉均为患者手背浅静脉。输液时两组患者所用输液器、液体、加药种类、加药量、操作者、消毒剂使用的种类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浅谈医院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输液加药是普遍性的。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是合理使用药品、减少浪费、防止空气中微生物、微粒进入输液,造成热原样反应;避免二次污染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洁净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配置是必要的,提高输液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传  相似文献   

20.
浅析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输液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热反应不但可以加重病情,还可以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的损害。本文对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作如下分析。1导致静脉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