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富兰克林学会1824年成立于美国费城,在美国的工业化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旨在分析学会在1824—1835年间举办的9次工业品展览会,探讨展览会的双重目标,分析展览会的各种相关报告和展览会的实际作用及其-9美国工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技术史研究历程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上升期和拓展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致力于出版各类技术发明与商业史的相关著作,并着力保留和整理技术文化相关的实物和档案,推动了早期德国技术史研究的建制化。1960年代之后,德国的技术史研究进入了拓展期。在联邦德国,工业大学和技术博物馆的历史学家们逐渐成为推动技术史研究进一步建制化的主要力量。与早期工程师为主体不同的是,历史学家们主要关注的是生产的历史以及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背后导致技术变革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1990年代后,消费史逐渐走入他们的视野,作为其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技术思想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技术哲学领域。不过,由于社会历史等诸多原因,技术一直处于思想史的边缘地位。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受到哲学的关注,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技术哲学学科。然而,技术思想却历史地存在着,它揭示了生活世界并具有哲学性质。因此,研究技术思想史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是有益的。研究技术思想史,可以从技术思想史和技术哲学思想史两条线索着手,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可以围绕这两条脉络展开。  相似文献   

4.
2010年4s学会第35届年会反映了当前世界各国STS研究群体的概况以及STS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目前美国加州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构成了国际STS研究的重镇。STS研究越来越关注诸如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科学传播和社会风险评估之类的现实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STS研究的主旋律,科技创新研究和亚洲科技与社会问题研究已演变成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支配日益凸显的当下,尼采技术批判的地位和影响备受关注。尼采前瞻性地警醒了技术时代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后果:劳动“非个性”,心灵学会懒撒,生活走向平庸和无聊。尼采着眼于文化心理的技术批判思想深深影响了芒福德、盖伦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哲学思想。他们共同表达的对于技术忧虑乃至悲观,对于当下超人类主义的技术乐观乃至技术狂热有一定的纠偏作用。但与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机器技术思想相比,尼采及其追随者的相关思想仍有重大不足。  相似文献   

6.
以英国皇家学会为载体,考察博物学在近代地位的起伏变化.学会成立初期,会员受到培根理论的影响,特别重视博物学,并将它视作通向新形式自然哲学的基石;随着自然哲学地位的提升和数学、实验研究方法逐渐得到认可,博物学传统不断受到贬损;从18世纪中叶起,由于雷和林奈等分类体系的出现与传播,博物学重新得以繁荣.学会内部,博物学家与自然哲学家两大派别冲突不断.  相似文献   

7.
皇家学会是英国近代早期兴起的第一个科学社团,它发端于17世纪伦敦知识分子群体自我组织意识的觉醒,并凭借国王特许状获得法人资格。依据特许状的规定,皇家学会获得了社团法人的自治权。这种作为主体权利的自治权使得皇家学会可以抗衡政治和教会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对皇家学会外部权利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英国近代科学团体的兴起和发展特点,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17世纪英国知识与社会、知识与权力等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灵学会:组织、理念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学会是一个由许多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参与的民间团体.它以<灵学丛志>为理念宣传平台,以盛德坛为活动平台,主要开展出版期刊、挟乩和灵魂摄影三类活动.在科学救国的时代语境中,尽管灵学会在外在组织上采取学会结社、期刊出版等现代手法,同时利用科学、伪装科学进行理念宣传和巫术活动,而在内在精神上却反对科学,井依循扶乩的传统.这种内在的限制是灵学绝不可能救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为什么要研究技术革命史的分期历史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历史分期是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史分期的研究,第一次把历史变成了科学。今天,我们要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把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从搜集材料的阶段上升到理论概括的阶段,就需要研究科学技术史的分期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科学技术活动对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技术史学科的诞生与工程学教育大有关联。高校基于工程师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培育其职业意识,早期偏向精英化路径,20世纪中期转而依托以科技为主线的人文观,这一融合为技术史学科及其学会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工程学对美国技术史学科的人员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认识论都影响至深。学科始终关注与社会广泛相关的工程系统,进而基于美国“适应、改良、应用”欧洲技术的历史路径,发展出以域境主义为特征的技术史叙事策略,并在当代出现细分化、全球化、社会史化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是由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具有地缘性、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包容性、多样性、集聚性、大众性等特点。伴随休闲时代的即将到采,城市发展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的同时。必须对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予以更多的重视;必须坚持地缘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风险观念视野下的科技观立足于对“技术公害”等现实问题的反思,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复杂矛盾。这对于我们超越传统科技观,富于启发意义。但这种科技观的后现代主义消极立场,决定了其诸多的局限性。本文意在表明,我们应当把化解风险危机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型科学技术发展的契机,切实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2):23-26,58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和“语言作为存在的家”,二者都以语言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但究其实质还是有所不同。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解决认识支点问题的必然选择,这是寻求认识客观性的必然结果。然而,这种符号系统的精致分析,无疑容易踏上语言的迷途,而惟有将语言作为存在的家,对之进行形而上的审视,才能使语言还乡。  相似文献   

14.
明中后期,作为与阳明心学并存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影响了一大批学者做学问的理路。他们逐渐以"实用"为指向,以面向生产、生活为研究旨趣,总结扬弃以往实践经验、设计开发新型实用技术,直接促成了明朝技术科学的大发展。其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样一股"实用"之风,是经济、政治、社会、中西汇通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产物。我们从明代此阶段技术科学兴衰发展的因果分析中,可以尝试着找到回应"李约瑟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工业主体和受众研究是文化工业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中心环节。在此问题上,形成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消极受众"说和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积极受众"说的对立。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工业兴起背景下受众主体特征的考察,从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相比较的视角,得出文化工业下受众实质的定位,指明文化工业对受众造成的双重影响及在二者的博弈中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6.
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好机遇,加速西部信息化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在知识与信息的经济、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时代背影下,我国西部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尽快取得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首先应该把加快信息化发展进程作为第一重要的,也是第一关键的战略目标。在分析了影响西部信息化发展速度的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加速西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对策性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风险是指影响工程活动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工程风险的原因存在于对工程风险的认知,对工程主客体的判断,工程主体的工程思维,工程活动中的自然、政治、经济、技术因素,以及工程风险管理方法之中。工程风险的规避机制包括经济、法律、管理、伦理等机制,伦理机制尤为重要。规避工程风险的伦理机制应综合多种伦理原则,建立起一种涵盖工程师个人、工程共同体和整个社会的应对工程风险的伦理。  相似文献   

18.
试论知识创新信息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把知识创新看作是创新信息的运动过程,从创新信息的概念及其时代特征的分析入手,对创新信息的运动机制、运动方式及运动模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这篇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20世纪数理逻辑的面貌,并展望了21世纪或者21世纪早期数理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科学》2001,(9):58-59
八月的北京,骄阳如火.在总后勤部某会议中心,2001年军队科技进步奖的评审答辩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舒斯云教授向评委们介绍了她在脑内发现的一个学习记忆新区.新颖有据的构思设想,丰富翔实的实验结果,明确可靠的结论,漂亮的多媒体演示,征服了在座的每个评委.全体评委们一致投票通过该项成果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