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琼脂糖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对转化率,接技效率等的影响.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接枝共聚物.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接枝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接枝共聚物可溶解于部分有机溶剂剂,并具有良好的热压成型性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用玻璃化法冷冻保存小鼠桑椹胚的一些影响因素。冷冻胚胎的保护剂采用性质较温和的甘油和1,2-丙二醇组成的玻璃化液,以37℃,体积分数5%CO2条件下能发育到囊胚期为保持正常生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玻璃化液中的甘油和丙二醇的浓度是冷冻保存胚胎的关键因素,而甘油和丙二醇比例对保存效果也有影响。在所用的不同组合的玻璃化液中,含2.5mol/L甘油和3.5mol/L1,2-丙二醇效果最好。0.25mL的冷冻管比0.5mL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影响蔗糖溶液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糖溶液为样品,试验研究了退火处理、升温速率、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对Tg′值影响较大,而另外两种因素对Tg′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物材料的玻璃化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注意。本文修正了Foutron的半经验结晶动力学模型,并用由此得到的解析表达式,构造各种浓度溶液在等温转变时的温度-时间-转变(TTT)曲线和变温转变时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预测实现玻璃化转变所需的最小冷却速率,以反映溶液玻璃化形成倾向的大小。结果表明,丙二醇的玻璃化形成倾向大于乙二醇和甘油。若在丙二醇溶液中加入丁二醇,可进一步提高其玻璃化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细胞及玻璃化冷冻保护剂显微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冷冻显微实验平台,测定了DMSO和甘油两种保护剂的凝固点和玻璃化条件.采用4种不同的冷冻方案对SD大鼠的成骨细胞进行了低温冷冻保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冷冻保护剂的凝固点温度随保护剂浓度和降温速率变化而变化,玻璃化的产生需要很高的保护剂浓度或很快的降温速率.保护剂的性能、冷冻和解冻程序及冻存时间是影响冷冻细胞比活的关键因素.所得结论对研究不同的细胞系、不同尺度组织的最佳低温冷冻保存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脂质体冷冻干燥及其对药品的包封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以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悬浮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冷冻干燥工艺对脂质体质量的影响,并讨论了上述保护剂对脂质体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以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为-30.4℃,而以葡萄糖作为保护剂的取最低为-39℃;在冻结和冷冻干燥过程中,以海藻糖作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最小,以葡萄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粒径变化最大。还对脂质体包封水溶性药物喃氟啶和脂溶性药物维生素A进行了冻干研究,并利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了冻干后脂质体对药物的包封率。结果显示:以海藻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对药品的包封率较高,泄露少,而以葡萄糖为保护剂的脂质体对药品的包封率较低,泄露多。通过研究得出海藻糖是一种较好的保护剂,并优化了脂质体冷冻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酪对基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氨酸酯、1,4-丁二醇/乙二胺的各类热塑性聚氨酯和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软段相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各类弹性体具有令人满意的拉伸强度和延伸性.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各类弹性的混溶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为强化交联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辐射交联.研究了辐照剂量、TAIC含量对交联的影响.采用DSC、WAXD、DMA等方法对交联后PBS的结晶行为、玻璃化转变、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凝股含量的增大,PBS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PBS的强度和模量随着凝胶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断裂伸长率则随之降低.此外,交联的引入对PBS的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角膜内皮体外模型玻璃化法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角膜内皮细胞在培养至融合时的单层细胞作为角膜内皮的体外模型,采用两种玻璃化溶液,考察玻璃化过程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首先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考察了体外模型的细胞形态和胞间连接情况,发现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融合后无论是细胞形态和胞间连接都与天然的角膜内皮相近.然后用低温显微镜考察了两种玻璃化溶液在升降温过程的结冰情况,发现两玻璃化溶液在100 ℃/min的降温和升温速率下都能玻璃化且反玻璃化较弱.设计了一套保护剂的导入和洗脱方案,使得内皮细胞的体积变化维持在-50%~40%.最后以CCK-8试剂盒考察了玻璃化溶液的毒性和细胞经冷冻后的活性,发现VS2的毒性比VS1强;经VS1和 VS2冷冻后的细胞活率分别为61.3%和51.7%,这说明VS1的保存效果比VS2好.  相似文献   

10.
组培条件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植体年龄、处理方式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及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蔗糖、琼脂、细胞分裂素(BA)浓度等因素对油樟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玻璃化苗少,污染少;玻璃化苗的数量随着糖分及琼脂浓度的降低、BA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封口膜的透气性与油樟苗的玻璃化关系不大.通过在培养基中适当调整蔗糖、琼脂、BA的浓度,可有效地控制油樟玻璃化苗数.  相似文献   

11.
Surface charges and hydration are predominant properties of colloidal particles that govern colloidal stability in aqueous suspensions. These properties usually coexist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charge and hydration of minerals is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i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ions and water molecules, such as ion concentration, ion hydration radius and valenc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For example, the hydration and adsorption states completely differ between monovalent and divalent ions. For ions of the same valence, the effect of surface charge on the hydration force follows the Hofmeister adsorption series.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exert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hydration force at high ion concentrations. Meanwhile, the ion correlations in high-concentration electrolyte systems become long range.The interfacial water structure largely depends on surface chemistry. The hydration layer between different surfaces shows large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12.
以三羟甲基丙烷和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8-[4′-丙氧基(1,1-联苯)-氧]-辛酸为封端剂对超支化聚酯进行改性,采用羟值滴定确定封端率。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改性前后超支化聚酯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所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封端剂的最佳用量为聚合物中羟基物质的量的1.05倍,在此条件下,超支化聚合物封端率达到92.02%;改性前后聚合物化学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改性后聚合物玻璃化温度显著升高,且聚合物物相由无定形态转变为晶态与非晶态共存。  相似文献   

13.
用间苯二酚与六亚甲基四胺络合物(RH)对气相法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混炼和硫化制备了天然橡胶/改性气相法白炭黑(NR/M-silica)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交联密度测定、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M-silica对NR硫化胶的补强效果显著优于未改性的气相法白炭黑,当M-silica用量为4~10份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最佳;M-silica在橡胶基体中分散良好,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和玻璃化温度提高;在改性剂RH作用下,白炭黑的Si-O键和硅羟基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蓝移,且O原子的结合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白炭黑表面的硅羟基与RH受热后形成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中的酚羟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氢键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RH改性气相法白炭黑补强天然橡胶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的温度扫描和湿度扫描试验测试了羊毛纤维和黏胶长丝的玻璃化转变,两种纤维在温度扫描试验中并没有表现出玻璃化转变行为,而在湿度扫描试验中存在玻璃化转变特有的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转变行为,初步探索了湿度及染色对黏胶长丝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苯丙乳液;测定了乳液的粘度、粒径分布、凝胶率、稳定性等;测定了乳液成膜后的各种性能,如吸水率、热性能分析、玻璃化转变温度、附着力、硬度等.结果表明改性的苯丙乳液比纯苯丙乳液的热性能有所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附着力提高.并得出2%含量的双羟基四配位硅改性2%乳化剂、40%固含量的苯丙乳液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MDI对聚氨酯/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物材料聚乳酸(PLA)、聚氨酯(PU)弹性体为原料,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增容剂,制备了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PU/PLA TPV);研究了MDI对PU/PLA TPV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DI能明显提高PU/PLA TPV力学强度,当MDI用量为7份时(PU100,PLA60,DCP3,SA1,均为质量份),PU/PLA TPV综合性能最佳;MDI可改善PU/PLA TPV耐热性能,并且提高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SEM观察,增加MDI用量,PU/PLA TPV试样的断面表现出“脆-韧”转变;通过FTIR分析,MDI上的异氰酸根与PLA的羟基能够发生化学键合反应,使PLA与PU之间的界面张力减小,PU与PLA的相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四氢呋喃聚醚(PTMG)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以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330N),三羟基甲基丙烷(TMP)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制备PU弹性体。讨论了聚醚多元醇与醇类扩链剂并用和醇类扩链交联剂并用对P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30N与BDO羟基数比增大,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s)随之降低、拉伸强度和硬度下降、拉断伸长率增加;而随着TMP与BDO羟基数比增加,Tgs随之升高、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下降、硬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三氧化二铝掺杂物的特性及在MCVD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三氧化二铝的特性和在MCVD中的应用.由于三氧化二铝掺杂在光纤中具有优于二氧化锗的一些特点,被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和保偏光纤.但由于受三氧化二铝易形成反三氧化二铝现象的限制,一直没有广泛用于普通光纤生产中.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对制备工艺理解的基础上,认为有必要开发这种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变温红外光谱技术对多元醇三羟甲基乙烷(PG)、三羟甲基甲胺(TAM)及其二元体系的固-固相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区间内,变温红外光谱图中伸缩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均发生了突跃现象,并由此可以验证多元醇及其二元体系固-固相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增钙、机械粉磨等手段对玻璃粉进行局部活化,采用SEM、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改性玻璃粉水泥浆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并讨论了改性玻璃粉在水泥浆水化硬化过程的作用。研究表明:氧化钙的掺入提高了复合体系液相的碱度,从而加快了水泥水化反应生成更多水化产物;掺入氧化钙的玻璃粉水泥浆微观结构更为密实,28 d龄期时水化产物间的孔隙远远小于3 d,水化产物发育更好,硬化浆体的强度大幅提高。当CaO掺量过大(6%)时,生成过多的氢氧化钙晶体引起膨胀开裂,对玻璃粉水泥浆的强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