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处理样品,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鸭蛋中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9.2%~101.5%之间,RSD〈3.6%。建立了优化的仪器测试条件,方法简便、准确,消化完全,干扰小,是高蛋白食品微量元素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用ICP-MS法同时测定大米及米粉类食品中铅、砷、铬、镉、锑5种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采用Ge、In、Bi、Sc 4种元素作为内标元素进行外部校正的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上机.对照分析了标准物质.对于所有分析元素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回收率为81.3%~99.2%,相对标准偏差为1.35%~3.16%(n=6).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是茶叶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含量高低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对茶叶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研究建立了以HNO3-H2O2为消解液进行微波辅助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绿茶中铜、铁、锌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实验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进行样品消解,回收率高,并且对三种绿茶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回收率在93.6%101.5%之间,RSD在0.58%3.16%之间;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Fe:98.95 177.8μg/g,Zn:45.67 59.29μg/g,Cu:19.7724.22μg/g。此方法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可靠、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简便,且对环境友好,适合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甘肃陇南六种茶叶生化成分及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重法、比色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首次分析比较了甘肃陇南6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4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结果表明:陇南6种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8%~4.44%,可溶性多糖含量为3.61%~6.31%,茶多酚含量为19.24%~26.01%,除老鹰茶不含咖啡碱外,其他茶叶咖啡碱含量为2.67%~3.09%;4种微量元素的平均溶出率为ZnMnCuFe。通过对不同品种陇南茶主要生化成分和微量元素分析发现,陇南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但不同品种茶之间各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茶叶中苯并(α)芘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方法.样品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苯并(α)芘在 0.2 (g/L~50 (g/L范围内呈线性,线性方程为y =3.85×104x 7.47×103,相关系数为0.9991.分别对绿茶和红茶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6.9%~8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4.0%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4 μg/kg.结果表明该法简便、灵敏、安全性好、线性范围宽、精确度高,适用于茶叶中苯并(α)芘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大勇  吴新民  陈平  汪泉 《饮料工业》2007,10(11):37-40
用微波消解和沸水4次冲泡处理茶叶样品,采用ICP—AES法测定了池州4个茶叶产区茶叶样品与浸泡液中Cu、Zn、Fe、Mn、Pb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考察了有关数据,作了相关分析。实验精密度0.62%-1.76%,实验回收率95.1%~102.6%,结果良好。并采用类似方案处理国家茶树叶成份分析标准物质(GBW08513),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测定值在参考值范围内。结果表明,实验方案可靠,测定的数据可信,有关信息可以为当地茶叶种植和人们科学饮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了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丙酮:石油醚=1∶1(V/V)作为提取剂,石英毛细管柱、电子捕获检测器、外标法定量,分析茶叶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农药的残留量.结果 甲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2.7%~101.3%,RSD为2.19% ~5.46%;氯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1.7% ~102.5%,RSD为2.11% ~5.63%;氰戊菊酯的回收率为85.3% ~ 103.6%,RSD为2.04% ~4.29%;溴氰菊酯的回收率为86.1% ~ 102.3%,RSD为1.98% ~5.25%.结论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市售各种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绞股兰茶水和茶叶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冲泡绞股兰茶水和水煎液及茶叶中的K、Mg、Cɑ、Mn、Nɑ、Zn、Fe和Sr的含量。实验得出,茶叶中唯有K、Na能被大部分浸提,Mn、Mg、Zn的提取量为68%~74%,Ca、Sr、Fe仅为26%~32%。茶叶水煎法溶解的微量元素,沸水四次冲泡基本被浸取。测定茶叶水煎液的无机成分含量,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泰顺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丽  沈燕  龚慧鸽  李晶菁 《食品科学》2015,36(24):186-189
用硝酸-H2O2作消解剂进行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泰顺地区6 种茶叶中的Fe、Mn、Zn、Cd、Cu、Se、Pb、Co、Sn、V、Cr、Ni 12 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茶叶样品中所测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2.0%~10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所测泰顺茶叶样品含有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Cd、Pb、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相关的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建立了微波消解,超声波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蒜中Mg,Zn,Fe,Ca元素形态分析的方法.用0.45 μm滤膜,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将大蒜液中4种微量元素分为悬浮态、可溶态、有机态和无机态.对微波消解、原子光谱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在选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下,分别对大蒜中样品中4种微量元素的总量及其形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蒜中Mg,Zn,Fe的无机态含量>有机态>可溶态>悬浮态.Ca元素则是无机态含量>有机态>悬浮态>可溶态.各元素的精密度在1%~6.9%之间,以Zn做加标回收验证测定的准确度,回收率在88.7% ~104.2%之间,结果较为满意.该方法简单、快速,为研究大蒜中微量元素及其功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用干法和沸水分别制备红河州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Mn、Cd、Cr、Cu等微量元素,RSD值为0.07%~1.69%,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从实验结果计算获得测定的微量元素的浸出率,并对比两种不同浸泡方式的浸出率,浸出率在0~37.44%之间变化;除未检测出的元素外,Fe的浸出率是最低的,通过分析得出在野山茶以及茶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Mn、Zn等微量元素。茶水中不含有Pb、Cd等有害元素,是一种安全的天然饮品。  相似文献   

12.
乌龙茶不仅具有保健功效,还具有一定的药理功能,这与其含有丰富的生化成分与微量元素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近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乌龙茶干茶和茶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概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3种测定乌龙茶中微量元素的方法。通过比较,3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在选择测定乌龙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时,最好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测定效率及测定的精确度。通过对乌龙茶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测定方法的综述,以期为研究乌龙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提供参考,为建立更加合适的茶叶中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们习惯的沸水浸泡法对茶叶的初级形态进行分离,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绿茶和红茶三种初级形态中Zn、Cu、Fe、Ca、Mg、Mn、Ni、Pb的含量,计算出微量元素的溶出率和残留率并作了讨论。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三种形态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残留率各有差异,实验中样品的回收率为87.1%~102%。  相似文献   

14.
按照茶叶等食品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包括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在内的7种酸茶常量成分;湿法消化酸茶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Fe、Zn、Cr、Cu、Mn和Ni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酸茶中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7.16%、49.13%、26.29%、0.88%、19.90%、0.054%和6.56%;酸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Mn﹥Cu﹥Cr﹥Fe﹥Zn,Ni元素未检出。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8.70%~101.80%,相对标准偏差为0.04%~2.3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酸茶中茶多酚、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酸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几种茶叶中钾、镁、锰的含量,并进行了精密度的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茶叶中钾、镁、锰含量丰富,不同品种茶叶中钾、镁、锰含量有所差异.试验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多元分类判别方法对普洱茶产地溯源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方法 基于云南5个产地的60份普洱茶生茶样本,利用5种有机成分以及3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多层感知器分析等多元分类方法构建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结果 普洱茶(生茶)中总计33项指标具有与产地的显著相关性。不同产地的普洱茶样本在主成分上有差异,但分类的准确性较低。通过判别分析得到了普洱茶产地溯源的判别函数和组质心函数,该样本溯源正确率高于98%。通过多层感知器分析,该方法的分类正确率最高,生茶样本的训练集和验证集分类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5%,分类准确。结论 普洱茶中有机成分与矿物元素受环境因素影响,在各自产地间形成各自的指纹特征,多维组合可用于建立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为普洱茶产地追溯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7.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石阡苔茶中Na、Mg、K、Ca、Cr、Mn、Fe、Co、Cu、Zn、As、Se 、Mo、Cd、Sb、Hg、Pb等17种矿物质元素。结果表明,17种元素在0~1 0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检出限为0.001~23.720 ng/mL,加标回收率为91.63%~104.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5.34%,精密度试验结果RSD值为0.002%~8.450%,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灵敏度高,能满足石阡苔茶中17种矿物质元素的检测需求。石阡苔茶样品中K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Ca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Fe、Zn、Cu、Cr、Co、Se、Mo。Hg、Pb、Cd、As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8.
In a survey on 25 tea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toxic trace elem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lead was found to be up to 3.08 ppm. of Cadmium up to 0.012 ppm, and of Mercury up to 3.0 ppm, respectively. The actual concentration in the tea decoction is much lower as in the tea leaves, for lead up to 0.02 ppm and for Cadmium below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 It was recommended to set the tolerable values for these elements in the tea leaf higher as recommended for the direct consumed foodstuffs or to consider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in the tea decoction on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