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局麻药混合液中添加地塞米松与单用局麻药混合液施行重复腋路臂丛阻滞, 观察麻醉效果。方法 两组200 病例中, 臂丛阻滞1000 次。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A 组)与对照组(B组)均使用2%利多卡因20ml(400mg)与0.5%布比卡因20ml(100mg)混合液, 其中A 组添加地塞米松1ml(5mg)。结果 在作用完全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完全方面, A 组显著优于B 组,而且A 组整个手术期间和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局麻药液中添加地塞米松, 作用完全时间不受阻滞次数的影响, 并能显著延长作用维持时间, 阻滞次数愈多, 麻醉效果愈能显示出地塞米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冬梅  刘跃  王越  王汝欢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3):276-280
目的:研究胆碱对炎性疼痛的影响。方法:福尔马林实验和小鼠热板实验, 观察单独给予胆碱及胆碱与阿司匹林或吗啡联合用药时, 对小鼠在福尔马林模型中的舔足时间和热板实验中的疼痛潜伏期的影响。结果:胆碱(4、8、16、32、64 mg°kg-1, i.v.)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所致的Ⅱ相痛反应;尾静脉给予胆碱2 mg°kg-1 或阿司匹林9.4 mg°kg-1, 对福尔马林模型的Ⅰ 相和Ⅱ相痛反应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Ⅱ相反应;联合给予吗啡0.165 mg°kg-1 和胆碱2 mg°kg-1对福尔马林模型的Ⅱ 相反应的抑制作用比单独应用吗啡0.165mg°kg-1好。结论:胆碱对炎症性疼痛镇痛效果显著, 胆碱和阿司匹林、吗啡有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会杰  郑青山 《金属学报》1999,4(4):309-312
目的 观察布他比妥,醋氨酚和咖啡因联用的历时性镇痛作用。方法 选用大鼠和小鼠两种动物,通过甩尾法、热板法和尾尖部压痛法等试验,设大剂量,中剂量和小剂量,并设对照组(氨酚待因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布他比安,醋氨酚和咖啡因联用的镇痛作用,其联用比例约为1.25:8.1:1。结果 小鼠联用 剂量在53~107 mg·kg-1 (ig)和大鼠在84~42 mg·kg-1 (ig)范围内,联合镇痛作用与氨酚待因(小鼠73 mg.kg-1,ig;大鼠57 mg·kg-1, ig)相当;小剂量组弱于氨酚待因组。在用药30 min已有镇痛作用,在用药1 h达高峰,2h后作用明显降低,4 h时作用已消失。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间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布他比妥, 醋氨酚和咖啡因联用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潜伏期为0.5h,药效达峰为服药后1 h,作用时程小于4h。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作用。方法:观察组140 例早孕(6 ~ 12 wk)妇女, 术前静脉内注射芬太尼0.05 ~ 0.1 mg (1.0 ~2.0 μg·kg-1), 继以异丙酚2 mg·kg-1 静脉内注射。术中静脉每次追加异丙酚0.5 mg·kg-1 。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出血量, 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同期140 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行人工流产妇女为对照。结果: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确切, 有效率100 %, 宫口易于扩张, 缩短了手术时间(P <0.01) 。观察组中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 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变化。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异丙酚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和病人痛苦, 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手术病人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选择12例上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腔注入0.5%罗哌卡因,并行全麻诱导,于输入罗哌卡因后1、10、20、30、45、60、75、90、120、150、180min分别从左桡动脉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统计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术中、术后均未见与罗哌卡因有关的不良反应,罗哌卡因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为10min;Cmax为0.713mgL;t1/2α为122min;t1/2β为190min;AUC0→180为(72±10)μg·mL-1·min-1结论:复合全麻下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药物代谢符合二室模型,安全性良好,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穿琥宁注射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用酵母混悬液复制大鼠发热模型,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对大鼠体温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 并采用放免法测定下丘脑中PGE2 和cAMP 含量。结果: 发热模型组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6 h 时, ΔT 及TRI6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穿琥宁125、250 mg·kg-1组的ΔT 及穿琥宁250 mg·kg-1组的TRI6 明显低于发热模型组(P <0.01), 且穿琥宁250 mg·kg-1组的ΔT及TRI6 低于125 mg·kg-1组(P <0.01) 。发热模型组下丘脑中PGE2 和cAMP 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而穿琥宁125、250 mg·kg-1组明显低于发热模型组(P <0.01), 且穿琥宁250 mg·kg-1组低于125 mg·kg-1组(P <0.05) 。ΔT 与下丘脑中PGE2和cAMP 的含量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 <0.01) 。结论: 穿琥宁注射液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中PGE2 和cAMP含量的升高而发挥解热作用, 并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莉  吴纯启  廖明阳 《金属学报》2005,10(12):1330-1334
目的: 观察羟基脲(HU) 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 雄性大鼠分别腹腔注射 HU ×100、200 和400 mg·kg-1,连续 10 d。末次给药后分别于 d 9、d23 处死动物 。结果: 停药 d 9时,200、400 mg·kg-1 组不活动精子增加明显(P<0.05 或 P<0.01);停药d 23 时,各给药组睾丸脏/体比都明显下降(P<0.05 或 P<0.01);400 mg·kg-1 组附睾脏/体比下降明显(P<0.05),并且仍然有大量不活动精子(P<0.01);200、400 mg·kg-1组精子计数明显减少(P<0.01);随给药浓度增加,各组精子畸形数量增加(P<0.01) 。结论: 雄性大鼠连续 10 d 腹腔注射羟基脲100 mg·kg-1 以上,对生殖系统产生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8.
王丹  于榕  鲁映青  姚明辉 《金属学报》2004,9(9):1030-1032
目的: 观察孕酮和孕烯醇酮硫酸盐对东莨菪碱引起的小鼠记忆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东莨菪碱造成小鼠记忆损伤的模型, 应用被动避暗试验测定潜伏期以评价记忆成绩。结果: 小鼠给予东莨菪碱(1 mg·kg-1, ip) 后, 其潜伏期显著减少, 表明造成了明显的记忆损伤。孕酮(1, 10 mg·kg-1, sc) 和孕烯醇酮硫酸盐(1 mg·kg-1, sc) 均可以在被动避暗试验中减轻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损伤。结论: 孕酮和孕烯醇酮硫酸盐可改善记忆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单用或与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作用起效与维持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用上肢肘部以下手术8068例,按一针法穿刺单次给药作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根据使用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单独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混合普卡因和利多卡因三类,A、B(含肾上腺素0.2mg)两大组,每大组按使用布比卡因剂量不同又分为6小组。结果 布比卡因混合利多卡因类较单独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混合普鲁卡因类作用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P<0.05或P<0.01),加用肾上腺素,布比卡因不论何种用药剂量均较同种剂量者长(P<0.01);布比卡因大剂量与小剂量比较,其作用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均呈梯度下降。结论 所有组方均可安全用于手外科上肢手术的麻醉,尤其适用于不同病因、体质、手术时间病人的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匹格列酮在小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C57BL/6J小鼠实施2/3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模型。实验组小鼠按体重给予匹格列酮 20 mg·kg-1·d-1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小鼠残余肝脏和血清,计算肝脏体重比;监测术后肝功能和血糖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匹格列酮 20 mg·kg-1·d-1 对小鼠术后肝功能和血糖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匹格列酮组小鼠术后肝脏生长缓慢,肝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结论: 匹格列酮抑制小鼠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异丙酚镇静降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中心理应激水平, 观察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80 岁前列腺电切病人160 例, ASA Ⅰ~Ⅱ级, 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单纯行硬膜外麻醉;试验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异丙酚镇静, 每组80 人。试验组行异丙酚靶控镇静, 以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镇静深度, 使BIS 值维持在80 左右。手术前1 d 及手术后第5 天进行8 项神经心理测试评估认知功能;术中每5 min 记录一次无创平均血压;手术结束后30 min 进行术中舒适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术中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中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手术前后数字广度顺向测验和听觉词语学习成绩无明显变化, 术后第5 天听觉词语学习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 。两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硬膜外麻醉术中辅以异丙酚镇静降低术中不良心理应激, 病人舒适满意度较高, 可能具有一定程度降低老年人术后记忆能力损害的作用, 但对减少POCD 发生率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非成瘾性镇痛剂丙帕他莫与度冷丁治疗中等手米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120名(年龄18~75岁)接受腹部外科,妇科及矫形外科手术后疼痛达到中度或重度的病人参加本研究。研究组用盐酸丙帕他莫(propacetamol HCl) 2g溶解稀释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时肌注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用甘露醇(用作安慰剂,dummy drug) 1.6 g溶解稀释静脉满注,在静脉滴注开始时肌注盐酸哌替啶(dolantin用作对照)50 mg (1.0 ml)。按随机双盲原则进行治疗,每个病例的用药观察期为6小时。结果与结论 研究期间均未出现B月显不良反应,也无皮疹发生。按盲后显示盐酸丙帕他莫和盐敢哌替啶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袪。但盐敢丙帕他莫不具有成瘾性,作为中等手术后镇痛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分离焦虑及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 80名择期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的2~8岁小儿随机分为4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K0.5、K0.75、K1组分别在小儿入室前静注氯胺酮 0.5、0.75、1 mg/kg,4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七氟烷维持麻醉。评估各组小儿麻醉诱导前分离焦虑评分,记录小儿的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EA发生率及修正CHEOPS疼痛评分。结果: K0.75、K1组患儿术前分离焦虑评分明显低于K0.5 组及C组(P<0.05),K1组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C组EA发生率和CHEOPS评分明显高于3个氯胺酮组(P<0.05),但3个氯胺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 mg/kg 氯胺酮入室前静注能减少小儿分离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EA发生,且不影响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高原地区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ASA I~II级, 随机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组(I组, 选择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 1.73%碳酸利多卡因组(II组, 麻醉穿刺方法同I组)和0.5%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组(III组, 选择L3~4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阻滞)三组。比较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最高平面, 胎儿娩出时间, 记录麻醉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II组与I组比较麻醉起效快, 麻醉完善时间短, 胎儿娩出时间短;与III组比较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小, 患者不良反应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在剖宫产手术中用碳酸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完善时间短、效果确切的特点, 而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不良反应少, 提高了母婴术中安全性,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丽丽  唐咏春  刘前  李彬 《金属学报》2008,13(3):336-339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 于25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2次 d, 连用14 d;治疗组除上述药物外, 加用低分子肝素钠0.4 mL 皮下注射, 2 次 d, 连用14 d;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常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 进行评定, 比较疗效。 结果 14 d 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 <0.05),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血小板、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冯艳  李高炜  金琪琪  蔡伟茶  林学正  李军 《金属学报》2022,27(12):1425-1430
目的:评估艾司氯胺酮、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吗啡硬膜外注射所致术后不同时限瘙痒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2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K组)、布托啡诺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待胎儿剖出断脐5 min后,K组予以3 mg吗啡稀释液经硬膜外导管注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B组、C组予以相同剂量吗啡,同时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 μg/kg或同体积生理盐水。比较三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瘙痒发生率、瘙痒程度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产妇瘙痒在术后4 h内发生率最高。K组和B组产妇术后4 h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3.7% vs. 3.7% vs. 29.6%,P<0.05),术后48 h瘙痒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13.0% vs. 11.1% vs. 40.7%,P<0.05),且中重度瘙痒发生率也明显低于C组(5.6% vs. 3.7% vs. 31.5%,P<0.05);而K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产妇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布托啡诺均可降低产妇吗啡硬膜外注射所致瘙痒的发生率及瘙痒程度,不影响吗啡镇痛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艾司氯胺酮对剖宫产术后瘙痒的预防效果、安全性与布托啡诺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术前 2 h 应用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对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疼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妇女中行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术前 2 h 给予病人 300 mg 普瑞巴林(P组)、900 mg 加巴喷丁(G组)及安慰剂(C组),每组30例。术后4 h常规静注氟比洛芬酯 100 mg 镇痛,当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3时实施曲马多补救镇痛。记录术后 24 h 各时点静息及咳嗽VAS评分、镇静评分,记录术后 24 h 内曲马多使用次数、用量及相关副作用,行术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 P组及G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P组术后1、2 h 静息VAS评分,术后1、2、4 h 咳嗽VAS评分均低于C组及G组(P<0.05)。G组术后1、2、6 h 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组术后1、2 h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P组与G组术后首次镇痛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曲马多补救镇痛人数明显少于C组,且P组少于G组(P<0.05),曲马多剂量也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 24 h 头晕的发生率相似(P>0.05),但G组患者术后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及C组(P<0.05)。P组及G组患者术后 24 h 总体满意度评价“非常好”的百分率明显高于C组,P组高于G组(P<0.05)。结论: 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前 2 h 口服给予普瑞巴林 300 mg,与给予 900 mg 加巴喷丁和安慰剂相比,术后镇痛药物的需求量显著减少,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单用和与氯沙坦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 CHF) 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34例CHF 病人, NYHA Ⅱ ~ Ⅳ级, 随机分为两组:苯那普利组和苯那普利+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d) 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结果: 两组NYHA 级别改善效果相似, 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苯那普利+氯沙坦组优于苯那普利组。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 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联用苯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CHF 的效果比单用苯那普利好, 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