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伟骏  陈眉  张丽娟  徐良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01-2002,2011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及对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mRNA、CREBmRNA、BDNFmRNA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RealtimePCR检测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mRNA、CREBmRNA.以及BDNF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β-榄香烯)能明显上调模型大鼠热板及机械刺激后的痛阈(P〈0.05或0.01),且ERKmRNA、CREBmRNA以及BDNF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或0.01)。结论β-榄香烯可改善模型大鼠热痛觉,上调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mRNA、CREBmRNA、BDNFmRNA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元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刀疗法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的疗效及对背根神经节炎症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独活寄生汤组、针刀组及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组,各1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以20μL生理盐水替代大鼠自体髓核混悬液,其他操作与模型组相同。建模3 d后独活寄生汤组灌胃13. 8 mg/kg独活寄生汤,1次/d,连续灌胃2周;针刀组进行针刀疗法,3次/周,治疗2周;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组灌胃13. 8 mg/kg独活寄生汤并施以针刀疗法,干预2周;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干预2周后以热痛测试仪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热痛刺激缩爪阈值;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病理学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炎性因子含量。结果:模型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热痛刺激缩爪阈值均较假手术组缩短(P 0. 05);与模型组及干预前比较,干预2周后独活寄生汤组、针刀组及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组大鼠热痛刺激缩爪阈值均延长,且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组长于独活寄生汤组、针刀组(P 0. 05);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IL-1、TNF-α含量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而独活寄生汤组、针刀组及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且针刀联合独活寄生汤组显著低于独活寄生汤组及针刀组(P 0. 05)。结论:针刀疗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可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炎性因子含量,改善其组织病变,进而明显提高大鼠热痛刺激缩爪阈值,减轻疼痛,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治疗急性和慢性屈指肌腱鞘炎的疗效。方法:将400例患者分为急性和慢性屈指肌腱鞘炎各200例,并各自分为对照组和针刀组各100例,针刀组采用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各治疗1次,半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急性屈指肌腱鞘炎中针刀组和对照组有效率相同,针刀组治愈率90%,对照组89%,经X^2(X^2=0.05)检验处理,P〉0.05,说明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慢性屈指肌腱鞘炎中两组有效率相同,但治愈率针刀组77%,对照组44%,经X^2(X^2=22.78)检验处理,P〈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建议急性期仅予阿是穴穴位注射,慢性期宜穴位注射联合小针刀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根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每组8只。在造模后第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并取出各组大鼠L5背根神经节,再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CGRP和SP的含量。结果:各组大鼠L5背根神经节中SP含量的比较,模型组(19.70±1.63)较空白组(14.42±1.7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15.08±2.07)较模型组(19.70±1.6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GRP含量的比较,模型组(22.43±2.14)较空白组(19.84±2.9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19.36±2.79)较模型组(22.43±2.1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疗法可改善LDH大鼠根性痛症状,它可能通过调节背根神经节内SP和CGRP的含量变化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软组织受压后局部肌张力的生物力学改变、机械痛阈和P物质释放的变化.方法 采用Ganz软组织受压模型,应用配对设计将18只SD大鼠左下肢设为压迫组,右下肢设为空白组,对大鼠股薄肌受慢性压迫后0~7天的机械痛阈进行连续检测,对肌组织生物力学和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肌组织内P物质的释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2组实验前机械痛阈基线一致(P>0.05),空白组与基线比较未见明显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压迫组连续7天的机械痛阈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压迫组肌纤维排列稀疏,肌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淡染甚至透明,可见有血细胞渗出.肌组织经长时间压迫后,其张力明显提高(P<0.05),不同拉抻比率下,压迫组EDR明显低于空白组,当拉伸比率为40%时,其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压迫组P物质area和IOD均大于空白组(P<0.05),压迫刺激致外周端末稍释放SP增加,引起该神经支配区血管扩张,血细胞渗出,渗出液中SP密集表达.结论 软组织长时间受压可导致大鼠受损肌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肌张力增高,受损肌组织SP释放增多,机械痛阈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羌活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背根神经节P2X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羌活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弗氏完全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采用机械压力刺激法检测大鼠足趾机械痛阈值,ELISA法检测大鼠足趾肌肉组织ATP含量,并通过RT-PCR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P2X_3、P2X_4、P2X_6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羌活能显著升高关节炎大鼠机械压力痛阈值(P0.01),降低ATP含量(P0.05,并能明显下调背根神经节中P2X_3、P2X_4、P2X_6受体mRNA的表达(P0.05)。结论羌活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背根神经节中P2X_3、P2X_4、P2X_6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侧、双侧取穴电针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大鼠痛阈和脊髓背角中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造模后第15天及第5天大鼠足底热痛阈,比较各组间电针治疗后与电针治疗前痛阈的差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背角中P2X3受体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电针治疗组大鼠痛阈差值均显著升高(P〈0.01);双侧取穴电针组分别与健侧取穴电针组及患侧取穴电针组比较,痛阈差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健侧取穴电针组与患侧取穴电针组之间痛阈差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电针治疗组大鼠脊髓背角中P2X3受体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1);各电针治疗组之间比较,大鼠脊髓背角中P2X3受体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脊髓背角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引起的疼痛时,双侧取穴较单侧取穴镇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局封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患者分为3组。针刀局封组65例,采用小针刀加局部封闭治疗;单纯针刀组34例,只行小针刀切割、松解治疗;单纯局封组32例,只进行局封处理。结果:治愈率针刀局封组与单纯局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针刀局封组与单纯针刀组、单纯局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次治愈率针刀局封组与单纯针刀组、单纯局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小针刀配合局封治疗‘屈指肌腱鞘炎有良好的效果,而且1次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痛安汤对吗啡依赖大鼠镇痛及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大鼠,采用放免法观察舒痛安汤对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β-EP)、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P物质(SP)以及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β-EP的含量均较正常大鼠降低,舒痛安汤高剂量组可增高下丘脑D-EP含量(P〈0.01),舒痛安汤中、高剂量组可增高血浆β-EP含量(P〈0.01,P〈0.05);吗啡依赖大鼠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含量升高,舒痛安汤高剂量组可降低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SP的含量(P〈0.01,P〈0.05)。吗啡依赖雌性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舒痛安汤中、高剂量组均可增高血清FSH、E2、PRL含量(P〈0.01,P〈0.05);吗啡依赖大鼠睾丸酮(T)含量显著降低(P〈0.01),舒痛安汤中、高剂量组均可增高雄性大鼠血清T含量(P〈0.01),而对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PRL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舒痛安汤可能通过改善吗啡依赖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变化,消除戒断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按揉法对CCI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CCI模型组及CCI模型+推拿组。通过坐骨神经结扎制备神经病理痛模型,于造模后第4天开始推拿按揉法干预,连续14 d,观察造模前、造模后第1、3、7、10、14、17天大鼠机械痛阈(PWT)的改变;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并观察血清、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的P物质(SP)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PWT阈值逐渐降低(P0.01,P0.001);与CCI模型组相比,CCI模型+推拿组PWT阈值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降低(P0.01),CCI模型+推拿组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较模型组有增加(P0.05)。4组大鼠血清SP含量无差异(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SP含量明显增加(P0.05);CCI模型+推拿组背根神经节SP含量较CCI模型组有降低(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CCI模型组及CCI模型+推拿组脊髓背角SP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两者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推拿按揉法能够降低CCI模型的机械痛阈,对神经病理痛起到镇痛的作用;推拿按揉法能够延缓CCI模型的腓肠肌萎缩程度。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的SP参与了神经病理痛的发生和发展,推拿按揉法可能通过降低背根神经节的SP表达来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CR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成功造模的急性心肌梗死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冠通方组,每组10只。空白组10只SD大鼠不作处理,假手术组10只开胸但不结扎冠脉。冠通方组冠通方灌胃,各组均正常饲料及饮水喂养,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的mRNA表达结果。结果:(1)假手术组出现心肌损伤并未出现明显心肌梗死,冠通方组同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RP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CRP mRNA表达量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4)冠通方组与模型组相比,CRP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RP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中药冠通方对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影响,对心梗后CRP mRNA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治伤巴布剂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探讨治伤巴布剂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Nav1.7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1 mL,治疗组大鼠造模前1天于左后足外敷治伤巴布剂,后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0.1 mL,观察造模后大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并以Dubuisson评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各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出L3-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蛋白质印迹检测 Nav1.7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疼痛反应积分低于模型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示,模型组Nav1.7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Nav1.7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灰度扫描示模型组Nav1.7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Nav1.7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组,3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伤巴布剂能缓解大鼠炎性疼痛反应,对大鼠炎性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Nav1.7的表达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煎煮方法黄连阿胶汤对口腔溃疡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黄连阿胶汤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作用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口腔溃疡模型组、口炎清组、黄连阿胶汤传统煎煮、机械常压、机械高压组,选用甲状腺和苯酚综合造模阴虚型口腔溃疡,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清,采用酶免法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黄连阿胶汤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T3、T4具有显著升高(P<0.01);TNF-α、VEGF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传统煎煮组、机械常压组、机械高压组之间T3、T4、TNF-α、VEGF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对阴虚口腔溃疡大鼠有治疗作用,但不同煎煮方法样品治疗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龙旭阳  徐艳明  王发善  张宁 《新中医》2012,(11):120-122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HD)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奥心血康胶囊0.015g/kg),BHD高剂量组(56g生药/kg)、BHD中剂量组(28g生药/kg)、BHD低剂量组(14g生药/kg)。以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BHD,观察大鼠心电图变化,生化法检测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BHD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冠状动脉结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电图ST段抬高值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DH、CK活性显著升高(P<0.01),表明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BHD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LDH、CK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BHD能够有效的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ST段抬高和调节各种酶活性,从而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理脾调脂胶囊对血脂失调症大鼠及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PPARα、γ mRNA的调控作用,探讨其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伤巴布剂对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辣椒素受体水平的影响,研究治伤巴布剂对大鼠炎性疼痛是否有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模型组(n=12)及治疗组(n=12);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左后足底注射0.1 mL5%福尔马林,治疗组大鼠造模前1 d于左后足外敷治伤巴布剂,然后左后足底注射0.1 mL5%福尔马林,再一直外敷治伤巴布剂,观察造模后大鼠疼痛行为学反应,并以Dubuisson评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各组大鼠在指定时间点取出L3-6节段背根神经节,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素受体在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及治疗组呈典型的双相伤害性行为反应,但治疗组大鼠疼痛反应积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辣椒素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辣椒素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灰度扫描显示模型组辣椒素受体相对表达量大于治疗组,治疗组辣椒素受体相对表达量大于空白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3个时相点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伤巴布剂能缓解大鼠炎性疼痛反应,对大鼠炎性疼痛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降低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辣椒素受体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青秦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2,COX-2)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照编号随机取码原则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用腺嘌呤灌胃伴饲酵母造模。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别嘌醇9.33 mg/kg;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每日给予复方青秦液3.77、1.89、0.09 g/kg灌胃,连续6周。在4周时每组随机部分大鼠(空白组3只,其余每组6只),6周时处死剩余大鼠,取肾组织采用RT-PCR扩容AngⅡ 和COX-2 mRNA转录水平,采用ELISA测定Ang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电泳技术及免疫组化测定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除4周AngⅡ mRNA表达,4、6周时 AngⅡ、COX-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4周时,中药大、中剂量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中药小剂量组(P〈0.05),阳性对照组COX-2蛋白平均积分光密度值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6周时,与模型组比较,除中药大剂量组AngⅡ mRNA表达外,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各剂量组AngⅡ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 P〈0.01),其中中药大、中剂量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小剂量组(P〈0.05, P〈0.01);另外,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各剂量组COX-2 mRNA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以及阳性对照组、中药大、中剂量组COX-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COX-2 mRNA表达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中药大剂量组COX-2蛋白表达优于中药小剂量组(P〈0.05)。结论复方青秦液可以下调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AngⅡ、COX-2 mRNA 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肾组织炎性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以及松果体芳基烷化胺N-乙酰基转移酶(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AANAT)mRNA、羟基吲哚氧位甲基转移酶(hydroxyindole-O-methyl-transferase,HIOM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MT含量调节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充实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共30只,通过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复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电针组给予强度为2 Hz、1 mA的电针治疗,每次20分钟,每天1次,共电针21天。采用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鼠血清中MT的含量进行检测,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松果体AANAT mRNA、HIOM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鼠开野试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的次数均显著减少(P=0.000〈0.01,P=0.007〈0.01),而电针可逆转此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均显著增多(P=0.000〈0.01,P=0.001〈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T含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00〈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电针可提高血清中MT含量(P=0.00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ANAT mRNA、HIOMT 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0〈0.01,P=0.026〈0.05),而电针组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00〈0.01,P=0.000〈0.01)。结论电针可以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MT含量,并且可以提高AANAT mRNA、HIOMT mRNA的表达。其中,电针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AANAT mRNA、HIOMTmRNA的表达可能是提高大鼠血清中MT含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