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叙述了以七水硫酸镁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方法,并通过小试对台成碳酸镁的实验温度,时间及反应浓度进行了讨论,找出了正确的工艺条件,并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轻质碳酸镁和氧化镁。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热解法制备氧化镁晶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万平  张懿 《硅酸盐学报》2002,30(Z1):93-95
以氯化镁和碳酸氢铵为原料, 加入适当添加剂聚乙烯醇, 在60 ℃反应条件下得到制备氧化镁晶须的前驱体--正碳酸镁晶须(MgCO3*3H2O).以正碳酸镁晶须为原料, 通过控制正碳酸镁的分解条件保持碳酸镁的晶体形状不被破坏, 并在高温下转变成氧化镁晶体结构, 得到氧化镁晶须.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氧化镁晶须作了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 表明所得氧化镁晶须直径分布均一, 晶体结晶良好, 对氧化镁晶须的生成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铝碳酸镁咀嚼片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直接滴定方法分别测定铝碳酸镁咀嚼片中氧化铝和氧化镁的含量。氧化铝的平均回收率为99.4%,氧化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结论:本法简单、快速,能够分别控制铝碳酸镁咀嚼片中氧化铝和氧化镁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烧结法制备氧化镁晶须.首先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前驱体碳酸镁晶须,接着将碳酸镁焙烧成氧化镁晶须.探讨了各个工艺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氯化镁溶液的浓度为0.6mol/L,氯化镁和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陈化时间2h.在此条件下制得了前驱物碳酸镁晶须,将碳酸镁晶须焙...  相似文献   

5.
利用菱镁矿制备氧化镁晶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丽  薛冬峰 《无机盐工业》2005,37(10):16-17,27
从镁盐产品的开发和解决镁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以菱镁矿制备的氧化镁浆液为主要原料,加入沉淀剂碳酸钠,在室温下得到氧化镁晶须的前驱物(碳酸镁晶须)。通过控制碳酸镁的分解条件保持晶须形状不被破坏,在煅烧情况下转变为氧化镁晶须。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氧化镁晶须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镁晶须表面光滑,直径分布均匀,结晶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磷尾矿的热解性能,对磷尾矿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煅烧实验,并测定煅烧后氧化钙、氧化镁分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达到600℃时磷尾矿开始分解,分解不是通常认为的碳酸镁先分解,而是碳酸钙和碳酸镁伴随分解,温度到750℃时碳酸钙碳酸镁基本分解完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氧化镁、轻质碳酸镁、重质碳酸镁、二氧化硅、三聚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不同添加剂对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抗结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抗结块剂的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相比,添加抗结块剂的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不论在自然环境还是在干燥器中放置,其抗结块能力都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轻质碳酸镁+1%氧化镁复合抗结块剂的抗结块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氧化镁通常在炼钢中作耐火材料,近年来开发氧化镁纯度高,活性大的产品,以提高产品应用价值,新产品的应用范围包括从粘合剂、陶瓷、到钢铁涂层等。氧化镁通常由煅烧碳酸镁或氢氧化镁制得,煅烧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而活性变得越小。对于特种和药物级的氧化镁可从卤水  相似文献   

9.
白云石矿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碳酸镁、氧化镁及金属镁等,本文着重谈了硅热法开发金属镁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纯氧化镁     
宇部兴产开发成功气相氧化法,制得单结晶高纯超微粉氧化镁和燃料用增强材料——纤维状镁化合物。制造氧化镁的方法有氢氧化镁、碳酸镁、盐基性碳酸镁沉淀物经干燥、热分解、粉碎等湿法为主。宇部兴产开发成功多结晶高纯超微粉氧化镁新制法,它是以高纯金属镁为原料制得。气相氧化法特点是不混入杂质,不需粉碎,以气相状态镁和氧反应生成一粒子生长法。控制粒子生长速度,粒子最小直径100入左右,最大2000入。  相似文献   

11.
对合成碱式碳酸铝镁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硫酸铝为铝源,用固相反应法成功合成得到碱式碳酸铝镁。在试验中优化控制了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及粒度,得到比较纯净的碱式碳酸铝镁纳米晶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硬脂酸对轻质碳酸镁进行表面改性,再将改性后的轻质碳酸镁分别加入PP和HDPE中,制备出相应的轻质碳酸镁/PP和轻质碳酸镁/HDPE复合材料。为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POE加入到轻质碳酸镁/PP和轻质碳酸镁/HDPE复合材料中,制备出相应的轻质碳酸镁/PP/POE和轻质碳酸镁/HDPE/POE复合材料。探讨了硬脂酸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测定了改性轻质碳酸镁的沉降体积、吸油值和活化度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进行表征。最终确定了最佳改性条件。硬脂酸用量为2%,改性时间为50 min,改性温度为7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稀盐酸溶液溶解样品,EDTA标准溶液配位,硫酸镁标准溶液返滴定,测定食品级磷酸镁中氧化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7%~103%,RSD<0.21%。  相似文献   

14.
向群  王蓉 《广东化工》2012,39(16):28-30
采用卤水-纯碱法,向经过净化的卤水中加入碳酸钠,制取碱式碳酸镁,经过煅烧得到氧化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浓度O.13mol/L、反应温度40℃、加科速度5mL/min、陈化时间1h时卤水的净化效果较好。原料配比1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min时氧化镁的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镁质肥料及其应用作了评述,包括基础数据,传统和非传统镁肥诸如硫酸镁、氢氧化镁、氧化镁、含氮镁肥以及碳酸盐镁肥,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轻烧菱镁矿获得的氧化镁为原料,在温度为160℃、搅拌速度为4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研究无水硫酸镁对氧化镁水热产物的影响.当MgO与MgSO4的摩尔比为10:1时,反应6 h的水热产物是纯度高、结晶度好的六方片状氢氧化镁;当MgO与MgSO4的摩尔比为2.5:1时,前3 h水热产物是六方片状氢氧化镁,随后出现碱式硫酸镁晶须并且其生成量越来越多;当MgO与MgSO4的摩尔比为10:7时,前50 min水热产物是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然后出现碱式硫酸镁晶须,直至6 h全部生成直径约为300 nm、表面光滑的碱式硫酸镁晶须.在此过程中,小颗粒氢氧化镁出现溶解现象,形成碱式硫酸镁晶核,大颗粒氢氧化镁与溶液中的MgSO4、H2O生成大量MgSO4·5Mg(OH)2·3H2O(153型碱式硫酸镁),在其生长方向上生长基元Mg-O6进入由于螺旋位错形成的二维台阶的凹陷处促使其沿位错方向稳定生长为晶须.无水硫酸镁的浓度越大,生成碱式硫酸镁晶须越多,生成碱式硫酸镁晶须所用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磁化条件下无机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检测溶液电导率、pH和钙离子浓度等方法来考察磁化条件下不同种类镁盐(硫酸镁、硝酸镁、氯化镁和碳酸镁)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化条件下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对碳酸钙有促溶作用,作用最显著的是硫酸镁,其可使溶液钙离子浓度提高55.0%;碳酸镁对碳酸钙有阻溶作用,其可使溶液钙离子浓度减少36.0%。硫酸镁、硝酸镁和氯化镁对碳酸钙有促溶作用的原因在于溶液中镁离子产生的盐效应以及3种镁盐造成磁化碳酸钙溶液pH不同程度的减小。而碳酸镁对碳酸钙有阻溶作用的原因在于碳酸根产生的同离子效应和极化作用以及碳酸镁使磁化碳酸钙溶液pH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磁化溶液中不同镁盐对碳酸钙溶解行为的影响规律,可为利用镁盐调控碳酸钙溶解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强化磁化除垢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老卤(主要组分为氯化镁)和纯碱煅烧冷凝液(富含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通过实验确定了老卤净化精制工艺条件:向老卤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生成硫酸钙沉淀以脱除老卤中的硫酸根,控制钙离子与硫酸根物质的量比为0.9~1.0时硫酸根的脱除效果较好。以净化精制后的老卤和纯碱煅烧冷凝液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65 ℃、搅拌转速为70 r/min、老卤镁离子质量浓度为15 g/L条件下反应,再经热解、陈化合成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镁经过滤、洗涤、干燥,在900 ℃煅烧2 h,得到合格的高纯氧化镁。研究表明,以山东海化老卤和纯碱煅烧冷凝液为原料可制得高纯氧化镁。  相似文献   

19.
分别概述了以金属镁、硝酸镁、碳酸镁、(氢)氧化镁、氯化镁为原料制取乙酸镁的合成方法,详细介绍了乙酸镁作为催化剂、分析试剂、有机合成中间体、融雪剂、饲料添加剂、改性剂、医药、制取纳米氧化镁的前驱物等方面的应用现状。乙酸镁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食用级碱式碳酸镁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守德 《化工时刊》2008,22(3):32-34
碱式碳酸镁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食品行业可提高面粉的分散性和流动性,采用卤水和纯碱为原料,研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熟化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镁晶体形态的影响,制备的碳酸镁符合食品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