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医外治为主综合治疗风寒咳嗽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为主综合治疗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风寒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拔罐、穴位注射及中药熨烫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内服开瑞坦等治疗,治疗7d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话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外治为主综合疗法对风寒咳嗽有显著疗效,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的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0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换药疼痛程度、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能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铜砭刮痧循经取穴疗法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袭肺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A组为治疗组,给予铜砭刮痧循经取穴治疗+中药治疗。B组为对照组,给予普通刮痧+中药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咳嗽症疗效、复发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疗效、咳嗽症状积分、莱切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积分比较:自身前后对照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A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砭刮痧循经取穴疗法治疗风寒袭肺型咳嗽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普通刮痧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注射穴位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急诊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肺俞、大椎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袭肺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膀胱经姜疗治疗风寒型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风寒型咳嗽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增加膀胱经姜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咽痒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嗽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症候积分、咽痒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分减少比值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经姜疗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风寒型咳嗽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咽痒、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6.
张计果 《新中医》2015,47(7):55-5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感冒风寒咳嗽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87.5%,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冒风寒咳嗽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被纳入研究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口服益发3号、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乌发生发酊加神灯外治,并配合必要的护理。对照组33例采用得宝松注射液局部注射,4周1次,3次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斑秃的疗效优于得宝松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肺祛风法治疗风寒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风寒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18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5例给予温肺祛风中药颗粒剂治疗,对照组92例给予美敏伪麻溶液治疗。2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和咳嗽积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2.11%,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愈显率51.09%,总有效率86.96%。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咳嗽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肺祛风中药颗粒剂治疗风寒型感染后咳嗽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中医外治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120例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敷背组、拔罐组、药熨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敷背组加用中医外治法的药物塌渍疗法治疗,拔罐组加用中医外治拔罐疗法治疗,药熨组加用中医外治法中的温药烫熨疗法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10天肺炎喘嗽的主要症状积分及减分率,综合评价不同中医外治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与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第3天主要症状积分减分率比较,敷背组、拔罐组、药熨组治疗后第3天肺部听诊症状积分减分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后第7天各主要症状积分减分率比较,敷背组、拔罐组、药熨组咳嗽及肺部听诊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0天,敷背组、拔罐组、药熨组、对照组各症状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用药物塌渍疗法、拔罐疗法、温药熨疗法治疗可提高小儿肺炎的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患者首次注射干扰素引起的流感样症候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首次使用干扰素治疗出现流感样症候群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发热常规护理,予酚氨咖敏片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艾灸、中药足浴及指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2组流感样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退热时间,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畏冷、头痛、肢体痠痛、疲倦症状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1.3±0.5)d,对照组(3.6±0.3)d,治疗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足浴、指针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能减轻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初次使用后出现的流感样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行中医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颈椎整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镇痛治疗,基于此对照组行颈椎整脊疗法,观察组行颈椎整脊+桂枝加葛根汤疗法,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颈痛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4周后颈痛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颈椎整脊+桂枝加葛根汤对风寒束表证颈椎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涂擦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感风寒咳嗽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涂擦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金沸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外感风寒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涂擦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为风寒袭肺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咳平喘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嗽、咯痰、喘息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清养透解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视功能损害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养透解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视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视力损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加用中医清养透解法辨治;对照组14例,采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观察3月,评价其临床疗效、视力改善以及病情复发例数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3%,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视力均有提高,对照组改善不明显。治疗组3例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结论:运用以清养透解法为主综合方案治疗伴有视力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能缓解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173例,采用三搬推拿复位,中药内服,外治的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共144例,采用卧床休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静点七叶皂苷钠、甘露醇及地塞米松,骨盆牵引等常规保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820,P=0.006)。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特殊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外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内、外结合的综合疗法;对照组68例采用单纯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8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顽固性外阴瘙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经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症状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状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疗气滞寒湿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温经汤及腰背部推拿、火疗法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积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