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D-SCDMA标准扩频扰码的原理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SCDMA(TD)标准的复扩频、扰码与3G其它两个标准扩频、扰码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有很大的差别。CD—MA2000和FDD WCDMA均采用实数扩频、复扰码,即传统扩频扰码的概念。而TD标准却引入复扩频和加权系数、专用复扰码的应用理论和实现方案。给出TD复扩频、扰码的基本原理,并将它们的实现原理图等效为传统扩频扰码的电路形式,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TD复扩频、扰码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雷宇  杨万全 《信息技术》2007,31(3):87-88,127
在CDMA系统中,为了对抗多径衰落,使用Rake接收机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在发射端,通过扰码对信号进行加扰处理。Rake接收机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扰,相干积分处理,根据功率时堑函数PDP值来计算多径的相位信息。在信噪比比较差的情况下,搜索出来的多径可能是噪声径,这对Rake接收机解调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介绍一种根据扰码自相关特性,来判断搜索出多径是否为噪声径的方法,提高Rake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级联正交/长PN码的互相关和自相关特性 .分析的结果用来计算在这种新的扩频方案下直接扩频系统在多用户和多径衰落下的系统性能.多径衰落信道为Nakagami 信道.接收端采用最大比率分集接收机.  相似文献   

4.
在LC-CDMA通信系统中,由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使用了时变扩频码,使得信道估计非常困难,而对接收机的设计往往需要信道的先验知识。本文建立了长码条件下的CDMA通信系统模型和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FIR滤波器模型,利用子空间分解的方法,推导了长码条件下CDMA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并仿真分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多径衰落信道中,针对BPSK调制的广义二维扩频系统,该文分析了导引符号与数据符号的功率比对导引辅助相干解调的误码率性能的影响,在系统总的发射功率一定的条件下,优化了导引符号与数据符号的功率比。结果表明,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导引符号与数据符号功率比的最优值是由多径信道的信噪比、多普勒频移、多径时延、低通滤波器的特性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在CDMA系统中,采用正交序列可以有效地减小多址干扰的影响。然后,当由于多径衰落的影响使码片间的相对移位增加时,系统中用户扩频序列间的相互正交性减弱,导致性能大大恶化。本文基于新近提出的广义正交序列,分析了采用该序列的多载波直接序列码多分址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误比特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当扩频序列间相互移位在零相关区之内时,扩频序列仍可保持正交,因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误比特性能。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符号级均衡的CDMA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使用较短扩频码的CDMA系统中,多径干扰会破坏用户扩频码之间的正交性,Rake接收机性能会严重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ake的符号级均衡的CDMA接收机,通过分析推导出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均衡系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接收机与传统的Rake接收机相比,比特误码率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跨多个符号的多径干扰.  相似文献   

8.
针对特种车内狭小空间布局受限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功率均衡策略的光源阵列优化结构,构建由车内壁反射导致多路径传播而引起的码间串扰的模型,研究多径传输延迟对光通信系统信噪比的影响,分析均方根时延扩展与最大传输速率间的相关特性,仿真计算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2 m2 m1.5 m车内空间,优化结构下的光功率范围为-0.73~0.56 dBm,均匀光照率达到80.5%。考虑多径反射引起码间串扰时系统信噪比均值为20.92 dB,误码率的最大值为1.4710-6,在运用OOK调制技术下该系统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范围107.8~373.3 Mbps。可同时满足车内照度与数据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9.
将一种基于线性预测的盲均衡和盲多用户方法应用在长扩频码CDMA系统中。该方法能消除多址干扰和多径条件下引起的码间串扰,是一种适用于未来实际CDMA系统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混沌直接扩频信号在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中传输时的抗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的特性。对于所给出的混沌扩频通信系统,当加入多径干扰和信道噪声时,给出了理论误码率与实际误码率的比较,数值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中,混沌扩频通信系统抗多径干扰的性能很好;同时对混沌直接扩频信号的奇、偶互相关函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混沌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多址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衰落以及抗侦察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码分多址(CDMA)。简要介绍了CDMA的通信体制,针对CDMA中扩频解扩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扩频处理中的信息加扰及码元变换的必要性、扩频码的选取原则和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数字化解扩处理的实现方法,并对数字化解扩中搜索、捕获、初步跟踪、精确跟踪和解扩5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数字化解调。  相似文献   

12.
定时跟踪是DS-CDMA系统中Rake接收的关键技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扩频系统能否正常接收.文中首先对扩频系统中定时跟踪原理做出分析,然后重点介绍了PN码的"基于能量窗重心的定时跟踪"新算法,并选择了这个算法来实现CDMA2000-1x上行链路的PN码定时跟踪.最后,经过在典型城市环境下的现场实测,误帧率达到CDMA2000-1x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纠错编码和码分多址(CDMA)的彩色图像水印算法,先后将秘密信息进行Arnold置乱,纠错编码,扩频调制.提取宿主图像的绿色分量,对其进行离散余弦变换,将预处理的水印嵌入到变换后的部分中频区域.水印提取部分,首先对待测图像的绿色分量做离散余弦变换,其次提取中频部分的水印信息,将提取的值和由密钥得到的Gold...  相似文献   

14.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CDMA下行链路空时编码方案,用正交扩频码区分不同用户,用扰码区分不同发射天线,由于扰码具有良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可以在不牺牲码域资源的前提下,以增加少量的复杂度换取较好的链路性能。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正交扩频码和扰码二级扩频的空时编码方案可以取得较好的链路性能。  相似文献   

15.
扩频序列设计和选择是码分多址(CDMA) 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扩频码序列的设计就是构造不同结构的具有良好相关性的伪随机序列来满足CDMA 系统的要求.现主要研究了应用于CDMA通信中的m序列、Gold序列和Kasami序列的原理、性能和构造方法,且基于MATLAB软件M语言编程以上序列的实现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了其各自特点分析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字移动通信体制的新动向—扩频码分多址(SS/CDM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振辉 《电信科学》1994,10(8):20-26
本文主要讨论数字移动通信中扩频码分多址技术,介绍了国外关于CDMA数字移动通信研究的动态,阐明了CDMA体制的优越之处,分析了CDMA的关键技术,并就我国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CDMA通信编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松山  吕威 《信息技术》2004,28(8):55-56
扩频序列设计和选择是码分多址(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扩频码序列的设计就是构造不同结构的具有良好特性的伪随机序列来满足CDMA系统的要求。目前研究最深入的和使用最多的是m序列和Gold序列及Walsh序列。文中从理论上和工程实用角度对扩频序列(m序列、Gold序列及Walsh序列等)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m序列、Gold序列及Walsh序列等的形成方法。  相似文献   

18.
We propose a parallel distributed sample acquisition (PDSA) scheme applicable to a direct-sequence code-division multiple-access (DS/CDMA) system employing M-ary signa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While the primitive distributed sample acquisition scheme can be employed only for the binary signaling systems which transmit 1 bit per symbol, the proposed PDSA scheme extends its applicability to the general signaling systems allowing multibit transmission per symbol. The proposed PDSA technique can also be applied to fast acquisition of the scrambling code in multicarrier DS/CDMA cellular systems with a slight modification of the transceiver circuitry  相似文献   

19.
首先回顾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与移动通信密切相关的直接序列扩频(DSSS)系统,给出了与CDMA技术特点有关的数学公式。其次对CDMA的工作原理和WCDMA、CDMA2000、TD-SCDMA的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扩频与解扩频、信道编码的原理进行了解释。最后叙述了光纤通信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并对移动通信的未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