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与血清抗FcεRI抗体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ASST,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并与对照组24名正常人比较.结果:病例组ASST阳性率为55 4%,血清抗FcεRI抗体水平为(2 89±2 36) U...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的不同红斑风团反应读出结果与患者血清激发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和血清IgG型抗高亲和力IgE Fc受体α链(抗Fc?着RI)自身抗体含量的关系。方法 6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ASST试验阳性结果判定参照Sabroe报告的标准,又依据红斑风团反应不同,进一步将Sabroe标准ASST阳性分为风团 + 红斑模式和单纯风团模式,将Sabroe标准ASST阴性分为单纯红斑模式与无反应模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血清激发正常人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能力和血清中抗Fc?着RI自身抗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ASST测试阳性19例(31.7%),其中表现风团 + 红斑模式16例和风团模式3例;ASST阴性41例,其中无反应模式38例和红斑模式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ASST阳性血清刺激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率(33.83% ± 9.83%)较ASST阴性血清(4.06% ± 1.44%)显著升高(t = 5.13,P < 0.01),且几乎是10 μmol/L趋化三肽(18.67% ± 1.77%)的2倍。仅ASST阳性(风团和红斑模式)的血清能检出高滴度的抗Fc?着RI自身抗体(757.64 ± 168.99 ng/L),正常对照血清自身抗体含量仅为43.25 ± 16.63 ng/L。结论 ASST阳性(风团和红斑模式)提示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抗Fc?着RI自身抗体,可考虑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组胺释放活性与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以FcεRIα融合蛋白(rsFcεRⅠα)为抗原,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抗FcεRIα自身抗体,并通过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对组胺释放活性的影响证实其功能。结果: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检出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阳性者22例(35.5%),其血清引起的组胺释放率平均为26.26%±16.08%;将其血清与rsFcεRⅠα作用后组胺释放率下降为9.14%±5.79%,组胺释放活性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组胺释放活性因子与其血清中的抗FcεRIα自身抗体有关,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可能直接活化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引起荨麻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能否刺激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B淋巴细胞产生抗FcεRI抗体或抗IgE抗体。 方法 设CIU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中BlyS、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分离培养受试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BlyS,检测培养液中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分析BlyS与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产生的相关性。结果 CIU患者血清Bly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 3.04,P < 0.01),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 = 3.51,P < 0.01;t = 3.29,P < 0.01)。CIU患者血清中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与BlyS水平呈正相关(r = 0.93,P < 0.01;r = 0.91,P < 0.01);CIU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有效浓度BlyS后,B淋巴细胞培养液中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加BlyS的空白对照 (t = 3.67,P < 0.01;t = 3.56,P < 0.01),2种抗体在培养液中的水平与BlyS浓度呈正相关(r = 0.96,P < 0.01;r = 0.91,P < 0.01);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在CIU患者血清与培养液中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94.76%和87.84%。 结论 CIU患者血液中BlyS水平增高可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FcεRI抗体或抗IgE抗体,可能与CIU发病有关。 【关键词】 荨麻疹;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抗体,FcεRI; 抗体,IgE; 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     
20140756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产生抗Te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的影响/康尔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皮肤科),李杰,孙丽伟…∥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10).-707-710 设立CIU(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中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分离培养受试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BlyS,检测培养液中抗Fe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分析BlyS与抗FεCRI抗体和抗IgE抗体产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与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关系,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0例CSU患者(病例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进行ASST检查及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8水平,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别;同时比较病例组ASST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结果:病例组ASST阳性率为53.3%,对照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0,P<0.01)。病例组血清IL-18水平为(64.7±41.9) pg/mL,对照组为(44.9±15.7)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5)。病例组ASST阳性32例,血清IL-18水平为(72.4±47.6) pg/mL,ASST阴性28例,IL-18水平为(48.7±25.3) 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ASST阳性率及血清IL-18水平均升高, IL-18可能参与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抗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发病的关系。 方法 设(CIU)组、急性荨麻疹(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00例受试者。每例受试者均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过敏原,血清总IgE、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抗HP抗体、TGAb水平及阳性率,将CIU组与AU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CIU组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率为53%,AU组为12%,健康对照组未发现阳性者。CIU组和健康对照组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而AU组能检测到食物或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为86%。 CIU组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水平均高于AU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 CIU患者IgE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 = 190.00,P < 0.05),而AU组Ig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 = 226.00,P < 0.05);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CIU患者抗FcεRI抗体水平较阴性患者高(T = 101.73,P < 0.05),抗IgE抗体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和阴性CIU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312.04,P > 0.05); CIU组、AU组、和健康对照组抗H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19%和23%,TGAb阳性率分别为18%、15%和11%,抗HP抗体和TGAb阳性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抗HP抗体阳性的CIU患者中,抗FcεRI抗体阳性率较AU患者和健康人高(P < 0.01);抗IgE抗体阳性率与AU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GAb阳性的CIU患者中,抗FcεRI抗体阳性率较AU患者和健康人高(P < 0.01),抗IgE抗体阳性率与AU患者和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IU存在抗FcεRI和抗IgE自身抗体,可能在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关键词】 荨麻疹;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E; 皮肤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SU患者中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的表达,并分析抗FcεRⅠα自身抗体与CSU患者的病程、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评分、风团数目、瘙痒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单一抗组胺药疗效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CSU患者组抗FcεRⅠα抗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抗FcεRⅠα抗体水平与病程、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风团数目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单一抗组胺药使用有效者其血清抗FcεRⅠα抗体滴度低于单一抗组胺药治疗无效者(P0.05)。结论抗FcεRⅠα抗体在CSU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抗FcεRⅠα抗体滴度较高的CSU患者可能对常规抗组胺药治疗抵抗。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与慢性荨麻疹(CU)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择13C呼吸实验阳性、抗Hp抗体阳性的CU患者为实验组,健康人为对照组。用CU患者血清孵育人皮肤肥大细胞原代细胞株(HMC),检测血清是否可刺激HMC细胞释放组胺。用抗Hp抗体(IgG)刺激HMC细胞,检测其是否具有活化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检测CU患者血清中是否也含有高亲和力受体(FcεRI)抗体或抗IgE抗体。分别用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刺激HMC细胞,检测其活化HMC细胞释放组胺作用。 结果 CU患者组血清活化HMC细胞释放组胺作用(3.13 ± 0.93)高于健康对照组(2.92 ± 0.75,t = 2.39,P < 0.05),4例CU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抗FcεRI抗体、3例存在抗IgE抗体。分别用这两种抗体阳性的CU患者血清孵育HMC细胞,释放组胺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4.82、6.34,均P < 0.01),但用只含有抗Hp抗体CU患者血清孵育HMC细胞无释放组胺作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 = 1.74,P > 0.05)。抗Hp抗体(IgG)无激活HMC细胞释放组胺作用(与阴性对照血清比较,t = 1.95,P > 0.05),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均可激活HMC细胞释放组胺(与阴性对照血清比较,t值分别为3.72、3.02,均P < 0.01)。 结论 抗Hp抗体对CU无致病作用,血清中同时存在抗FcεRI抗体或抗IgE抗体可导致部分Hp感染者同时患有CU。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与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的关系,探讨ASS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同时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对两组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5例CSU患者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与ASST总阳性率分别为47.87%和58.03%,ASST阳性组和阴性组中螨虫组合血清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46%和66.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ST阳性程度与对应螨虫、屋尘、狗、大豆、虾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SU患者部分常见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与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呈负相关,建议将ASST纳入常规CSU临床检测,ASST阳性的患者可以不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荨麻疹     
20 0 2 162 5 高亲和力 Ig E受体 ︿链蛋白及其自身抗体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表达 /孙仁山 (三军大西南医院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1,34(6) .- 4 4 4~ 4 4 5为了深入研究和建立检测抗高亲和力的 Ig E受体 (FcεRl)自身抗体的技术方法 ,进行了如下工作 :1构建表达 FcεRlα链 (αt)蛋白的表达质粒 ;2诱导表达和纯化αt蛋白 ;3利用αt蛋白检测抗FcεRl自身抗体。结果 :3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有 9例血清呈现阳性条带 ,条带位置为 4 60 0 0处 ,与 αt融合蛋白分子量一致。 5例正常对照血清均为阴性。提示部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是自身免疫所致。图 3参 6  (赵恩兵 )2 0 0 2 162 6  139例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吴国华 (中国医科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 0 0 1,17(4 ) .- 2 5 7139例中对变应原呈阳性者 75例 (5 3.95 % )。其中荨麻疹阳性率 5 6.34 % ,过敏性皮炎60 .0 0 %。在 75例阳性中 ,变应原反应最多...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估自体全血注射(AWBI)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的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其对嗜碱性粒细胞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Ⅰ)以及CD6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WBI治疗ASST阳性慢性荨麻疹的机制。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ASST阳性的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WBI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氯雷他定和依巴斯汀治疗,AWBI组同时接受AWBI治疗每周1次,共12次。治疗前及12周后评估两组周荨麻疹活动程度评分(UAS7)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AWBI组30例在治疗前及第4、8、12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FcεRⅠ、CD63表达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7.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UAS7和DLQI比较采用t检验,FcεRⅠα表达水平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时点指标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s配对秩和检验,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AWBI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UAS7分别为27.15 ± 4.53、14.25 ± 7.56,DLQI分别为16.88 ± 6.01、8.48 ± 4.15;对照组UAS7分别为26.90 ± 5.22、19.93 ± 6.32,DLQI分别为17.08 ± 6.79、13.93 ± 5.43。两组治疗前UAS7与DL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UAS7与DLQ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 < 0.01),且AWBI组UAS7及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AWBI组患者治疗前和第4、8、12周时嗜碱性粒细胞FcεRⅠα荧光强度中位数(P25,P75)分别为22 532(16 740,29 220)、16 911(10 240,21 816)、13 282(7 600,16 848)与11 466(7 161,14 578),ASST阳性血清诱导的CD63阳性嗜碱性粒细胞比例中位数(P25,P75)分别为35.25%(26.75%,49.13%)、25.95%(19.37%,37.54%)、13.57%(7.79%,19.57%)与9.87%(6.43%,16.52%),治疗第4周时嗜碱性粒细胞FcεRⅠα与CD63表达水平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第8周较第4周亦显著降低(均P < 0.01)。AWBI治疗前至第4周、第4 ~ 8周以及第8 ~ 12周FcεRⅠα的变化值与ASST阳性血清诱导的CD63变化值均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4、0.422、0.455,均P < 0.05。结论 AWBI联合抗组胺药有助于改善ASST阳性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并且可能通过影响嗜碱性粒细胞FcεRⅠ以及CD63表达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临床上常用于筛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免疫亚型, 但其免疫学机制、与CSU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研究显示, ASST阳性与CSU患者免疫球蛋白G自身抗体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升高、循环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 与患者年龄、病程以及个人或家族史无关, 但可能是慢性荨麻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ASST阳性患者可能对第二代H1抗组胺药反应不佳, 对奥马珠单抗起效缓慢, 但对环孢素和自体全血/血清注射治疗反应良好。该文综述ASST阳性患者的免疫学和临床特征, 探讨ASST阳性对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utologousserumskintest,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idiopathicurticaria,CI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ASST阳性的CIU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ASST,对CIU患者组185例、健康对照组20名,过敏性疾病对照组50名患者(湿疹12例,异位性皮炎9例,面部皮炎6例,人工荨麻疹11例,支气管哮喘4例,过敏性鼻炎8例),进行测定,并记录临床症状评分及病史。结果185例CIU患者中ASST阳性率为35.68%(66/185),过敏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全部阴性,3组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ASST阳性结果将CIU组分为ASST阳性组与ASST阴性组。ASST阳性组的组胺风团直径较其他3组大(P<0.05),ASST阳性组在年龄分布、性别、病程等方面与ASST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ASST阳性的CIU患者皮疹的风团数量较多(P=0.001),风团持续时间较长(P=0.003),具有甲亢病史的患者(6.48%,12/185)出现ASST阳性结果的比例较高(58.3%,7/12)。结论在CIU患者血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的初筛检查中,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及特异性,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慢性荨麻疹(CU)病例83例,同时设立对照组64例进行比较。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Ig E抗体、抗FcεRⅠ抗体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CD8~+CD28~-、CD4~+CD25~+T细胞比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3名CU中,23例抗Ig E抗体为阳性,占27.7%(27/83);31例抗FcεRⅠ抗体为阳性,占37.3%(31/83)。CU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CD8~+CD28~-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CD4~+CD25~+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U患者机体外周血CD8~+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CD8~+CD28~-T细胞比例降低也可能是CU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慢性荨麻疹(CSU)临床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6 例CS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ASST、血清总IgE、血浆D-二聚体、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136例患者中总IgE升高37例,ASST阳性54例(39.7%),其中ASST阳性患者病程45.27±65.67个月,明显长于ASST阴性患者的35.24±42.54个月(P<0.01)。血浆D-二聚体升高49例(36%),且与活动度评分(英文全称UAS)成正相关(P<0.01, r=0.469)。患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24例(17.6%);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14例(10.6%)。2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有9例ASST阳性。结论:ASST、血浆D-二聚体与CSU患者病情相关,而血清总IgE水平与病情无关。  相似文献   

17.
荨麻疹     
20 0 4 0 94 2 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 - 4、IFN-︽水平测定/孙蔚凌(南京医大一院皮肤科)…∥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 0 0 3,2 3(6 ) .- 54 8~54 9采用双抗体夹心EL ISA法对15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2 5例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阴性)及2 6例正常人血清IL - 4、IN F-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与非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 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 1) ,IN F- 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 .0 1,P<0 .0 5) ;自身免疫性与非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具有功能性自身抗体,与肥大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1)结合后,可导致组胺释放。这提示自身免疫可能参与了部分荨麻疹的病理发生机制犤1犦。因此,检测该自身抗体对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决策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深入研究和建立检测抗FcεR1自身抗体的技术方法,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①构建表达FcεR1α链(αt)蛋白的表达质粒;②诱导表达和纯化αt蛋白;③利用αt蛋白检测抗FcεR1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9.
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检测及自体血清试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检测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皮肤点刺试验(SPT)检测30种变应原皮试液(包括吸入性和食物性),以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以组胺作阳性对照,注射于前臂屈侧,20-30分钟后观察结果。自体血清试验(ASST)以自体血清注射于一侧前臂,另一侧注射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30分钟后观察结果。结果:7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SPT有550例阳性(69.89%),6种以上变应原阳性332例(42.19%),吸入组阳性516例(65.57%)明显高于食物组309例(39.26%);ASST阳性为244例(31.00%),SPT阴性组ASST阳性率明显高于SPT阳性组。结论:SPT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引起慢性荨麻疹的相关变应原。ASST阳性表明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可以作为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20.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大多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现已发现了数种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关的自身抗体,其中抗FcεRI抗体、抗IgE抗体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发病中的地位尤为重要。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可能参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抗体的形成。另外,部分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HLA-Ⅱ类抗原的等位基因DRB1 04频率增加,提示该病发病具有自身免疫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