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现象,研究Bcl-2、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标记调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C- 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持续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TUNEL法检测到大量的阳性细胞。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心肌细胞调亡数逐渐增多。持续缺血4.5h组的心肌细胞调亡数明显高于缺血30min再灌注4h组的调亡心肌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持续缺血4.5h组和缺血30min再灌注 4h组Bcl-2、C-myc蛋白的表达都增加,缺血再灌注组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C-myc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存在细胞调亡现象,且心肌细胞调亡与Bcl-2、C-myc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以下3组:对照(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蛇床子素后处理(Ost)组。采用TUNEL法原位标记缺血区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Bcl-2及Bax三种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Bcl-2蛋白和Bax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均P<0.05);与I/R组相比,Ost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P<0.01)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蛇床子素后处理能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同时上调心肌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下调心肌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提示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进而上调Bcl-2/Bax比值可能是其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F组(结扎后5min注射SF),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免疫酶标法检测大鼠血清内缺血/再灌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含量;以TUNEL(FITC)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并用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内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F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CKMB及iNOS的含量(P0.05),降低缺血部位凋亡心肌细胞的数量(P0.05),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与其他报道一致,SF处理后,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强;除此之外,心肌细胞内凋亡调节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缺血局部凋亡细胞数量降低,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部位的损伤,维持正常的心肌功能。本研究提示,心肌缺血/再灌注前使用SF的治疗,将有助于保护缺血心肌和心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强恒磁场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3组对照组、暴磁Ⅰ组、暴磁Ⅱ组.常规方法 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心肌丙二醛(MDA)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Bax、Fas基因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PK、心肌MDA含量升高,对照组明显高于暴磁组(P<0.05).暴磁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暴磁组Bcl-2表达增强,而Bax、Fas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强恒磁场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假手术、缺血再灌注、尼卡地平、超声微泡、超声微泡介导尼卡地平六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尼卡地平可减少其发生,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超声微泡介导可进一步减少凋亡发生。结论尼卡地平可上调Bcl-2并下调Bax基因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超声微泡介导,可增强尼卡地平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能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①实验于2003-08/2004-12在中山大学中西医研究所完成。选用出生两三个月的SD大鼠32只熏雌雄不拘。②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缺血1h,再灌注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个缺血预处理,24h后,缺血1h,再灌注1h。③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Bcl-xlmRNA/Bcl-xs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Bcl-xl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核因子κB亚单位P65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大鼠心肌Bcl-xlmRNA与Bcl-xsmRNA表达的比值: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大鼠心肌Bcl-xl蛋白表达: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④大鼠心肌核因子κBP65蛋白表达: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核因子κBP65发生核转位且明显高于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细胞凋亡,此种作用发生可能与核因子κB活化后促进Bcl-xl的表达,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00min;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输注环磷腺苷葡胺2mg/kg。心肌细胞凋亡和NF-KB表达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kB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和NF-kB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00 min;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输注环磷腺苷葡胺2 mg/kg.心肌细胞凋亡和NF-κB表达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和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及阿魏酸钠低剂量预先给药组(55 mg/kg)和阿魏酸钠高剂量预先给药组(110 mg/kg).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80 min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低剂量、高剂量组分别于缺血前30 min通过尾静脉注射55 mg/kg及110 mg/kg阿魏酸钠,假手术组、模型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后各组大鼠的cTnI及NT-proBNP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及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cTM及NT-proBNP明显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受到抑制,而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魏酸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Bcl-2和Bax.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腺苷组Bcl-2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ax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使Bcl-2/Bax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的影响。方法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电针刺激内关穴组(关穴组)和电针刺激列缺穴组(列缺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关穴组和缺穴组分别采用电针刺激实验动物双侧内关穴和列缺穴。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和Bcl-2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心肌Bax呈高表达,而内关组心肌Bax表达显著降低(P〈0.01);内关组与模型组和列缺组比较,心肌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或0.05)。结论电针刺激内关穴能抑制心肌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是否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水平存在直接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制备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在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以大剂量硝酸甘油(15μg/h,以950mL/L乙醇为溶剂)或950mL/L乙醇(3μL/h)。再灌注结束后,将缺血区剪下,制备石蜡切片,采用TUNEL技术检测心肌凋亡,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和Bax水平。结果:硝酸甘油组细胞发生凋亡数犤(35.2±6.7)%犦明显多于对照组细胞犤(5.2±0.8)%犦(t=28.1,P<0.01)。对照组Bcl-2表达(5.7±1.3)明显强于硝酸甘油组(1.8±0.8)(t=11.9,P<0.01)。对照组Bax表达(5.9±1.3)明显弱于硝酸甘油组(9.1±1.3)(t=9.2,P<0.01)。结论:大剂量的硝酸甘油促进了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提高了Bax蛋白的水平,降低了Bcl-2蛋白水平;大剂量硝酸甘油对Bcl-2/Bax的调节可能是其促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缺血延迟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细胞凋亡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陈晨  吴伟康  赵丹洋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48-50,i0001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能否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 方法:①实验于2003-08/2004-12在中山大学中西医研究所完成。选用出生两三个月的SD大鼠32只,雌雄不拘。②随机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缺血1h,再灌注1h),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状动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个缺血预处理,24h后,缺血1h,再灌注1h。③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反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Bcl-xl mRNA/Bcl-xs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Bcl-xl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核因子KB亚单位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大鼠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升高(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大鼠心肌Bcl-xl mRNA与Bcl-xs mRNA表达的比值: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③大鼠心肌Bcl-xl蛋白表达: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P〈0.01),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④大鼠心肌核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延迟缺血预处理组核因子κB P65发生核转位且明显高于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 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细胞凋亡,此种作用发生可能与核因子KB括化后促进Bcl-xl的表达,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线二结"法建立兔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给药组于缺血/再灌注造模前3 d开始行腹腔注射人参银杏复方制剂,每天1次,用量5 ml·kg-1·d-1,最后一次在造模前30 min行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伊文思蓝-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缺血区取材,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人参银杏复方制剂使心肌梗死范围减少约43%,明显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上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P<0.05),下调了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人参银杏复方制剂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损伤,这种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缺血预适应对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6/07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①假手术组:仅开胸暴露心脏,冠脉分支穿线,不结扎。②缺血再灌注组:冠脉分支阻断15min后开放再灌注30min。③局部缺血预适应组:在缺血再灌注前行冠脉分支阻断5min后开放再灌注5min(反复3次)。以DNA电泳和TUNEL分析检测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18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DNA电泳出现200bp,400bp2条条带,呈梯形,而局部缺血预适应组和假手术组未见梯形。②TUNEL检测结果显示局部缺血预适应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32.13±6.38)%,(55.7±13.96)%,P<0.05]。③Bcl-2蛋白表达组局部缺血预适应组高于缺血再灌注组(9.33±1.37,7.83±1.47,P<0.05)。④Bax蛋白表达量局部缺血预适应组低于缺血再灌注组(8.00±1.26,9.83±0.98,P<0.05)。结论:局部缺血预适应显著减少了兔短期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可能与其上调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下调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近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但人参及其提取物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尚未阐明.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e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参皂甙Re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对象和干预本实验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共用Wistar大鼠15只,雌雄不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人参皂甙Re治疗组,每组各5只.建立Wistar鼠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并进行细胞计数;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Bcl-2mRNA和基因表达产物的蛋白质,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阳性染色区域的平均吸光度值进行量化分析,以观察人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基因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人参皂甙Re治疗与否对急性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凋亡细胞数为(134±46)个/视野,人参皂甙Re治疗组为(91±19)个/视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63,P<0.01).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及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2,Bax,Bad和Fas基因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t=2.79,P<0.05),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2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67,P>0.05),而Bax,Bad,Fas的表达明显下降(t=2.81,P<0.05),人参皂甙Re治疗组Bcl-2/Bad,Bcl-2/Bad,Bcl-2/Fas比值均较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大(t=2.84,P<0.05).结论人参皂甙Re治疗可以抑制急性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促凋亡基因bax,bad,fas的表达,从而使Bcl-2/Bax,Bcl-2/Bad,Bcl-2/Fas比值增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是否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水平存在直接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制备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在再灌注开始时分别给以大剂量硝酸甘油(15μg/h,以950mL/L乙醇为溶剂)或950mL/L乙醇(3μL/h)。再灌注结束后,将缺血区剪下,制备石蜡切片,采用TUNEL技术检测心肌凋亡,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和Bax水平。结果:硝酸甘油组细胞发生凋亡数[(35.2&;#177;6.7)%]明显多于对照组细胞[(5.2&;#177;0.8)%](t=28.1,P&;lt;0.01)。对照组Bcl-2表达(5.7&;#177;1.3)明显强于硝酸甘油组(1.8&;#177;0.8)(t=11.9、P&;lt;0.01)。对照组Bax表达(5.9&;#177;1.3)明显弱于硝酸甘油组(9.1&;#177;1.3)(t=9.2,P&;lt;0.01)。结论:大剂量的硝酸甘油促进了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提高了Bax蛋白的水平,降低了Bcl-2蛋白水平;大剂量硝酸甘油对Bcl-2/Bax的调节可能是其促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几年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导致细胞凋亡在细胞缺血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缺血心肌的研究热点。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但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是否存在影响至今未知。目的:探讨下肢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兔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24只幼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灌注KH液180 min;缺血再灌注组心脏灌注20 min后,停灌60 min,复灌100 min;下肢缺血预处理组,反复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5 min/放5 min,建立Langendorff模型,然后重复缺血再灌注组方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Bcl-2、Bax和Fas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下肢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Bcl-2表达明显增多,GRP78、Bax、Fas表达明显减少。结果表明下肢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调控内质网过度应激GRP78表达以及Bcl-2、Bax、Fas蛋白的表达调控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纳洛酮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产物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干预组(缺血前10 min及再灌注2 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0.517 mg/kg)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动物采用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开胸,打开心包,穿线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恢复灌注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无Bcl-2蛋白表达,TNF-α含量为(0.39±0.06)μg/L;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cl-2蛋白表达及TNF-α含量均增加.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纳洛酮干预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 + vs. +);TNF-α含量明显降低[(0.55±0.12)μg/L比(0.86±0.11)μg/L,P<0.01).结论纳洛酮预处理可抑制TNF-α的产生,并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