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身体各系统在组织及生理上均未成熟,出现呼吸衰竭时往往需要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在我院NICU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作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进行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ICU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气管插管早期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同时加强气道监护和管理,设置合理的呼吸机参数及报警参数,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插管期间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气道监护与管理,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紧急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26例患者中,21例有自主呼吸是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例死亡,20例治愈。5例呼吸停止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2例死亡。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急救的成功率与机械通气的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明确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而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老年患者V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调查的198例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中,有64例诊断罹患VAP,VAP的感染率为3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APACHE-Ⅱ得分>15分、反流误吸、机械通气时间>5 d、口腔卫生差、抗菌药使用时间>7 d以及留置胃管等是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OR>1,P<0.05);从64名罹患VAP患者的痰培养液中,共分离培养出8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8.29%。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较多,革兰阴性菌的比例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身体各系统住组织及生理上均未成熟,出现呼吸衰竭时往往需要用机械通气作为呼吸支持。而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的引进,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住危币患儿中的应  相似文献   

6.
护理人员对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认知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口气管插管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为临床医生针对呼吸衰竭的各种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并创造条件,但是插管又容易引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要的医院感染问题———机械通气性肺炎(ventilated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VAP是指机械通气4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或)拔管48 h内发生肺部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中,VAP发生率达9%~80%,病死率达20%~90%。研究证明,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VAP发生明显增加。预防VAP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重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将VAP发生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VAP发生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398例,发生VAP102例,VAP发生率为25.63%。多因素Logistic 分析显示,年龄>70岁、合并慢性肺疾病病史、昏迷、机械通气时间≥7 d、误吸物、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及脱机失败后再次行气管插管等因素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复杂,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容易因各种感染、心脏疾病、创伤等诱发呼吸衰竭。人工气道以及人工气道下的机械通气,是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主要的抢救治疗手段,常见的人工气道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已达到50%,其中很多人都因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还有报道,住入ICU的〉85岁患者中,  相似文献   

10.
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斌  孙洁  顾云帆  刘萍 《临床荟萃》1999,14(22):1018-1019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达9%~68%,病死率为不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3倍。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行机械通气48小时至8天的患者127例,分两组行多项指标检测,旨在比较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ICU科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48小时到8天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男性71例,女性56例,年龄13~76岁。外科术后106例,非手术患者21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APACHE-Ⅱ评分,留置胃管时间及胃酸抑制等一般情况相似,观察以上患者肺炎发生情况,气囊上滞留物培养及下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1.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大多病情十分严重 ,部分或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其基本生理需要都要依靠护理人员协助完成 ,特别是因机体极度衰弱或经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若因呼唤不到医护人员会感到焦急 ,加重心理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我科重症监护病房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失败、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及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颜航群  魏锦花 《护理研究》2006,20(5):1289-1290
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及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行机械通气病人明显增多,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小而使用最多。但气管插管可损伤咽喉部,削弱了气管纤毛消除作用及咳嗽机制,且跨越了作为人体呼吸道防御系统之一的口咽部,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经口气管插管更可取。经鼻气管导管容易固定,口腔护理方便。不过,经鼻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已引起注意。作者观察一年内收入ICU病房经鼻气管插管的434例病人,不包括未满18岁颅面骨骨折或副鼻窦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最常用的支持手段。对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或短期内无法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气管切开能给患者建立安全、有效的人工气道,方便气道管理,可较长时间使用,从而避免了因长期气管插管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tomy,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手术(open tracheotomy,OT)相比,具有简便、时间短、出血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黄捷晖  黄燕洁  张艳  华银萍  赵新国 《临床荟萃》2011,26(17):1521-15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持续引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声门下气囊上区域滞留物,观察该措施对VAP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静  梅伟乐  叶素娟 《护理与康复》2014,13(10):947-949
总结7 059例机械通气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机械通气护理及躁动护理,及时发现舌后坠、喉痉挛、呼吸遗忘等并发症。7 041例安全拔除气管插管复苏成功,14例脱机带管回病房,4例拔管后重新插管(其中2例送重症监护病房、2例复苏后再次拔管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6年10月成立重症监护病房以来,通过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保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导管要固定牢固,避免随呼吸运动而上下滑动;头部稍后仰,每1~2h转动变换头部,避免体表压伤及导管对咽喉的压迫;选用适当的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每3~4h将套囊气体放掉,保持3~5min,放气前应先吸尽口腔、咽部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部分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引,重新充气压力10~20mmHg即可[1]。术后患者应检查导管插入深度、气囊充盈度,听诊两肺呼吸音,做好交接班,及时发现导管…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内多为经口/鼻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来说,给这些有气管导管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气管内吸痰是最为普通而常见的操作,但国内外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因为这项护理操作蕴含着诸多内容。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细菌学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细菌学特点、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结果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0.4%、77.6%和33.8%。G-菌是肺部感染主要的致病菌;真菌的比例有上升的趁势,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是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ICU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加强吸痰、气道湿化等护理操作的质控和医院感染的管理;注意病程规律是控制ICU肺部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