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朱颖新 《当代医学》2013,(33):92-93
目的:探讨经会阴途径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31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经会阴途径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0.32%;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漏尿2例。结论经会阴途径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创伤性后尿道狭窄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耻骨下缘部分切除技术辅助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distraction defect, PFUDD)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耻骨下缘部分切除技术辅助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的男性PFUDD患者63例,患者均以以下步骤完成后尿道吻合:(1)充分游离尿道海绵体球部,在尿道闭锁处切断尿道并切除瘢痕;(2)向远端适当游离尿道海绵体,劈开阴茎海绵体纵隔;(3)切除耻骨联合下缘,完成无张力吻合。结果: 6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9.2±15.6)岁(15~72岁),平均尿道狭窄长度(3.85±0.91) cm (1.5~5.5 cm), 均采用耻骨下缘切除技术辅助完成后尿道吻合,手术时间平均为(160.2±28.1) min (110~210 min),术中估计失血量为(261.1±130.3) mL (100~800 mL),术后或术中输血者3例(4.8%)。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和泌尿系感染,均对症处理后治愈。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12~37个月),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为(23.7±7.4) mL/s (15.0~48.2 mL/s)。耻骨下缘切除技术辅助后尿道吻合治疗男性PFUDD的手术成功率为95.2%(60/63例)。结论: 耻骨下缘部分切除能够有效缩短远近端尿道间距离,辅助部分复杂PFUDD患者完成无张力吻合,技术要点包括阴茎海绵体纵隔切开充分暴露耻骨联合、游离结扎阴茎背静脉、充分切除耻骨骨质下方与尿道之间瘢痕组织暴露健康尿道近端。  相似文献   

3.
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990年12月~1996年12月,12例男性骨盆骨析所致后尿道复杂性狭窄患者,经采用会阴途径,切除前列腺尖部尿道狭窄段,将球部尿道与前列腺部尿道作端端外翻吻合术。全部患者随访6月~2年,除1例再次尿道狭窄作尿道内切开治疗外,其余11例均一期正常恢复排尿功能,无尿失禁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耻骨会阴联合切口耻骨整块切除后尿道吻合治疗复杂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distraction defect, PFUDD)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耻骨会阴联合切口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的复杂PFUDD患者17例,其中合并尿道直肠瘘2例(11.8%)、尿道会阴皮肤瘘1例(5.9%)。既往经会阴后尿道吻合失败6例(35.3%),其中2例(11.8%)为2次开放手术失败;尿道扩张治疗3例(17.6%);内切开治疗1例(5.9%)。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耻骨会阴联合切口整块切除耻骨再行后吻合尿道。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5.5(21~62)岁,尿道狭窄的长度平均5.5 (4.5~7.0) cm,手术时间平均190 (150~260) min,平均术中估计失血460 (200~1 200) mL。术后局部伤口感染4例(23.5%),下肢静脉血栓1例,患者平均随访27 (7~110)个月。术后平均尿流率22.7 (15.5~40.7) mL/s,合并尿道直肠瘘、尿道会阴瘘等均治愈。1例患者拔管后2周出现尿线变细及尿频、尿急等泌尿系感染症状,行膀胱镜检查示吻合口处狭窄,给予内切开并留置尿管2周,术后随访排尿通畅。本组1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4.1%(16/17)。结论: 耻骨会阴联合切口后尿道吻合术治疗复杂男性PFUDD效果明确,成功率为94.1%。此类手术损伤大、耗时长、术后并发症高,适合在区域性尿道修复重建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耻骨会阴联合切口耻骨整块切除后尿道吻合治疗复杂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distraction defect, PFUDD)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耻骨会阴联合切口后尿道吻合术治疗的复杂PFUDD患者17例,其中合并尿道直肠瘘2例(11.8%)、尿道会阴皮肤瘘1例(5.9%)。既往经会阴后尿道吻合失败6例(35.3%),其中2例(11.8%)为2次开放手术失败;尿道扩张治疗3例(17.6%);内切开治疗1例(5.9%)。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耻骨会阴联合切口整块切除耻骨再行后吻合尿道。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5.5(21~62)岁,尿道狭窄的长度平均5.5 (4.5~7.0) cm,手术时间平均190 (150~260) min,平均术中估计失血460 (200~1 200) mL。术后局部伤口感染4例(23.5%),下肢静脉血栓1例,患者平均随访27 (7~110)个月。术后平均尿流率22.7 (15.5~40.7) mL/s,合并尿道直肠瘘、尿道会阴瘘等均治愈。1例患者拔管后2周出现尿线变细及尿频、尿急等泌尿系感染症状,行膀胱镜检查示吻合口处狭窄,给予内切开并留置尿管2周,术后随访排尿通畅。本组17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4.1%(16/17)。结论: 耻骨会阴联合切口后尿道吻合术治疗复杂男性PFUDD效果明确,成功率为94.1%。此类手术损伤大、耗时长、术后并发症高,适合在区域性尿道修复重建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断裂术后尿道狭窄及闭锁与术式的关系。方法对18例小儿尿道断裂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道会师术10例,术后均出现狭窄或闭锁再次手术治疗,多次手术2例。一期造瘘,二期行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3例,术后1例狭窄再次行膀胱镜尿道内切开术,治愈。一期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5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再次手术者。结论小儿后尿道断裂患儿应采用一期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条件不许可的地区应采用一期膀胱造瘘,二期行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尿道会师术不适用于小儿后尿道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会阴后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及经尿道狭窄段内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优越性.方法:对176例患者行后尿道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彻底切除瘢痕组织,术后保留尿管3~6周,54例患者行经尿道狭窄段内切开术,术后保留尿管3周.结果:176例开放手术有160例排尿通畅,5例尿道膀胱吻合术后尿失禁,改人工尿道扩约肌治疗.5例吻合口狭窄,行狭窄段内切开治愈.54例内切开中48例排尿通畅,4例定期尿扩,4例再次内切开治愈.结论:后尿道狭窄开放手术及内切开手术成功率高,吻合口狭窄者可再次内切开.  相似文献   

8.
潘云  王艺 《安徽医学》2023,44(7):834-837
目的 探讨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患者狭窄复发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被诊断为尿道狭窄并行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的166例男性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终点截至2022年5月,以随访患者狭窄的复发情况并分为复发组(n=23)、未复发组(n=143)。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发组尿道内切开手术史、术前膀胱造瘘构成比均高于未复发组,狭窄时间、狭窄长度、尿道扩张次数均长/多于未复发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道内切开手术史、狭窄时间、狭窄长度、尿道扩张次数和术前膀胱造瘘是尿道端端吻合术后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OR=3.517、4.423、2.713、4.042、1.693,P均<0.05)。结论 尿道端端吻合术后患者狭窄复发风险较高,危险因素包括尿道内切开手术史、狭窄时间越久、狭窄长度越长、尿道扩张次数越多和术前膀胱造瘘是尿道端端吻合术后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和预防方案,减少尿道狭窄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会阴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疗效。方法 16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膀胱造瘘,3~4个月后延期行尿道端端吻合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5例一期手术成功,另1例因术后半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予膀胱造瘘3个月后再次行尿道吻合术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后尿道断裂端端吻合术具有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应视为后尿道断裂手术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外科治疗 ,至今仍是泌尿外科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尽管有多种手术方法 ,但常因狭窄段长、位置深、伴有炎症或其他病理改变 ,使尿道修复不够理想。自1997年 8月~ 2 0 0 2年 11月 ,我院对 15例骨盆骨折引起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 ,并将狭窄的后尿道彻底切除 ,行球部尿道与膀胱颈部端端吻合术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均系男性 ,年龄 2 1~ 5 3岁 ,平均3 4.5岁。损伤原因 ,12例为汽车挤压伤 ,2例为意外砸伤而致骨盆骨折 ,后尿道断裂。经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 3~ 6个月。住院时均带有耻…  相似文献   

11.
刘云  张少锋  贾洪涛  甘为  谢胜  罗茂华  李云飞 《医学综述》2012,18(15):2509-25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9~2012年应用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的急诊31例后尿道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半年至2年,3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再次通过尿道内切开术治愈。结论内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22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22例患者的诊疗资料、手术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12例I期行尿道会师术;6例急诊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Ⅱ期行后尿道吻合术;4例I期行后尿道吻合术;12例I期行尿道会师术后病人中,其中4例因瘢痕性尿道狭窄,Ⅱ期行后尿道吻合术2例,Ⅱ期行后尿道拖入术2例。术后22例患者均恢复满意。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患者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应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外伤性尿道狭窄腔内与开放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腔内组75例,成功率89.4%,开放组28例,成功率92.7%。结论: 腔内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一般可作为首选,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狭窄部位、狭窄长度、瘢痕厚度、硬度及全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非离断尿道海绵体技术结合舌黏膜扩大管腔在男性球部尿道狭窄修复重建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男性球部尿道狭窄患者21例,分离出球部狭窄段尿道后,不离断尿道海绵体,纵向剖开尿道管腔,其中尿道狭窄长度在2 cm以内12例,直接行勺状尿道端端吻合.其中尿道狭窄段长度超过2 cm 9例,考虑直接尿道吻合张力大,应用舌黏膜...  相似文献   

15.
张庆华  李雪梅  卢根生  宋波  金锡玉 《重庆医学》2007,36(14):1348-1349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尿道狭窄术后排尿困难的形成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总结2004年3月~2006年9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尿道狭窄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患者,常规行尿道造影检查,术中切除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寻找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尿道狭窄术后排尿困难原因中包括瘢痕过度增生者18例(56.25%),瘢痕组织切除不彻底或吻合口有张力7例(21.87%),尿道端侧吻合者5例(15.63%),膀胱纤维化者2例(6.25%).结论 针对术后排尿困难原因, 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进一步提高尿道狭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在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后尿道断裂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19例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2年,其中排尿通畅,尿线粗,半年后无需行尿道扩张14例;排尿通畅,但需间隔1-2个月行尿道扩张维持4例;1例手术后未定期尿道扩张,半年后出现尿道狭窄,遂开放手术行狭窄段切除、尿道吻合术后治愈。结论: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良好,是明显优于开放尿道会师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伤后3~5天行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会师术,术后留置尿管4周,通过随访3、6、12个月,评估其长期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置管均成功,手术时间20±7.5分钟,出血2~20ml,随访3个月~12个月,其中18例正常排尿,最大尿流率15.6±2.4ml/s(12~18ml/s),尿道狭窄4例,通过尿道扩张治愈,勃起功能障碍1例。结论: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早期治疗中,输尿管镜引导下尿道会师牵引术是一种微刨、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10例行尿道成形术,6例行尿道扩张术后留置导尿管,4例行尿道会师术。结果:6例术后排尿正常,均为行尿道成形术者,8例出院后尿道扩张2-3个月后排尿正常,4例需定期行尿道扩张。结论: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狭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尿扩和尿道内切开治疗外伤性和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尿扩和尿道内切开治疗的43例外伤性尿道狭窄和53例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病人的初次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log-rank统计的方法分析其疗效。结果外伤性尿道狭窄病人中,尿扩与尿道内切开之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而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病人中,尿扩与尿道内切开之何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无海绵体纤维化的外伤性尿道狭窄,尿扩治疗效果好;对于外伤性尿道狭窄的病人尿道内切开治疗后复发者应改用尿道成形术;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的病人首选尿道内切开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治疗男性单纯性骨盆骨折后尿道离断(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distraction defect, PFUDD)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男性单纯性PFUDD患者162例,均无会阴瘘和直肠瘘等并发症,为单纯性PFUDD。既往行经会阴尿道吻合术30例(18.5%),尿道会师术17例(10.5%), 尿道内切开17例(10.5%), 余均为伤后急诊行膀胱造瘘,未行其他处理措施。按照经会阴三步法策略行后尿道吻合成形:第一步,游离尿道海绵体球部并切除瘢痕,行远近端尿道吻合成形;如果远近端尿道无法吻合或吻合口张力较大,则依次行以下第二步和第三步;第二步,向远端适当游离尿道海绵体,劈开尿道海绵体纵膈以缩短吻合口远近端距离;第三步,耻骨部分或整块切除,进一步缩短吻合口距离并充分暴露近端尿道。结果:本组患者年龄平均36.3(16~74)岁,创伤性尿道损伤病史平均13.5(3~124)个月,患者尿道狭窄长度平均2.7(0.5~6.5) cm,手术时间平均92(45~240) 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20(60~800) mL,术后或术中输血3例(1.9%)。162例患者采用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均达到无张力吻合(162/162,100%),其中第一步完成吻合50例(30.9%);第一步结合第二步完成74例(45.7%);使用三个步骤完成38例(23.5%), 其中耻骨整块切除4例(2.5%)。患者平均随访19.5(11~45)个月,18例患者术后狭窄复发,手术成功率为88.9%(144/162)。结论:采用经会阴三步法手术策略治疗男性单纯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效果明确,均能够达到无张力吻合效果,手术成功率为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