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电能计量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互感器、电能表和二次接口等方面回顾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历程和原理,对21世纪现代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和网络化是现代电能计量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还介绍了几个新型互感器(Rogowski光电式电流互感器、法拉第磁光效应互感器和光学电压互感器),特殊功用的新型电能表(单相电子式复费率电能表、三相预付费电表和数字式电能表)和几种常用电能计量芯片.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历程,对21世纪现代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另外,还介绍了几种特殊功用的新型电能表、互感器和常用电能计量芯片。  相似文献   

3.
基于电能计量系统的软硬件组成,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历程及几种新型互感器、智能电能表的技术发展,阐述了电能计量抄表技术、计量算法的研究动态,并提出现代电能计量系统的"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和广西电网电能计量系统发展建议,以促进广西电网电能计量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0kV高压电能计量装置整体校验台的校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现行检定方法是对其组成环节电能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等分别检定,然后用理论计算得到的综合误差来衡量其准确度等级,这种评定方法不符合IEC关于电能表和电能表检验装置规定的基本原则,因此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校验台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用标准电压互感器、标准电流互感器和标准电能表组成高压标准电能计量装置,来校准新型高压电能计量装置整体校验台的方法,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供电方和用电方的切实利益。因此,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做到准确、公正计量,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运行中,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具体包括:电能表误差、二次回路误差、二次导线压降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误差等。为了优化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就应当采取选用合格的电能表,选用恰当的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降低二次回路电压降以及强化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能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电压互感器误差、电流互感器误差、电能表误差进行在线测试。通过在线监测能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确保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朱少波 《广西电力》2007,30(2):54-55
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发生异常情况,是电能计量装置产生计量误差的一大原因。随着电能表和互感器的准确度不断提高,二次回路发生故障而造成的计量误差,往往要比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本身的固有误差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及时发现和排除二次回路发生的故障,是电能计量装置保持计量准确性的重要保障。通过用运行中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检测中遇到的几个异常现象为例进行分析,说明二次回路在电能装置中对电能计量准确性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压电能表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顺  徐芝贵 《电测与仪表》2008,45(1):1-3,42
高压电能表是配电网新型高压电能计量产品,克服了现有配电网高压计量装置组件复杂的弊端.本文提出了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传感取样"加"高压单相直接电能计量"的高压电能表设计方案,分析了高压电能表与传统高压计量装置相比的技术优势,并结合高压电能表的各项试验进行了方案验证.  相似文献   

9.
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的一些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景 《湖北电力》1998,22(2):57-59
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误差、互感器合成误差及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只有根据综合误差才能全面地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除提高电能表、互感器等计量设备的精度、使用宽负载的电能表、互感器以减少设备本身误差而引起的计量误差外,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技术改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不然很难保证计量装置准确计量。针对黄石地区大电力用户口变比过大、负荷变化大、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大、*T二次保险熔断多以及人为窃电行为导致计量装置不准确等现象,我局近年来采取了以下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取…  相似文献   

10.
《大众用电》2007,(3):24-24
电能计量资产定位管理系统按照计量资产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检定、统一配送的要求,在计量中心设总库(一级库),分局设二级库,供电所设周转库(三级库),把资产管理、库房管理、计量技术管理相结合,满足计量工作的需要,由计量中心一级库对二级库和三级库实施管理职能。通过对电能表、互感器等计量资产流转等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以电能表、互感器的条码为纽带,应用新型电子技术监控电能计量资产的状态,通过计量工作单的有效执行,实现计量资产全过程的定位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关口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工作,针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选型和安装及竣工验收存在的无法独立计量上网电量,计量接线方式不规范,电能表计量功能单一,标定电流准确度选择不规范,电能互感器计量变比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计量装置投运前把好审查关和设计关,将关口计量点设在产权分界处发电机出口升压变的高压侧,配置高准确度、计量性能优越的多功能电能表,选择高动热稳定的电流互感器,同时把好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调试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等建议,供从事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及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Q/GDW347-2009《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的要求,结合变电站现场验收工作经验,对10 kV电能计量装置和计量点的设置进行探讨,从客户需求、企业管理、技术经济性等方面分析电能计量装置和计量点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高电压等级发电厂关口计量装置的设置情况,以及发电厂主要统计的电能经济指标,提出当某电能计量装置故障,造成其所计量的电量出现差异时,可以通过某一经济指标的正常统计值推算出异常电量的正常电量值,并结合实例分别介绍利用发电机升压变压器变损率计算关口差错电量、利用综合厂用电率和发电量计算关口差错电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电能计量综合误差计算方法无法实时评价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A-SVR的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评估算法。该方法首先对互感器二次信号有效值进行主元分析(PCA),通过Q统计量及其贡献率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计量状态检测和异常定位。然后建立正常计量状态下电能计量装置合成误差的多参数降维模型,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得到互感器实际工况下的计量误差,与在线监测获得的二次回路误差、电能表误差合成得到综合误差。本文方法可以实现电能计量误差的状态评价和合成误差的实时评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现场核查、计费电能表与计量自动化终端比对、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低压计量装置等方式进行电能计量差错预警的特点及缺陷,提出在低压计量装置上增加支持需求侧响应功能这一新模式,搭建了涵盖所有影响电能计量准确性因素的预警系统,实现负荷控制及与安装在高压侧的计量装置进行计量差错比对预警,完善了电能计量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周期校验常采用人工现场校验的工作模式,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于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的多路模拟采集器研制方法,采用高精度穿心式CT、高精度A/D采集电路、CPU处理单元、载波通信单元及时钟电路等部件,运用基于频率自适应的移窗补偿准同步算法进行电参数计算,能够实现电能表端电参量的精确测量,测量精度优于0.05%RD,能够采集电能表功率脉冲、PT端及CT端监测数据,配合主站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电能表、PT二次压降及互感器二次负载的远程校验、在线监测等多种应用。研究内容在推进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状态巡检、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提高关口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确保了关口计量的准确性和电力贸易双方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7.
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在设计和使用中准确选用电能计量装置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行优化配置,是降低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吴智海  范祖明 《电气开关》2022,60(1):38-39,42
本项目着力研发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验收专用负荷箱,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其接入到专变低压出线处,提供稳定的测试负荷电流,完成计量装置验收关键步骤。主要的技术内容:通过接入电容器组,提供计量装置验收带负荷测试所需的电流,按不同容量电容器组配置合适分组空气开关,保护电容器组,降低同时投入时的冲击电流。本项目制作的计量装置验收专用负荷箱将使用高强度箱体,并制作不同容量的负荷箱以满足不同的计量装置验收负荷要求,以提高计量装置验收工作质量和率,降低电能计量差错风险。  相似文献   

19.
10 kV母线计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应避开与补偿电容器组形成并联回路,防止发生并联谐振。提出电能计量装置应设有专用独立的计量电压互感器,并对其接线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从根本上消除并联谐振存在的可能性,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电能表、互感器以及二次回路的误差产生原理,从技术角度分析了电能计量的误差计算方法,提出减少电能计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