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8F-FDG PET、PET-CT已成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灶探测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但对于甲状腺结节术前的诊断作用仍不清楚,许多研究对PET、PET-CT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索,尤其是针对细针穿刺后性质仍不明确的甲状腺结节.随着PET、PET-CT的广泛应用,逐渐增加的PET-CT意外发现的甲状腺结节也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及处理带来了挑战.18-FDG的标准化摄取值(SUV)是PET、PET-CT最常用的半定量分析指标,通过描述组织葡萄糖代谢,用于鉴别肿瘤良恶性,但也存在许多内在缺陷.该文对SUV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18F-FDG PET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8F-FDG PET(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肺结节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依据,结合临床,分析18F-FDG放射性摄取灶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18F-FDG PET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81.8%,准确度为96.4%,阳性预测值97.14%,阴性预测值90.0%.结论根据18F-FDGPET代谢显像特征,可以对肺内结节的良恶性作出进一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诊断非常困难,在诊断不明确而手术切除的结节中,约30%为良性.常规影像学技术虽然可以对大部分SPN做出定性诊断,但对一部分SPN仍然诊断困难,且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ET-CT作为一种新的显像技术,能够综合提供SPN的代谢及形态信息,在SPN的良恶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显示出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率.近期多种新的显像方法的应用更进一步提高了SPN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肺结节的影像诊断研究多集中在动态增强扫描上。MRI动态增强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理论依据充足,动态增强和灌注扫描技术条件成熟,根据MRI动态增强曲线参数(最大强化率、强化斜率、达峰时间、廓清率、强化曲线类型)及强化模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及Siemens双源CT的LungCare软件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辅助诊断能力及适用范围.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SPN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并与利用双源CT的LungCare软件分析SPN进行比较研究.用χ~2检验对2种检查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 在24例SPN中,恶性结节15例,良性结节9例.LungCare软件评估其良恶性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80.0%、88.8%、92.3%、72.7%,PET-CT评估其良恶性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3.3%、77.7%,87.5%、87.5%.LungCare软件和PET/CT定性SPN的准确性相当,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PET/CT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LungCare软件,但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LungCare软件(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适用于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PET/CT密切结合LungCare软件,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灰度直方图对实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10例实性肺结节患者的CT图像,其中恶性55例,良性55例.选取肺结节最大CT平扫轴面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采用Matlab软件生成灰度直方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灰度直方图参数的差异.建立ROC曲线并以组织病理学或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最佳临界值评价灰度直方图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恶性结节的偏度(0.281±0.181)大于良性结节(-0.592±0.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结节的峰度(2.786±0.252)小于良性结节(3.553±0.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ROC曲线下最大面积分别为0.894和0.996.使用最佳临界值标准,峰度和偏度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分别为0.982、0.946,特异度分别为1.000、0.764,准确度分别为0.990、0.8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79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82、0.913.结论:CT灰度直方图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征象联合肿瘤标志物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7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高分辨率CT、肿瘤标志物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39例,良性结节组31例,对比两组CT征象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肿块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均高于肺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肿块CT灌注成像提供了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力CT检查与鉴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对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力CT检查与鉴别诊断作一综述,主要侧重于肺内小结节的高分辨力CT扫描技术和重建方法,以及螺旋容积CT对肺内小结节的应用。通过高分辨力CT检查,对肺内孤立结节的内部、边缘特征,结节的周围改变和部位进行良恶性对比,探讨高分辨力CT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96例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其中良性结节18例、炎性结节28例、恶性结节50例.以perfusion 3软件测定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表面积乘积(PS)以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采用灌注参数及曲线形态来评价结节的良恶性.结果 BF、BV在炎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炎性结节均大于良性结节.MTT在三组结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PS在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之间、以及良性与炎性结节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均高于良性结节,三组不同性质结节之间的TDC曲线形态也不同.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类研究迅猛发展,已成为癌症计算机辅助诊断(CAD)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基于公开数据库(如LIDC、INbreast、DDSM公共数据库)进行的研究中,对肺结节良恶性分类研究、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报道较为全面。对基于深度学习的肺CT图像、乳腺X线摄影图像的癌症计算机辅助分类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320容积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肺动脉灌注指数(PPI)对单发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40例单发性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及320排CT灌注成像影像资料(恶性结节24例、良性结节16例),PET/CT以结节18F-FDG摄取值SUV≥2.5为诊断恶性结节阈值,18F-FDG PET/CT联合PPI则在SUV≥2.5诊断阈值的基础上综合PPI<50%判定,并分析SUV与PP均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PET/CT联合PPI正确诊断38例,其中恶性结节22例、良性结节16例,误诊2例。18F-FDG PET/CT联合PPI诊断肺单发结节的敏感性91.6%,特异性100%,准确性95.0%;18F-PDG摄取值SUV在良、恶性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而PPI均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SUV与PPI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0,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PPI可以提高诊断肺单发肺结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初步调查表明,CT灌注成像有助于良性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及肺癌血管生成的无创、准确的评价。但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的部分相关问题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肺结节CT形态学征像与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诊断模型,期望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9年1月206例肺实性结节(直径≤2cm)的CT图像。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形态学征像评估,并诊断结节良恶性,使用PyRadiomics开源软件提取、筛选定量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并融合形态学征像建立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并与人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节的血管集束、支气管截断、毛刺、分叶、胸膜牵拉、空泡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在恶性结节中的检出率高,与良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越小,各种CT征像检出率越低。两位医师对肺结节征像识别一致性存在差异,高年资医师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低年资医师,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5%CI,0.744~0.856),0.69(95%CI,0.623~0.753)。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86(95%CI,0.8~0.92),结合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诊断模型,进一步提高肺结节诊断效能,AUC为0.92(95%CI,0.87~0.96)。结论结合肺结节CT形态学征像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CT灌注成像在肺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潜能。方法 32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24例恶性和8例良性均经CT灌注成像,随后,对两组的灌注参数、强化峰值及达峰时间进行了测量与统计学比较。结果恶性组血流量(BF)为33.35±10.23mL/(100 g·min),良性组BF为23.58±8.65mL/(100 g·min),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组血容量(BV)为11.36±3.89mL/100 g,良性组BV为6.32±3.21 mL/100 g,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组达峰时间(TTP)为32.8±2.9 s,良性组为24.6±2.3 s,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与恶性两组间强化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不仅是评价全部结节灌注情况的一种可行方法,而且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结节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结节内钙化密度与钙化征象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性能。方法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结节240例(良性70例,恶性170例)。利用最大方差和阈值生长法提取肺结节内具有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像素,并计算每个钙化点的面积(AreaCa)及面积比(Ar)、同一层面内钙化点的总面积(S)及钙化总面积比(Sr)、同一层面内具有钙化密度的总面积(Cs)及钙化密度面积比(Csr)。结果含有钙化密度的结节明显多于含钙化点的结节(49vs26,χ2=8.360,P=0.004),这一现象在恶性结节中尤为突出(良性23vs16;恶性26vs10);良性肺结节钙化点和钙化密度的面积均大于恶性(P=0.000);以钙化点(AreaCa、S、Ar、Sr)对肺结节良恶性预判的诊断性能优秀(Az=0.906),以钙化密度(Cs、Csr)对肺结节性质预判的诊断性能中等(Az=0.727,0.742)。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中,借鉴医师经验,对肺结节的CT征象直接进行提取、挖掘,或有助于肺结节影像诊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三维体积测最技术在实性肺结节随诊中的价值.方法 行2次或2次以上胸部CT扫描的实性肺结节患者46例,共计58个结节.在CT工作站上用三维体积测量软件计算结节的体积、倍增时间(DTs)和体积增长率(VGBs).用非参数检验评价DTs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用X2检验评价DTs阈值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果均经组织学、诊断性治疗或临床随诊证实.结果 (1)恶性结节13个.DTs为45~465 d(中位159 d),12个<400 d.VGRs为8%~329%(中位30.0%).(2)良性结节45个.VGRs为-38%~24%(中位0).①24个体积增大或不变的结节,DTs为302~55 158 d(中位2 704 d),22个>400 d,VGRs为0~24%(中位6.5%).②21个体积缩小的结节,无法计算DTs,VGRs为-38%~-4%(中位-16.0%).(3)DTs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DTs≤500、400和300 d分别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各阈值在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敏感性分别为100.0%、92.3%、76.9%,特异性分别为87.5%、91.7%、100.0%,准确件分别为91.9%、94.6%、91.9%,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11、0.结论 (1)以DTs≤400 d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2)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三维体积测量技术在实性肺结节的随诊中可早期发现病变大小的变化,对鉴别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难以定性的实性肺结节随诊的常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提高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157个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良、恶性结节的形态、回声、钙化特点、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血流信号分布等。结果157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诊断,其中 90个为良性结节,67个为恶性结节;本组病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为92.2%,敏感性为80.6%,诊断符合率为87.2%;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形态、边界、包膜、回声、血流信号分布、内部钙化情况、血流阻力指数值比较,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诊断甲状腺病变,依据重要的参考指标,可评价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