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肝爽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专家门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替诺福韦组(TDF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5例。TDF组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联合治疗组在TDF组基础上加用肝爽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PCⅣ)]、炎性指标[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五聚素3(PTX3)],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6、12个月后,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TDF组(P<0.01);治疗6、12个月后2组血清Alb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血清Alb水平高于TDF组(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妊娠期健康指导,研究组孕妇于妊娠24周时,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直至生产。待2组孕妇分娩后,在新生儿娩出12 h内及出生后1、6个月分别注射1次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比较2组孕妇治疗前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水平及HBV-DNA载量,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8个月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及出生后8个月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新生儿头围、身长、体质量及出生1 min时阿氏(Apgar)评分,围生期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孕妇HBsAg水平、HBV-DNA载量及研究组孕妇HBeAg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孕妇均较对照组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8个月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更低(P&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基础保肝、降酶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凯因益生伴侣颗粒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清HBs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结果治疗12周后干预组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4周、8周、12周干预组血清HBs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血清HBsAg水平的患者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2周,干预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因益生伴侣颗粒联合干扰素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与单纯干扰素用药相比,具有明显的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清HBsAg水平及血清DNA水平、降低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某院接受某原研TDF片300 mg/d抗HB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初治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 DNA、丙氨酸氨...  相似文献   

5.
王铮 《北方药学》2021,18(1):141-142
目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HBV DNA)及肝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治疗48周后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以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ALT复常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AL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研究组患者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48周后,两组患者的ALT水平、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8):1120-1123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和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假单胞菌)500万IU皮下注射,qod;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4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ivgtt,qd;C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五肽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ivgtt,qd。3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4、8、12、24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以下简称"HBeAg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DNA下降量,治疗24周时的HBsAg阴转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12周,3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HBsAg下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B组和C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HBV-DNA下降量显著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B组和C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和HBV-DNA下降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3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sAg下降量及HBsAg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HBV-DNA下降量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和胸腺五肽分别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抑制病毒增殖作用,且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sAg下降量及HBsAg阴转率方面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抗病毒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总计58例对象,均筛选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某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抛硬币法分为TDF组和ETV组各29例,服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为ETV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药物治疗为TDF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在同期治疗中,ETV组与TDF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基因指标数据差异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指标差异不明显,TDF组与ETV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肝硬强度指标不具备较大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是治疗慢性乙肝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安全度高,短期疗效来看,恩替卡韦抑制的抗病毒效果优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长期疗效不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肝隆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访治疗的1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成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87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0.3 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肝隆颗粒,10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总蛋白(TP),CLDQ评分、症状积分、HBe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和HBV DNA定量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值均显著下降,而TP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LDQ评分明显升高,而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HBe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HBV DNA定量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利肝隆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能显著提升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片仔癀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在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住院序号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片仔癀胶囊,0.6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V-DNA和HBeAg转阴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白细胞介素-17(IL-17)、IL-37、肺泡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巨噬细胞炎症因子-1β(MIP-1β)水平及PSQI、CLDQ和MADR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8.04%(P0.05)。治疗后,治疗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TBA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XCL-13、IL-17、IL-37、MIF、MIP-1β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以治疗组改善最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CLDQ评分、MADR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以治疗组改善最明显(P0.05)。结论片仔癀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促使HBV-DNA、HBeAg转阴,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3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参碱注射液,15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连续给药2周后休息2周。两组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9%、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两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转换率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1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后,两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和HBe Ag血清转换率,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2012~2016年门诊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A组)100mg/d、阿德福韦酯(B组)10mg/d、恩替卡韦(C组)0.5mg/d口服,疗程为48周,对照组(D组)保肝治疗.观察肝功能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及HBeAg/HBeAb转换情况.记录治疗后每12周检测1次的肝功能、HbeAg、HBV-DNA及HbeAg/HBeAb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肝功能、HBeAg、HBV-DNA及HBeAg、HbeAb检验数值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以48周作为评价终点.结果:治疗组:A组:HBV-DNA转阴率为50%,肝功能ALT复常率65%,AST复常率70%,HBeAg/HBeAb转换率为30%;B组:HBV-DNA转阴率为85%,肝功能ALT复常率75%,AST复常率80%,HBeAg/HBeAb转换率为50%;C组:HBV-DNA转阴率为95%,肝功能ALT复常率90%,AST复常率85%,HBeAg/HBeAb转换率为60%.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为0%,肝功能ALT复常率20%,AST复常率15%,HBeAg/HBeAb转换率为5%.三组均未见明显相关性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乙型肝炎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较对照组有明显疗效.拉米夫定可出现病毒变异而产生病毒耐药,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较拉米夫定从改善肝功能生化学指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未见明显相关性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8,(8):1468-1469
目的:评价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替诺福韦酯)干预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值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资料,统计和分析资料中替诺福韦酯片(300 mg,口服)治疗第1月、第6月和第12月时的FibroScan测量值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6月、第12月的FibroScan值明显低于治疗1月时的值(P<0.05),其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治疗1月(P<0.05)。结论:采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改善了其FibroScan测量值,促进了其ALT复常和HBeAg转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双环醇联合替诺福韦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甲胎蛋白(AFP)]、HBV-DNA载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ALT、AST、TBil、AFP水平及HBV-DNA载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8.33%,χ2=0.120,P=0.729)。结论 双环醇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降低病毒载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α-干扰素每次500万U,隔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4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前30d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HBsAg阳性例数、HBsAb阳性例数、HBeAg阳性例数、HBeA阳性例数、HBV-DNA转阴率以及肝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两组患者HBsAg阳性例数、HBsAb阳性例数、HBeAg阳性例数、HBeA阳性例数、HBV-DNA转阴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转肽酶(GC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可提高疗效,尤其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和HBV-DNA清除方面,联合脱氧核苷酸钠后能对抗α-干扰素的骨髓抑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3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治疗.2组均治疗60周.观察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复常率、HBeAg和HBV-DNA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ALT和AS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组和替比夫定组,干扰素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观察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正常化率及血清HBsAg、HBeAg和乙肝病毒(HBV) DNA的含量及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24周和48周ALT和AST的含量及血清HBsAg、 HBeAg和HBV D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降低量更显著;ALT和AST正常化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显著增加(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的增加量更显著。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比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7):1369-1371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 0年1月—2016年12月间诊治的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66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每组33例;替比夫定组患者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拉米夫定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24周和第48周时的HBV-DNA水平和HBeAg的血清学转换率的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HBV-DNA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48周后,替比夫定组患者HBV-DNA水平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和12周后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48周后替比夫定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有效改善了各时间点HBV-DNA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实验组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水平.结果 实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方法。方法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2例与同期单用长效干扰素20例以及单用阿德福韦酯23例作对照,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48周分别检测肝功、肾功、HBVm定量及HBV-DNA定量、血常规、尿常规。结果联合治疗组HBsAg、HBeAg阴转率、HBsAg/抗-HBs、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较单用组明显升高。结论长效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远高于单用长效干扰素及单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TDF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各42例。两组均持续治疗48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及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HBV-DNA、CD8+T淋巴细胞、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9(IL-9)、辅助性T细胞9(Th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均良好,出现血磷轻度下降3例,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TDF治疗乙肝肝硬化,能有效改善HBV-M、HBV-DNA及淋巴细胞水平,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及机体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