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含钛焊丝钢AER70S-G焊丝用盘条生产试制过程,通过分析各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确定化学成分,选择合理的冶炼、浇注、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参数等措施,形成了含钛焊丝钢的批量生产工艺。AER70S-G盘条生产应严格控制化学成分。盘条T[O]小于40×10~(-6)、T[N]小于70×10~(-6)。加热温度控制在1 070℃左右,开轧温度控制在900~940℃。入精轧温度控制在(880±20)℃,终轧温度控制在(860±20)℃。吐丝温度控制在840~880℃。避免了盘条出现低温组织,保证盘条获得优异的拉拔性能。  相似文献   

2.
刘泽亚  冯雷 《金属制品》2021,47(4):34-39
为解决35 KC冷镦钢冷镦开裂问题,对影响冷镦钢性能的因素及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确定35 KC冷镦钢盘条的连续冷却曲线、盘条轧制加热温度、吐丝温度、冷却速度及其对盘条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35 KC盘条在860℃左右吐丝(冷却速度1℃/s)时,可以获得等轴铁素体晶粒和均匀分布的珠光体组织.以较高的轧制温度进行轧制,终轧温度居高不下,盘条的晶粒尺寸粗大、组织不均匀,脱碳层较深,不利于用户的机加工.盘条的内在质量控制仍是生产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冷镦钢ML35盘条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高强度标准件用ML35钢盘条的开发与生产过程。通过对ML35钢盘条的成分和轧制工艺进行调整,采用加热段920~980℃,均热段980~1040℃,开轧温度920~980℃,斯太尔摩辊道入口速度12m/min,出口速度24m/min,延迟冷却方式,可得到综合性能均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冷镦钢盘条。  相似文献   

4.
《金属制品》2017,(2):28-31
企业生产的BZJ60-Ti含钛焊丝盘条同圈抗拉强度差大于160 MPa,用户在免退火拉拔过程中出现频繁断丝。根据BZJ60-Ti动态冷却曲线,并结合斯太尔摩风冷线较短的实际情况,轧制BZJ60-Ti钢时采用(780±20)℃的吐丝温度,辊道速度0.12 m/s,轧制速度为88 m/s的控轧控冷工艺,盘条通条抗拉强度差为28~80 MPa,满足下游用户免退火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合金冷镦钢盘条的研发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安钢SWRCH35K,SCM435及ML20MnTiB等冷镦钢热轧盘条的研制开发。指出:(1)K系列冷镦钢盘条,通过优化炼钢工艺,合理调整轧钢料型尺寸,可有效解决冷镦开裂的质量问题。(2)Cr,Mo系冷镦钢盘条,控制冶炼过程钢水的洁净度,控制轧制过程的吐丝温度、冷却速度,以及轧后采取延迟冷却,盘条各项性能指标满足10.9~12.9级标准件的要求。(3)B系冷镦钢盘条,严格控制冶炼质量,提高B在钢中的稳定性;并经870~880℃油淬,420~440℃中温回火后水冷,可用来生产10.9级紧固件螺栓,冷镦合格率达98%以上。提出开发节约型系列冷镦钢产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付国平  戈春刚 《金属制品》2010,36(4):64-66,70
根据10B33冷镦盘条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冷顶锻检验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控制轧制坯料的质量、轧制压下量、轧制孔型等提高盘条表面质量。采用控轧控制工艺生产10B33冷镦盘条:粗轧开轧温度约为950℃,轧件进精轧机温度为920℃,吐丝温度为900℃,斯太尔摩控冷线控制冷却。成品10B33冷镦钢盘条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9.5~10级,脱碳层深度≤0.01 mm;屈服强度360~400 MPa,抗拉强度595~650 MPa;冷镦检验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7.
BP05爆破引线用盘条综合拉拔性能要求很高。根据客户对盘条电阻率、直径、柔软度、电镀的要求,生产试制BP05爆破引线用盘条。转炉冶炼过程中,入炉w(S)≤0.005%,终点w(C)≤0.04%;LF炉精炼时间不低于60 min,LF软吹氩时间不低于20 min;连铸采用全程保护浇铸及电磁搅拌技术,目标过热度25~35℃;加热炉均热段温度(1 120±30)℃,开轧温度(980±20)℃,吐丝温度(920±20)℃。热轧状态5.5 mm BP05盘条抗拉强度330~370 MPa,断后伸长率40%~46%;金相组织为F+P,晶粒度8.0级。产品质量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涛  姜洪刚  吕建勋  荆高扬 《金属制品》2015,41(2):41-43,51
介绍SWRH82A+Cr热轧盘条的化学成分设计和生产工艺路线。生产工艺控制过程中,转炉终点控制w(C)≥0.50%,出钢时间控制在5~7 min;LF炉精炼过程中控制软吹氩时间不小于15 min,精炼总周期控制在75min左右;连铸过程中控制钢水过热度在30℃以下;轧制过程中控制开轧温度(1 020±20)℃,吐丝温度(890±20)℃,风冷辊道速度0.8 m/s,冷却速率16℃/s。盘条显微组织为S+P+少量渗碳体,晶粒度为8.0级,索氏体体积分数在85%以上,抗拉强度控制在1 196~1 221 MPa,断面收缩率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控制在39%~42%和13.5%~16.5%,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ML20MnTiB冷镦钢盘条开发过程。采取控制C,P,Si,Al,Ti等含量;出钢温度1 620~1 650℃,钢水过热度25~30℃,连铸拉速2.4~2.6 m/min;轧制加热温度(980±50)℃,均热温度(1 060±20)℃,开轧温度(950±20)℃,精轧温度850~900℃,减定径温度800~850℃,吐丝温度780~820℃等措施,生产的ML20MnTiB盘条金相组织均为等轴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9.0~10.5级,铁素体脱碳层深度小于0.03 mm,夹杂物小于0.5级,同圈性能均匀,冷镦无裂纹,满足生产10.9级螺栓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安钢SUP11热轧盘条的生产工艺,给出生产过程控制要点:转炉终点控制出钢温度不小于1 590℃,终点控制w(C)≥0.30%,w(P)≤0.012%;轧制时控制钢坯加热温度为980~1 020℃,开轧温度为950~990℃,吐丝温度为850~890℃。采用此工艺生产的12.5 mm SUP11热轧盘条抗拉强度为950~1 200 MPa,延伸率12%~20%,断面收缩率21%~49%,其金相组织为S+P+少量F,成品尺寸精度可稳定控制在±0.15 mm,其综合性能满足用户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连江  姜洪刚 《金属制品》2019,45(2):11-13
对盘条及后续拉拔工艺、拉拔设备三者适应性进行分析,当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厚度控制在15μm以下,Fe_3O_4质量分数在25%以下时,盘条具有比较理想的酸洗除鳞效果;机械除鳞工艺对盘条综合质量要求比较高;盘条拉拔总压缩率在80%以下,道次压缩率在20%以下时,拉拔过程比较稳定。拉拔设备的冷却能力至关重要,与拉拔速度、盘条初始强度、压缩率等方面优化配合,可以得到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原材料的轻微质量不足,提高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切割钢丝在切割太阳能用硅片过程中出现压线断丝现象,找出压线断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通过重新修订工字轮检测标准;调整收线机对中性,保证钢丝在两侧排线良好;调整伺服电机的转速,以及皮带的松紧,使得每层排线圈数一致;对湿拉机的排线程序重新安装,保证排线程序的稳定性;选用经测量比较标准的NTC或BS200工字轮,对弹性装卡顶尖进行测试,测量间隙大于1 mm的更换滑块;设备振动较大的调整地脚螺栓;逐台调整计米传感器距离,控制在2~3 mm内;采取加强工字轮上盘的装卡找正,工字轮上机前的检查等一系列措施,压线断丝率由2%降低到0.07%。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对细规格钢丝绳生产中的捻股断裂样品进行断裂失效分析。对2011—2012年生产的234个样品断口形貌和去锌层后侧面形貌进行分析,总结断口的典型特征,将其分为6种典型断口:平齐、边缘凸起、心部小韧窝、大韧窝加二次裂纹、孔洞和颈缩,阐述每种典型断口的形貌特征,其中平齐和边缘凸起这2种形式的断裂面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钢丝基体缺失,占所取样品的70%。细规格钢丝绳的断口形貌分析和典型特征分类,为捻股断裂原因分析和工艺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硅片用切割钢丝生产及断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切割钢丝生产的工艺要求和过程,分析切割钢丝断丝原因:(1)原料材质不合格或钢丝存在表面缺陷;(2)排线间距混乱或钢丝端末滑跑导致压线;(3)切割工艺不当。给出预防措施:(1)加强来料检验,严格生产过程控制,避免各个工序对钢丝表面的损伤;(2)控制工字轮排线角度在10°内,严格端末固定作业程序,用户打结作业前不可将防止压线的胶带提前撕掉;(3)在多线切割中,单位钢丝内切割的硅棒面积越小,钢丝的断线率越低,控制切割系数小于120。在使用过程中针对钢丝的断线原因,适当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很好的控制断线率,从而节约切割成本,提高硅片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上网成形器     
张臣湘 《中华纸业》2002,23(5):35-38
近几年,我国相继引进了数字上网成形器,辽阳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也着手制造;不仅应用于生产纸板,也应用于生产新闻纸、文化用纸等。本文综述了上网成形器的优点、脱水原理,论述了各种类型的上网成形器的特点、性能及其工艺参数,可供选择、使用、设计、制造加工上网成形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属制品》2017,(4):41-45
某石油钻井用钢丝绳使用过程中发生外层钢丝断裂。对断裂钢丝绳进行宏观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及电镜微观分析等,结果表明:该钢丝绳中断丝为疲劳断裂,钢丝绳使用时与外部接触的滑轮摩擦所致的磨损是钢丝绳疲劳断丝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钢丝存在较多的铁的氧化物夹杂,破坏了金属的连续性,加速了钢丝断裂。建议使用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运行,生产中加强钢丝原料质量控制,提高钢丝冶炼的纯净度。  相似文献   

17.
张泗宗  彭仙 《金属制品》2011,37(6):31-33
介绍焊丝用盘条拉拔前表面锈化处理工艺流程。工艺控制要点:酸洗过程中打开捆扎线,3 m穿线杠每吊质量控制在1 000 kg左右;控制Fe2+质量浓度不超过200 g/L,酸洗温度控制在60℃左右,控制硫酸质量浓度约60g/L,缓蚀剂的体积应为酸液体积的0.10%~0.15%;高压水的pH一般为7~8,压强不小于3 MPa;锈化时间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锈化质量,一般水雾流量为1.5 m3/h;涂石灰一般需要5~8次,pH一般不小于11,石灰溶液温度控制在80~100℃,为增强石灰涂层的吸附能力,可以在石灰溶液里加入适量的亚硝酸钠。表面锈化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后,盘条拉拔时总压缩率达97.7%,满足小规格焊丝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压实钢丝绳与三角股钢丝绳之异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从组绳股截面形状特征看,压实钢丝绳与三角股钢丝绳均属异型股钢丝绳,但又有明显不同:前者能捻成同向捻、交互捻,甚至是混合捻,后者只能捻成同向捻;前者组绳股可以是单层钢丝股、平行捻股、组合平行捻股、压实股、股中心为纤维芯多工序捻股,后者只能是交互捻股,且股中心不能为纤维芯;前者股捻制参数是股径、捻距,且对股、绳捻制机组无特殊要求,但要配置专用压实设备,后者股捻制参数是螺距、股高、股宽和捻距,需要专门设备;前者股形状参数不像后者可以相对准确描述;前者外股外层钢丝截面不像后者能够保持圆形特征;前者可以生产成密实结构,后者十分困难;前者不像后者有正式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金属制品》2016,(5):19-23
用切线法、中心连线法、捻制圆法分别推导出钢丝绳绳股/钢丝间的间隙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和比较,确认切线法计算的间隙值中心连线法计算值捻制圆法计算值;钢丝绳设计、产品检验和设计软件编制过程中需要计算间隙时,对称结构钢丝绳宜采用切线法,非对称结构钢丝绳可采用中心连线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将卫生纸机圆网改长网的技术改造,具有独到的设计构思,技术上得到创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车速快、产量高、质量好,实现了卫生纸机圆网改长网提高产品档次的目的,是一次很成功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改造实践经验,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的技术问题。车速由改造前的100~150m/min提高到350~500m/min,定量15~30g/m2,单台日产量由改造前的7~10t提高到30~40t。纸的主要物理指标有明显提高,电耗、煤耗、浆耗、水耗均有下降,改造后生产卫生用纸产品的档次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