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氮化铝(AlN)陶瓷特性;并以制粉方法为重点,综述了AlN陶瓷的制备工艺;指出了当前AlN陶瓷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氮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弹击损伤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压反应浸渗制备的Si3N4/AIN-Al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氮化铝基复合材料,本文采用压缩空气炮发射钨合金球垂直侵彻复合材料/铝复合靶,对侵彻后的复合材料的宏、微观损伤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击损伤后复合材料断口中存在压缩摩擦损伤、高速剪切失效和动态拉伸断裂三种形貌;破碎区陶瓷碎块间的压缩摩擦过程,涉及复合材料内陶瓷骨架的破碎、骨架内的铝合金局部高速变形并摩擦发热的复杂作用,在抵抗钨球侵彻的过程中起到特有的耗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压烧结,以AlN与Y2O3的摩尔分数为60%∶40%作为烧结助剂进行碳化硅液相烧结,得到致密的烧结体。研究不同添加剂含量和不同保护气氛对烧结工艺的影响,并对烧结体的显微形貌和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烧结助剂含量可在较低温度下实现致密化,但高温下液相挥发导致密度降低。与氩气作为保护气氛相比,氮气可抑制氮化铝的分解反应,有利于烧结。烧结体的晶粒均匀、细小,第二相均匀分布。烧结体的主相为6HSiC,并有氧氮化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三叠氮化铝分子结构及爆炸性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雪松  罗琼  焦清介  蒲洋 《含能材料》2011,19(6):641-645
采用B3LYP/6-311G*方法对三叠氮化铝进行结构优化;理论计算了其密度、升华焓、生成焓,将其作为单质炸药,计算了其爆炸参数,并与TNT作比较;再将其加入硝酸铵与梯恩梯的混合炸药中,按零氧平衡原则预测混合炸药各爆炸参数,并与含有相同质量分数Al的混合炸药作比较.结果表明:三叠氮化铝的爆热、爆容、爆温、爆速、爆压、作...  相似文献   

5.
氮化铝陶瓷的低温烧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三种复合添加剂Y2O3-CaF2、Y2O3-Dy2O3和Y2O3-Li2O,在1 650℃热压烧结AlN陶瓷;测定、分析了AlN陶瓷的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添加该三种复合助剂在低温烧结的AlN陶瓷晶格氧含量均较低,样品热导率较高,尤其是添加复合助剂Y2O3-CaF2可获得热导率为192 W.m-1.K-1的AlN陶瓷样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助剂Y2O3-CaC2的助烧机制和效果,试验分别在1700℃和1850℃热压烧结含添加剂Y2O3-CaC2的AlN陶瓷。测定了AlN陶瓷的密度和热导率,并分析了AIN陶瓷的微观结构及微观组织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助剂Y2O3-CaC2在1700℃和1850℃热压烧结的AlN陶瓷的第二相均为Y3Al5O12,但在1850℃烧结的AlN陶瓷的第二相和AlN晶内氧含量更低,其热导率高达223W/(m·K)。  相似文献   

7.
二硼化锆超高温陶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硼化锆超高温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热导率等优良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概述二硼化锆陶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二硼化锆陶瓷材料的应用、制备以及烧结致密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添加SiC的增韧莫来石陶瓷(ZTM/SiC)复合材料比基体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该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及高温下使用都伴随着SiC组分的氧化,从而影响陶瓷的烧结致密化并导致性能衰退。文中针对ZTM/SiC陶瓷在空气下烧结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探讨SiC组分的氧化过程及其对陶瓷烧结致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能球磨对碳热还原合成氮化铝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氧化铝球磨对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作用。结果表明:氧化铝高能球磨几分钟后,晶粒细化至纳米级,随球磨时间增加,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点阵畸变持续增加。氧化铝经球磨后,对碳热还原反应有促进作用:高能球磨氧化铝20h,碳热还原反应开始温度降至1000℃左右,完全反应的温度降至1250℃。球磨产生的机械化学作用,如晶粒细化、晶格畸变和大量缺陷及表面断键作用,是球磨促进碳热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细化晶粒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不是球磨促进反应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 烧结陶瓷(如SiC)的强度已有了明显改善,可约低于理论强度两个数量级。但同样生产出的实验样品的断裂强度差异有时竟达35%,这些差异被认为是由孔洞、夹杂物、团块以及异常的大晶粒造成的。这些引起过早断裂的缺陷是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引起或形成的。 陶瓷是脆性材料,对极微小的显微组织变化也特别敏感。直接观察已经表明上述各  相似文献   

11.
在AlN基相中加入衰减剂石墨粉及炭黑,采用热压工艺,制备复相微波衰减材料。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SEM等测试手段,研究衰减剂C在基相中的微观存在形状和分布方式,同时研究保温时间对AlN-C复相材料的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球形孤岛状分布的炭黑使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达到116 W/(m.K);保温4~6 h为较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高速气体燃烧器的技术特点、设计要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并利用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技术,为工业加热炉开发一种高效、节能、低污染的新型高速气体燃烧器,填补了我国民用燃烧技术的一项空白,已成功地应用在油田、钢铁、陶瓷等行业。  相似文献   

13.
氮化硅陶瓷轴承球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陶瓷球加工的各个阶段都能产生表面缺陷,处于表面和次表面的加工缺陷能显著降低陶瓷球的疲劳寿命。本文综述了陶瓷球的加工方法、加工缺陷的形成与扩展及其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制造高强度结构陶瓷的关键是避免材料制备过程中形成的缺陷,球坯材料的显微结构、材料缺陷和机械加工工艺参数对成品球的质量有显著影响。国内外采用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激光散射等多种方法进行陶瓷球表面缺陷检测研究。由于陶瓷球表面缺陷具有多样性且球表面不可展开,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椭球形陶瓷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热膨胀系数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在各种高温环境下被大量应用,因此关于此类材料的线热膨胀系数预报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把涂层简化为三相模型,碳化铬陶瓷粒子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形二相胞元,用Eshelby-Mori-Tanaka法研究了二相胞元的热失配等效本征应变和平均应变,根据平均应变算出了二相胞元的线膨胀系数,结果表明,二相胞元为横观各向同性,具有2个独立的热膨胀常数。据二相胞元方位的随机性,由应力应变换轴公式和物理方程确定了复合涂层的平均应变,进而得到复合涂层的热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温烧结TiC陶瓷骨架,金属Cu熔体真空无压自浸渗,制备出高致密度(>98%理论密度)的TiC-40%Cu(质量分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对材料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在复合材料中TiC形成了连续的骨架结构,金属Cu填充到TiC骨架的孔隙中。材料的高温烧蚀试验结果表明,TiC/Cu复合材料在烧蚀过程中产生了“发汗冷却”效果,抗烧蚀性能与W/Cu材料相近,抗热震性比W/Cu材料差。TiC/Cu复合材料作为耐高温、抗烧蚀材料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于爱兵  王敏  田欣利 《兵工学报》2007,28(2):197-201
提出一种陶瓷材料磨削加工性的评价方法,能够同时考虑影响陶瓷磨削加工性的多种因素。选择陶瓷材料为聚类对象,选取陶瓷材料磨削加工性的影响因素作为聚类指标,将陶瓷材料的磨削加工性分为不同的灰类等级。确定陶瓷磨削加工性影响因素的灰类白化函数,利用离差法计算磨削加工性影响因素的灰色定权系数,经过计算得到每种陶瓷材料的聚类向量,通过比较聚类系数确定陶瓷材料的磨削加工性等级。以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和氧化锆4种陶瓷材料为例,同时考虑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加工过程/输出参数,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4种陶瓷材料被分为3个不同的磨削加工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定权聚类是一种可行的陶瓷材料磨削加工性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机载导弹自主飞行过程中气动加热导致剧烈的热冲击和高温环境是导弹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解决某导弹弹体上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部位因热膨胀系数差异大而产生的热应力结构破损问题,使用了一种通用隔热防护涂层降低热传导。然而这种防护层在温度冲击、高/低温储存环境试验中容易出现裂纹和裂缝,引起结构故障。文章讨论了引起裂缝、裂纹的原因以及为解决隔热防护涂层热应力破坏而进行的材料、工艺试验与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六方氮化硼无压烧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方氮化硼是一种片状结构材料,解决其烧结致密化问题是提高陶瓷性能的主要途径。探讨了以六方氮化硼为基体,Al2O3、Y2O3和B2O3为添加剂,在N2气氛下,于1700-1850℃左右的无压烧结。研究结果表明,随Y2O3和Al2O3的含量的增加,烧结体的致密度明显提高、强度明显增加。并且B2O3作为一种烧结助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19.
镁合金热喷涂Al_2O_3纳米陶瓷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氧乙炔火焰喷涂技术,在镁合金AZ31B表面制备Al2O3纳米陶瓷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复合陶瓷涂层的组成及组织形貌,并对其热震性能、致密性、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热喷涂纳米陶瓷涂层中有AlTi3、Al2TiO5等新相生成,组织更为致密,颗粒熔化程度较高,涂层热震性能、致密性、耐磨性和耐蚀性明显优于热喷涂微米陶瓷涂层。热喷涂纳米陶瓷涂层热震次数可达40次,说明涂层结合强度较高,清漆封孔后,孔隙率为0,致密性和耐蚀性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