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glargine+aspart,G+A)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对新患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A组(n=20)和CSII组(n=20),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胰岛素泵治疗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 h,0.5 h,1 h,2 h,3 h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SIM)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血糖显著下降(P<0.01),而各时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胰岛素敏感指数(SIM)均明显增加(P<0.01),但是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新患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水平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CSII)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组和胰岛素泵组,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情况、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血糖(2h PG)、餐后2小时C肽(2h C-P)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泵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夏晓黎  叶军 《吉林医学》2013,34(5):845-846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与不同基础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控制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泵连续注射、地特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进行短期强化达标,监测并对比分析三组治疗前后多时点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达标时7时点血糖均值、血糖曲线下面积及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地特胰岛素组小于N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CSII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优于不同基础胰岛素联合方案,地特胰岛素较NPH胰岛素降糖更加有效、平稳。  相似文献   

4.
3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3种短期胰岛素(Ins)强化治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效果。方法初诊T2DM 108例按患者自愿分为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泵(CSII)组、门冬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组(glar)、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组,每组36例,分别接受不同方式的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3组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 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2hPG)、餐后2 h胰岛素(2hIns)及餐后2 h C肽(2hC-P),计算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治疗后FPG,2hPG,HOMA-IR均明显下降(P<0.01),F ins、FC-P、2hIns、2hC-P、HOMA-β明显升高(P<0.01)。CSII组△FC-P、△2hC-P明显高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或P<0.01),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或P<0.01),CSII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频率明显低于glar组和诺和锐30组(P<0.05),而glar组和诺与税3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可改善伴有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尤以CSII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对初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2周及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2周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方法 将初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20例患者,MSII组18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0、1、3、5、10min血浆胰岛素、血糖,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及相互之间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升高更为明显,与 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可改善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CSII)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38例空腹血糖>7.0mmol/1的初诊2型糖尿病惠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CSII组共24人,MDI组其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未梢空腹血糖<6.1mmol/l和餐后2血糖<78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β)和抵抗指数(HOMARI)。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β)和抵抗指数(Homaresistantinsulin,HomaRI),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RI外,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R)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治疗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即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尽快达标,同样达到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应用胰岛素泵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是基层医院针对农村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组30例(A组),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降糖组30例(B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及最终胰岛素用量、低糖血症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的FPG、2 h P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B组2 h PG较A组降低(P<0.05),2 h C肽较A组升高(P<0.05),Hb A1c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最终胰岛素用量少于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升胰岛功能,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胰岛素使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方法: 38例空腹血糖≥7.0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CSII组共24人,MDI组共14人,进行一个月强化治疗,以末梢空腹血糖〈6.1 mmol/L和餐后2 h血糖〈7.8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Homa β)和抵抗指数(Homa RI).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的胰岛素和C肽曲线下面积、HOMA胰岛功能和抵抗指数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除Homa RI外,同组内其他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胰岛素多点注射强化治疗都可以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得到同样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初发T2DM患者10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NPH)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的血糖达标时间和单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胰岛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和单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功能均显著提高.结论 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低血糖发生几率较低,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潘焕峰  葛焕琦  蔡寒青 《吉林医学》2006,27(11):1381-138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CSII)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严重高血糖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CSII对照组,比较连续治疗两周前后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等情况,治疗组持续服药半年。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降低,糖负荷后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增加,HomaIR降低,ISI增加。治疗组空腹血糖更理想,空腹胰岛素(FINS)、C肽水平均下降,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增加更显著,IR降低及ISI增加更显著,胰岛素用量少。半年后治疗组有23人血糖一直控制良好,血糖及B细胞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更能显著改善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常规血糖监测方法 相比是否更有利于血糖控制.方法 选自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空腹血糖13~18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血糖仪每日7次监测手指血糖;另一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 调整胰岛素剂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前后分别测两组患者血浆胰岛素及C肽.结果 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组较血糖仪监测血糖组三餐前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糖更快控制达标,且胰岛功能恢复较快,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加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能更快使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迭标,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减少低血糖发生.该方法 是目前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治疗的最佳整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廖涌  章婧  李阳  谢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8):1766-176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187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G组)62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64例,常规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61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调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G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组,与C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MSII组,而与CSI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嗣手术期能迅速、有效、平稳控制血糖,不失为同手术期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治疗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T_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组和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两组的年龄、BMI、FPG、2h PG、Hb 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FPG、2 h PG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泵(CSII)强化组能够更有效控制空腹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风险均低于甘精胰岛素(IG)联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组(P<0.05)。结论:针对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CSII)短期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n=30)或甘精胰岛素(n=30)。两组均联合口服瑞格列奈(1mg,3次/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低血糖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控制血糖,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新发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后转换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I)治疗方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新发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DII组和CSII组,每组30例。MDII组单纯接受MDII治疗,CSII组接受CSII强化治疗后转换为MDII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日均血糖及日均血糖标准差;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日均血糖及日均血糖标准差均低于MD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CSII组FINS、空腹C肽、2 h INS、2 h C肽及HOMA-β水平均高于MDII组,HOMA-IR低于MD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MD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0.00%,高于CSII组的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I强化治疗后转换为MDII不仅可有效改善新发T2DM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门冬胰岛素泵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组,每组各30例,随访观察15 d,比较2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间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经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序贯强化治疗(首先给予CSII治疗2周,对于胰岛功能恢复较差的患者再给予预混胰岛素),随访1年,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试验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AIR)和由Homa模型计算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等。结果:随访终点时,37例(51.4%)患者仅通过饮食及运动使血糖稳定控制1年,为缓解组;35例(48.6%)患者停用CSII后血糖逐步升高,需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为观察组。经过2周CSII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缓解组患者CSII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伴随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AIR)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序贯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胰岛素泵CSⅡ联合使用对血糖不稳定的1型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血糖难以控制平稳的患者83例,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用aspart加胰岛素泵前后的血糖曲线(7次)、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时间、血浆C肽、动态血糖监测等指标.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时间、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及费用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CSII联用治疗不稳定型糖尿病较多次注射方法控制血糖更稳定,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开颅术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FPG、PPG、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FIns、2hIns)、C肽(FCP、2hCP)水平、HbAIC、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夜间低血糖、中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开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低血糖和死亡率均较低,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