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杨明俊  李娟  王永刚  薛鸿燕  马雪青  杨林 《中草药》2014,45(11):1625-1630
目的 分离纯化水仙根茎中的内生真菌,并进行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方法 采用表面消毒、划线法从水仙鳞茎和根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株进行分类鉴定;以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为指标,分析水仙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 共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其中16株来自根部,2株来自鳞茎,分别占总分离菌株的88.89%和11.11%。PCR扩增其中14株真菌ITS-rDNA,得到大小约500 bp片段,用BLAST软件对其测序结果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4株为青霉属Penicillium,相似性95%~99%;3株为曲霉属Aspergillus,相似性99%~100%;3株为喙枝孢属Rhinocladiella,相似性为99%;其他4株分别为木霉属Trichoderma、链格孢属Alternaria、赤霉属Gibberella和镰孢霉属Fusarium,相似性都为99%。青霉菌为水仙内生真菌优势菌属。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这14株内生菌明显分为2大类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778,均匀度为0.913 7。结论 水仙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方法:用组织培养方法从野生三尖杉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做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分别从三尖杉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0株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显示,有20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靶标菌有抑制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6.7%,其中菌株CFEF013对所有靶标菌均有抑制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7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镰孢菌属Fusarium 4株,壳囊孢属Cytospora 1株,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1株,毛霉菌属Mucor 1株。结论: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种类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水仙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离纯化水仙根茎中的内生真菌,并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水仙内生真菌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人肝癌细胞HepG2作为受试对象,采用滤纸片法和MTT法对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和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 从水仙根茎共分离到18株内生真菌,各菌株发酵液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供试细菌和HepG2细胞都有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10 mg/mL时,SX-R202和SX-S102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8 mm和20 mm;在质量浓度1 mg/mL时,SX-R201、SX-R202、SX-R203和SX-R204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6.0±1.1)%、(89.8±1.3)%、(62.9±0.9)%和(90.6±1.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SX-R201为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 菌株、SX-R202和SX-R203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 菌株、SX-R204和SX-S102为曲霉属Aspergillus sp. 菌株。结论 水仙内生真菌的抑菌和抗肿瘤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白花曼陀罗各部位内生真菌的类群结构与多样性,并筛选出具有抗皮肤真菌的活性菌株,为寻找新的抗皮肤真菌先导化合物提供菌株资源。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对白花曼陀罗根、茎、叶3个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和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法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利用琼脂扩散法分析其抗皮肤真菌活性。结果 该研究从白花曼陀罗中分离到292株内生真菌,隶属于34个属,其中根部内生真菌的优势类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占72.97%,茎部以镰刀菌属(37.25%)和Plectosphaerella(28.43%)为主要类群,而炭疽属(Colletotrichum)在叶部的比例最高,达39.66%;叶部内生真菌的分离率(89.23%),定殖率(84.62%)和多样性指数(1.82)明显高于根(70.48%,70.48%,1.23)和茎(69.39%,68.03%,1.64)。35代表性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皮肤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犬小孢子菌,黏性毛孢子菌,红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等皮肤致病真菌的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占总数的97.14%,71.43%,45.71%,25.71%,其中有6株(17.14%)对4种皮肤致病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它们分别是Fusarium sp. R1,Penicillium sp. R5,Aspergillus sp. R7,Metarhizium sp. S18,Diaporthe sp. S19和Glomerella sp. L57。结论 白花曼陀罗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中存在较高比例的具抗皮肤真菌活性菌株,为寻找新的抗皮肤真菌药物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可培养内生真菌的菌群结构、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其活性,为内生真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毛花猕猴桃3个部位(根、茎、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与ITS分子鉴定,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与分布规律;采用拟南芥共培养、病原菌平板对峙的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促生与病原菌拮抗活性筛选。结果 共分离得到2 446株内生真菌,分为156个形态型,ITS分子鉴定为49个分类单位,归属于真菌界3门5纲10目14科18属,其中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最多,占比94.89%;根、茎、叶共有菌30种,其中Trichoderma spirale是根的特有种,Bionectria ochroleuca是茎的特有种;Shannon-Wiener(H’)以茎多样性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D)以叶多样性指数最高;筛选得到显著促拟南芥生长活性的内生真菌AE16,鉴定为Clonostachys sp.,其共生拟南芥鲜质量增长率为(37.13±10.35)%;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11株(木霉属10株,白僵菌属1株),其中AE175(Trichodermasp.)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菌率为(87.59±9.36)%。结论 畲药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丰富,筛选得到的活性菌株为毛花猕猴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红  毛伟业  郑彬玥  刘霞  金璐  李圣宇  傅惠英  寿旗扬 《中草药》2022,53(17):5265-5270
目的 研究人参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RSB2007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发现新的化合物。方法 该菌大米固体发酵的醋酸乙酯提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及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以及计算ECD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人参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RSB2007发酵产物中初步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8''-二羟基-3,4,6-三甲基-7''-苯基-1,3,4,7''-四氢-2H-吡喃并[2,3,4-de]色烯-8''-羧酸盐(1)、butyrolactone II(2)、aspernolide A(3)和versicolactone B(4)。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聚酮类化合物,命名为曲霉酮A。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纯化经通体结香技术诱导的白木香木质部真菌,筛选能够高效促进白木香产生优质沉香的菌株。方法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真菌;将真菌菌液接种到白木香树4个月后进行功能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沉香项下薄层色谱、浸出物含量测定、沉香四醇含量测定及特征图谱方法分析菌株诱导效果。结果 从白木香木质部中分离出48株真菌,优势菌株为镰刀菌;经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渐进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viridescens诱导的沉香薄层色谱斑点与对照药材一致;经镰刀菌属(Fusarium sp.)、黑曲霉、渐进绿木霉诱导的沉香浸出物质量分数均大于1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可可毛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黑曲霉、渐进绿木霉等6株菌诱导的沉香特征图谱与对照药材一致,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均大于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白木香木质部分离出的内生真菌可诱导沉香形成,其中黑曲霉和渐进绿木霉能够较快速诱导白木香结香,结香所得的树脂品质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  相似文献   

8.
陈冉  张艳欣  王丹丹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12):2096-2106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通过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内生菌的差异,并结合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从微生态的角度区分不同产地银杏叶的品质差异。方法 以都江堰、平邑、崇明3个产地4—7月的银杏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叶片内生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银杏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内生菌多样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个产地银杏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为都江堰>崇明>平邑;内生细菌的多样性随着月份整体呈降低趋势,丰富度在6月份最高;不同产地叶片间优势内生真菌与优势内生细菌均一致。相关性分析发现,银杏叶片内生细菌与黄酮醇苷大多呈显著正相关,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等;银杏叶片内生真菌中,黄酮醇苷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通过高通量测序免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较全面的内生菌信息,优于传统培养法。药用银杏在不同地域的内生优势菌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其稳定生成的次生代谢化合物有关。可通过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区分3个产地银杏叶;化学成分与内生菌的相关性可以预测出与药效成分有关的菌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银杏叶内生菌提供了实验基础,为探讨药用银杏道地性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外源添加镰刀菌和木霉菌对农田栽参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和Biolog-ECO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处理农田栽参土壤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结果 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添加外源微生物后,农田栽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显著改变,相对丰度>1%土壤真菌类型分别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腐质霉属(Humicola sp.)和拟青霉属(Simplicillium sp.)真菌,其中各处理组被孢霉属均显著升高;外源添加镰刀菌可引起腐质霉属和拟青霉属等真菌增加,添加高浓度木霉菌能显著抑制镰刀菌的生长;由Biolog和主成分分析可知,外源添加高浓度木霉菌组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镰刀菌低浓度组,且对氨基酸、羧酸、多聚物及胺类的利用能力增强,而外源添加高浓度镰刀菌组(LG)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降低,且两者土壤微生物对酚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均无显著提高。结论 外源添加镰刀菌协同引起其他致病真菌的生长繁殖,外源添加木霉菌有利于增强农田栽参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代谢多样性,抑制镰刀菌增殖,改善农田栽参土壤微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10.
滇牡丹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滇牡丹内生真菌的种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获得抗菌活性较好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滇牡丹植株的根、茎、叶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以11 种指示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从滇牡丹植物中分离到8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分属于19个属。抑菌实验表明,有46株内生真菌对至少1种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占分离总菌株的56.8%。 结论 滇牡丹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1.
毕江涛  何萍  吕雯  关晓庆  贺达汉 《中草药》2013,44(12):1667-1672
目的 探明桃儿七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从桃儿七根、茎、叶中分离出49株内生真菌,根部最多,22株,其次为茎部,18株,叶部最少,9株;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9个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有22株菌对1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数的44.8%,有8株菌对2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占所分离菌株总数的16.3%,有3株菌对4种或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分别对2种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桃儿七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明显的抗外源真菌活性,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曲霉属、单孢枝霉属、梭孢霉属,其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和果实中分离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杜仲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考察这些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HPLC法考察其具有代谢产生杜仲有效活性成分的能力。对具有良好抑菌效果和能够代谢杜仲活性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ITS序列测定,鉴定其归属。结果从健康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2个菌株的提取液中含有绿原酸,11个菌株至少对4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9号菌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对芽孢杆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高达82.6%。通过与Gen Bank数据比对,这些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黑孢属Niqrospora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结论从杜仲叶和果实中分离到11株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这些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可用于生物制药和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3.
杨阳  李茜茜  唐藕凤  王梦迪  李娇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0,51(7):1901-1908
目的研究延胡索块茎内生真菌菌群结构及其与延胡索乙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形态和分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来自8个产地(浙江磐安、浙江东阳、浙江缙云、陕西三合镇、陕西董家营、重庆开县、安徽宣城、河南信阳)的延胡索块茎,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菌群结构分析。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各产地延胡索块茎延胡索乙素含量。通过Excel、SPSS软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以优势属和种不同水平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共分离得到的1742株内生真菌划分为19个分类单元,分属于3个门5个纲10个目14个科15个属,其中14个鉴定到种水平,5个鉴定到属水平;8个产地延胡索块茎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浙江产地延胡索块茎中内生真菌丰富度(S)、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H′)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产地;H′值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木霉属内生真菌T83与延胡索乙素含量呈最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3)。结论延胡索块茎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木霉属内生真菌T83作为优势菌可能与延胡索乙素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罗琴  赵欢  彭正松  李佩华  杨玉霞  夏燕莉  邓迪 《中草药》2019,50(23):5847-5857
目的为了解射干内生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选用了52条ISSR引物和90条SRAP引物对17株射干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了27条ISSR引物和38条SRAP引物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结果,2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78个条带,其中131条(63%)具有多态性;38条SRAP引物能够扩增出357条稳定性较好的条带,其中323条(91%)具有稳定性差异。27条ISSR引物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19~0.91,平均为0.70;38条SRAP引物PC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0.93,平均为0.7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27个ISSR、38个SRAP及ISSR+SRAP遗传位点分析得出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73~0.99、0.72~0.95和0.73~0.95,平均分别为0.84、0.85和0.85。根据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聚类,三者之间的聚类有较小的差异,但总体上,17株内生真菌被聚为3大类,分离自根的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聚为一类,分离自茎和叶的F. proliferatum聚集于另外两类。研究表明,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遗传相似性较大,其亲缘关系较近,与传统方法鉴定出的结果一致。结论采用分子标记技术比传统的方法鉴定更为有效,同时,ISSR和SRAP标记可更真实地反映射干内生真菌F. proliferatum的遗传多样性,为该内生真菌在分子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可培养技术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内生真菌类群及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筛,为虎耳草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也为天然抗氧剂的筛选提供了菌种资源。方法 虎耳草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分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织分离法,利用化学法检测虎耳草内生真菌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等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而筛选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结果 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虎耳草内生真菌隶属于347属,其中Dactylonectria(15.68%)为根部优势菌属,茎部的优势菌属为Humicola(9.57%),而叶部优势菌属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5.33%)。利用组织分离法从虎耳草...  相似文献   

16.
宁夏枸杞内生菌的抗菌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金霞  杜晓宁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1):2072-2077
为筛选具有抗菌抗肿瘤活性的枸杞内生菌资源,对分离自宁夏枸杞的10株内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活性进行检测,通过ITS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5株内生真菌对供试病原菌都未表现出抑制活性,放线菌AL6对3种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AL5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活性。但内生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放线菌。当发酵液浓度为0.2 g·L~(-1)时,有4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50%。序列分析表明,5株内生真菌隶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翘孢霉属。5株内生放线菌隶属于链霉菌属、微球菌属和拟诺卡氏菌属。曲霉属菌株FL1对A549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都较强,其IC_(50)分别为0.022,0.028 g·L~(-1),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鉴定活性真菌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北沙参基原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法研究北沙参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有4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抑菌圈直径与4 U/mL硫酸庆大霉素抑菌圈直径的比值(d/D)最大可达1.07;有15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d/D值最大为0.65;有3株内生真菌对白色假丝酵母具有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浓缩液与0.2 mg/mL氟康唑的d/D值最大可达1.27。19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归于4个目,5个科,7个属,8个种。结论北沙参植物中存在多种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对于北沙参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及药材道地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