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调味品氯丙醇污染状况与各国的危险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述了氯丙醇(3—MCPD,1,3—DCP)污染物在调味品的污染状况,综合了世界各地区根据危险性评估结果,所制定的降低酱油、HVP氯丙醇污染的危险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调味品》2004,(9):47-48
一直以来 ,国内外市场的酱油产品系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PD) ,不同程度地含有氯丙醇 ( 3-MCPD)系列化学物质 ,在每公斤酱油中含量超过0 0 1毫克 ( 0 0 1mg/kg) ,1 991、1 992、1 994、1 997年欧洲卫生组织针对华人中餐的烹饪酱料进行抽检 ,声称均发现氯丙醇超过该卫生组织的 0 0 1mg/kg标准。 1 999年 7月 ,法国、荷兰、瑞典、西班牙、德国等欧盟成员国相继照会我会外经贸部门 ,又声称由我国 (主要是广东 )进口的酱油发现了氯丙醇系列化学物质含量超标 ,随之颁令市场查封或禁售广东某些大型食品企业的酱油产品…  相似文献   

3.
老抽酱油中氯丙醇的新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酱油生产企业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广东省酱油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对全省312家酱油生产企业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抽查产品108份。调查结果显示酱油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呈现两极分化及地区不平衡状况。抽检产品按GB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评价,合格率为89.8%,但氯丙醇指标仅有40%符合欧盟1998年FAC规定的标准,表明其污染问题需引起注意。结果显示,应尽快修订《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规范,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列入食品添加剂管理;加强对氯丙醇的监测工作和中小型调味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推行HACCP管理模式,实行行业的规范化管理等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3-2005年中国酱油中氯丙醇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中国酱油的卫生质量,2003—2005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在中国14个省市监测了酱油中氯丙醇的污染,3年共监测915个样品,统计结果显示中国酱油中氯丙醇的3年总平均值为0.892mg/kg,总检出率为70.88%,如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行业标准1mg/kg来判定,其总超标率为11.34%,最大值达到189mg/kg。从地区分布分析,广西、浙江、河北、河南的总平均值为1.142~1.793mg/kg,属于严重污染水平地区;福建、陕西、广东、重庆、山东、江苏、吉林和湖北的总平均值为0.209—0.995mg/kg,属于中等污染水平地区;上海和北京的总平均值为0.15和0.03mg/kg,污染水平低于其他地区。我国部分酱油生产企业在酱油中加入酸水解蛋白调味液,致使酱油中氯丙醇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示     
柳菁 《饮食科学》2001,(6):47-47
酱油是家家厨房必备之物。据2000年统计,全国酱油年产量达500万吨。99年10月欧盟在中国出口的部分酱油中检测出3-氯丙醇:一种可能引发癌症的物质,从而被禁入。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知情者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氯丙醇污染及其毒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氯丙醇类化合物,尤其是3-MPCD对酱油污染成为国际上关注食品安全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对该类物质有一全面了解,该文对食品中氯丙醇类化合物的种类、特性、来源、毒性、检测方法和预防措施及各国限量标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监管司传来消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酱油等调味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将增加对出口酱油等调味品中3-氯丙醇(3-MCPD)项目的检测。据悉,1999年8月份,德国一家卫生检验机构在我国输德的某种品牌酱油中发现含有3-MCPD,该国及其他欧盟国家为此作出对我国进口的酱油等调味品需进行3-MCPD抽样化验,证明合格后才可放行的决定。获此消息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监管司立即与我驻欧盟代表团及驻相关国使馆经商处联系,并与外经贸部联合发出内部传真电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河北省部分地区市售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污染情况。方法称叐0.1 g植物油样品,用0.5 mol/L甲醇钠溶液将脂肪中的3-氯丙醇酯水解成游离的3-氯丙醇,用硅藻土小柱净化后,丂氟丁酰基咪唑迚行衍生化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3-氯丙醇酯含量,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测得市售的32份植物油样品中,全部检出含有3-氯丙醇酯,检出范围0.15~1.32 mg/kg, 3-氯丙醇酯平均值为0.47 mg/kg。结论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污染问题必须引起持续关注,其中菜籽油和花生油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大监测力度,以获叐更多数据,制定限量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传统酿造酱油中是否含有氯丙醇的考证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氯丙醇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国内九个厂家的酱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及模拟试验,得出以下结论:天然酿造酱油在发酵过程中没有发现有氯丙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污染研究:地区间污染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气相质谱法定量测定多组分氯丙醇,调查了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的污染水平。调查分3次进行,所抽查的629份市售酱油产于2003~2004年间,来自我国11个省、市。各地区样品3-氯-1,2-丙二醇(3-MCPD)的检出率均较高,在90%~100%之间,3-MCPD水平在0.003~189 mg/kg之间,几何均数为21.1μg/kg;2-氯-1,3-丙二醇(2-MCPD)的检出率在14.3%~83.8%之间;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的检出率分别在0%~24%、0~18.9%之间,全部样品的几何均数低于定量限。总体上,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污染水平有明显下降,但以各地有限的抽查样品评价,污染的地区差异明显,来自河南、广西、浙江样品污染水平以及检出率相对较高,而福建、江苏、北京以及上海样品污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市售水解蛋白氯丙醇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进行样品的净化,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的内标法定量测定氯丙醇,初步调查了我国市售水解蛋白(HVP)氯丙醇的污染水平。发现酸水解HVP产品氯丙醇污染严重,氯丙醇的典型代表3-氯-1,2-丙二醇(3-MCPD)的几何均数达到6.04mg/kg(以液体计),70%的样品3-MCPD含量超过10mg/kg。  相似文献   

13.
氯丙醇产生的原因及清除办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贵伦 《食品科学》2002,23(5):142-145
本文对氯丙醇的特性、毒性、形成机理、抽检情况、限量指标、清除研究进展、清除理论、清除试验、清除工艺进行了论述,这对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水解蛋白、酱油等类产品有效地控制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并使其符合卫生质量标准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3-氯丙醇酯是食用植物油中新近发现的潜在危害物质,其代谢产物3-氯丙醇具有肾脏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突变性,我国绝大多数食品安全标准中无3-氯丙醇酯限量要求。江苏省进口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数据显示,36个样品中有28个检出3-氯丙醇酯。统计分析发现: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的食用植物油产品受3-氯丙醇酯污染风险较高,而棕榈液油和菜籽原油中3-氯丙醇酯含量也比其他食用植物油高。从扩大取样量、制定行业标准、全过程风险分析、制定防控体系方面探讨了进口食用植物油中3-氯丙醇酯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酱油卫生标准》发布以来,对于规范我国酱油生产和销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和酱油国际贸易的增加,现有的酱油卫生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实际和市场监管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酱油产品中氯丙醇含量过高的情况,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也不利于酱油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由于欧盟对酱油中氯丙醇限量有明确限定,而我国酱油卫生标准中却没有限量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酱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种状况亟须加以改变。为此,中国调味品协会在对全国酱油生产情况调查了解和广泛听取企业意见的基…  相似文献   

16.
氯丙醇酯作为食品中的一类新型污染物,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氯丙醇酯类物质种类繁多,其反应机制、毒理学和代谢转化研究尚不成系统,目前研究表明氯丙醇酯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肾脏、生殖毒性及潜在的致癌性。国内外对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污染水平和暴露评估等研究主要集中在3-氯-1,2-丙二醇酯和2-氯-1,3-丙二醇酯,且主要集中在婴儿配方奶粉、油炸和烘焙食品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上。通过研究发现,普通消费者从日常饮食中摄入氯丙醇酯类物质一般是无风险的,但对于一些年轻群体和仅食用配方奶粉的婴幼儿来说风险较高。国内外已相继开展了对氯丙醇酯的研究和监控,以减少食品中氯丙醇酯类物质污染水平。目前只有欧盟制定了3-氯-1,2-丙二醇酯在部分食用油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限量要求,仅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了植物油中3-氯-1,2-丙二醇酯的控制规范,来降低氯丙醇酯的风险。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氯丙醇酯形成机制、代谢、毒性、国内外食品中氯丙醇酯的污染水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及其管理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卫生部法监司关于酱油中3-氯丙醇有关问题的函 国家国内贸易局:   近期,由荷兰担任主持国的国际食品法典添加剂和污染物分委员会(下称CCFAC)第32届会议在中国召开,我司也组团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在讨论中,关于3-氯丙醇(3-MCPD)是否致癌成为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会议决定由英国、加拿大和美国起草一份关于3-氯丙醇安全性的报告供下次会议审议。同时,FAO和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下称JECFA)已将3-氯丙醇列入优先评价名单。可见,3-氯丙醇的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3-氯丙醇(3-MCPD)包括3-氯-1.2-丙二醇和1.3-二氯-2丙醇。据了解,3-氯-1.2-丙二醇主要是在酸水解法生产的酱油中残留,传统发酵法生产的酱油不含此物质。   1999年我国5批酱油出口欧洲遭到退货主要是因酱油中含有3-氯-1.2-丙二醇。虽然目前3-氯丙醇尚未被国际机构评价为致癌物,但根据其化学结构和过去的动物试验结果,很可能经CCFAC讨论以及JECFA评价后,被认定为致癌物。   我国酱油出口量较大,如果不认真研究解决3-氯丙醇的问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酱油的出口贸易,因此,我们将上述信息提供给贵局,建议贵局参照国际标准制订质量标准,改进生产工艺,降低3-氯丙醇的含量,并加强管理,促进我国酱油的生产和贸易。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   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相似文献   

18.
酱油中氯丙醇问题综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酱油工艺变化中寻求氯丙醇形成机理,对氯丙醇检测技术的研制过程及最新检测方法做了分析,并应用最新的检验技术完成大量样品检测,全面对酱油企业进行管理,解决了输欧酱油遭禁问题,为酱油顺利出口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9.
选取酱油、鱼露与水解植物蛋白液为试验样品,建立了液体调味料中3-氯-1,2-丙二醇(3-MCPD)、2-氯-1,3-丙二醇(2-MCPD)、1,3-二氯-2-丙醇(1,3-DCP)和2,3-二氯-1-丙醇(2,3-DCP)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以样品加入稳定同位素内标后进行固相支持液液萃取,以10 m L正己烷淋洗,15 m L乙酸乙酯洗脱,氮吹近干后,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产物经DB-5MS柱分离,质谱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四种氯丙醇在0.005~1.6μ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3-MCPD、2-MCPD、1,3-DCP和2,3-DCP的检出限分别为2.0μg/kg、2.0μg/kg、5.0μg/kg、5.0μg/kg,定量限分别为5.0μg/kg、5.0μg/kg、10μg/kg、10μg/kg,加标回收率在82.4%~107.0%范围内,精密度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5%~8.58%范围内。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液体调味料中四种氯丙醇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承德市售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进行污染水平分析。方法样品加入适量内标液后,经碱水解脂肪,固相萃取柱脱水净化后,用七氟丁酰基咪唑进行衍生化处理,供气相色谱-质谱仪进样分析。结果在检测的市售的30份植物油样品中,3-氯丙醇酯、2-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检出率为100%、93%(28/30)及83%(25/30)。3-氯丙醇酯及2-氯丙醇酯含量范围分别在0.15~1.06 mg/kg和0.03-0.66 mg/kg,缩水甘油酯含量范围在0.03~1.85 mg/kg。结论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在承德市食用植物油中广泛存在,检出率在80%以上,这意味着虽然通过食用植物油摄入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健康风险不高,但仍然不能忽视这种风险。检测部门应加大对这两种物质的检测力度,以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