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黄连冻干粉HPLC指纹图谱特征色谱峰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双黄连冻干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对其特征色谱峰进行归属研究.[方法]将双黄连冻十粉HPLC指纹图谱与各组成单味药代表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对双黄连冻干粉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和定性.[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分离得到21个色谱峰,确定了指纹图谱中7个特征色谱峰的归属,分别为:绿原酸、连翘酯苷、黄芩苷、连翘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对双黄连冻干粉中主要特征峰进行定性研究,可为实现对药品的质量控制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双黄连制剂及其组分动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祺  张玉杰  姜昊  孙万晶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0):1158-1161
目的:比较研究大鼠灌胃双黄连粉针剂及各单味药提取物入血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为优化双黄连粉针剂处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双黄连粉针剂、各单味药提取物及大鼠灌胃后血浆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鉴定双黄连粉针剂及其提取物给药后不同时间入血成分、相对含量、来源及其代谢产物。结果:灌胃双黄连后8个主要成分入血,分别为黄芩苷及其3个代谢产物,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和1个金银花中原型化学成分;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绿原酸和黄芩苷等原型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而它们的代谢物逐渐增加;未发现有明显连翘成分入血。结论: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双黄连粉针剂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双黄连粉针剂的处方优化及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双黄连冻干粉透过妊娠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孕期妊娠大鼠给予双黄连冻干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双黄连冻干粉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早、中、晚孕期W 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双黄连冻干粉,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2 h,取血及胚胎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生物样品中所含药物成分。结果:早、中、晚孕期大鼠血浆中均含有黄芩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各孕期胚胎组织中均含有黄芩苷,早期胚胎组织中还含有汉黄芩苷。结论:黄芩苷是双黄连冻干粉透过胎盘屏障的主要药物成分,对其胚胎毒性的研究将成为评价双黄连冻干粉妊娠期应用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双黄连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样品经50%甲醇提取后,采用HPLC进行检测,以甲醇-0.2%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0℃。以对照品及单味药指认共有峰,确定制剂药物的来源归属;对30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双黄连颗粒指纹图谱中确定25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出13个峰。30批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27~0.981,聚为两大类。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70.919%,已指认成分有木犀草素、连翘苷、异绿原酸A、黄芩苷、汉黄芩素;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0.835%,已指认成分有隐绿原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B、新绿原酸、连翘脂素、绿原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双黄连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与其抗炎药效的相关性,为中药黄芩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芩进行谱效关系研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及黄芩抗炎药效信息相关联,寻找黄芩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建立了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能够表征黄芩特征的15个共有峰。不同批次的黄芩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血清TNF-α的含量。黄芩UPLC-MS/MS指纹图谱的各共有峰与其抗炎药效作用的关联度均大于0.7。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明确了黄芩发挥抗炎药效作用是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该指纹图谱与组方药味黄芩和苦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方法,在检测波长280 nm 和365 nm下,建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通过分析苦参汤不同配伍的HPLC图谱,探讨全方指纹图谱共有指纹峰与处方药味的相关性;采用添加对照品分析方法对共有指纹峰进行化学成分确认。结果:在检测波长280 nm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有19个共有指纹峰,除2个峰来源于苦参外,其余峰均来源于黄芩,其中8个峰分别为黄芩苷/三叶豆紫檀苷、汉黄芩苷、木犀草素、黄芩素、千层纸素A、 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和芒柄花素/白杨素。在检测波长365 nm下,有22个共有指纹峰,13个峰来源于黄芩,6个峰来源于苦参,其中11个峰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千层纸素A、 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汉黄芩素、白杨素/7-甲氧基黄酮、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耳酮、4,4′-二甲氧基查耳酮、黄腐醇和苦参啶。结论:在检测波长280 nm 和365 nm下获得的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指纹峰来源于组成药味黄芩和苦参,其中以365 nm为检测波长,建立苦参汤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更具代表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3)
目的基于HPLC-Q-TOF/MS法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建立黄芩及口服黄芩后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比较黄芩水提物、含药血清、空白血清HPLC图谱的差异,用HPLC-Q-TOF/MS技术初步鉴定口服黄芩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口服黄芩后从血清中发现了13个入血成分,其中10个为原型成分,3个为代谢产物。结论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对黄芩的血清药源性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阐明黄芩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粉针剂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本强  罗佳波 《中成药》2007,29(4):555-558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金银花、黄芩、连翘)药效物质基础,为双黄连粉针剂更合理的应用和更广泛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各种色谱和光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结果:从双黄连粉针剂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黄芩苷(baicalin,Ⅰ)、槲皮苷(quercitrin,Ⅱ)、金丝桃苷(hyperoside,Ⅲ)、芦丁(rutin,Ⅳ)、槲皮素(quercetin,Ⅴ)和木犀草素(luteolin,Ⅵ)。结论:除黄芩苷(baicalin,Ⅰ)外,其他5种黄酮类化合物均系从该制剂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双黄连注射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 运用Waters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 在14批双黄连注射液基础上建立了有14个特征峰的双黄连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10个成分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A和C,咖啡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同时提供的信息较多,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高良姜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良姜的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在建立高良姜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高良姜给药与未给药大鼠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入血成分,进一步对原药材进行分离纯化,富集入血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有1个原型入血成分,确认高良姜素为高良姜入血成分。结论:高良姜素可能为高良姜的直接作用物质和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Shuang-Huang-Lian (SH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ormula containing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LJF), Scutellariae radix (SR) and Forsythiae fructus (FF), and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cute bronchitis and light pneumonia.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SHL and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its constitutional herb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mpatibility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baicalein.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our groups and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SHL, SR, SR+FF and SR+LJF, respectively.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0, 0.167, 0.333, 0.5, 0.75, 1, 3, 5, 8, 12, 18, 24, 36, 48, 72 h) after adminis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baicalein in rat serum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HPLC, and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in the parameters, t(1/2) (beta) and C(max) amo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herb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HL has delayed the elimination and reduced the bioavailability of baicalein in rat serum.  相似文献   

12.
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致敏性比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评价绿原酸和双黄连粉针剂的潜在致敏性,并初步探索可疑致敏原绿原酸的致敏机制。方法:绿原酸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同时进行BN大鼠全身主动致敏实验(ASA),激发前取血测定抗体(IgE、IgG、IgA、IgM)、补体(C3、C4)、淋巴细胞免疫表型(CD3/4/8),记录激发后症状;单次静脉给予绿原酸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测定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120、240min血浆中绿原酸浓度。结果:比较ASA激发后过敏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可知绿原酸过敏反应程度低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绿原酸组和双黄连组抗体(IgE、IgG、IgA、IgM)、补体(C3、C4)各有不同程度升高,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也有一定变化;单次静脉给药测定绿原酸血药浓度,给药后5、10、30、60min时,绿原酸组血浆中绿原酸浓度显著低于双黄连粉针剂组。结论:绿原酸对BN大鼠致敏性低于含等剂量绿原酸的双黄连粉针剂,原因可能是单体和复方绿原酸的代谢差异,也可能是因为绿原酸并非唯一致敏原。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 4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特征,了解双黄连口服液中药物配伍对其主要有效成分吸收的影响.方法:运用在体肠循环模型,研究比较双黄连口服液与其4种有效成分在体肠循环过程中的浓度变化的差异.结果: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分别在40~160,6~24,3~12,2.6~10.4 mg·L-1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吸收转化速率常数Ka,单位时间百分吸收转化率A基本保持不变;除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A外,在pH 5.0~7.43,连翘苷的吸收不受pH影响;4种成分在各肠段的Ka,A均无明显差异.黄芩提取液中的黄芩苷、金银花提取液中的绿原酸、连翘提取液中的连翘苷的Ka,A与双黄连口服液中相应成分的Ka,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连翘提取液中的连翘酯苷A的Ka,A显著大于双黄连口服液中相应成分的Ka,A.结论: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且无特殊的吸收窗;双黄连口服液组方配伍显著改变了连翘酯苷A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Cosmo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一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0nm。结果:指纹图谱13个共有峰,对其中4个峰进行指认,分别是绿原酸、松脂醇-β-D-葡萄糖苷、连翘酯苷和黄芩苷。结论:该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可作为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IgE抗体和组织胺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Ⅰ型过敏反应试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3种中药注射剂进行PCA,ASA试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LISA法对致敏动物血清进行血清OVA-sIgE、血清总IgE、组织胺水平检测.结果:3种中药注射剂的PCA试验结果为阴性,血清总IgE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3种中药注射剂+OVA(不引起过敏反应的剂量)的研究中双黄连注射液(SHL)、鱼腥草注射液(YXC)的PCA试验均为阳性,OVA-sIgE水平明显增加,清开灵注射液(QKL)的PCA试验为阴性,OVAsIgE水平增加不明显,各组血清总IgE水平增加不明显;3种中药注射剂的ASA试验结果为阳性,3种中药注射剂(临床剂量和临床等效剂量)均引起了豚鼠的类过敏症状,且反应强弱呈现剂量和注射速度依赖性,各给药组血清组织胺水平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血清总IgE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SHL和YXC具有增加豚鼠对卵蛋白敏感性的作用,SHL,YXC,QKL均能引起豚鼠的类过敏反应,3种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特异性IgE抗体和组织胺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野菊花药效组分抗炎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验证和进一步确定野菊花抗炎的药效组分,为建立野菊花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确定初步药效组分基础上,采用小鼠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小鼠耳肿胀实验验证抗炎的生物效应,设立了野菊花水煎剂组、五味消毒饮组、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野菊花药效组分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水煎剂组和五味消毒饮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野菊花的药效组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确实具有抗炎作用,可以作为野菊花抗炎的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17.
配伍是方剂发挥药效的关键,其内在的物质基础是配伍与其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即方剂配伍-代谢关系。以双黄连复方为实例,通过对双黄连复方和黄芩单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灌胃给予不同组合配方后药代动力学的比较,初步揭示中药双黄连复方方剂配伍-代谢关系。方剂配伍-代谢关系的研究对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A bioassay-guided isolation of antifungal compounds from an African land race of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l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6], [8] and [10]-gingerols and [6]-gingerdiol as the main antifungal principles. The compounds were active against 13 human pathogens at concentrations of <1 mg/mL. The gingerol content of the African land race was at least 3 x higher than that of typical commercial cultivars of ginger. Therefore, ginger extracts standard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identified compound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ntifungal agents for practical therapy.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测定致敏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含量,观察其与过敏反应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提高过敏反应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多种中药注射剂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实验和类过敏反应研究,用ELISA 法对致敏动物血清进行血清IgE 水平检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SHL)、清开灵注射液(QKL)、鱼腥草注射液(YXC)、血塞通注射液(XST)、葛根素注射液(GGS)、穿琥宁注射液(CHN)的PCA 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刺五加注射液(CWJ)的PCA 实验结果为阳性。SHL、QKL、YXC、XST、GGS、CHN、CWJ 注射液组血清总IgE 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SHL、QKL、YXC、XST、GGS、CHN、CWJ 注射液均引起了豚鼠的类过敏症状。结论:SHL、QKL、YXC、XST、GGS、CHN、CWJ 均能引起豚鼠的类过敏反应,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血清IgE 抗体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