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TPNS)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SD大鼠tASMC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TPNS对PDGF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的平滑肌细胞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 PDGF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0.01),并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P<0.01),TPNS能抑制该作用(P<0.01).结论 TPNS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来拮抗PDGF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的影响,为阐明CGRP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CGRP或/和10%FBS处理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CGRP对10%FBS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CDK2和Cyclin E的表达。结果:CGRP能抑制10%FB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升高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S+G2+M期细胞百分比,抑制细胞内CDK2和Cyclin E表达。结论:CGRP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由G0/G1期进入S期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DK2和Cyclin E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一种合成的萘醌衍生物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实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实验、细胞周期进程分析、免疫印迹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此合成萘醌衍生物对PDGF-BB诱导的A10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周期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结果合成萘醌衍生物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了S期细胞比例,升高G_0/G_1期细胞比例,减少了DNA合成。合成萘醌衍生物预处理24 h,抑制了PDGF-BB诱发的A10细胞增殖,最大抑制率为44.4%。1μmol·L~(-1)的合成萘醌衍生物明显降低了由PDGF-BB诱导的ERK1/2、Akt、磷脂酶Cγ1、PDGFβ受体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此合成的萘醌衍生物通过阻止A10细胞由G_0/G_1期进入S期,显示出抑制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ERK1/2、Akt、磷脂酶Cγ1、PDGFβ受体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TPNS)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A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SD大鼠tASMC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TPNS对PDGF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的平滑肌细胞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 PDGF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0.01),并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P〈0.01),TPNS能抑制该作用(P〈0.01).结论 TPNS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来拮抗PDGF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于悦卿  王超  刘凌  耿瑞丽  王蓓  谢霞  白明晨  郝玉宾 《河北医药》2012,34(24):3685-3688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D44和连环蛋白的变化,探讨两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MTT法检测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后的迁移情况;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0min、20min和6h后,用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D44和连环蛋白的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6h、12h及24h后,细胞增殖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1.44、2.14和3.05倍(P<0.05);细胞迁移实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于细胞20min和6h后,细胞迁移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58倍和3.37倍(P<0.05);基因芯片筛查和RT-PCR确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20min和6h后,CD44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0min)的3.1倍和5.0倍(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连环蛋白有明显诱导作用,作用20min和6h后的基因表达是对照组(0min)的3.77倍和5.46倍(P<0.05)。结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CD44和连环蛋白的表达,同时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6.
选择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MAPK)信号通路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 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中的作用。用 [3 H]Td R参入率作为衡量 VSMC增殖的指标 ,以 Western-印迹方法 ,用磷酸化一抗测 MAPK磷酸化的程度作为衡量 MAPK活性的指标 ,实验结果发现 ,PDGF( 0 .0 2 - 2 0μg·L-1)诱导 VSMC增殖呈剂量依赖性。 PDGF( 2μg· L-1)能持续性激活 MAPK。用 PD980 59( 1 0 -1 0 0 mol· L-1)预处理 1 5min后 ,MAPK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别 ( P<0 .0 5) .MAPK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 PDGF诱导的 MAPK的激活 ,并明显抑制 VSMC[3 H]Td R参入。上述结果表明 ,MAPK参与 PDGF促细胞增殖的信号途经 ,它的持续性激活与细胞增殖有关 ,针对 p42 /p44MAPK设计的反义寡核苷酸类能有效抑制 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选择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细胞模型 ,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MAPK)信号通路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 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中的作用。用 [3 H]Td R参入率作为衡量 VSMC增殖的指标 ,以 Western-印迹方法 ,用磷酸化一抗测 MAPK磷酸化的程度作为衡量 MAPK活性的指标 ,实验结果发现 ,PDGF( 0 .0 2 - 2 0μg·L-1)诱导 VSMC增殖呈剂量依赖性。 PDGF( 2μg· L-1)能持续性激活 MAPK。用 PD980 59( 1 0 -1 0 0 mol· L-1)预处理 1 5min后 ,MAPK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别 ( P<0 .0 5) .MAPK反义寡核苷酸能明显抑制 PDGF诱导的 MAPK的激活 ,并明显抑制 VSMC[3 H]Td R参入。上述结果表明 ,MAPK参与 PDGF促细胞增殖的信号途经 ,它的持续性激活与细胞增殖有关 ,针对 p42 /p44MAPK设计的反义寡核苷酸类能有效抑制 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Apelin-13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生长增殖影响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关系,发现Apelin-APJ新功能。方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VSMC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的表达。结果Apelin-13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S+G2+M期细胞百分比,并可剂量依赖性刺激细胞cyclin D1的表达增加。结论Apelin-13能通过推动细胞周期由G0/G1期进入S期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与促进cyclin D1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1 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1.1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病理机制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病理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由血管中膜伸入到血管内膜后,成为粥样斑块和纤维斑块的细胞成分.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由该细胞成分大量分泌,从而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管腔变细[1].②PTCA术后再狭窄中的病理作用:研究表明,在PTCA术后数小时至数天里,可以产生血管损伤.根据血管损伤时期,可分为前期与后期.由冠脉血管痉挛所致血管狭窄称之为前期血管损伤[2].当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则由静止-收缩的状态改变成为增殖-合成的情况.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相关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加速增殖.从而加快血管平滑肌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最终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7,(10):1351-135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银杏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分离和培养原代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实验材料。(2)PDGF-BB处理造模,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银杏黄酮或银杏内酯与PDGF-BB共孵育,高内涵成像系统定量统计VSMC细胞增殖情况。(3)以流式细胞术从细胞周期方面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抑制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结果 (1)培养出活性好、纯度高的原代VSMC。(2)与模型组比较,银杏黄酮能够显著抑制VSMC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性。银杏内酯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流式结果表明银杏黄酮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VSMC增殖。结论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差异性抑制PDGF-BB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相关,选择性使用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黄酮可能对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四环素抑制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四环素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或细菌内毒素 (LPS)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E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影响 ,为探讨四环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用TNF α(0 5~ 5 0 μg·L-1)或LPS(0 5~ 5 0mg·L-1)孵育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使其活化 ;用四环素 (10 -6~ 10 -4 mol·L-1)预孵育内皮细胞 1h再与TNF α(1μg·L-1)或LPS(5mg·L-1)共同孵育4h或 18h ;应用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E 选择素和ICAM 1的表达。结果 TNF α或LPS孵育内皮细胞 4h明显诱导E 选择素的表达 ,TNF α或LPS孵育内皮细胞 18h明显增加ICAM 1的构成表达 (P <0 0 1) ;用四环素处理后则明显抑制TNF α或LPS诱导的E 选择素和ICAM 1的表达 (P <0 0 1) ,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四环素可抑制TNF α或LPS活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E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对缺氧-复氧时乳鼠心肌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葛根素 (Pue)对缺氧 -复氧诱导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6(IL 6 )的作用。方法 采用生物学方法 ,测定对照组、模型组、及 1g·L-1、0 1g·L-1、0 0 1g·L-1Pue给药组在各个时间点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 α、IL 6活性的变化。结果 受到缺氧、复氧刺激后TNF α、IL 6活性较对照组增加 (P <0 0 1)。各剂量在缺氧时均表现出降低TNF α活性的作用 ,1g·L-1Pue的作用最强 (P <0 0 1) ,而其它两个剂量在复氧时还能增加TNF α活性。Pue能降低IL 6活性的增加。结论 缺氧、复氧刺激能增加心肌细胞分泌TNF α、IL 6 ;Pue能抑制缺氧时TNF α的分泌 ,但在复氧后 ,除 1g·L-1外 ,其它剂量还表现出升高TNF α的作用 ;Pue可抑制IL 6的过度分泌 ,并呈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17例MHD患者于静脉注射r HuEPO前和注射后取血清检测白介素 2 (IL 2 )、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白介素1(IL 1)、白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含量和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另取 13例未注射r HuEPO治疗的MHD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r HuEPO可提高MHD患者血清IL 2的含量、CD+ 4T细胞的比例、CD4 /CD8的比值 ;降低血清sIL 2R、IL 1和TNF α的含量。但对CD+ 8细胞比例、血清IL 6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r HuEPO在改善贫血的同时可通过改变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血中T细胞亚群的比例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和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骨关节炎(OA)滑膜细胞增殖和RNA表达的效应,以及OA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对这种作用的调节。方法分离、培养晚期OA滑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技术,检测TNF α对滑膜细胞增殖及RNA表达的影响,以及非甾体类和甾体类药物、生物制剂作用后的滑膜细胞对这种影响的反应性。结果TNF α可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以TNF α浓度为5×105U·L-1作用24h最为明显(增殖率提高378%);促进滑膜细胞摄取[3H] UR,使RNA表达量增加。吲哚美辛作用后的滑膜细胞对TNF α的反应性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地塞米松和干扰素 α高浓度时有拮抗TNF α促滑膜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TNF α可促使OA滑膜细胞进一步变性,抗炎类药物和细胞因子对此无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扇贝裙边提取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扇贝裙边提取物(ESS)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并研究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鹌鹑AS模型,观察ESS对血脂水平、组织中脂质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2.采用20%胎牛血清(FB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所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模型,通过细胞计数、结晶紫染色及MTT比色法研究ESS抑制VSMCs增殖作用,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LSAB法)观察ESS对增殖VSMCs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ESS组动物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AS斑块形成程度明显减轻(P<0.05、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T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2.ESS各剂量组VSMCs数目及吸光度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并能逆转VSMCs增殖时PCNA、PDGF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 ESS具有明显调血脂、抗AS作用,并能显著抑制VSMCs增殖。提示ESS的抗AS作用可能与其调血脂、抑制VSMCs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6.
Preclinical Research
The abnormal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ointimal hyperplasia after vascular injury. Nobiletin, a citrus bioflavonoid, exhib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The present study evalutaed whether nobiletin could inhibit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BB‐ stimulated VSMC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nd decrease neointimal hyperplasia in a rat carotid artery injury model. Cultured VSMCs from rat thoracic aortas were treated with nobiletin before being stimulated with 20 ng/ml PDGF‐BB, and rats were subjected to carotid artery injury. Nobiletin inhibited PDGF‐BB‐induced VSMC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attenuat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tion and re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ERK1/2 and the expression of nuclear NF‐κB p65 in PDGF‐BB‐stimulated VSMCs. Nobiletin decreased the intima area and the ratio of neointima to media in balloon‐injured rat carotid arteries.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in nobiletin‐treated rats were decreas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biletin could be a potential protective ag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stenosis after angioplast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脂多糖 (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 (AM )p38蛋白激酶活化及抗炎药物地塞米松 (DEX)和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其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设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DEX或NAC干预组 ,共 4组。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M核提取物 p38蛋白激酶和细胞培养上清TNF α、IL 8含量。 结果 LPS刺激组核蛋白提取物p38蛋白激酶和细胞培养上清TNF α、IL 8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 0 1 )。DEX组和NAC组虽较正常对照组高 ,但均低于LPS刺激组 (P <0 0 1 )。核提取物 p38蛋白激酶和细胞培养上清TNF α、IL 8含量之间分别呈正相关 (r =0 754、0 62 5 ,P <0 0 1 )。结论 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 p38蛋白激酶活化 ,进而导致TNF α、IL 8表达增多 ;DEX和NAC可能通过抑制 p38活化而减少炎性介质TNF α、IL 8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蹼铃蟾抗菌肽 2 (Maximin 2 )对膀胱癌细胞株HLA DR及HLA ABC表达的影响 ,并与TNF α、IFN α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肿瘤细胞培养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实验样品对膀胱癌细胞株T2 4、BIU 87、SCaBER的HLA DR及HLA ABC表达的影响。结果 Maximin 2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在小剂量下即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相关性 ,各实验样品未见对各膀胱癌细胞株的HLA DR表达有影响 ,Maximin 2、TNF α对HLA ABC的表达均无影响 ;IFN α则对HLA ABC的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 Maximin 2、TNF α抗癌机制与提高肿瘤细胞HLA DR、ABC的表达无关 ,IFN α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HLA ABC的表达提高T细胞对膀胱肿瘤的识别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成熟和激活的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和激活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的方法。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 (PBM) ,加入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10 0 μg/L+重组白细胞介素 -4 (rh IL -4 ) 5 0 0 k U /L体外培养 14 d,并于培养结束前 1d加入或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 ) (10 0μg/L ) ,流式细胞仪测定树突状细胞 (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 类分子、粘附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 ,分析其成熟度和激活度。结果  PBM经 GM-CSF+ rh IL-4诱导培养 14 d后 ,细胞成簇 ,表型为 CD83 2 2 .6%、CD865 5 .5 %、CD11c 3 6.1%、CD64 3 .2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 13 .4% ;培养结束前 1d加入 TNF -α诱导后 ,细胞表型为 CD83 81.5 %、CD8699.3 %、CD11c 98.8%、CD64 3 .4%、HLA-DR 88.3 %。结论  GM-CSF +rh IL-4诱导 PB-M14 d,可获得大量不成熟的 DC,该体系有利于 DC扩增 ;培养结束前 1d加入 TNF-α,DC成熟度高 ,激活性好 ,适合于肿瘤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诱发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该室建立的以复合因子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对血浆 TNF-α和白细胞介素 - 10 (IL - 10 )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血浆 TNF-α随肝纤维化进程而增高 ,并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结论 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促炎与促纤维化因子 TNF- α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